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民出身的邓艾偷渡阴平,一举消灭诸葛瞻父子

平民出身的邓艾偷渡阴平,一举消灭诸葛瞻父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清川知行 访问量:1156 更新时间:2024/2/20 13:09:35

公元263年,平民出身的邓艾偷渡阴平,一举消灭诸葛瞻父子,兵临成都。惊慌失措的刘禅在投降派谯周的力举之下举城投降,结束了维持43年的蜀汉政权。刘备,关羽和张飞辛苦大半辈子创下的基业就这样拱手让于人,令无数后世之人叹息不已。

那么作为当初一起同甘共苦,打天下的张飞后代和关羽后代在这场风云际会中结局如何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张飞的后代

张飞本人武将,追随刘备,建立蜀汉呕心沥血,出生入死大半辈子,以武将身份闻名于世。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然而张飞的后代却完全改行,由武将身份改为文官身份,没有继承父亲张飞的传统,反而走上文职道路。

张飞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为张苞,次子为张遵。

1.长子为张苞。张苞在《三国演义》是以武将的形象出现,但在正史中死得早,没有什么记录,也就是无从知道他是武将还是文职,但是他有一个儿子叫张遵。

张遵很争气,也许是得益于姑妈或者姨妈是皇后的缘故,他的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尚书,在蜀汉地位举足轻重。

张遵虽为文职官员,但是继承了祖父张飞的血性。在蜀汉遭遇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共赴国难,他和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父子一起防守绵竹,在诸葛瞻父子阵亡之后,他骑马冲入敌阵,死于乱兵之中,也算是没有辱没祖父张飞的忠烈英明。

2.次子张绍。张绍同样也没有继承张飞去衣钵带兵打仗,一直在朝中为官,同样由于皇亲国戚的缘故,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还继承西乡侯爵位。

在邓艾兵临成都的时候,刘禅派张绍携带玉玺向邓艾投降,从而赢得邓艾的青睐,对他甚是善待。在蜀汉君臣前往洛阳后,张绍因功被封为列候。

总体来说,张飞一家极其后代无论是在蜀汉还是后来的晋国享受到了比较高的待遇,即使蜀汉亡国也没有受到大的波及,算是善始善终吧。

关羽的后代。

关羽本人武将出身,同样和刘备为了建立蜀汉颠破流离大半辈子,可惜没有活到蜀汉建立的那一年,就兵败身亡,也算是一种遗憾吧。

根据正史来看,关羽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关平,次子关心以及女儿关氏。

1.长子关平。关平在正史中是关羽的亲生儿子,并非演义说的义子。由于年长,他一直跟随父亲关羽南征北战,随时护卫父亲,和父亲一起防守荆州。后来在败退麦城,退往临沮的时候和父亲一起被害,也没能见证蜀汉建立。

在正史中并没有提到关平还有一个儿子,但是在地方历史中提到关平还有一个儿子叫关樾,在荆州被攻陷的时候,他的母亲带着她隐藏起来。个人觉得这是人们对于关平之死的一种惋惜,按照当时的情况来,关羽府邸是吕蒙军重点照顾的对象,怎么可能会逃掉?特别是全城被围的情况下,更是绝无逃脱机会。最大的可能就是东吴放过了关平一家,将他们安置在荆州,任其繁衍生息,因此关樾逃走纯碎属于人们美好愿望。

2.次子关兴。在正史中的关兴和《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相差很大,同样在正史中,关兴完全是以文职的身份出任侍中、中监军,也只活了二十多岁就去世了,没有实际的功绩或者事迹流传于世。

关兴同样有两个儿子,长子关统,次子关彝。关统娶了皇帝刘禅的女儿,可惜死的太早,也没有什么事迹,在他去世后,由庶弟关彝继承了爵位。

关羽次子关兴在蜀汉的后代记录也是众说纷纭,根据东晋史学家王隐写的《蜀记》,在刘禅投降后,邓艾,钟会被杀,蜀中大乱,有怨报怨,有仇报仇。随军部将庞德之子庞会诛杀关彝全家,由此关羽一脉完全断绝,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比较权威的历史包括《资治通鉴》也没有将这个记录放入,毕竟关羽一脉还是流传后世,至于这个庞会有没有诛杀关彝全家还是有漏网之鱼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看,在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之际,这种特殊情况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张飞一脉看起来结果会更好,即使灭国后,能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也算是对得起张飞拼搏一生了吧。而关羽一脉真的做到了一门忠烈,与蜀汉共存亡,因此而受到后世广泛的传颂和惋惜,从而让关羽也受到了人们极大的敬重,被后世不断拔高,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敬重。

标签: 邓艾诸葛瞻蜀汉关羽张飞刘禅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要把兵法传授姜维?而不是诸葛瞻?29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诸葛亮,姜维,诸葛瞻,钟会,邓艾

    常言道:“子承父业”,然而,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卧龙先生他却偏偏不把自己一生的本事,包括兵法、阵法等东西交给自己唯一的儿子诸葛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除了年龄问题,还有很多原因。到底年龄,当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时,他的儿子诸葛瞻刚好满8岁,如果身在现代也就是刚好在上小学二年级左右。试问,

  • 诸葛亮死后,诸葛瞻的儿子并不姓诸葛,而是姓“护”

    历史解密编辑:让风替我保密标签:诸葛亮,诸葛瞻,蜀汉,司马昭,司马师,丞相

    秦昭王元年(公元前255年)始发兵讨伐蜀汉。司马昭乘机夺取雍齿的军事政权,进而控制曹魏宗族、文臣武将与百姓。秦昭王四年(公元前255年)三月,蜀将张出兵讨伐秦国。蜀汉势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南陈、西晋和东晋的相继夹击下,早已溃不成军。为了防范前来讨伐的秦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采用了诸葛亮的统一方针,设置监

  • 诸葛瞻与邓艾进行野战是愚蠢的表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邓艾,诸葛瞻,姜维,钟会,蜀汉,刘禅

    诸葛瞻可以说是“魏灭蜀之战”中的背锅侠。邓艾偷渡江油,进入四川平原,退守绵竹的诸葛瞻就是成都之前的最后一条防线。结果诸葛瞻在与邓艾的战斗中失败战死,邓艾进逼成都,刘禅在谯周等人的劝谏下,向邓艾投降。蜀汉就这样灭亡了。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没有阻拦住邓艾,诸葛瞻肯定是具有一定责任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诸葛

  • 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 为何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郭福来标签:邓艾,诸葛瞻,蜀汉,刘禅,司马昭,诸葛亮

    邓艾胜就胜在“哀兵必胜”,而诸葛瞻败则败于固执且蠢。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架空了曹魏,而随着司马懿病逝,以及司马师暴病而亡,司马家族大权落到了司马昭手中。之后,魏灭蜀之战,便在司马昭的运作下展开。当时魏军的兵力,一共分为三路,人数最多的一路,是钟会带领的十万人,这十万人,分别从子午谷、斜谷以及骆谷三个

  • 邓艾伐蜀,蜀汉为何派没带过兵的诸葛瞻迎敌?这不是送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邓艾,诸葛瞻,蜀汉,姜维,刘禅,诸葛亮,曹魏,三国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曹魏大军兵分三路,朝着蜀汉进攻。当钟会大军被姜维拦在剑阁,迟迟无法取得转机的时候,邓艾则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对此,蜀汉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

  • 三国蠢人排行榜,排名前十名的都有哪些人?颜良吕布诸葛瞻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颜良,吕布,刘备,关羽,诸葛瞻,古装剧,曹操麾下,三国蠢人排行榜,三国(电视剧)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出现了许多的有才之士,不过任何时代,有聪明人,也就注定有蠢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国中出现的十大蠢人,看看你都认识几个?第十、糜芳在演义中,糜芳是刘禅的亲舅舅,刘备的小舅子,从徐州开始就跟随刘备,一直是忠心耿耿。而糜芳有这种关系在身,日后的好日子是肯定少不了的,不过在襄樊之战中,糜

  • 诸葛瞻从小就聪明机智,被人称为神童,为何诸葛亮却说:难成大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诸葛亮,诸葛瞻,姜维,刘禅,后主,丞相,曹操,天文学家,三国

    我于内不能除去奸臣黄皓,于外也不能制衡姜维,领军出征也不能守护国家,我有这三罪,还有何面目回去啊——诸葛瞻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三国时期尤为明显。纵观整个三国动荡年代,有关羽关平两位父子猛将征战沙场,也有孙策孙权二人守卫江东基业。更有曹操曹丕二人运筹帷幄南征北战,他们各个都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

  • 诸葛瞻对于姜维的评价是否客观?为何说他对蜀国战败责任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姜维,诸葛瞻,蜀国,刘禅,邓艾,诸葛亮

    今天我们继续来和各位尊敬的读者共同探讨三国的风云,本文要说的是诸葛瞻以及姜维之间的恩怨情仇!诸葛瞻虽然在历史上名气并不大,但是其父亲可是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军师孔明老来得子。在46岁的高龄才得下了这个宝贵的儿子,可是由于长年北伐,战事十分的繁忙,诸葛亮作为父亲真的乃是分身乏术,对于亲儿子诸葛瞻并没有

  • 邓艾过阴平意味着什么,你以为能据险守江油?太看得起诸葛瞻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邓艾,诸葛瞻,姜维,江油,诸葛亮,蜀汉,邓艾过,三国

    那些年对诸葛瞻的评价。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晋朝尚书仆射山涛曰:“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东晋大臣干宝也有”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忠孝存焉。“的评价。司马炎一、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句话,”好同志,可惜能力差了点。“其实也好理解,一个人如果太优秀,

  • 邓艾偷度阴平险径,蜀主令诸葛瞻迎敌,诸葛瞻父子为国捐躯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邓艾,钟会,魏军,蜀军,三国,诸葛瞻

    邓艾对钟会私将诸葛绪押解入京师而不满,为了伐蜀大局,暂时不与钟会计较。邓艾来见钟会,建议钟会既然已取汉中,早日取剑阁。钟会问他,你有什么好的军事计划?邓艾言,可以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直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将军趁机取剑阁,可获全功。钟会大喜道:"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专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