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善文善武者各有所长,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是多不胜数,都非常的经典。不过这一时期,也是兄弟不和达到极点的时期,最为著名的必然要算上袁家了,兄弟间为了权利而残杀争斗。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是出了名的不合,虽是亲兄弟,更是死对头。而袁绍窝里的三个儿子也染上了父亲的臭毛病,在窝里斗得死去活来。还有就是雄才曹操也免不了窝里斗的情况发生,他自己的儿子也是争斗得很厉害。而东吴的孙家兄弟,看起来情同手足,实际上也是谨慎对之。不过有一点很奇怪,就是司马家的这两兄弟却很和睦,这是为何呢?
要知道,在三国末期司马家的名声是很臭的,一直以来都被视作是反派人物。但是有一点却很神奇,就是这司马家的子孙却很孝顺,兄弟之间也是和和睦睦,几乎不见什么争闹。司马师与司马昭二人倒是很和睦,史上也没有流出两人不合的传闻。司马昭之子在登上帝位之后,给自己的父亲追封了谥号。同时他还非常大度的也给司马师追封了谥号。能有如此胸襟,算是非常神奇了。比起小家子气的孙权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掌权的孙权为了巩固基业,竟然对自己哥哥的后人加以残害,实在是太过残忍。那么同样都是手足兄弟,为何司马氏族的子弟就能如此的友好相待呢?
首先是有礼法的束缚,司马师是长子,而且才华方面也很突出,各方面都比司马昭厉害一些。面对这样的情况,司马昭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他并不是长子,而且各方面的才能也不上他哥,既然如此,何必去争呢?于是司马昭的做法也很干脆利落,不争了,反正现在自己过的也很快活。如果硬要去拼,可能会死得很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施压,曹爽当权时,司马家过得并不舒坦,面临着非常重的外部压力。一个疏忽,可能整个司马家族都要遭到牵连,所以这样的关键时期,谁还有心思去窝里斗呢?
虽然后来曹爽被除掉了,但司马家族的核心人物司马懿没多久就死了,一下子压力就扛到了这两兄弟身上。如果这两兄弟再不齐心的话,这个家族也是很快就会垮掉。这样的情形逼迫着他们,容不得他们进行内斗。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这两兄弟关系本来就很好,而且是打小就建立起来的感情。他们还都是同一母亲所生,感情自然就就更加深厚,都说亲兄弟好办事,这一点是不假的。到后来司马炎继位后,不但给父亲追封,也给大伯追加了谥号,可见在他心里对司马师是很尊敬的。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