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杀了李渊10个孙子,李渊留下14字诅咒,16年后预言成真

李世民杀了李渊10个孙子,李渊留下14字诅咒,16年后预言成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丹宝说文史 访问量:2941 更新时间:2024/1/17 7:22:44

从炎黄帝开始,中国古代社会多以国家形式存在,几千年下来,朝代更迭较多,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朝代里,唐朝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被赞颂良多的“明君”!

但学过初中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李世民的皇位其实是靠抢夺而来,他除了杀掉自己的亲兄长之外,还杀死了父亲李渊的10个孙子,李渊悲愤之下留下了一句14个字组成的诅咒,没想到16年后诅咒成真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渊儿子们的储君之争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将上位者们大多都会把希望寄托在长子身上的意思表达得十分明显,古代大部分皇帝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们立太子时,首要人选就是自己的第一个儿子。

唐高宗李渊也未能免俗,尽管他的王朝建立最大的功臣是二儿子李世民,但当皇位坐稳后,李渊还是没能逃脱“立嫡立长”的固化思维,将太子之位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而满怀希望的李世民,只得了一个秦王的封号。

靠真枪真刀厮杀为李渊打下了江山,满心以为接下来的储君之位已经是掌中之物,结果被功劳和能力都远不如自己的大哥抢去,李世民内心当然很愤懑,他手下众多忠心耿耿的良将们也同样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李世民方的不平,太子李建成也心知肚明,他深知自己的储君之位想要坐稳,那就不能让李世民再存在于世,于是联合弟弟李元吉打算先下手为强,除了许以重金拉拢李世民的幕僚和支持者外,还打算用计毒杀李世民。

李建成的打算当然没有成功,必将双方都对对方有着很深的防范,但因为他沉不住气抢先下了手,反而给了李世民找到了名正言顺除掉他的借口——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明带着尉迟恭张公谨等手下名将,埋伏在宣武门外,趁李建成进宫毫无防备之际,将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就地射杀。

以造反的名义将李建成及李元吉杀掉后,李世民又顺势将李建成的精锐部下全部诛杀,并趁机要挟父王李渊交出了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的兵权,自此,在这场血腥的储君之争中,李世民完胜,成功当上了太子。

斩草除根,杀掉10个侄子

当了太子后的李世民,有了政治权力,又手握兵权,所以几乎掌握了整个国家的命脉,李渊也深知自己的能力远在这个儿子之下,于是在半自愿半被迫的情况下,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从此,李世民登基称帝,改年号为贞观。

当了皇帝的李世民,做了很多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对内,倡行节约,且大力发展农商,不过多收取苛捐杂税,实现了“贞观盛世”,对外除了扩充领土之外,和其他民族建立良好关系,使得整个唐朝不管是本朝的百姓还是外邦来客,都能体会到和平盛世的好处。

这么看来,李世民取得了皇位事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来说,正好相反,因为他们不得不承担起来李建成夺位失败后的惨痛后果,尤其是两个人的儿子们,加起来一共10人,全部被李世民毫不留情的杀掉了。

李渊作为10个孩子的祖父,十分心疼他们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牺牲在党争之下,于是向李世民说情,希望他能看在血缘关系上留下他们的性命,但李世民是一个内心清醒的人——为了不留后患,斩草除根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没法救下这些孙子们,李渊悲痛之下对李世民也有了刻骨的仇恨,他给李世民留了一句话:“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李渊是要诅咒李世民也将遭遇他的遭遇,也感受他的切肤之痛。

16年后,诅咒成真

李世民作为一个杀伐决断的君王,对于李渊的诅咒其实并未放在心上,他的眼光在天下的百姓身上,在扩充疆土上,他是一个善于进攻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实他在儿孙身上花费的时间并不太多,或许是自己就是一个靠自己成长起来的人,他觉得自己的儿孙们也能靠自己成长起来。

事实是他的儿子们也确实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起来了,他们像父亲李世民一样,为了皇位悄悄争夺着,作为太子的李承乾也没能逃脱命运,在和兄弟李泰互相厮杀的时候被李世民发现,李世民没有偏向任何一方,直接放弃了这两个儿子,李承乾被废,李泰更是年纪轻轻就死在了远离京城的他乡。

李祐自小也不是个省心的孩子,他因为欺行霸市被李世民惩罚,心怀怨恨,于是在封地齐州纠结了一些散兵游勇打算谋反,被李世民迅速镇压后贬为庶民并赐死。李愔跟齐王一样,自诩为皇家子弟,目无法纪,欺压百姓,被李世民直接放弃,后来被流放死亡。

因为母族身世显赫的李恪,本来是最被看好的储君人选,但他却因为得罪了长孙无忌,在长孙无忌奉命彻查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谋反案时,将李恪和李元景全部卷入这起案件,使得李恪和李元景就这样被唐高宗李治处死。

李恽是个胆小的人,因为被人诬告便自杀身亡,而李世民其他的儿子李元嘉、李贞、李灵夔、李元轨因为不服气武则天的统治,起兵谋反,全部被诛杀,自此,李世民的儿子们也就应了李渊的预言,基本上都没得到善终。

结语

都说皇家无亲情,或许是因为权力实在太诱人,可以让人为此放下父母兄弟吧,正如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残酷党争。但李世民的儿子们均以凄惨结局结尾,是否是因为李世民不顾亲情,杀害了10个侄子的报应呢?答案无解,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李世民李渊李建成李元吉李恪

更多文章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为四个儿子取名,暗含对皇权的渴望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李渊,皇帝,杨坚,唐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女皇武则天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是统一王朝的开国之主,必定不是平庸之辈。毕竟,在前朝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大背景下,能够在群雄中杀出个重围,最后自己坐上那高高在上的宝座,自然不可能是哪个碌碌无为之辈能做到的。但是,在这些统一王朝的开国之主中,有一位开国之主却一直饱受争议。很多人认为,这位帝王能够坐上这至高皇位,只不

  •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如何?李渊、李世民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渊,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尉迟敬德

    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兄弟相残、父子拔剑相向的惨剧比比皆是,他们之所以抛弃亲情和人性,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没有人可以抵抗权力的诱惑,当你真正接近它的时候,就被不知不觉被驱使,做出一些自己都无法想象的事情。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正是由此开始,李唐王朝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 李密已归顺了李渊,李渊为何处心积虑要除掉李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李渊,元帅,唐朝,王世充,宇文化及,国防政策,李密(隋朝)

    李密聪明过头了,他以为李渊是个笨蛋,但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笨蛋。他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李密算是个聪明人,从小就喜欢看书,特别是历史和军事方面的书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自幼就有雄心壮志。这就是他的生活。李密是个大家族,曾爷爷、曾爷爷都是北周重臣,其父李宽则是上柱国,蒲山郡公。他以前是靠着老爹的

  • 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为何在生前,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寝?

    历史解密编辑:水晶面包标签:李渊,皇帝,大唐,开国,陵寝,南唐,唐朝,李世民,隋炀帝,王世充,窦建德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刚登基就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寝,开国皇帝也不例外。秦始皇嬴政,他继任秦国国君的时候才13岁,继位当年就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寝;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登基第二年开始给自己修皇陵。那么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他9年皇帝生涯和9年太上皇生涯中,为何从来没把修陵寝这件事提上日程,是因为国力空虚?还

  • 李渊李世民父子娶了多少仇家的妻女?夜里能睡得安稳吗?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元吉,隋炀帝,宇文化及,李建成

    李家父子后宫春色满园,李渊50岁之前只有五个儿子,当了皇帝后他精神抖擞,连生十七个儿子和十几个女儿;李世民不逞多让,一边打仗一边搜罗天下美色。有意思的是,爷俩都很“胆肥”,网罗了数量不菲的仇家妻女。夜晚深睡之时,枕边人满脑子都是亲人们的鲜血,难道李家父子就不怕一双双纤纤玉手中突然多出一把利刃?我们就

  • 李渊退位后仍住太极宫,李世民做一事让李渊主动搬离,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尉迟敬德

    626年,在唐高祖李渊的纵容或权衡下,太子李建成和天策上将李世民这对兄弟俩之间的斗争进入白炽化阶段,俨然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想活下去,就只能让对方活不下去。当然,因着所处位置的不同,李建成和李世民对于对方的容忍度又是不同的。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李建成已经是太子,他所行必

  •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为啥没有调兵镇压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秦王,尉迟敬德,李元吉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不过作为皇帝他并没有调节好自己儿子们的矛盾。李渊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功劳最大。李渊本人是坚决的嫡长子制度拥护者,所以在建立唐朝后,将长子李建成继位皇太子,次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对这个封赏,李世民并不服气,因为在他看来李建成只是留在长安坐享其成,唐朝的江山都

  •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干预?是能力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建成,尉迟恭,李孝恭

    唐高祖李渊是一个被他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严重“弱化”了的角色。“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对史料、档案等进行了大规模的“亲自指导”。总而言之就一个中心思想:“江山是我李世民打下来的,我爹和我哥只是‘吃现成饭’!”可事实上呢?李渊这个人的能力并不弱。直到“玄武门之变”爆发前,唐王

  • 玄武门之变,李渊给李世民种下魔咒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李渊,秦王,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建国以来,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玄武门之变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新兴地主官僚集团和旧世族官僚集团之间为争夺国家领导权而发生的尖锐斗争。近几年来,对此说法颇多质疑。不少论者认为,这场政变是为争夺皇帝宝座的兄弟残杀。至于被逼自卫反抗的说法,不少学者认为是房玄龄删略《国史》篡改而成。史籍上一再声称李渊企图立世民

  • 家世皇帝李渊成了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会讲故事的二虫标签:李渊,齐王,唐朝,李世民,隋炀帝,窦建德,李建成,王世充,开国皇帝

    他身世显赫,在群雄割据、民变四起的隋朝末年,获得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又广交豪杰,他举兵之时,群雄归附,官吏民众纷纷响应,他开创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他就是贞观之治的奠基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李渊自淑德566年出生在长安,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李秉是北周柱国大将军,世袭唐国公,母亲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