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元年(公元前255年)始发兵讨伐蜀汉。司马昭乘机夺取雍齿的军事政权,进而控制曹魏宗族、文臣武将与百姓。秦昭王四年(公元前255年)三月,蜀将张出兵讨伐秦国。蜀汉势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南陈、西晋和东晋的相继夹击下,早已溃不成军。为了防范前来讨伐的秦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采用了诸葛亮的统一方针,设置监军,监督秦国的军队进行防守。
蜀汉前主皇帝诸葛亮死后,秦、蜀二国之间一直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外交关系。蜀汉丞相诸葛亮死后,蜀汉前主皇帝诸葛亮的儿子、蜀汉开国皇帝诸葛瞻继位,被诸葛亮封为安乐公。同时,诸葛瞻也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他在镇压起义时,屡试不第。秦昭王四年(公元前255年)四月初,诸葛亮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秦,并夺取了雍齿的部属军政权利。
秦昭王五年(公元前250年),诸葛瞻发动对蜀汉的讨伐,以为秦国报仇为由,带兵攻打蜀汉。蜀汉丞相诸葛瞻发动讨伐,击杀了秦国的大将公孙渊,并拿下他的军队将士。魏惠王十年(公元前253年),蜀汉丞相诸葛瞻发动了对魏国的讨伐,并杀害了魏安乐公李种,诸葛瞻在讨伐战中大败,被魏安乐公李种所杀。刘裕起兵讨伐蜀汉时,蜀汉丞相诸葛瞻的侄子诸葛玄,对诸葛瞻的前途表露了自己的忧虑。蜀汉丞相诸葛瞻在灭亡魏国之后,就没有能够善终。
曹魏的司马炎当上皇帝后,他一直对诸葛瞻的死表现得无所谓,只是命令部下将他的侄子诸葛玄处死,并没有将他当成一个严厉的处罚对象。刘备入蜀后,司马炎很快就将诸葛瞻送到了蜀汉皇宫,并将他作为自己在蜀汉唯一的心腹大臣。公元235年,诸葛瞻因为在荆州与韩遂干仗时,不慎中了毒箭,而被埋葬在了长江源头。司马昭对诸葛瞻的处置不公,诸葛瞻的侄子诸葛玄又因为受到司马炎的残酷剥夺,于是他就继续逃亡。
他带领几十万的流民出生的孤狼,在巴蜀的一大片荒芜之地生存,并依靠一些农民为他耕地经营。司马昭在任期间,大肆将诸葛瞻处死,以报灭国之仇。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继位。曹奂继位后,他以汉宣帝刘询为父,自称“汉宗帝”,并任命诸葛瞻为中护军。这时,诸葛瞻已经成为了曹魏的朝廷大臣,这种时候,司马师就将他当成外藩大臣来看待,这就是说,诸葛瞻的儿子并不姓诸葛,而是姓“护”。司马师去世后,司马师长子司马昭在东武山与诸葛瞻一战中大败,杀死了诸葛瞻的儿子诸葛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