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卢照邻:被病魔缠身,虽拜药王为师,却不堪忍受折磨,终投水而亡

卢照邻:被病魔缠身,虽拜药王为师,却不堪忍受折磨,终投水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漂江孤影 访问量:2300 更新时间:2024/1/9 7:52:55

唐诗的盛行,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唐朝近三百年的时光,从赫赫有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到后来盛唐时期李白、杜甫,再到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最后是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

或许是命运的捉弄,这些万丈光芒的唐代诗人,却往往没有好的结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仕途不顺,屡遭贬谪,最后一个沉殁采石矶,一个病逝于江上孤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为官刚直,得罪权贵,晚年贬谪潮州而终,李商隐卷入朝廷党争,晚景凄凉……

不过这些人多数由于性格原因,在朝堂之上受挫,才郁郁不得志,与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比起来,他们还算幸运的。

仕途坎坷

卢照邻,幽州范阳人氏,比起六岁成名的神童王勃,七岁作诗的骆宾王,十一岁考取进士的杨炯,卢照邻成名最晚,却也是风格最踏实的一个。

他出身名门,父亲是江都尉、临颍丞卢仁朂,其先祖是东汉末年名臣卢植(提拔刘备孙坚的东汉名将),自幼饱读诗书,师从文学大儒曹宪、经史专家王义方,这也决定了他未来基本走仕途的道路。

卢照邻成年之后,在家族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奔赴长安求仕。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中书侍郎来济,来济很欣赏这位朝气蓬勃的年轻才子,将他推荐给了唐高宗的叔叔,邓王李元裕。

李元裕非常器重卢照邻,委任他为王府典签,对卢照邻的才华,李元裕非常认可,甚至不止一次在宴席上对满座来宾宣称,卢照邻才华堪比汉朝文坛巨匠司马相如,前途不可限量。

邓王府中的书房收藏了海量书籍,卢照邻如鱼得水,一有闲暇就扎在书房里,翻阅图书,其学识也是得到飞速增长。

可惜大概十年光景,邓王李元裕不幸病逝,中书令来济又在庭州前线抗击突厥的战役中阵亡,卢照邻就此失去了在朝廷的靠山。

卢照邻后来被调往益州任职,任满三年后,已经适应了闲适环境的卢照邻不愿意回长安,寓居洛阳,整日饮酒吟诗。

一次饮酒之后,卢照邻即兴写出了著名的《长安古意》,其中有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寓意指皇亲贵族雕梁画栋的楼阁高耸,建章宫的铜柱遥指白云间。

这句话暗示的含义是,皇亲国戚的府邸看上去金碧辉煌,将来却终究会消散天地间。

卢照邻寓居洛阳的住所,就在武则天的侄子、大司空武三思的洛阳府邸附近,于是卢照邻的诗被武三思惦记上了。

武三思这人睚眦必报,他本就是倚仗姑姑武则天的权势横行朝野,不知多少人背后咒骂他无耻小人。

武三思自己做贼心虚,自然敏感得很,于是卢照邻就被扣上了冒犯武家人的罪名,被武三思指使人将其下狱。

幸好来济和邓王李元裕虽然不在人世了,在朝中还是有一些影响力在,他们的一些旧臣属吏出面奔走,将卢照邻保释了出来。

可惜卢照邻在狱中经历了严刑拷打,遍体鳞伤,出狱后又病倒了。

命途多舛

病中的卢照邻,对朝廷不再抱有指望,于是隐居太白山,精心调养身体,就在太白山,卢照邻遇上了药王孙思邈,还专门拜其为师,尝试炼制丹药来调理身体。

谁知道上天捉弄,有孙思邈在旁照料,卢照邻竟然还因为服用丹药而中了剧毒,不但手脚并残,脸还瘫了,口鼻耳目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了,丑陋至极。

他的《五悲·悲穷通》中形容自己:“形枯槁以崎嶬,足聊蜷以缁厘……四支萎堕,五官欹缺……毛落须秃……”

卢照邻不想让人们看到自己这副模样,便悄悄搬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居住,心灰意冷之下,他竟然还给自己挖了坟墓,有了求死之志。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卢照邻到这个时候了,老天竟然还没放过他,不久后,他又染上了麻风病,这在当时可是无药可治的绝症,传染性还很高。

人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什么指望了,卢照邻不再强迫自己活下去,跳进滚滚大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五十三岁。

其实回想起来,唐朝那些著名的诗人,很少有善终,也是有原因的。

唐朝诗人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就多达两千五百余人,能够在这么多人里脱颖而出,受到世人追捧的,一定是极具才华之人。

可是在享受盛名的同时,也要接受世间的品评,很多时候就无法随心创作,也不能再恣意人生了。

卢照邻才华横溢,原本一心走仕途,为国出力,却因为得罪权贵,不愿屈从朝廷人情世故,最后郁郁而终。

这经历看着何其眼熟,李白、杜甫等诗坛大家,不都有类似的结局吗?

诗途慰藉

唯一让人能稍感欣慰的,是卢照邻的创作之路,虽然一再陷入困境,但卢照邻却也在这期间,创作出不少光耀后世的诗作名篇。

卢照邻现存诗作中,按风格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初进朝廷时的意气风发,胸怀天下,其诗作也是慷慨激昂,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二是仕途无望,一再陷入病痛后的凄惨自悲,诗作悲怆,前期在朝廷供职时的作品,除了一些应酬性质的赞美诗作外,也有不少很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如《中合乐九章》《曲水宴》等,《长安古意》更被后世誉为“承南北朝风骨,开盛唐华章”的不朽名作。

值得一提的是,卢照邻的前期作品中,还有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是他出使边疆塞外之时,目睹守边将士的军营生活有感,写出了不少充满铁血阳刚之气的诗作,如《雨夜雪》《横吹曲辞》《大剑送别》等。

染上风寒之症后,卢照邻的仕途就此终结,他接下来的一系列诗作,则是充满了悲愤之情。

卢照邻本想为国效力,建功立业,并没有隐居的意向,但命运使然,让他不得不隐于山中,与世隔绝。

这也使得卢照邻的诗作,带上了浓厚的隐士哲学意味,其表现张力也是极为强劲,这时候的卢照邻,真正称得上是文坛登堂入室的大家了。

《酬张少府柬之》:“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地接神仙涧,江连云雨岑。飞泉如散玉,落日似悬金。重以瑶华赠,空怀舞咏心。”

望着山间溪流,看着江天落日,慨叹白头之人空怀济世之心,不被朝廷重用。

《山林休日田家》:“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熄灭了心中的雄心壮志,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隐居生活,闲暇之余令人有萧条落寞之意,人还是那个人,心却早就冷了。

卢照邻一生命运颠簸,着实令他痛苦不堪,纵然后来寄情田园,依然不愿意屈服于命运,用自己的才华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他用手中的笔,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带着抗争命运和自我救赎的诗作,用创作来平复对命运的愤懑。

最终生命虽然终结,他也已将对生活的挚爱表述得淋漓尽致,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勇气和意义。

标签: 卢照邻王勃骆宾王杨炯杜甫李商隐

更多文章

  • 卢照邻究竟得了什么病,居然连神医孙思邈都治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神医,扁鹊,唐朝,诗人,卢照邻,孙十常,李世民,释疾文,孙思邈,医学家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7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1常言说祸不单行,出狱没多久,正值壮年的卢照邻却被确诊患上了风疾。高宗李治也是风疾。史料记载风眩、风痹、脑廱是高宗风疾的不同发展阶段,用现代的医学术语说就是血栓形成导致头晕目眩,然后发展到脑栓塞致肢体麻痹僵化,最后会形成脑瘤终致全身瘫痪。风疾实质上就是

  • 卢照邻:曾名动京华,终自投颍水,半生病魔缠身,却写下最美情诗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卢照邻,长安古意,情诗,病魔缠身,司马相如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那一日卢照邻仰望窗外,感慨不已。曾经他犹如横空出世的天才,站在顶端光彩夺目,如今却黯淡无光,终日流连无望。自他出狱以来,便窝疾空山,久病不愈。怀想那三秋北地历经风霜而来的大雁,不远万里,南渡而来。此时的他便犹如一只大雁,曾经翱翔,如今沉沦病魔。曾经的朝阳地、凤凰池

  • 论心大,谁能比得过卢照邻,关在牢里居然还不忘研究骚体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杨炯,唐朝,诗人,卢照邻,武则天,武三思,徐敬业,骆宾王,长安古意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6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01后人将王、杨、卢、骆四人称为“四杰”,除了四个人都才气彪炳之外,想必和他们四个十分相似的人生轨迹也有关系。他们四个都是少年成名,也一样的命运多舛。王勃先是被高宗怒赞,然后又被无情驱赶,后来还因为杀人吃了牢饭。出狱后到广西看望被他牵连贬黜的父亲

  •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一个被病魔击倒的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白说宠物标签:杨炯,王勃,刘彻,唐朝,诗人,卢照邻,武则天,唐才子传,司马相如,初唐四杰

    卢照邻的少年时期的表现并没有像王勃,杨炯那样。一直不温不火,只是他出身在范阳卢氏。如果关注世家大族的朋友一听到范阳卢氏马上就会感叹,这是一个人才辈出,传承久远的大族。最久远的就要追到引发秦始皇坑儒的始作俑者卢生,后有刘备的老师卢植,有八相佐唐。从汉代到唐朝被记载到正史中的人有几百人。卢照邻的出生注定

  • 卢照邻为何力压骆宾王排四杰第三?读读他17岁这篇神作,妙不可言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卢照邻,骆宾王,滕王阁序,王勃,杨炯

    初唐四杰的排名“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是诗圣杜甫也认可的。所以虽然杨炯曾有“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得不服气之语,但千年来这个排名却并没变过。而4人中存在感似乎并不高的卢照邻凭什么能力压骆宾王排在第3,却曾引起过不少人的争论。骆宾王7岁时就曾写下《咏鹅》,在当时有神童之名;长大后更

  • 卢照邻究竟写了怎样一首诗,会让闻一多先生也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诗作,杜甫,闻一多,卢照邻,骆宾王,帝京篇,科学家,战争法,长安古意,民国诗人,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5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0133岁的卢照邻遭遇了职场瓶颈,他将自己放飞两年,游历蜀中的名川大山。就像现代社会千千万万的社畜,厌倦职场,但又无法躺平,只能让脚步暂停。不过卢照邻只做了两年背包客就又重新上路了,这一次他前往洛阳重新开始。他大约于666年前后到新都做县尉,任期3年,之

  • 都说王勃是奇才,重阳节登高飚诗,他却输给了卢照邻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杜甫,高适,岑参,奇才,唐朝,诗人,卢照邻,骆宾王,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4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01卢照邻跟随邓王李元裕十年。公元665年,李元裕英年早逝,因为他无儿无女,邓王府也随之不存。从邓王府解职之后,卢照邻很快就找到了新工作,出任益州新都尉。益州新都位于今成都附近,卢照邻在这个职务上干了3年。在蜀中的这段岁月大概是卢照邻这一生的转折。唐太宗

  • 二十岁的卢照邻初露锋芒,为何却甘愿蹉跎,做了十年王府典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李渊,高祖,诗人,唐朝,卢照邻,李世民,王府典签,千古名句,十五夜观灯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1卢照邻出仕的年限大约是在高宗朝初年。此时大唐王朝已有太平盛世气象。长安作为帝国的权力中心,理所当然成为全国人才的集中地,卢照邻学有所成后也跟随时代潮流做了一名“京漂”。唐朝的科举制度与后世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嬗变于魏、晋九品中正制的隋唐科举制,实则是兼具

  • 《待储光羲不至》王维 |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待储光羲不至,晚钟,颈联

    待储光羲不至作者: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译文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原来自己弄错了;晚钟响在皇家的园林里,细雨从春城的

  • 《千家诗》146 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千家诗,长安,洛阳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唐·储光羲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译文洛阳城里的大道平直如伸展的头发,洛阳的春天气候适宜,有很多阳光明媚的日子,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在这样的日子里,洛阳著名的五处皇家陵园常有富家子弟去踏春,这时,在大道上飘扬着马匹上的玉饰发出的叮当声,不用看也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