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新野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虽有关张等大将,但自己要成大业,必须还要有高人辅佐。于是开始搜罗人才,当见到司马徽的时候,提到“卧龙”有大才,若能得到他的帮助便可成大业。刘备毕竟从未听过他们的名号,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怀疑。当听到徐庶再次推荐“卧龙先生”诸葛亮的时候,刘备才意识到诸葛亮或许真有本事。于是亲自前去拜访,经过几番考验终于见到真人,本以为是个老者,原来是一个20来岁的翩翩书生。但听完诸葛亮的一番见解之后,刘备大惊,发现果然是个大才。
刘备知道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人才,于是力邀诸葛亮共谋大业,诸葛亮认为时机到了,就果断答应了,并帮刘备定下了战略规划。数十年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基本实现了当年所定下的策略。已经坐拥荆、益两州,接下来就是夺取天下了。就在刘备得意的时候,悲剧接二连三的开始发生了。先是荆州被吕蒙夺去,关羽被杀,连张飞也被属下斩了首。在这样悲痛万分的时候,刘备又在夷陵一战中几乎赔上了所有家当,随后刘备就悲痛而亡。
在蜀汉连续受挫的情况下,诸葛亮力挽狂澜。为了扭转局面,开始了北伐。但没想到遇到强敌司马懿,最终败在他的手上,大业未成抱憾而死。就在诸葛亮垂危之际,他想到这一身的绝学不能失传。得要让它们继续造福蜀国,于是就想到了姜维,把他的绝学记录成书卷,交给了姜维,希望姜维继承他的遗志。在这里,很多人就有疑问,姜维仅仅是半路招过来的一个降将,相处时间也不是很久,为何不把绝学传给其他人呢?甚至他还有一个儿子诸葛瞻,为何连儿子都不传授,却偏交给一个外人呢?
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但在诸葛亮去世那一年,给诸葛瑾写的一封家书中却可知晓。诸葛瑾收到的这封信中只有短短三句话:“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其中透露出这几个信息,其一诸葛瞻年纪还很小才8岁,其二诸葛瞻过于早熟,这样反而阻碍他将来成就事业。或许,这就是诸葛亮的担忧,一直没有教他儿子绝学的原因。毕竟对于这种年纪小却又聪慧早熟的孩子来说,教了他过多阴阳谋略方面的学识,这时候他还心性未定,学会了不一定是好事,弄不好将来会害人害己,那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