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卢照邻究竟得了什么病,居然连神医孙思邈都治不好

卢照邻究竟得了什么病,居然连神医孙思邈都治不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诗人故事 访问量:131 更新时间:2024/1/9 9:25:18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7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1

常言说祸不单行,出狱没多久,正值壮年的卢照邻却被确诊患上了风疾。

高宗李治也是风疾。

史料记载风眩、风痹、脑廱是高宗风疾的不同发展阶段,用现代的医学术语说就是血栓形成导致头晕目眩,然后发展到脑栓塞致肢体麻痹僵化,最后会形成脑瘤终致全身瘫痪。

风疾实质上就是我们现代所谓的心血管疾病,治病主因估计是遗传性的高血压,李氏皇族中明确记载患此症者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

对于外科医学不甚发达的古代来说,这基本上算是绝症了。只不过李治身为皇帝之尊,身边算是集中帝国最顶级的医疗资源了,想尽一切办法才堪堪让他活了56年。卢照邻就没这么幸运了,虽然那个时候他得以结识被皇帝召到京城的神医孙思邈

#2

关于他与孙思邈的结识过程向来没有定论,有说他是在病居太白山上时认识孙神医的,卢对他推崇备至后干脆和他住在一起。但从卢照邻专为孙思邈所著的《病梨树赋》一文来看,他于癸酉之岁就与孙思邈共住于长安光德坊之官舍,也就是鄱阳公主之旧邑。

关于高宗赐住孙思邈于公主旧邑这事典籍均有记载,且有证据表明从672-674年间,孙思邈一直在长安活动,并未回太白山。

估计是卢照邻得风疾后,慕名找到孙思邈救治,而后两人相谈甚契遂拜他为师,为了方便照看卢照邻,孙思邈便召他同住。

卢照邻写此赋是因为师父伴驾九成宫避暑,但从卢照邻在《病梨树赋》中称他为“处士”来看,孙思邈此时也无官职,纯粹是以民间神医的身份“友情伴驾”的。在此期间,卢照邻独居官舍三月,见庭院中枝叶零丁的病梨一树,感同身受写下此文。

《病梨树赋》(序)

癸酉之岁,余卧病于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阳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处士孙君思邈居之。君道洽今古,学有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及其推步甲子,度量乾坤,飞炼石之奇,洗胃肠之妙,则甘公、洛下闳、安期先生、扁鹊之俦也。自云开皇辛丑岁生,今年九十二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矣。共语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也。然犹视听不衰,神形甚茂,可谓聪明博达不死者矣。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椿菌之性,何其辽哉。

于时天子避暑甘泉,邈亦徵诣行在。余独卧病兹邑,阒寂无人,伏枕十旬,闭门三月。庭无众木,惟有病梨一树,围才数握,高仅盈丈。花实憔悴,似不任乎岁寒;枝叶零丁,才有意乎朝暮。嗟乎!同托根于膏壤,俱禀气于太和,而修短不均,荣枯殊质。岂赋命之理,得之自然;将资生之化,有所偏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有感于怀,赋之云尔。

#3

674年,90余岁高龄的孙思邈回他的家乡京兆华原五台山当闲云野鹤去了,卢照邻依旧缠绵病榻。病情加剧后,他又转到东龙门山客居,布衣素食,靠朋友接济维持生活。

这时他的病情已经恶化到脚不能伸直,一手不能活动了,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就是偏瘫了。

对于素来风流潇洒的卢照邻来说,这简直就是酷刑。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心灰意冷的《羁卧山中》。

从诗意来看,那个时期的卢照邻就已心存死志。“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那个郭氏口中的“守玉人”早已逝去,唯留一具肉体在枯寂山野中苟延残喘。他久病于“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的山野,充分感受了“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的炎凉世态。

《羁卧山中》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

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

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

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

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

倘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

当时的他已经不良于行了,而家中的顶梁柱——父亲也早已逝去,命运让他一无所有。幸好有诗文相伴,羁縻山中的那段时间,他写了《释疾文》《五悲文》等多篇诗文。被疾病夺去健康和自由之后,卢照邻心中有排山倒海般的忧愤。所以在体裁上,他往往选择以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五言排律,或者以铺陈见长的骚体来直抒胸臆,排解忧愁。

那些记载着他被疾病折磨,夺去仕途理想、文朋诗友和生存条件的林林总总,便是他生命最后岁月的真实心声。他的生活里不再有明朗的白云、明月、夏荷、秋树,而只能有雪松、孤雁、悲风和斑鬓。所以他才会“嗟昊天之不吊,悲后土之无情”(《五悲文》)。

浪荡公子,潇洒一生,终究意气难平。

更多文章

  • 卢照邻:曾名动京华,终自投颍水,半生病魔缠身,却写下最美情诗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卢照邻,长安古意,情诗,病魔缠身,司马相如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那一日卢照邻仰望窗外,感慨不已。曾经他犹如横空出世的天才,站在顶端光彩夺目,如今却黯淡无光,终日流连无望。自他出狱以来,便窝疾空山,久病不愈。怀想那三秋北地历经风霜而来的大雁,不远万里,南渡而来。此时的他便犹如一只大雁,曾经翱翔,如今沉沦病魔。曾经的朝阳地、凤凰池

  • 论心大,谁能比得过卢照邻,关在牢里居然还不忘研究骚体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杨炯,唐朝,诗人,卢照邻,武则天,武三思,徐敬业,骆宾王,长安古意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6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01后人将王、杨、卢、骆四人称为“四杰”,除了四个人都才气彪炳之外,想必和他们四个十分相似的人生轨迹也有关系。他们四个都是少年成名,也一样的命运多舛。王勃先是被高宗怒赞,然后又被无情驱赶,后来还因为杀人吃了牢饭。出狱后到广西看望被他牵连贬黜的父亲

  •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一个被病魔击倒的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白说宠物标签:杨炯,王勃,刘彻,唐朝,诗人,卢照邻,武则天,唐才子传,司马相如,初唐四杰

    卢照邻的少年时期的表现并没有像王勃,杨炯那样。一直不温不火,只是他出身在范阳卢氏。如果关注世家大族的朋友一听到范阳卢氏马上就会感叹,这是一个人才辈出,传承久远的大族。最久远的就要追到引发秦始皇坑儒的始作俑者卢生,后有刘备的老师卢植,有八相佐唐。从汉代到唐朝被记载到正史中的人有几百人。卢照邻的出生注定

  • 卢照邻为何力压骆宾王排四杰第三?读读他17岁这篇神作,妙不可言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卢照邻,骆宾王,滕王阁序,王勃,杨炯

    初唐四杰的排名“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是诗圣杜甫也认可的。所以虽然杨炯曾有“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得不服气之语,但千年来这个排名却并没变过。而4人中存在感似乎并不高的卢照邻凭什么能力压骆宾王排在第3,却曾引起过不少人的争论。骆宾王7岁时就曾写下《咏鹅》,在当时有神童之名;长大后更

  • 卢照邻究竟写了怎样一首诗,会让闻一多先生也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诗作,杜甫,闻一多,卢照邻,骆宾王,帝京篇,科学家,战争法,长安古意,民国诗人,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5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0133岁的卢照邻遭遇了职场瓶颈,他将自己放飞两年,游历蜀中的名川大山。就像现代社会千千万万的社畜,厌倦职场,但又无法躺平,只能让脚步暂停。不过卢照邻只做了两年背包客就又重新上路了,这一次他前往洛阳重新开始。他大约于666年前后到新都做县尉,任期3年,之

  • 都说王勃是奇才,重阳节登高飚诗,他却输给了卢照邻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杜甫,高适,岑参,奇才,唐朝,诗人,卢照邻,骆宾王,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4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01卢照邻跟随邓王李元裕十年。公元665年,李元裕英年早逝,因为他无儿无女,邓王府也随之不存。从邓王府解职之后,卢照邻很快就找到了新工作,出任益州新都尉。益州新都位于今成都附近,卢照邻在这个职务上干了3年。在蜀中的这段岁月大概是卢照邻这一生的转折。唐太宗

  • 二十岁的卢照邻初露锋芒,为何却甘愿蹉跎,做了十年王府典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李渊,高祖,诗人,唐朝,卢照邻,李世民,王府典签,千古名句,十五夜观灯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1卢照邻出仕的年限大约是在高宗朝初年。此时大唐王朝已有太平盛世气象。长安作为帝国的权力中心,理所当然成为全国人才的集中地,卢照邻学有所成后也跟随时代潮流做了一名“京漂”。唐朝的科举制度与后世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嬗变于魏、晋九品中正制的隋唐科举制,实则是兼具

  • 《待储光羲不至》王维 |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待储光羲不至,晚钟,颈联

    待储光羲不至作者: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译文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原来自己弄错了;晚钟响在皇家的园林里,细雨从春城的

  • 《千家诗》146 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千家诗,长安,洛阳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唐·储光羲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译文洛阳城里的大道平直如伸展的头发,洛阳的春天气候适宜,有很多阳光明媚的日子,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在这样的日子里,洛阳著名的五处皇家陵园常有富家子弟去踏春,这时,在大道上飘扬着马匹上的玉饰发出的叮当声,不用看也知道是

  • 储光羲拜访农家时,写下的一首诗,展现了一幅淳朴闲适的农家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农家,竹林,野花,田舍,农人,诗人,唐朝,储光羲

    储光羲,唐代诗人,是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在一个春日里,储光羲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时,写下了这一首《张谷田舍》,诗中描绘了的农家的生活情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情景。《张谷田舍》储光羲 〔唐代〕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