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非此人坏事,刘禅定能一统三国,诸葛瞻临终最想除掉他!

若非此人坏事,刘禅定能一统三国,诸葛瞻临终最想除掉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 访问量:213 更新时间:2024/1/28 16:09:57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由此蜀汉成为了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而时至今日,不少人称若非此人坏事,刘禅定能一统三国,而诸葛瞻临终也最想除掉他,他便是姜维,是诸葛亮注定的接班人。在曹魏营中郁郁不得志的姜维,在被自家人两次拒之门外后,转投诸葛亮帐下。于是,从26岁参加诸葛亮指挥的首次北伐,到62岁结束自己领军的最终北伐。

在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后,五虎上将相继去世,蜀国元气大伤,姜维承担了“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大任,正所谓“此城危及存亡之秋也”。论谋略智囊、军事指挥能力、国中领导地位以及与君主的关系,姜维均不及诸葛亮。同时蜀国后期内部政治腐败,蜀汉的国力也与曹魏差距甚大。

临终之际诸葛瞻悲痛地说:“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又不能守国土,有何面目回去呢”遂与邓艾决战,兵败身死。一直以来诸葛瞻都反对姜维继续伐蜀。说来也是历年史家对姜维的北伐却是贬多褒少,连年征战,耗损国力至巨。在最后一次北伐进行时,廖化劝姜维休整军队。

再出现赤壁之战的局面,也是不一定的。三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英雄的历史。只有为着天下苍生的福祉而奔走呼号,只有认清历史发展进步的潮流,方能找到拯救国家和人民的方法。三国的英雄正是应历史潮流而生,才终于拯救了百姓。而逆流者,却淹没于历史的尘埃。

标签: 刘禅诸葛瞻姜维蜀汉刘禅定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最后的蜀汉:军政掣肘、上下离心,诸葛瞻为何还与姜维不和?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姜维,诸葛瞻,蜀汉,诸葛亮,费祎,刘禅

    公元253年,对于蜀汉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不仅仅在于费祎被刺杀身亡,更在于蜀汉四相接连亡故对蜀汉政局带来的重要影响。一、费祎之死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创了蜀汉全新的顶层结构。这是一种类似于内阁制度的权力模式,诸葛亮居成都时,刘禅基本属于垂拱而治,而诸葛亮负责具体事务;诸葛亮北伐期间,总领前方军权,

  • 诸葛瞻临终大喊一句话,姜维听后心如刀割,刘禅听后想钻地洞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姜维,刘禅,诸葛瞻,诸葛亮,邓艾,黄皓,三国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叫做:“虎父无犬子”,它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字面意义上是指老虎不可能生出一个狗来!而这句话也常常用于夸奖别人的后代子孙能干!不过能够得到如此夸奖,也绝对是有真本事的!是所有的人都能配得上这句话吗?答案是否定的!就拿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之子,诸葛瞻来说吧。诸葛瞻临终大喊一句话,姜维听

  • 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为何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邓艾,诸葛瞻,诸葛亮,魏国,蜀国,御林军,三国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之间互有征战,期间也发生了不少著名战役,三国末期魏国对蜀国所发动的灭蜀之战就是其中之一。灭蜀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3年,当时的魏国权臣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大将发起了对蜀国的进攻,因为蜀国将领姜维精通兵法,他依据蜀地天险,依靠剑阁险要,所以尽管魏军兵力众多,但在短时间内也

  • 邓艾率领的偷渡阴平部队人数很少,能击败诸葛瞻以逸待劳的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邓艾,蜀汉,姜维,三国,诸葛瞻,诸葛亮,曹操手下,偷渡阴平部队

    邓艾部队的人马虽然不多,但是都是精锐的士兵。这些士兵跟着邓艾翻越摩天岭,历经九死一生,才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成都城下。能来到成都城下的士兵就好比经历了长征的红军战士一般,同生共死,不仅精锐,而且上下一心。跟着邓艾的士兵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两千余人,但是他们都是舍弃了后方,翻越摩天岭,到了成都城下的,那就

  • 诸葛瞻为了刘禅英勇战死,为什么没留下姜维那样的千古美名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刘禅,姜维,诸葛瞻,蜀汉,诸葛亮,邓艾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英才辈出,蜀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是三国人物中最为耀眼的那颗星。他早年是个躬耕田亩的农夫,得到刘备的重用之后,一手为蜀汉制定“隆中对”发展战略,成为蜀国强大的指南针。诸葛亮在任期间,无论是内政外交军事都亲力亲为,竭忠尽智,成就斐然,蜀国能够成为三强之一,诸葛亮的贡献无与伦比,他也因此

  • 如果邓艾劝降时,诸葛瞻投降,他真有可能被封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邓艾,蜀汉,姜维,刘禅,钟会,三国,诸葛瞻,司马昭

    公元263年八月,司马昭召集四方之兵共计十八万,分三路征讨蜀汉。当时邓艾率领三万多人为西路军,出狄道向甘松、沓中以进攻姜维,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为中路军,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以切断姜维后路,钟会率领主力十余万人为中路军,兵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由于此前姜维错误的防守措施,导致魏

  • 诸葛亮的儿子比不上司马懿的儿子?把司马师和诸葛瞻互换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诸葛亮,司马懿,诸葛瞻,司马师,邓艾,曹魏

    三国时期的谋士谁最厉害呢?有人说是蜀汉的诸葛亮,他夜观天象、草船借箭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还有的人则认为是曹魏的司马懿,这人足智多谋各种鬼点子对比起诸葛亮来也当仁不让。当爹的争不出个高下来,儿子辈却胜负已分,多数人都认为诸葛瞻不如司马师,结合史料来看确实如此,将二人的功绩罗列出来一对比,所有人都能

  • 姜维的三个政敌——诸葛瞻、董厥、樊建,他们的历史形象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姜维,董厥,樊建,诸葛瞻,蜀汉,诸葛亮

    姜维这个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身上带有非常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明知道事不可为还要去做,哪怕蜀汉灭亡后也要找机会复国,最后死于复国的计划中。刘备集团或者蜀汉初期也是带有一些浪漫色彩的,但是随着北伐事业的长期停滞,蜀汉国力的日渐衰退,蜀汉又逐渐回归现实。在蜀汉后期,主战派和反战派的对抗非常激烈。姜维肯

  • 刘禅后期为何要重用诸葛瞻,是看重他的才华,还是诸葛亮的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刘禅,诸葛亮,诸葛瞻,蜀汉,姜维,曹操

    刘禅后期为何要重用诸葛瞻,是看重他的才华,还是诸葛亮的缘故?我们都知道,在三国的蜀汉政权,刘备去世之后这个最高的权利就是把控在诸葛亮的手中,可以说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就是蜀汉实际的一把手,也就是行政和军队一把抓,当然诸葛亮没有政治野心,否则的话可能就是第二个曹操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这个蜀汉政权先后经历

  • 诸葛瞻三句话,每句都影响着蜀国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姜维,蜀国,黄皓,蜀汉,邓艾,魏国,古蜀,诸葛瞻,诸葛亮,史说三国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不如其父。也有人认为他在羸弱的蜀国中,已经尽到自己的职责。今天,我们就从诸葛瞻说的名言中,来细细看看他的为人。一、由于诸葛亮在蜀汉拥有极高的声望,因此人们对诸葛瞻也是爱屋及乌,说这诸葛武侯的儿子肯定差不了,此谓“以美声溢誉,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