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战争安邑之战,韩信如何率兵击败魏王豹一军?造成什么结果?

楚汉战争安邑之战,韩信如何率兵击败魏王豹一军?造成什么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倾听这个世界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3/12/7 17:59:14

作者:拾荒者【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安邑之战,亦称韩信破魏之战,为楚汉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统帅的汉军与魏王豹所率魏军在黄河临晋两岸对峙。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从夏阳渡河,奇袭安邑,击败了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的魏王豹一军。 此战帮助汉军形成了对楚军的战略优势,为后续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条件。

历史背景

秦统一六国前,魏公子魏咎曾封为宁陵君,秦灭魏国后降为庶人。陈胜起义建张楚政权于陈,魏咎前往依附,无所建树。陈王派魏人周市北略魏地,进到齐境内的狄地。张楚欲立周市为魏王,周市辞而不受,遣人迎魏咎于陈,立魏咎为魏王,周市则为国相。魏国重建,为时不久陈胜即告失败。秦军节节进攻,击破农民起义各部,进兵攻击魏王于临济。魏王咎派周市分至齐、楚求援。齐王儋亲自率兵救魏,楚亦派将军项它指挥楚军前来支援。魏、齐、楚三国联合军遭到秦军突然攻击,齐王田儋、魏相周市阵亡。章邯率军进围临济,魏王咎以战斗损失严重,与秦军协议投降,约定后自杀。魏王咎之弟魏豹溃围而出,逃往楚国。楚怀王拨给数千人,由魏豹率领重行徇略魏地。魏豹收复魏属20余城,楚就立魏豹继任为魏王,管理收复的城邑,灭亡的魏国得以重建。项羽统率大军进关,魏王豹见大势所趋,也抽调精锐,编成新军,亲自统率,随项羽入关。分封18王国时,由于项羽自为西楚霸王,需要魏的宋梁等地,魏国属地就划进了西楚的疆域,于是把魏国移封河东,都于平阳。大约管辖三家分晋初期时的韩魏两国属地,魏国从此称为西魏。

三秦战争,汉军在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汉王为着积极向东方发展,除留置一部兵力围攻废丘外,主力军由临晋渡河东进,攻入魏国境内。这时西魏建立只有10个多月,魏豹没有作相应的战争准备,及汉军平定了三秦,大军压向魏境,魏无力应战而降服。魏豹并率领西魏军随汉军向东推进。

魏王豹虽率军随汉军东进,但并未受到汉王的重视,魏豹心中不悦。同时汉王刘邦又任命彭越为魏相国,继续任其自由出兵略地,这就引起魏豹对彭越进而对汉王的不满。加之困彭城附近作战,西魏军无所建树,魏豹又受到汉王的指责和申斥,就更加深了魏豹对汉王的不满。

汉高祖二年(公元205年)五月,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带对峙。刘邦彭城作战失败,楚骑兵乘胜追歼齐军及其附庸部队,魏豹被项羽楚军声势所吓倒,于是借机返回平阳,到达国都后立即断绝河津,叛汉附楚。

魏豹反汉附楚,不仅使汉军占据的荥阳、洛阳侧背受到威胁,连最近平定的三秦关中基地也受到严重的战略压力。魏豹踞河东,南下可切断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与荥阳、成皋一线汉军的联络,与楚军形成对汉军的前后夹击之势;西向则可直取关中。八月,刘邦先遣谋士郦食其游说魏王豹未成。

战争部署

韩信认为,魏军为防范汉军的进攻,必然采取扼守各渡河要津,阻止汉军渡河,同时有可能向赵代等王请求支援共同抗御汉军之进攻。因而韩信决定采取速战速决战略,以奇兵突然袭取魏军之指挥中枢安邑。为欺骗敌人,达到战略奇袭的目的,决定派一部兵力于临晋征集船只,摆出大军渡河姿态进行佯动。主力隐蔽集结于夏阳附近,准备渡河,迂回袭击安邑。

魏国北与赵代两国相接,西有黄河天险以为屏障,安邑为河东之重要战略要地。这样魏抵御汉军的进攻,北有赵代为后盾,西据黄河沿岸的重要渡口并以安邑为指挥中枢,牢牢扼守黄河沿岸,阻止汉军渡河。魏豹、柏直以汉军原来曾由临晋渡河至河东,当发现汉军征集舟船,以为汉军又会再次由此渡河,为迎击汉军,决定增调军队,加强临晋的防御。

战争过程

魏王豹反汉引起大局形势的突变。汉军彭城败后,重新编组军队与楚对峙,荥阳以东形势很不稳定,汉暂时无法抽调兵力对魏进攻。但为解除魏对汉侧背的威胁,保障运输路线和关中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乃遣谋士郦食其,对魏豹做争取说服工作。刘邦并许诺郦食其,如果他能说服魏豹附汉,刘邦就以魏地之万户封给郦食其。魏豹因早已对汉王不满,同时慑于楚之强大,遂谢绝郦食其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郦食其游说失败,回报刘邦,于是,刘邦决定派遣韩信率军准备进攻魏国。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汉军以韩信为左丞相,率骑将灌婴、步将曹参等攻魏。韩信推进于临晋河岸的一部汉军,征集船只,大张旗鼓准备渡河。魏王豹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主观地改变军队部署,集中力量,推进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企图堵住汉军东渡黄河。因而对战略要地安邑和首邑平阳都没有留置强有力的守备兵力。

韩信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战术,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关渡河,主力却直奔临晋关上游百余里处的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乘魏军无备,用木柙缚罂缶(一种简易渡河器材)迅速渡过黄河。渡河后,即以迅猛的行动进攻临晋魏军之侧后,在东张地区击破魏军,旋即攻击战略要地安邑。汉军对魏战略要地的奇袭,给魏王豹以十分沉重的打击,以致仓促间被迫转移蒲坂附近兵力以救安邑的危急。这样魏集结于蒲坂之大军,先是被置于无用武之地,后又被动回军,往返奔波,疲于奔命。汉军袭占安邑,立即转向从蒲坂北进的魏军进攻,两军在安邑西南地区交手。汉军曹参部从正面进攻。灌婴骑兵包围侧击。魏军将领项它挡不住曹参的攻击,冯敬的骑兵则被灌婴击散,魏军逐渐陷入包围。而临晋渡河经蒲坂前进的汉军又及时赶到参战。九月,汉军在安邑西南击败救援的魏军,并俘获魏将王襄,袭占安邑。魏王豹率败军东走曲阳(今河北曲阳西),再度被汉军击破。魏豹逃至东垣(今山西坦曲)被汉军所擒,魏军全部被汉军歼灭于战场。

战争结果

这是汉军彭城失利后,获得的振奋军心士气的战略胜利。汉军击破魏军俘获魏王,平定魏地,关中河南侧背战略威胁为之解除,大大有利于荥阳方面的战局。至此,汉解除后顾之忧,能够集中力量对楚作战。韩信于战役结束后把俘获的魏王豹等送往荥阳,将夺占的河东50余县,设置为河东郡。

参考资料:司马迁..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更多文章

  • 刘邦抢了魏王豹一个女人,生了一个儿子,开启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薄姬,文帝,刘恒,吕雉,魏豹,周朝,先秦,汉朝,魏王豹,汉高祖刘邦

    刘邦抢了魏王豹一个女人,生了一个儿子,开启盛世,这个女人就是薄姬,她的儿子汉文帝能够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与她谦逊善良、与世无争的处事方法有关系。薄姬原来是魏王豹的小妾,楚汉纷争中,魏王被刘邦打败,成为刘邦的俘虏,魏豹的妻妾们也被送进后宫洗衣坊,终日劳作。有一天,刘邦在后宫听到两个爱妃聊天,这两人都深

  •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雾漫了江南标签:刘邦,王豹,魏王豹,薄姬,吕雉,刘恒

    二千多年前,三个漂亮的少女成为好闺蜜。她们三人相互约誓,将来如果哪个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同伴好友。一个美好的约誓,改变了一个女子的命运,进而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这三个女孩中有一个姓薄,她的母亲叫魏大妈。魏大妈出身魏国王室,与一个姓薄的男人私通,生下了她。这个姓薄的男人太薄幸,与魏大妈生下这个女孩后

  •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对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刘邦,王豹,魏王豹,薄姬,魏国,项羽

    刘邦,被毛主席称为“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可就是这么一位“布衣将相第一人”的汉高祖刘邦,在选择女人这个问题上从不挑剔。但凡是他看中的女人,就一定要霸占,就连手下败将魏王豹的宠妾薄姬,他都不会放过。然而,正是因为刘邦对薄姬的宠幸,直接影响了历史的发展,改变了王朝的政治走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汉高

  • 门客侯赢秘密献策,让魏无忌通过魏安釐王的宠妃如姬,盗出兵符

    历史解密编辑:过去的梦呀标签:秦国,齐国,如姬,侯嬴,周朝,魏无忌,平原君,信陵君,门客侯赢,魏安釐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门客侯赢秘密献策,让魏无忌通过魏安釐王的宠妃如姬,盗出兵符战国末年,中国大地涌现出四大风流倜傥的人物: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史称“战国四公子”。他们均以“养士”著称,食客过千,贵为国相或上将军。平原君:为跛足邻居斩宠妾。平原君赵胜,赵武灵王之子,曾经三次罢相,又三次复位,可

  •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楚怀王,项羽,王和,秦国,魏国,宋义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 苏代为什么没能说服魏安釐王?只破不立,犯了职场新人常犯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国,魏国,苏代,魏安,黄歇,魏文侯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段干子提议向秦国割地求和,苏代——或者孙臣——来劝魏安釐王,说段干子的谋划完全出于私心,严重损害魏国利益。魏安釐王虽然被苏代点醒,但犯难的是,割地求和的安排已经落实下去了,开始走流程了,停不下来了。这种局面,特别考验提案人的功力

  • 在魏襄王魏昭王时期,魏国实为强国但为什么魏国表现的像弱国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魏国,秦国,齐国,吴起,先秦,周朝,魏襄王,魏惠王,魏昭王,秦惠文王,四大名将

    首先魏国在战国早期是第一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抗衡,这也仅仅局限于魏文侯到魏惠王中前期。魏国强大并夺得了霸主地位。 曾经以五万人打败秦国五十万人,取得了雕阴之战的胜利。然而随着吴起的离开,加之魏惠王对贤才的缺乏赏识,以及国政,国策的失误。魏国朝政,以及这个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秦国在同时期开始商

  • 魏武侯父子的一个观念,使魏国逐步跌落霸主地位,领导者须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魏武侯,魏国,齐国,魏文侯,魏惠王,秦国

    昨天说到,经过魏文侯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改革,魏国一步步登上了中原霸主的位子《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魏文侯逝世后,儿子魏武侯继位,魏国霸主地位动摇;孙子魏惠王即位后,在东面,与齐国交战,不仅惨败,连太子都性命不保;在西面,与秦国交战,屡战屡败,屡败屡割地,结果大

  • 魏武侯未立太子,刚死国家就差点被灭,他为何不重视接班人培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武侯,魏文侯,秦国,魏惠王,嬴政,魏国

    齐桓公死后,诸子争立,打得不可开交、昏天黑地,一代霸主的尸首挺在床上67天无人问津、蛆虫乱蹿。血淋淋的历史教训魏武侯身前为什么不吸取呢?他刚一死,尸骨未寒,两个儿子就为了争夺侯位大打出手。国内自乱阵脚,敌国就会趁虚而入,韩懿侯听到后高兴地说:魏国大乱,可以趁机夺取。赵成候说:英雄所见略同!于是韩赵合

  • 资治通鉴:田子方诫魏武侯,可惜他没有听从,不然吴起也不会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吴起,魏国,秦国,周朝,田子方,魏武侯,魏文侯,资治通鉴,春秋战国

    《资治通鉴》曰: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