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如此厉害,为何宁愿把绝学传授姜维,也不教给儿子诸葛瞻?

诸葛亮如此厉害,为何宁愿把绝学传授姜维,也不教给儿子诸葛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2879 更新时间:2024/4/21 14:50:03

刘备在新野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虽有关张等大将,但自己要成大业,必须还要有高人辅佐。于是开始搜罗人才,当见到司马徽的时候,提到“卧龙”有大才,若能得到他的帮助便可成大业。刘备毕竟从未听过他们的名号,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怀疑。当听到徐庶再次推荐“卧龙先生”诸葛亮的时候,刘备才意识到诸葛亮或许真有本事。于是亲自前去拜访,经过几番考验终于见到真人,本以为是个老者,原来是一个20来岁的翩翩书生。但听完诸葛亮的一番见解之后,刘备大惊,发现果然是个大才。

刘备知道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人才,于是力邀诸葛亮共谋大业,诸葛亮认为时机到了,就果断答应了,并帮刘备定下了战略规划。数十年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基本实现了当年所定下的策略。已经坐拥荆、益两州,接下来就是夺取天下了。就在刘备得意的时候,悲剧接二连三的开始发生了。先是荆州被吕蒙夺去,关羽被杀,连张飞也被属下斩了首。在这样悲痛万分的时候,刘备又在夷陵一战中几乎赔上了所有家当,随后刘备就悲痛而亡。

在蜀汉连续受挫的情况下,诸葛亮力挽狂澜。为了扭转局面,开始了北伐。但没想到遇到强敌司马懿,最终败在他的手上,大业未成抱憾而死。就在诸葛亮垂危之际,他想到这一身的绝学不能失传。得要让它们继续造福蜀国,于是就想到了姜维,把他的绝学记录成书卷,交给了姜维,希望姜维继承他的遗志。在这里,很多人就有疑问,姜维仅仅是半路招过来的一个降将,相处时间也不是很久,为何不把绝学传给其他人呢?甚至他还有一个儿子诸葛瞻,为何连儿子都不传授,却偏交给一个外人呢?

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但在诸葛亮去世那一年,给诸葛瑾写的一封家书中却可知晓。诸葛瑾收到的这封信中只有短短三句话:“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其中透露出这几个信息,其一诸葛瞻年纪还很小才8岁,其二诸葛瞻过于早熟,这样反而阻碍他将来成就事业。或许,这就是诸葛亮的担忧,一直没有教他儿子绝学的原因。毕竟对于这种年纪小却又聪慧早熟的孩子来说,教了他过多阴阳谋略方面的学识,这时候他还心性未定,学会了不一定是好事,弄不好将来会害人害己,那就糟糕了!

标签: 诸葛亮姜维诸葛瞻刘备诸葛瑾

更多文章

  • 姜维连年北伐,为何最后众叛亲离?诸葛瞻一语道尽蜀汉政权辛酸泪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姜维,诸葛瞻,蜀汉,诸葛亮,刘备

    说起诸葛亮、姜维这对师徒,他们两人都有点悲情色彩。诸葛亮在刘备微末之时,屡屡献策,硬生生在夹缝中超越孙氏三代建立的江东基业。再加上外部环境,蜀汉政权建立的难度和东吴政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先是关羽失荆州,后是刘备夷陵之战败光家业,一命呜呼,留给诸葛亮一个烂摊子。诸葛亮平定南蛮,六出祁山,五丈原

  • 若非此人坏事,刘禅定能一统三国,诸葛瞻临终最想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刘禅,诸葛瞻,姜维,蜀汉,刘禅定,诸葛亮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由此蜀汉成为了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而时至今日,不少人称若非此人坏事,

  • 最后的蜀汉:军政掣肘、上下离心,诸葛瞻为何还与姜维不和?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姜维,诸葛瞻,蜀汉,诸葛亮,费祎,刘禅

    公元253年,对于蜀汉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不仅仅在于费祎被刺杀身亡,更在于蜀汉四相接连亡故对蜀汉政局带来的重要影响。一、费祎之死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创了蜀汉全新的顶层结构。这是一种类似于内阁制度的权力模式,诸葛亮居成都时,刘禅基本属于垂拱而治,而诸葛亮负责具体事务;诸葛亮北伐期间,总领前方军权,

  • 诸葛瞻临终大喊一句话,姜维听后心如刀割,刘禅听后想钻地洞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姜维,刘禅,诸葛瞻,诸葛亮,邓艾,黄皓,三国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叫做:“虎父无犬子”,它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字面意义上是指老虎不可能生出一个狗来!而这句话也常常用于夸奖别人的后代子孙能干!不过能够得到如此夸奖,也绝对是有真本事的!是所有的人都能配得上这句话吗?答案是否定的!就拿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之子,诸葛瞻来说吧。诸葛瞻临终大喊一句话,姜维听

  • 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为何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邓艾,诸葛瞻,诸葛亮,魏国,蜀国,御林军,三国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之间互有征战,期间也发生了不少著名战役,三国末期魏国对蜀国所发动的灭蜀之战就是其中之一。灭蜀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3年,当时的魏国权臣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大将发起了对蜀国的进攻,因为蜀国将领姜维精通兵法,他依据蜀地天险,依靠剑阁险要,所以尽管魏军兵力众多,但在短时间内也

  • 邓艾率领的偷渡阴平部队人数很少,能击败诸葛瞻以逸待劳的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邓艾,蜀汉,姜维,三国,诸葛瞻,诸葛亮,曹操手下,偷渡阴平部队

    邓艾部队的人马虽然不多,但是都是精锐的士兵。这些士兵跟着邓艾翻越摩天岭,历经九死一生,才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成都城下。能来到成都城下的士兵就好比经历了长征的红军战士一般,同生共死,不仅精锐,而且上下一心。跟着邓艾的士兵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两千余人,但是他们都是舍弃了后方,翻越摩天岭,到了成都城下的,那就

  • 诸葛瞻为了刘禅英勇战死,为什么没留下姜维那样的千古美名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刘禅,姜维,诸葛瞻,蜀汉,诸葛亮,邓艾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英才辈出,蜀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是三国人物中最为耀眼的那颗星。他早年是个躬耕田亩的农夫,得到刘备的重用之后,一手为蜀汉制定“隆中对”发展战略,成为蜀国强大的指南针。诸葛亮在任期间,无论是内政外交军事都亲力亲为,竭忠尽智,成就斐然,蜀国能够成为三强之一,诸葛亮的贡献无与伦比,他也因此

  • 如果邓艾劝降时,诸葛瞻投降,他真有可能被封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邓艾,蜀汉,姜维,刘禅,钟会,三国,诸葛瞻,司马昭

    公元263年八月,司马昭召集四方之兵共计十八万,分三路征讨蜀汉。当时邓艾率领三万多人为西路军,出狄道向甘松、沓中以进攻姜维,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为中路军,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以切断姜维后路,钟会率领主力十余万人为中路军,兵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由于此前姜维错误的防守措施,导致魏

  • 诸葛亮的儿子比不上司马懿的儿子?把司马师和诸葛瞻互换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诸葛亮,司马懿,诸葛瞻,司马师,邓艾,曹魏

    三国时期的谋士谁最厉害呢?有人说是蜀汉的诸葛亮,他夜观天象、草船借箭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还有的人则认为是曹魏的司马懿,这人足智多谋各种鬼点子对比起诸葛亮来也当仁不让。当爹的争不出个高下来,儿子辈却胜负已分,多数人都认为诸葛瞻不如司马师,结合史料来看确实如此,将二人的功绩罗列出来一对比,所有人都能

  • 姜维的三个政敌——诸葛瞻、董厥、樊建,他们的历史形象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姜维,董厥,樊建,诸葛瞻,蜀汉,诸葛亮

    姜维这个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身上带有非常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明知道事不可为还要去做,哪怕蜀汉灭亡后也要找机会复国,最后死于复国的计划中。刘备集团或者蜀汉初期也是带有一些浪漫色彩的,但是随着北伐事业的长期停滞,蜀汉国力的日渐衰退,蜀汉又逐渐回归现实。在蜀汉后期,主战派和反战派的对抗非常激烈。姜维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