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谈生死:天地赋命,人生有限。

陶渊明谈生死:天地赋命,人生有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 访问量:4738 更新时间:2024/4/20 19:20:36

陶渊明〔魏晋〕

一般人达不到陶公的高度,唯有景仰。其中提到的王孺仲的事迹,倒是令人颇有感慨。后 附。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王霸,字孺仲,太原人,事迹见后汉书《逸民列传》,“少有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绝交宦,以病归。隐居守志,茅屋蓬户。连征不至,以寿终”。

《后汉书·列女传》载王霸的妻子事迹:“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于儿女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

更多文章

  •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宁愿深山隐居,也不苟全于官场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聊史标签: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采菊,南山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那个时候玄学盛行,名士都在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洒脱。上学时期,刚学陶渊明的诗就很喜欢。一瞬间被他的那种境界吸引了,当时也不明白,就是感觉陶渊明给我的感觉太好了,这种生活方式我太喜欢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当时老师讲了“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那时的阅历还不够

  • 英超陶渊明!格拉利什豪掷560万镑购乡间别墅种菜养鱼

    历史解密编辑:仰卧撑标签:格拉利什,英超,别墅,古德,伍德

    派对爱好者格拉利什已经放弃了夜生活,改为在郊区种蔬菜。在豪掷560万英镑购下乡村别墅后,格拉利什和模特女友萨莎-阿特伍德终于可以在自家花园自由地种植蔬菜了,就像70年代英国情景喜剧《美好生活》中的汤姆和芭芭拉-古德夫妇一样。剧中,由理查德-布赖尔斯和费利西蒂-肯达尔扮演的古德夫妇在退休后选择自己种植

  • 陶渊明:豪华落尽见真淳,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归去来兮辞,诗人,晋朝,艺术家,南北朝

    只在人世的污浊里才见其清明的,是陆家兄弟;而陶渊明,唯有在菊花旁,才见其芳华。每个诗人的人生,竟是这般不同。陶渊明,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不受人推崇,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很难于陶渊明似的平淡之中见美,人人心里充满了希望与斗志。而后来,经历了太多的诗人们,才发现,原来自己身边的菊花竟是开得最美。所以宋

  • 江西九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博中国标签:陶渊明,陶侃,太守,元嘉,刘宋

    《明嘉靖九江府志·卷十三·人物志·忠节》 晋陶潜字渊明,浔阳人,(陶)侃曾孙。少好高尚,博学善属文,宅有五柳,自号五柳先生。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寻自解归,再起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当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即解印,赋《归去来辞》以见志。隐于柴桑山栗里

  • 田园有真趣,记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清韵美学标签:苏轼,桓玄,隐士,晋朝,诗人,陶渊明,田园诗,士大夫,南北朝,千古名句

    茶道丨香道丨诗词丨文学丨人文丨养生归去来兮!陶渊明于千年之前的一声高呼直击人心,振聋发聩,喝醒了后世在官场中迷失自我违背内心而争名夺利的士大夫。从此,不慕名利、崇尚自然的士人便多了一处精神的归宿。他是最真诚的诗人,是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有着最艺术化的人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愿归隐田园,命巾车,棹孤

  • 别逗了,职场根本容不下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马生活铺标签:陶渊明,职场,高洁,仕途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陶渊明走入职场,会怎么样?老王认为,他一定会惨败而归。在学生时代,大家一定都学过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辞官回乡故事。回归田园后,他诗文为寄托,在寒庐里弹琴、饮酒、吟诗,过上了诗和远方隐者生活。在涛涛的历史中,他自成一派,孑然一身,活成了一股清流,活出了人生的境界。我们可

  • 陶渊明: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陶渊明,庄子,郑板桥,常闲,勤靡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说“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勤靡余劳”是说一辈子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心有常闲”则是说心灵要保持宁静,少一些非分之念。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将“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十六字作为陶渊明“人格的总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

  • 陶渊明的世界观之他的人生观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陶渊明,人生观,农民战争,朱元璋,诗人

    东晋一代,在统治阶级内部,朝野上下,浮华奔竞,风俗淫僻,耻尚失所,道德惊人地堕落。这种社会风气的出现与当时政局的动荡、上层集团的腐朽以及当权者诛杀异己的恐怖政策都直接有关。生活在污浊的社会环境里,陶渊明由于深受儒家严于律己的修身之学的影响,坚持操守,而无一般士大夫卑鄙放荡的行为,实践着顺应自然的人生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开启了你我的田园梦

    历史解密编辑:亦水寒标签:诗人,采菊,晋朝,陶渊明,南北朝,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悠然见南山,五柳先生传

    #历史开讲#若论古典美学的榜样力量,我觉得东晋的陶渊明就是位开山祖师。他的美学思想千年来仍绽放着无尽的生命力,滋养及引领了无数人的精神立境及心之归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乎是渗透又激发了人之本性的终极渴求,成为一曲激荡千年的心灵之歌。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

  •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兴义万峰林,丝毫不输世外桃源,不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老妹的旅游记标签:万峰林,陶渊明,世外桃源,兴义万峰林,风景,田园风光

    我想如果陶渊明当初来的是贵州,那么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许就会是这里——兴义万峰林。这里有数万数的山峰连绵不绝,形成一片万亩的良田镶嵌在其间。之中遍布着布依族的村寨,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中“屋舍俨然”的景象吗?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别有一番风味!纳灰河悄然穿过期间,蝉鸣稻花香和风浅浅吟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