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征一介凡人,玉帝为何选他砍泾河龙王的头?阎王不小心说漏嘴

魏征一介凡人,玉帝为何选他砍泾河龙王的头?阎王不小心说漏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蜗牛看西游 访问量:3422 更新时间:2023/12/31 11:14:11

(蜗牛看西游第6556期)

文/牵着蜗牛散步

很多人想不明白,魏征李世民的丞相,是一个凡人;泾河龙王是司神小神,供天庭管辖。泾河龙王犯了天条,无论如何都该让天上的刽子手斩头,怎么玉帝会安排魏征来执行呢?这天上法庭也太儿戏了吧?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明白以下几个玄机。

1、天上很多神仙是从凡间选取的

天上神仙不能结婚,也不能有小孩。有些神仙年限到了,转世来到人间,留下空缺怎么办?就要从凡间选。因此,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升仙名额。

猪八戒、沙僧等,都是从凡人修炼成仙,然后到天宫任职的。张道陵、许旌阳,包括老子太白金星等,都是地上的名人死后直接升仙到天庭任高管。

不过,在这类神仙中,绝大多数是死后才能成仙的。也就是说,你如果不死,就只能是半仙,如道士、法师之流。相当于今天的协警。

2、天庭也需要在人间选拔通讯员

刚才说了,人只有死后才能成仙。但是,成了神仙之后,就不太好管凡间事了,你管了,就叫扰乱基层生活,泄露天上机密。

怎么办?天庭自有办法,在一些凡人中选拔通讯员,负责传递天上的一些旨意。当然,全是道士和尚也不行,他们的身份并不会让所有吃瓜群众信服。因此,还得在现役官员中选择一批。

皇帝自我标榜天子,虽然玉帝并不想认这些干儿子,但跑腿的事也不好让这些一把手干,但选择官小一些的,权威性又没那么高。所以,宰相、丞相什么的,就是最佳人选。远的如东方朔诸葛亮,近的如魏征。

魏征的身份最适合当天庭乃至地府的通讯员。

3、泾河龙王犯的是侵犯群众利益的事

玉帝为何要泾河龙王下雨?是因为老百姓生活需要,天干了,就该下雨了。但泾河龙王为了赢得赌注,居然置群众利益于不顾,这就犯忌了。

那么,让谁斩龙王,社会效应最好呢?当然是人间的官员。如果天上派个神仙刽子手斩了,老百姓未必明白怎么回事。让人间的官员代表天庭处罚犯事的神仙,这样威慑力更大。

4、如来取经的需要

在西游记故事中,这才是真正原因。

如来要送经,必须赢得唐王的支持,不然群众不卖账;要让唐王支持,就必须对他进行恐吓;要恐吓唐王就必须想办法把他弄进地府惊魂三日游;要把他弄进地府就必须有人告状;要有人告状,就必须让他答应别人的要求……

一系列推理下来,以魏征为杠杆,让泾河龙王赖上李世民,是最佳办法。

综上所述,堂堂司雨之神,就这样被一个凡人砍了,可怜至到死,他也不知为何掉脑袋。

那么,唐僧的父亲究竟是陈光蕊还是水贼刘洪?请看下期分解。

标签: 魏征泾河李世民道士成仙

更多文章

  • 为何有人说君臣楷模是假的,李世民和魏征真的都是沽名钓誉之徒?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魏征,李世,李密,太宗,皇帝,君臣楷模,唐太宗,军事制度,书法家,历史学家

    李世民与魏征一直被誉为君臣千古典范,魏征就喜欢啪啪打人脸,李世民则很享受啪啪挨打,结果打出了帝制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清代学者袁枚却认为这不是丰碑,而是两座奥斯卡奖杯,李世民与魏征是一对出色的演员:“太宗有故纵魏征之心,博纳谏之名。魏征有挟制太宗之意,彰能谏之直。”意思是,李世民为了博取纳谏的美名,故意

  • 魏征本是太子的亲信,为何能从李世民的屠刀下幸免?甚至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魏征,李世民,李密,刘邦

    一提到忠臣良将,唐朝初年的魏征肯定算得上一位,其屡次劝谏唐太宗的执拗形象,更是成为此后一千多年贤臣的典范,以至于后世人们都觉得不跟皇帝顶顶牛,贤臣似乎就少了些什么。而最难得的是在魏征同时期,还有一位更有名的千古明君——唐太宗,这一对君臣组合因为太过于稀缺,被后世很多人传为佳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贤

  • 都说魏征是一代名臣,为何唐太宗要推倒他墓碑?你看褚遂良咋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魏征,李世民,褚遂良,皇帝,李承乾,唐太宗,国防政策,书法家

    很难说清楚唐朝历史之中那些被我们所爱的君臣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我们都知道近代历史之中对于古代最会做皇帝的人评价就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无数的传奇故事,这些传奇故事之中是和手下很多著名大臣一起上演的。这些大臣根据他们的文武性质归属不同,有着和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做事方法

  • 魏征是个凡人,为何敢“斩龙王”?他的真实身份很吓人,比皇帝高

    历史解密编辑:史吴前例标签:魏征,皇帝,唐王,李世民,斩龙王,科学家,泾河龙王,历史学家

    隋唐时期,魏征可以说是一个颇具神奇色彩的人物,且不说史书中关于魏征如何成为李世民的一面镜子的记载,单说许多文学小说,都已经将魏征的真实身份做了神化。比如小说《西游记》中,就有一段魏征梦中斩龙王的故事。那么,魏征梦中斩龙王是真是假?且看下《西游记》给出的答案。1.魏征梦斩龙王文学小说《西游记》中记载:

  • 魏征不想进谏,李世民不愿纳谏,二人为啥演双簧?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魏征,李世民,侯君集,李密,李渊,李建成

    内容梗概:魏征喜欢进谏吗?李世民喜欢纳谏吗?魏征人本疏脱李世民为何谓其妩媚?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何把他墓碑扑倒?李世民重用魏征背后究竟有何需要解读的秘密?今天风月君说说魏征。魏征,以善于进谏名留后世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今河北大名魏县)。这个地名需要解读,很重要。陈寅恪先生说,当时的山东豪族所在地就

  • 被魏征弹劾的佞臣,却在高昌之战中凭一技艺,让唐军实现降维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唐军,魏征,高昌,李世民,李渊,侯君集,班超,高昌之战,科学家,历史学家

    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神奇的碑石,说这块立于嘉峪关外的唐碑,只要有人看到它,就立刻风雪大作,且屡试不爽。守边的将士们饱受苦寒,于是便将这块石碑用砖头砌死。姜行本是官二代,其父姜謩(mo)是隋朝的晋阳令。时任晋阳留守李渊起兵前,姜謩就料定李渊必“拨乱得天下”,所以他主动结交李渊。姜謩

  • 一代名相魏征,敢说皇帝不爱听的话,为什么下场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魏征,李承乾,李世民,侯君集,皇帝,李密

    一代名相魏征,敢说皇帝不爱听的话,为什么下场那么惨?知行史话2022-06-2316:13山东关注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怀疑他卷入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不仅解除了魏征之子魏叔玉与衡山公主的婚约,还命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不过,李世民很快便后悔了,不仅恢复了魏征的名誉,还重新给他立起了墓碑,可以说魏征的下

  • 魏征梦中斩龙背后,泾河龙王含冤,唐王和孙悟空受害,谁受益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魏征,王和,唐王,隋朝,李世民,孙悟空,唐太宗,泾河龙王,如来佛祖,东海龙王,观音菩萨

    魏征梦中斩龙背后,泾河龙王含冤,唐王和孙悟空受害,谁受益最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很多工作都是由于难以开局,才形成最后草草收场,或者是烂尾的局面。比如,刘禅在继承蜀汉大业的时候,也是踌躇满志,制定自己的施政计划,还顺利平息了曹魏和东吴的几路围攻。但是,由于他只有谋划,没有将“开头”执行下去,造成施政计

  • 魏征外孙薛稷,《信行禅师碑》上承褚书之遗绪,下开瘦金书之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薛稷,信行禅师碑,虞世南,魏征,欧阳询,宋徽宗

    导语:薛稷,唐代书画家。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被赐死狱中。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纵观中国艺术史,在薛稷之前,诗书画俱能者已有不少,而真正做到诗书画俱擅者着实不多。薛稷擅长此三者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以在唐代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

  • 李世民重用魏征有多重要,没有魏征还真的很难开创“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世民,魏征,唐太宗李世民,李建成,皇帝,贞观之治,唐太宗,书法家,历史学家,隋朝

    文|荣荣编辑:钟毓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当中,先后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的权力交替,而在这四百多位皇帝当中,有些凭借着优秀的政绩留下千古美名,而有些则庸庸碌碌、毫无建树,更有甚者留下了一世骂名。其实,一位皇帝的政治功绩与周围的辅佐之臣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直接的影响,正所谓的“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