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生平玩过最大的一次投资便是将荆州数万精锐投向于北伐曹魏的中原重镇“襄樊”,倘若此次投资可以成功,便可以一举打破老曹辛辛苦苦布置的中原工事,非但如此还可以重创曹魏的士气!只可惜,关羽此次进兵,却成为了人生之中最后一次军事行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众所周知,公元219年关羽命傅士仁和麋芳把守后方,而他本人则亲率大军北伐曹仁。此次军事行动,虽然耗费数月,但是最终结局却是以关羽的兵败惨死为终。
虽然兵败,但是襄樊之战前半部分关羽是打得非常出色的。不到半个月打到曹仁认怂,后来曹操派遣的大将于禁也被关羽收降,就连铁汉子庞德都死于关羽的大刀之下。就此还不罢休,关羽还招降周边的山贼。史料记载:“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这说明什么,关羽的声威其实已经传遍江湖…,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曹操本想着要迁都来躲避关羽之锐!
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在紧要关头曹魏以司马懿为首的大臣建议曹操此时要把孙权动员起来,让小孙在关羽背后捅刀子,如此一来便可除去关羽。孙权,早就对荆州这块土地垂涎三尺。加上曹操的利益,他自然是欢喜得很!很快便与曹操达成协议,关羽很自然的落入了孙曹的包围圈,最终关羽在临沮被孙权的手下杀害!
关羽这一死,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孙权。其次便是曹操,不过有两个人最恼火,一个是刘备,因为刘备不但痛失兄弟,而且还失去了经营数年的荆州,这种痛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后明白!另外一个是谁呢?其实他就是于禁。
为什么说于禁非常恼火呢?来看看他的身份,老于原本是曹魏德高望重的名将,因为关羽他错失面子,(襄樊之战投降,其表现还不如庞德。),由于关羽本事极强,于禁觉得投降关羽必然有一番作为,自己的功名也有可能会被保住!但事实上呢?关羽很快便败亡!于禁不但失去表现的机会,就连再次翻盘的希望都彻底丧失!
在关羽死后,于禁的下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于禁的遭遇…
在于禁起初投降之时,关羽对他肯定是不放心的,于是暗中将于禁囚于南郡。后来,吕蒙取巧取了江陵。被关在,南郡的于禁也被释放了出来!于禁无奈又做了吕蒙的俘虏,相当于是二次俘虏。前者是关羽,后者又是吕蒙。对于一位将军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为了活命,于禁忍受了这份耻辱!据《三国志》记载: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这句史料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说的就是于禁在东吴受到的待遇。于禁来到东吴之后,孙权手下虞翻见到于禁与孙权并排骑马,很是不高兴!按理说,虞翻地位不如于禁,理应对于禁客客气气!不过,虞翻的做法却非常过激,他想直接用鞭子来抽打于禁。好尴尬!直接把于禁当成了畜牲…,所幸被孙权制止!否则于禁的老脸还真不知道往哪里放!
公元220年,于禁的老主公曹操去世。于禁不但没有机会回国奔丧,而且连悲痛之心都不敢在东吴表现出来!后来,曹丕称帝。为了表示友好,孙权将于禁送回曹魏。
活得没人味:终于回到故国,原本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不过对于于禁来说简直就是人生恶梦!为什么呢?之前在魏国对他非常客气的同事,都骂他是怂蛋!不但如此,于禁还遭受着曹魏很多百姓的臭骂,真是越活越窝囊了…
死得比吕布惨:于禁怎么死的呢?据《资治通鉴 卷六十九》记载:“(黄初二年),于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帝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死。”从记载之中可以看出,于禁在生命最后时刻不但被世人视为叛徒,还遭受到百姓的唾骂,这比起吕布来简直还要惨!老于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其实很简单,做人一定要有原则,不能没了底限!在关羽死后不久,于禁为何会离奇早死,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曹魏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