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多数兄弟间手足相争,司马师和司马昭却很和睦,这是为何

三国时期多数兄弟间手足相争,司马师和司马昭却很和睦,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素意花开 访问量:2642 更新时间:2024/2/11 13:53:33

三国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善文善武者各有所长,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是多不胜数,都非常的经典。不过这一时期,也是兄弟不和达到极点的时期,最为著名的必然要算上袁家了,兄弟间为了权利而残杀争斗。袁绍袁术这两兄弟是出了名的不合,虽是亲兄弟,更是死对头。而袁绍窝里的三个儿子也染上了父亲的臭毛病,在窝里斗得死去活来。还有就是雄才曹操也免不了窝里斗的情况发生,他自己的儿子也是争斗得很厉害。而东吴的孙家兄弟,看起来情同手足,实际上也是谨慎对之。不过有一点很奇怪,就是司马家的这两兄弟却很和睦,这是为何呢?

要知道,在三国末期司马家的名声是很臭的,一直以来都被视作是反派人物。但是有一点却很神奇,就是这司马家的子孙却很孝顺,兄弟之间也是和和睦睦,几乎不见什么争闹。司马师司马昭二人倒是很和睦,史上也没有流出两人不合的传闻。司马昭之子在登上帝位之后,给自己的父亲追封了谥号。同时他还非常大度的也给司马师追封了谥号。能有如此胸襟,算是非常神奇了。比起小家子气的孙权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掌权的孙权为了巩固基业,竟然对自己哥哥的后人加以残害,实在是太过残忍。那么同样都是手足兄弟,为何司马氏族的子弟就能如此的友好相待呢?

首先是有礼法的束缚,司马师是长子,而且才华方面也很突出,各方面都比司马昭厉害一些。面对这样的情况,司马昭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他并不是长子,而且各方面的才能也不上他哥,既然如此,何必去争呢?于是司马昭的做法也很干脆利落,不争了,反正现在自己过的也很快活。如果硬要去拼,可能会死得很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施压,曹爽当权时,司马家过得并不舒坦,面临着非常重的外部压力。一个疏忽,可能整个司马家族都要遭到牵连,所以这样的关键时期,谁还有心思去窝里斗呢?

虽然后来曹爽被除掉了,但司马家族的核心人物司马懿没多久就死了,一下子压力就扛到了这两兄弟身上。如果这两兄弟再不齐心的话,这个家族也是很快就会垮掉。这样的情形逼迫着他们,容不得他们进行内斗。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这两兄弟关系本来就很好,而且是打小就建立起来的感情。他们还都是同一母亲所生,感情自然就就更加深厚,都说亲兄弟好办事,这一点是不假的。到后来司马炎继位后,不但给父亲追封,也给大伯追加了谥号,可见在他心里对司马师是很尊敬的。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司马师司马昭曹爽孙权袁绍司马懿

更多文章

  • 从浮华案看司马师的政治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司马师,司马懿,司马昭,曹叡,诸葛恪,曹爽

    三国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从曹操起家开始,他就高度依赖谋士、文人运筹帷幄,对文人有先天的尊重。同时,他本人也喜欢吟诗作赋,这种局面到魏明帝时期,随着灭亡蜀国,文化空前发展,思想也开始高频碰撞。于是,一些刚刚步入仕途的贵族子弟云集于京师洛阳;聚众交游、品评人物、清谈名理,风靡于上流社会的青年知识群体中。魏

  • 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诸葛恪,曹爽,魏国

    公元255年,司马师在战争中遭遇敌方偷袭。大惊之下,突然感觉有东西从眼睛中流了出来,用手一摸,竟然是自己的眼珠!那叫一个痛啊,可是战斗正酣,司马师不想为此影响军心,因此用被子蒙住了头,强忍着疼痛,继续指挥战斗。不久后,司马师因为眼疾活活痛死,终年48岁。《晋书》记载: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

  • 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选择废掉皇帝曹芳,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司马懿,司马师,曹芳,皇帝,汉献帝,汉朝,三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傀儡皇帝,就是空有皇帝之名,没有作为皇帝的大权。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傀儡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汉献帝刘协。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刘协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汉献帝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没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丞相曹操去世后,十月乙卯

  • 司马懿积攒家业,却留下二个继承人,司马昭和司马师为何没有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曹芳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编者将原因归结为以下这几点。一、外部大环境不允许司马昭对兄长有异心。二、在司马家族内部,司马师处理事务的能力更为出众,而且司马师还没有亲生子嗣。三、司马懿的教育。首先我们要知道司马师是司马昭的嫡亲兄长。西晋的建立,是司马懿子孙三代人苦心经营下才完成的。当时司马师兄弟面对的外部威胁

  • 司马懿临终前,为何把大权交给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曹爽,曹魏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对于司马懿来说,终于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后,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曹魏都城洛阳。

  • 历史上的司马师是个怎样的人?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虾仁不眨眼标签: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曹魏,晋书

    可以说曹魏“三司马”中,司马师绝对是一个最容易被轻视的人,毕竟夹在他上下两头的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上有司马懿鹰视狼顾,篡夺曹魏政权;下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弑君灭蜀。但是,如果仔细看,就不难发现司马师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从两件大事上,去细品司马师的手段。(一)阴养三千死士众所周知,司

  • 司马师、司马昭作为兄弟,两人到底谁强谁弱呢?

    历史解密编辑:清临讲故事标签: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曹魏,蜀汉,曹爽

    在三国中后期,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氏,逐渐篡夺了曹操建立的江山。在这一过程中,高平陵之变是重要的开端。在这场兵变后,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彻底架空了皇帝曹芳。等到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平定叛乱,清除忠于曹魏的残余势力,而司马昭则是消灭蜀汉,建立晋国这一封国。在此基础上,司马炎即位后,得以迅速取代曹

  • 司马懿为何说,他的长子司马师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曹魏,曹爽,孙权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互相争斗期间互有胜负,直到曹丕称帝期间才彻底进入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兴盛的时期。司马懿本身就是拥有军事政治才能的枭雄,即使谨小慎微也被曹丕所忌惮。直到其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才一步步带领司马家走向鼎盛时期。民间一直流传“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让更多人误解司马懿比较偏爱的儿子是司马

  • 司马师:废黜皇帝,平定叛乱的曹魏权臣,为司马代魏打下良好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司马师,司马代魏,曹魏,曹芳,司马懿,诸葛恪

    司马师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既辅佐其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大权,也巩固了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控制,为司马代魏打下了良好基础。那司马师是如何控制曹魏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助父夺权司马师司马师是曹魏重臣司马懿之子,自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很有文采,少时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何宴就曾称赞司马

  • 司马懿死后,面对诱人的权力,司马师、司马昭为何没有自相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曹丕,曹睿

    前言自古无情帝王家,在至高无上的皇权诱惑之下一切东西都变得淡漠无比,哪怕是兄弟父子,也不能避免。毕竟骨肉相残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太多了,远的来说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登上皇帝宝座,是靠着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害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近的来说,康熙时期也是九龙夺嫡,康熙皇帝的几个儿子死的死伤的伤,这才让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