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狂客谢灵运(五):他才高八斗,为何却一生了了

狂客谢灵运(五):他才高八斗,为何却一生了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诗人故事 访问量:1953 更新时间:2024/1/23 20:39:47

中国诗人故事 NO.65

1

422年,刘裕重病。

他临终托孤于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司空徐羡之、仆射傅亮等人,四人受命辅佐少帝刘义符。刘义符是刘裕的第一个儿子,作为有皇位继承的人家,刘裕44岁之后才有了一个儿子,可以想见是如何的宝贝,是以这个刘义符就被他给宠坏了。

据说刘义符人很聪明,而且擅长骑射也精通音律,但是玩乐之心实在太重。他爹死后他根本就不管朝政,当时刘宋正与北魏开战,外患当头,可这位还童心未泯,在皇家华林园造了一排商店,自己小衣巾,短打扮(就是“汗衫短裤”),亲自买入卖出,讨价还价,将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玩得深入浅出。

这样一位皇帝,着实让人不放心。可能是出于私心,也可能是为了大义,不久之后刘义符便被权臣谢晦、徐羡之等废杀。

刘裕第三子刘义隆被他们看中,坐上帝位成为新的皇权代理人,为宋文帝。

2

谢晦他们并没有看错,刘义隆确实是刘裕儿子中最出色的。

年仅四岁的他就已亲临前线,长大后身材魁梧博览群书,后来果然创下了“元嘉之治”。虽然登上了人生巅峰,但对于刘义隆来说,谢晦他们如此的擅权之举让他很没有安全感,他先是加封、放权麻痹他们,慢慢的安插心腹收归禁军权。一旦他大权在握,就开始干净利落的清算之举。

426年,徐羡之自杀、傅亮被杀,谢晦被逼出兵反抗,最终兵败被处死。

谢晦的罪行并没有牵连谢氏其他支脉,谢灵运的堂哥谢弘微一直跟随刘义隆,文帝登基后便跟随他进京任职黄门侍郎。

3月,谢灵运也被任命为秘书监,他再度捡起了仕途。

3

出身东晋第一世家,祖父谢玄又一直是东晋的荣光,谢灵运对于自己的人生定位,难免会有更高要求。文帝给予他的任务是整理秘书阁,并且让他撰写《晋书》。纵观两晋南北朝近300年历史,宋文帝刘义隆算是少数几个有远大抱负并胸襟开阔的君王,在他治上,不仅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对于文化领域的建设也是颇有建树的。

其时已距陈寿身死百余年,三国史料大量出现。《三国志》内容简洁,宋文帝认太过简略,所以下诏命裴松之作注。裴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弥补《三国志》记载之不足,最终才有大家现在看到的、详实又文采斐然的裴注《三国志》。

此外,范晔的史书巨作、“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也是元嘉年间完成。这两部书在中国的史册文献里都算是重量级的著作。

可惜我们的谢大才子眼高于天,他并没有跟上刘义隆的眼界和意识。或者说谢灵运的性情并不适合沉下心来潜心治学,他在几个月的秘书监任上,仅仅是粗立《晋书》条疏而已。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大哥真的静下心来编撰《晋书》,想必也可以避免流放横死的悲惨下场。不过或许也就不会有大唐贞观年间,李世民、房玄龄等人众志成城的一百三十卷《晋书》了。

4

任职秘书监数月之后,谢灵运升任侍中。

他的书法和文章都很受文帝赏识,他就把“自我期望值”又提高了一个档次,已然将自己提高到了先祖谢安的层次。然而,宋文帝一直是个温文但又理智的君主,他对于谢灵运的文人本质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知。

谢灵运不服啊,于是用消极怠工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阮籍一样,他经常生病,并且坚持“带病”修筑池塘、种植花树、移栽修竹、摆弄香草,而且经常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往往一走就是十多天,既不上书请示,也不请假。

刘义隆真的是一个宽和的好皇帝,他想辞退谢灵运,但又不想直接下旨将其免职让他颜面丧尽,只能暗示他主动辞官。领导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于是在428年春天,谢灵运终于递了辞呈,宋文帝顺着台阶让他回家乡休养。临行之前,谢灵运还上了一道奏疏劝文帝北伐,亦算是圆了自己的拳拳之心。

5

这一次回归他有了一个好搭档,堂弟谢惠连此时也到了始宁,两人心心相戚,从此形影不离,与一干好友游遍了会稽和始宁的山山水水,甚至开辟出了好几条全新的旅游线路。

谢灵运财资丰厚,为了心爱的旅游事业花起来眼睛都不眨。他喜爱探险,但凡游山必定要探寻最为险峻幽深的地方,即便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也不畏险阻。为了方便走山路,甚至发明了“灵运屐”。

他曾经带领数百名奴仆从始宁南山到临海一路伐木开道,动静搞得太大,使得时任临海太守的王琇以为是山贼前来偷袭,甚为惊恐。谢灵运管不住自己的腿,也管不住自己的嘴。当时的会稽太守孟顗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谢灵运,他逮着孟太守就是一顿暴损。

两人就此结下了梁子。

应该说,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贵族确实是有很多特权的,当时南方未开垦的田地众多,当政者为了鼓励民生,对他们的圈地运动是默许的。谢灵运看中了会稽城东的回踵湖,于是上疏请求将其改做稻田之用,得到批准,并下令地方各州郡执行。偏偏地方官是他得罪过的孟顗,孟太守就坚持认为回踵湖距城郭很近,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改做稻田没能物尽其用,十分可惜,因而坚决不执行朝廷的命令。谢灵运转头要求将始宁县的岯崲湖改做稻田,再次遭到孟顗的抵制。

这下谢灵运就怒了,对着孟顗又是一通猛怼,两人的仇恨加剧。

6

430年,孟太守开始了他的反击,他上奏朝廷说谢灵运要造反。

这下谢灵运坐不住了,他立马上京辩诬,写了《旨阙上表》。委屈巴巴地说自己回家养病三年,平常离群索居住在穷山岩洞之间,只想修身养性了此余生,却不曾想被孟顗诬陷说要造反。他拖着病残之躯上京请命,愿以死明志请皇上裁夺。一顿夸张而真挚的表白,很是让人不好意思。

皇帝当然知道他不会造反,但也不想让他回乡扰民,就让他留在京都。在这期间他与王亮造了《四部书目》,并与慧严修改了《大般涅槃经》。皇帝看他有“改邪归正”的倾向,就让他去临川当太守,还把他的工资提到两千石。结果这位老兄到了任上又故态重萌,吊儿郎当不担正事。

结果又被人弹劾。

朝廷派人到临川抓他,他居然拒捕逃跑。这下好了,简直坐实了造反的罪名。他也是运气不好,当时皇帝刘义隆生病,朝政就委托堂弟刘义康全权负责,这位彭城王可不像文帝那么好说话,坚持要把谢灵运处死。后来还是刘义隆惜才,下了一道诏书说:谢灵运罪过深重,确实应该判处死刑。但念他祖父谢玄有功于国家,应该原谅他的子孙,免死充军广州。

不知道为何,这个刘义康一心要谢灵运死。他流放到了广州以后,就被诬陷造反。证据确凿,皇帝也没有办法只好下诏将谢灵运就地正法。

现如今回头看,这其中的供词根本经不起推敲。谢灵运临死时写诗说:“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凄凄凌霜叶,惘惘冲风菌。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悯。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对草草了去的一生还是有许多的遗憾和不甘吧。

这一年是元嘉十年(433年),他四十九岁,还不够知天命。

标签: 谢灵运刘裕晋书太守徐羡之刘义康

更多文章

  • 这条谢灵运、沈括、徐霞客都可能走过的千年古道,你去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温州古道标签:谢灵运,徐霞客,沈括,古道,飞泉

    文图:急雨筋竹岭是台温古驿道上一条不很起眼的人字岭,海拔不过200米,长约2000米,与雁荡山的四十九盘岭、谢公岭、白箬岭等几条名声在外的古道不一样,它几乎被人冷落在一边,尽管与它们一样有着1200年以上的历史。一、寻寻觅觅筋竹岭历史上曾在雁荡山留下深深足痕的谢灵运、沈括、徐霞客三人,谢、沈似乎都曾

  • 温州这座谢灵运曾到此一游的帆游山,你可知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温州古道标签:古村,温瑞,永嘉,晋朝,诗人,谢灵运,帆游山,温州市,南北朝,到此一游

    文图:黎青前几天,与老陈去了一趟去瓯海区茶山街道山根音乐艺术小村,熙熙攘攘的村落里又开了不少店铺,还整出好几处民宿,感觉这里在不断的变化中。走着走着想起去年春夏之交,洪同学组织了十几个人在山根古村“几度”啤酒屋的一日游,那天一早就去酒吧散讲、河边拍照;中午酒足饭吃饱之余,乘大家在摆“长城”、拍靓影、

  • 温州这个风光秀美的谢灵运后裔聚居地,历代诗人辈出,你知道在哪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温州古道标签:诗人,诗词,后裔,谢氏,晋朝,谢灵运,聚居地,温州市,南北朝,艺术家

    本图文为作者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温州旅游体验师陈教授:温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农林经济管理教授。师从自然,山水为乐。游心畅神,行走人生。“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是楠溪江最为响亮的文化IP,三百里楠溪江作为瓯江山水诗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更被誉为“中国山水诗摇篮”。2020年12月30日,

  • 绍兴最美丽的千年梯田,曾被谢灵运盛赞,2300多亩油菜花开美如画

    历史解密编辑:楚语乐游记标签:赏花,诗人,晋朝,谢灵运,覆卮山,绍兴市,南北朝,油菜花开,千年梯田

    我在写宁波市海曙区它山堰蝴蝶谷油菜花海时,有网友留言“还是覆卮山的梯田花海更好看”。事实确实如此,覆卮山是绍兴和宁波一带目前最美的梯田式景观和最大面积的油菜花海,每年的油菜花季都会成为网红打卡地,前往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覆卮山坐落在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与嵊州市和宁波市余姚市接壤。覆卮山顶海拔为861

  • 狂客谢灵运(六):他只写了不到40首山水诗,却被奉为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谢灵运,谢安,陶渊明,沈约

    中国诗人故事 NO.661百度是这样定义他的:谢灵运(385年-433年),本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谢家人大多短寿,谢灵运如果不是自己作死,想必还能活得更久一点。细究起来,康乐公的性格其实有些天真的,就像他的小名客

  • 谢灵运出身名门,深受宋文帝欣赏,为何还会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太守,刘宋,晋朝,诗人,谢灵运,刘义康,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

    刘宋诗人谢灵运曾经说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谢灵运出身名门陈郡谢氏,才华横溢,是山水诗的鼻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就连宋文帝刘义隆都对他非常欣赏。可是到了元嘉十年(433年),宋文帝刘义隆却下旨,在广州将谢灵运弃市处死。那么,宋文帝为何要处死谢灵运呢?一

  • 谢灵运的两面:才高八斗的超级“驴友”,杀人放火的乱臣贼子

    历史解密编辑:镜鉴青年标签:谢灵运,刘裕,徐羡之,太守,谢安,宋文帝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句经典台词乃刘宋朝不世出的文学家谢灵运一次酒后的豪言壮语。然而,就是这位文艺青年心目中才高八斗的超级“驴友”,在史学家的笔下则成了地地道道的杀人犯和乱臣贼子。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谢家可谓江南望族,累叶簪缨,

  • 历史真相:张学良睡过溥杰老婆、溥仪舔过墨索里尼、陈友谅是谢灵运二十六世孙…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谢灵运,贝尼托·墨索里尼,溥杰,溥仪,张学良,陈友谅

    01墨索里尼给溥仪寄过签名照,溥仪给墨索里尼写过匾额全力支持溥仪复辟的郑孝胥是墨索里尼的老迷弟,他逮着机会就给溥仪安利墨索里尼,还忽悠他说:“意大利必将成为西方一霸,大罗马帝国必将再兴,与未来的大清帝国,分霸东西,其天意乎?”溥仪让他忽悠的很开心,就给墨索里尼写了块匾,上书四个大字——举世无双。墨索

  • 433年深秋,48岁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被吊死在广州闹市街头(上)

    历史解密编辑:知行视之标签:诗作,曹植,晋朝,诗人,谢灵运,宋文帝,山水诗,广州市,南北朝,千古名句

    433年九月初二,广州,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被当众吊死在闹市街头,行刑的现场挤满了麻木的看客。这是由当时的皇帝宋文帝亲自下诏执行的。原因是有人供出,受谢灵运的委托,购买刀枪,要把正在广州充军服刑的谢灵运解救出来。谢灵运因此犯了叛逆之罪,被下诏处死,终年48岁。谢灵运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东晋名将谢玄的孙

  • 瀚大黎众|黑美版连环画《南北朝演义》之八《祖冲之历法》骏德绘画

    历史解密编辑:瀚大黎众连环画标签:连环画,骏德绘画,祖冲之历法,南北朝演义

    点击瀚大黎众,免费关注,每天有不一样的连环画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