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魏襄王魏昭王时期,魏国实为强国但为什么魏国表现的像弱国

在魏襄王魏昭王时期,魏国实为强国但为什么魏国表现的像弱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3729 更新时间:2024/1/19 4:29:05

首先魏国在战国早期是第一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抗衡,这也仅仅局限于魏文侯魏惠王中前期。魏国强大并夺得了霸主地位。 曾经以五万人打败秦国五十万人,取得了雕阴之战的胜利。然而随着吴起的离开,加之魏惠王对贤才的缺乏赏识,以及国政,国策的失误。魏国朝政,以及这个国家开始走下坡路。

秦国在同时期开始商鞅后,仅二十年取得了成果,河西之战打败魏国。魏国在对同宗的赵,韩国的打压惹得齐国的注意,于是在马陵之战,桂陵之战,打败魏国,这使得魏国国力大损。魏惠王后期问政于孟子,曾多次问及政事以及对外战役问题,然而那时的魏国已经开始下滑。然而魏襄王即位之时,也是秦惠文王中后期。

而秦惠文王在位期间意在东出,制衡六国。然而此时的魏国更无法与秦国对抗,因此魏襄王时期的魏国已经从当初的一流霸主国沦落为与韩国一样的二流国家,然而魏国初期的政策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天下大势。总的来说,魏国本身有很多资源可以用,但魏国君主不用。比如商鞅,张仪,公孙衍等人都是魏国人,然而魏国君主没有秦国对人才的重视,也没有秦国国君那样的胆识。

最终导致魏国逐步沉沦,以至于到了秦昭襄王时期魏国已经没有了招架之力。跟魏襄王同期的有秦国,秦惠文王,秦武王,芈太后,这不用说了。楚国,楚怀王这个人,绝对不昏庸,他只是贪,尤其在他前期,楚国很强。齐国,经过齐威王的吏治改革,齐国国力大增,虽然他儿子宣王算不上一流明君,但人家家底后,而且有个特别有才的老婆,钟无艳。韩国,韩襄王,继续推行申不害,国力有所恢复。所以,他们与魏国的差距在缩小,并不像战国初期那么大,我觉得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站的角度不同,很可能是站在了秦国的角度,而秦魏一直不对付,秦国又是一直在变强,秦魏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秦国又想统一天下,魏军事实力又减弱,所以给我们一种感觉。

其实简单点说,魏国有财富,但是没底气了。战国初期的时候任何一国也不会有太过格的举动,人们会进行权衡自己的作为是不是会引来群起而攻之,所以打了地再退还,或者搞点小动作的事情很常见。要说天下强国秦、楚、齐,绝对有实力,但他们却连块肥肉都不敢吃,为什么?就是怕列国误判,以为你已经举起屠刀。几个国家合起来跟你拼命,谁也招架不了。后面齐国安耐不住去灭宋,好大的一块肉吃的真香,结果如何?五国灭齐。

其实,不是魏国强,很多时候平衡是由真正的玩家控制的。直到魏惠王时期还都到处争城夺地的进行国力扩张。魏国的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就算国家曾经积累了再多的财富,然而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魏国想横也横不起来了,实则变成了一个富有的弱国。别说吴起已经不在了,就算吴起复活,魏武卒想要重新训练成军也需要相当高的时间成本。到魏昭王时期,就完全被秦昭王按到地上按摩,不要问为什么提到的都是秦国,因为翻翻年表你就会发现,基本上都是翻身后的秦国在欺负魏国。

在魏国北疆,有一个地方叫邺城,溜达两步就是赵都邯郸。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如果魏国不强,它可能一直占有这三个地方吗?如果魏国真表现出强势,赵、韩、楚能容忍它占有这三个地方吗?综上,我认为,此时,魏国又占有天下之士的聚集地,换了你会选择直接的军事对抗,还是派一帮士人在列国间瞎搅和?

更多文章

  • 魏武侯父子的一个观念,使魏国逐步跌落霸主地位,领导者须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魏武侯,魏国,齐国,魏文侯,魏惠王,秦国

    昨天说到,经过魏文侯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改革,魏国一步步登上了中原霸主的位子《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魏文侯逝世后,儿子魏武侯继位,魏国霸主地位动摇;孙子魏惠王即位后,在东面,与齐国交战,不仅惨败,连太子都性命不保;在西面,与秦国交战,屡战屡败,屡败屡割地,结果大

  • 魏武侯未立太子,刚死国家就差点被灭,他为何不重视接班人培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武侯,魏文侯,秦国,魏惠王,嬴政,魏国

    齐桓公死后,诸子争立,打得不可开交、昏天黑地,一代霸主的尸首挺在床上67天无人问津、蛆虫乱蹿。血淋淋的历史教训魏武侯身前为什么不吸取呢?他刚一死,尸骨未寒,两个儿子就为了争夺侯位大打出手。国内自乱阵脚,敌国就会趁虚而入,韩懿侯听到后高兴地说:魏国大乱,可以趁机夺取。赵成候说:英雄所见略同!于是韩赵合

  • 资治通鉴:田子方诫魏武侯,可惜他没有听从,不然吴起也不会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吴起,魏国,秦国,周朝,田子方,魏武侯,魏文侯,资治通鉴,春秋战国

    《资治通鉴》曰: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

  • 战国时期魏国的衰败,为何是源于魏武侯,而不是魏惠王?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魏武侯,魏惠王,魏国,战国,秦国

    当我们尝试打开史书,去回顾战国时代的历史时,便能发现,这段烽火连绵数百年的历史之中,秦国并非是战国初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的第一代霸主,不是别国,正是占据中原四战之地的魏国。历史上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业,总共的持续时间达百年之久,总共历经魏国魏文候、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君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魏国一度成

  • 秦献公不答应魏武侯帮他回国上位,魏武侯为何不杀他反而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魏武侯,秦献公,魏国,秦国,魏惠王,商鞅

    在秦献公回国上位上没帮上忙,失友为敌,这是魏武侯一生最大的遗憾——秦献公10岁流亡来魏国,当时魏武侯已经20多岁,不久便亲率大军征秦。身兼太子与将军的魏击不可能瞧得上在魏国卵翼下的破落秦公子嬴连。正所谓世事难料啊,谁能知道30年后就是这一落魄公子回秦执掌了政权呢?嬴连在魏国并不是为质于魏。质子是有地

  • 魏武侯一生最大败笔:与赵开战,两败俱伤,破三晋联盟,丢失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武侯,魏国,赵开战,魏文侯,吴起

    魏武侯为何要亲手拆散三晋联盟?如果说夺取楚国的大梁是魏武侯一生攻战事业的顶峰的话,那么与赵开战便是他外交方面最大的败笔。当年,韩想攻赵,赵也想攻韩,都曾前来向魏借兵,魏文侯却斩钉截铁地告诉二国:魏与韩,魏与赵,都是昆弟之国,绝不相攻。魏武侯即位初年,也秉承父亲三晋联盟的理念,因而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可

  • 从魏武侯逼走吴起入手,浅析魏国为何会变成秦国的人才储备库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魏武侯,吴起,魏国,秦国,齐国,魏文侯

    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期的序幕,相较于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群起纷争的局面,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显得更为克制。在赵、魏、韩三家由晋国分裂而来的诸侯国中,初期最为强大的是魏国,相较于其他两家,魏国占据了晋国最好的土地,而魏文侯的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又使得魏国更进一步,他率先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使得魏国蓬勃发展,成

  • 名将吴起为何宁愿不做魏武侯女婿,也要跳槽楚国?|读战国(7)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魏武侯,吴起,魏国,秦国,楚国,公叔痤,战国,周朝,先秦,春秋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7):吴起投楚文/松鼠爸爸魏武侯上一个故事,我们说的是魏赵韩“三家封侯”,由晋国家臣挤身诸侯行列,从而开启“战国七雄”时代。魏文侯在晚年完成“升级诸侯”这个重大任务后,没几年就驾崩了。儿子魏击即位,他就是魏国第二任国君魏武侯。魏武侯名气虽然不如他爹大,但也是一个非常有作

  • 乐师力谏魏文侯,拿起琴砸君主,“暴力劝谏”对历史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魏文侯,君主,伍子胥,臣子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君与臣的关系是极为复杂而又微妙的。人非圣贤,君王也常常会犯错误,臣子为了纠正君王的错误,常常要“谏”。谏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心平气和去谏言的,还有一些则会相对“暴力”一点。《说苑.君道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乐师师经在弹琴奏乐,魏文侯在一旁起舞赋诗。魏文侯对周围的臣子说:“以后我

  • 魏文侯有多厉害?五万魏武卒秦国不怕,请了个书生却让秦国害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胜谈生活标签:魏文侯,魏国,魏武卒,秦国,李悝,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史称三家分晋。至此七雄并立,进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在我国古代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水岭。但在秦国强大之前,魏国无疑是战国初期的强国。在魏文侯时期,魏文侯重用李悝进行变法,01三家分晋后的魏国春秋末年晋国三大家族韩、赵、魏将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