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斗木 访问量:3099 更新时间:2023/12/23 5:26:08

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朋友,一定记得以下这个经典桥段。

两军阵前,蜀汉丞相诸葛亮一顿唇枪舌剑,结果曹魏那边的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从马上翻身倒地,气绝身亡。

这一段叫做“武乡侯骂死王朗”,看得人甚为快活,诸葛亮最后一句对白,“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被人制成表情包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王朗,说说他到底是怎么死的,是心梗,还是脑梗。

王朗,东海郡郯(tán)县人,在今天的山东临沂郯城附近。

他从小习读经书,因通晓典籍而被拜为郎中,并师从太尉杨赐。

杨赐去世,王朗弃官服丧,被举孝廉,皆不应。

徐州刺史陶谦赏识王朗的才华,将其带在身边。当时汉献帝在长安,而关东兵起,天下纷乱。

王朗与赵昱二人劝陶谦,此时应派使者拜见天子,以示忠心。

陶谦果断派赵昱前往,献帝嘉赏其意,封陶谦为安东将军,赵昱、王朗分别为广陵太守和会稽太守。

小霸王孙策渡江略地,与王朗正面遭逢。

王朗手下的功曹虞翻以为力不能挡,不如退避,王朗则认为自己既受官于献帝,有守土安疆的责任,于举兵与孙策相抗。

开始,王朗还一度占了上风,后来不敌,出海一直逃到了东治一带。

孙策派军继续追击,把王朗打得七零八落。无奈之下,王朗只好找孙策来交涉。

孙策先派人把王朗骂了一顿,又派人劝王朗为自己效命,王朗只是不从。

孙策知道王朗是个读书人,也没多过多加害。

这期间,王朗穷困流离,朝不保夕,但仍收容体恤亲友故旧,家中有什么都拿出来分享,名声因此甚好。

建安三年,曹操上表汉献帝,征召王朗,王朗从曲阿县出发,辗转江海,多年才抵达。

曹操见了王朗,问他孙策是怎么个情况。

王朗答:“孙策勇冠一世,有俊才大志。张昭负民之望,有国相之才。周瑜乃江淮之杰,有将帅之才。他们谋而有成,规划缜密,绝非一般之盗匪。”

曹操点头,将王朗封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魏国建立之后,王朗又担任奉常、大理等职务,其为官务在宽宥,审判时如有疑点多坚持从轻发落,他和钟繇都以掌刑狱而闻名。

之前讲华歆的时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说王朗救人有始无终,但这很可能只是个段子。

史料记载,王朗少年时,与沛国名士刘阳二人相识,关系不错。刘阳为莒之县令,他在时,发觉曹操是个雄才,恐怕将来对汉室不利,意欲除之,不过他三十岁时便去世了。

曹操掌权后,想起当年这回事,很想报复,大人不在找后代,追索刘阳之子。

刘阳之子走投无路,只好找父亲当年好友王朗帮忙。

王朗把刘阳的儿子藏起来,一藏就是好几年,这期间,他数次开解曹操,才算放过了刘阳的后代。

这么说的话,王朗还是个有始有终的人,段子的事,不必全信。

曹丕继位魏王,王朗上疏,建议教育人民,减轻刑罚。曹丕称帝后,王朗被封为司空,是为三公之一。

当时,做了皇帝的曹丕还不时外出打猎,有时甚至很晚才回宫。

王朗上疏道:“帝王起居、出行,均有严格守卫和秩序,以显尊贵、示警戒、垂法教。最近,陛下出车捕虎,日升而出,黄昏而返,有违帝王出行的规矩,请陛下三思。”

曹丕批复道:“上疏已阅。方今蜀吴二寇未灭,将帅远征,故入野射猎以演练武功。至于回宫过晚一事,已请有司处理。”

曹丕这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说我打猎是为了练武,将来剿灭吴蜀。不过,对于王朗的建议,他还是有所注意,答应以后不再那么晚回来了。

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兴兵伐吴,孙权上表称藩。

曹丕当时有点儿犹豫,下诏问:“孙权即已称臣,要不要与其一并伐蜀?”

王朗回复说:“天子之军,不动如山。如果孙权与蜀国相持日久,势均力敌,可兴兵以成其事。今权师未动,如助吴,则为其所用。且如今雨水方盛,非行军之季。”

曹丕听后,点头应允。

孙权曾答应过送子孙登入侍,但久不至。

曹丕有意率兵征讨,王朗上疏劝谏,他认为如以此理由出征,得不偿失。

曹丕那时已经集结完军队,即刻出征了。结果是车驾临江而还,无功而回,曹丕也觉得不好意思,下诏三公表示将休息民力,部队各回其所。

魏明帝曹叡继位,王朗又先后上书劝谏止造宫殿和加强后宫管理,曹叡都比较重视。

除了作官之外,王朗还为《易经》《春秋》《孝经》等书作传,他所写的很多奏章,也被抄写传诵,算得上是一位经学家和作者。

太和二年,王朗去世,不是给气死的,是正常死亡,谥号成侯。

王朗的故事讲到这里大致讲完了,咱们可以得知,王朗那是得过汉献帝封赏官员,是汉官,对此,他自己也十分看重,所以坚决不投降孙策。

后来,他才投身到曹操营下,经历三朝,辅佐了曹操、曹丕、曹叡,位至三公,屡有谏议,同时自己还是一位知名的学者。

王朗的儿子王肃,成为三国时的儒学大师,开所谓的“王学”。

这个人,算起来不是一个坏人,还是比较有学识和德行的。

只是在《三国演义》小说和电视剧中,诸葛亮骂死王朗这段写得太经典了,后世这才广为流传,要是王朗老人家泉下有知,恐怕要从棺材板里坐起来大骂,这帮写小说、拍电视的,真是不要脸,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结尾,咱们也来回顾下电视剧中这一段是如何表现的。

诸葛亮北伐,曹叡派曹真与王朗、郭淮来战。两军阵前,王朗纵马来见,诸葛亮于车上答话。

王朗先是论证了一番魏国的正统,然后又说,你诸葛亮是个人才,自比管仲乐毅,自当顺天应人,马上投降。“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说得义正言辞,慷慨激昂。

然后轮到诸葛亮出场了。

诸葛亮: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昔日桓帝、灵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致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啊。

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你……诸葛村夫,你敢……

诸葛亮: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朗:我……我……

诸葛亮: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卒。

暑假到了,建议小朋友把《三国演义》这部电影剧拿出来好好看一遍,加上空调、西瓜,人间至乐之事啊。

下期再见。

往期故事:

标签: 王朗诸葛亮曹操曹丕孙策孙权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但败了,可这两人都没见过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诸葛亮,王朗,刘备,曹操,曹魏

    文|飞鱼说史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可是刘备这两个人都得到了,最终还是没能得到天下,当然这并不是说卧龙凤雏不行,而是因为汉室的江山已经日薄西山,别说卧龙凤雏,即便是秦始皇和刘邦这类人物再次横空出世,依然无法扭转局势。时势造英雄,没有了时势,英雄也只能变成狗熊了。单单就卧龙和凤雏两人相比,时势也只

  • 诸葛亮和王朗对打, 实际上王朗一语道破天机, 为何最终败下阵来!

    历史解密编辑:段民说资讯标签:王朗,刘备,魏国,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夫君子之行以静、以俭、以德服人。不淡泊不能明志向,不恬淡不能致远。—诸葛亮诸葛亮作为三国奇人,三国时期的思维敏捷程度是无与伦比的,不仅表现在他提出的建议中,更表现在和别人辩论的过程中。两军对垒不仅是武将对战、士兵出击,文臣谋士也是如此。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气逼人,顶尖级谋士完全有能力凭借不同层次的语

  • 诸葛亮和王朗阵前对骂,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为何还是吐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VV影视标签:王朗,曹操,诸葛亮,三国演义,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诞生了很多名场面。其中武相侯诸葛亮骂死王朗的那一段,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已经76岁高龄的王朗本想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诸葛亮投降,却被孔明驳倒无言以对,最后气死。诸葛亮以东汉帝王为理论支撑点,进而把骂的层次提升到道德捆绑的层次。王司徒不忍屈辱,吐血而死。那么,王朗的原话再好不过了,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诸葛亮,王朗,曹操,曹魏,蜀汉

    说得再有道理又有何用,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是有主角光环的男人,而王朗只是个小角色,按照我们现在的流行语来说,他就是一个送人人头的,他只是诸葛亮走向人生巅峰的一个踏脚石而已。说得直白点,在罗贯中的笔下,无论王朗是否真的说的很有道理,在身为正义的化身的诸葛亮手上,他就是没有道理,就是邪恶的一方。因

  • 四川王朗发现2只金雕,用爪子刺穿岩羊脖子,吃饱飞走后赤狐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雪灵谷标签:金雕,岩羊,赤狐,王朗,猛禽,大熊猫,四川省,野生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位于四川绵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一年里大概有七八个月的降雪期,春夏季节王朗山上也会下雪,银装素裹,连绵的的山峦仿佛一幅水墨画。雪后的王朗,犹如美丽的童话世界,同时也很原始,拥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金钱豹、云豹、绿尾虹雉等在王朗繁衍生息。前不

  • 诸葛亮和王朗对骂,王朗明明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却被骂死

    历史解密编辑:时尚的大咖秀标签:诸葛亮,王朗,蜀汉,曹魏,刘备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谋臣虎将人才辈出。而在三国乱世之中,曾有言"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得天下。"其中的卧龙指的便是诸葛亮。诸葛亮生来足智近妖,虽身在茅庐却仍知晓天下之事。在刘备前去请其出山之时,与其共析天下局势,而留下的《隆中对》,若是后来荆州未失,恐怕三国局势的发展,便真要如诸葛亮所预料的那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1949标签:诸葛亮,王朗,刘备,曹魏,魏国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主要角色,他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不管是军事还是政务,或者外交,或者农田水利等都是一把好手,堪称三国第一人。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事情大多极为精彩,如舌战江东群雄,三分天下大计等。不管是诸葛亮是三分大计还有舌战群雄,都表现出他的超高的智慧和口才,让刘备和江东群臣折服。不过诸葛亮有

  • 高原浅梦,游走在王朗的神秘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绵阳旅游标签:王朗,高原,原始森林,岷山,草甸

    你的心里或许也有一个高原梦梦里总有不见边际的湛蓝天空有郁郁葱葱的成片云杉有一汪澄澈平静的湖泊还有高耸巍峨连绵不绝的雪山圣洁之境王朗雪山最美的风景总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王朗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可观赏到雪山,它们静静矗立,冷峻挺拔。@Lemonade岷山山脉是一条南北向高大连绵的山岭,长约200公里,而王朗

  • 诸葛亮与王朗阵前辩论,王朗说得精辟在理,为何却被活活骂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王朗,曹操,曹魏,刘备

    语言是一门艺术,说话是一门学问,会说话,是一项技能。人与人之间很多的斗争,不存在于武力交手中,而存在于语言辩论中。话该怎么说才合适,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见识和修养;还能表达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他的行动目标。三国时,诸葛亮就靠他的聪明才智和三寸不烂之舌气到了很多人,当然最后他自己也被司马懿气到不行。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朗,曹魏,郭淮,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事实上,站在辩论的角度,王朗的一番话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是句句精辟字字在理,连诸葛亮和蜀军众人听了都深以为然!然而,这不仅仅是辩论,这是战争,诸葛亮成功的把话题上升到了道德层面,对王朗进行人身攻击,结果王朗还真的就按照诸葛亮说的去思考了,被诸葛亮牵制鼻子走,最终气不过一命呜呼了!总结下来,王朗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