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图帝 访问量:2675 更新时间:2023/12/7 8:13:27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

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

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

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

时隔50年,公元前208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军包围了赵王所在的巨鹿城,赵王向各诸侯国请求增援。

楚王派上将军宋义协同鲁公项羽,统帅五万大军挥师北上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后,宋义称最好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

图-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

项羽痛斥宋义并杀死了他,随后项羽破釜沉舟,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巨鹿之战,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各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如何从魏安釐王和楚怀王的角度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权呢?

一是两次形势都十分危急,而且被救的都是赵国,攻打赵国的又都是秦国,如果不救赵国就城破国亡了。第一次是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四十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元气大伤。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多次向安釐王和信陵君送信,请求魏国救援。

图-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二次是公元前208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并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于是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军团20万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这时候,赵王歇为、国相张耳都逃进了巨鹿城。王离、涉间的军队包围了巨鹿,章邯的军队驻扎在巨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赵国大将陈馀,率领几万名士卒驻扎在巨鹿北边,士气低落,寡不敌众,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二是魏国和楚国都派出了主力部队救援,并开始都采用了隔岸观火的战略。魏国安釐王即位以来就反复被秦国攻打,明白三晋唇亡齿寒的道理,派了勇猛强悍、富有经验的老将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但是又想保存主力,不想让魏军损失过大,就让晋鄙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观望形势,想等着秦赵厮杀一段时间两败俱伤后,以牺牲最小的代价援救赵国。

图-巨鹿之战

楚王作为秦末的精神领袖人物,非常希望复国成功,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五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陈馀曾派陈泽率五千人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结果是到了那里就全军覆没了,自此,诸侯联军没有人敢前去迎战。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后,宋义想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

三是杀将夺权后,影响了对军队的控制。信陵君到达邺地,假称安釐王的命令代替晋鄙为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怀疑此事,正要拒绝接受命令。随从大力士朱亥取出袖中藏着的四十斤重的铁锥,一椎砸死了晋鄙,信陵君便接管了晋鄙的军队。信陵君身为王族,魏安釐王的弟弟,在军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带着门客就能接手10万军队。

图-长平之战

对于魏王来说这就是谋反了,本来就忌惮信陵君的才能,所以才没让他领兵出征,要知道“枪杆子出政权”,战国本来就是礼崩的时代,为了王位父子兄弟相残的典故太多了,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宫还没隔多久呢,自己兄弟本来就礼贤下士,门客又多,各诸侯都害怕信陵君的威名,这下又把自己的心腹大将杀了,军权夺走,具备了杀回大梁称王的实力。

项羽的项家世代在楚国为将,在楚国最有名望,爷爷项燕是楚国末期主将,叔叔项梁秦末起兵后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登位为楚王,复立楚国社稷,将楚地多路起义兵马吸纳到麾下,发展壮大为反秦起义军中首屈一指的巨头人物,项家在反秦起义部队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图-项梁鼎盛时期

楚王熊心本来就有雄心壮志,只是苦于没有军权和政权,趁项梁战死定陶之际,打出诛灭暴秦笼聚人心的幌子,完成了人事部署和战略目标下达,将项家的军队收归己有,作出北上救赵的战略部署,并起用心腹宋义为卿子冠军,协同鲁公项羽、末将范增,统帅五万大军挥师北上,意欲直趋巨鹿,派项羽去的作用就是为了让宋义更好的指挥军队,毕竟大部分楚军,包括英布和蒲将军的军队,要么是项家的嫡系部队,要么是友军。宋义大军停留不前,又派自己的儿子宋襄到齐国做国相,被项羽看准军队有怨言的时机,顺势发动兵变杀了宋义,接管了全部楚国军队。楚王只能顺水推舟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又失去了刚夺回的军权。

因此从魏安釐王和楚怀王的角度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权就是谋反,只不过信陵君夺权后,为了防止魏国分裂,以大局为重,让其他将领把军队带回了魏国,让魏王虚惊一场。而楚怀王就没这么好命了,项羽夺权后,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击溃了秦军,一路杀到秦都咸阳,自认为诸王之首,大封十八路诸侯,楚怀王则在迁都沿途被项羽派人截杀,一命呜呼。

标签: 楚怀王项羽王和秦国魏国宋义

更多文章

  • 苏代为什么没能说服魏安釐王?只破不立,犯了职场新人常犯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国,魏国,苏代,魏安,黄歇,魏文侯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段干子提议向秦国割地求和,苏代——或者孙臣——来劝魏安釐王,说段干子的谋划完全出于私心,严重损害魏国利益。魏安釐王虽然被苏代点醒,但犯难的是,割地求和的安排已经落实下去了,开始走流程了,停不下来了。这种局面,特别考验提案人的功力

  • 在魏襄王魏昭王时期,魏国实为强国但为什么魏国表现的像弱国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魏国,秦国,齐国,吴起,先秦,周朝,魏襄王,魏惠王,魏昭王,秦惠文王,四大名将

    首先魏国在战国早期是第一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抗衡,这也仅仅局限于魏文侯到魏惠王中前期。魏国强大并夺得了霸主地位。 曾经以五万人打败秦国五十万人,取得了雕阴之战的胜利。然而随着吴起的离开,加之魏惠王对贤才的缺乏赏识,以及国政,国策的失误。魏国朝政,以及这个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秦国在同时期开始商

  • 魏武侯父子的一个观念,使魏国逐步跌落霸主地位,领导者须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魏武侯,魏国,齐国,魏文侯,魏惠王,秦国

    昨天说到,经过魏文侯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改革,魏国一步步登上了中原霸主的位子《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魏文侯逝世后,儿子魏武侯继位,魏国霸主地位动摇;孙子魏惠王即位后,在东面,与齐国交战,不仅惨败,连太子都性命不保;在西面,与秦国交战,屡战屡败,屡败屡割地,结果大

  • 魏武侯未立太子,刚死国家就差点被灭,他为何不重视接班人培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武侯,魏文侯,秦国,魏惠王,嬴政,魏国

    齐桓公死后,诸子争立,打得不可开交、昏天黑地,一代霸主的尸首挺在床上67天无人问津、蛆虫乱蹿。血淋淋的历史教训魏武侯身前为什么不吸取呢?他刚一死,尸骨未寒,两个儿子就为了争夺侯位大打出手。国内自乱阵脚,敌国就会趁虚而入,韩懿侯听到后高兴地说:魏国大乱,可以趁机夺取。赵成候说:英雄所见略同!于是韩赵合

  • 资治通鉴:田子方诫魏武侯,可惜他没有听从,不然吴起也不会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吴起,魏国,秦国,周朝,田子方,魏武侯,魏文侯,资治通鉴,春秋战国

    《资治通鉴》曰: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

  • 战国时期魏国的衰败,为何是源于魏武侯,而不是魏惠王?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魏武侯,魏惠王,魏国,战国,秦国

    当我们尝试打开史书,去回顾战国时代的历史时,便能发现,这段烽火连绵数百年的历史之中,秦国并非是战国初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的第一代霸主,不是别国,正是占据中原四战之地的魏国。历史上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业,总共的持续时间达百年之久,总共历经魏国魏文候、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君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魏国一度成

  • 秦献公不答应魏武侯帮他回国上位,魏武侯为何不杀他反而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魏武侯,秦献公,魏国,秦国,魏惠王,商鞅

    在秦献公回国上位上没帮上忙,失友为敌,这是魏武侯一生最大的遗憾——秦献公10岁流亡来魏国,当时魏武侯已经20多岁,不久便亲率大军征秦。身兼太子与将军的魏击不可能瞧得上在魏国卵翼下的破落秦公子嬴连。正所谓世事难料啊,谁能知道30年后就是这一落魄公子回秦执掌了政权呢?嬴连在魏国并不是为质于魏。质子是有地

  • 魏武侯一生最大败笔:与赵开战,两败俱伤,破三晋联盟,丢失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武侯,魏国,赵开战,魏文侯,吴起

    魏武侯为何要亲手拆散三晋联盟?如果说夺取楚国的大梁是魏武侯一生攻战事业的顶峰的话,那么与赵开战便是他外交方面最大的败笔。当年,韩想攻赵,赵也想攻韩,都曾前来向魏借兵,魏文侯却斩钉截铁地告诉二国:魏与韩,魏与赵,都是昆弟之国,绝不相攻。魏武侯即位初年,也秉承父亲三晋联盟的理念,因而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可

  • 从魏武侯逼走吴起入手,浅析魏国为何会变成秦国的人才储备库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魏武侯,吴起,魏国,秦国,齐国,魏文侯

    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期的序幕,相较于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群起纷争的局面,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显得更为克制。在赵、魏、韩三家由晋国分裂而来的诸侯国中,初期最为强大的是魏国,相较于其他两家,魏国占据了晋国最好的土地,而魏文侯的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又使得魏国更进一步,他率先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使得魏国蓬勃发展,成

  • 名将吴起为何宁愿不做魏武侯女婿,也要跳槽楚国?|读战国(7)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魏武侯,吴起,魏国,秦国,楚国,公叔痤,战国,周朝,先秦,春秋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7):吴起投楚文/松鼠爸爸魏武侯上一个故事,我们说的是魏赵韩“三家封侯”,由晋国家臣挤身诸侯行列,从而开启“战国七雄”时代。魏文侯在晚年完成“升级诸侯”这个重大任务后,没几年就驾崩了。儿子魏击即位,他就是魏国第二任国君魏武侯。魏武侯名气虽然不如他爹大,但也是一个非常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