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命的最后时刻,卢照邻写出了人生最精彩的篇章

生命的最后时刻,卢照邻写出了人生最精彩的篇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诗人故事 访问量:766 更新时间:2024/1/9 5:08:33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8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1

在“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的艰难岁月里,对于生命和人生的得失,卢照邻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一直风流不羁的他,第一次将自己沉淀下来,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试图琢磨苍天的深意,在天地万籁之际,聆听宇宙的密语。

在那篇思绪庞杂的《五悲》里,他思绪凌乱又悲苦难抑,悲自己“才高而位下”,伤自己“溘卧而道穷”,叹自己“寂寞以思禅”,苦自己“荒山之幽绝”,最后劝自己“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在这空前的孤绝和寂寞里,他前所未有的接近最真实的自己。

但卢照邻最让人佩服的是:冰凉的人世也难灭他那一颗火热的心。我们常说“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也是卢照邻这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2

他躺在病床,听到大雁南飞的高鸣,羡慕这等自由精灵的同时,心中观照的竟然是自己不息的鸿鹄之志。

《失群雁》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

欲随石燕沉湘水, 试逐铜乌绕帝台。

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

人负缴来相及, 齐客虚弓忽见伤。

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

惆怅惊思悲未已,裴回自怜中罔极。

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鹍弦犹独抚。

金龟全写中牟印, 玉鹄当变莱芜釜。

愿君弄影凤凰池,时忆笼中摧折羽。

他想象着失群的孤雁穿过北地皑皑的雪原,万里翱翔往南而来,飞跃湘水,绕过帝台,也曾往上苑传过书信,在中州的稻田里歇过脚,还躲避过猎人的弓箭。这一路的千辛万苦,其中有谁知晓。

那折羽失群的孤雁不就是被疾病抛掷山中的自己吗?

自怜自哀在一句“惆怅惊思悲未已,裴回自怜中罔极“中戛然而止。他说听闻有鸟在朝阳相汇集,俱是云海鸣舞、弄影凤池的赏心乐事。这是在绝望中生出的可怜的幻想罢,总是想着可能会有奇迹发生,说是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罢,在疾苦的绝望中始终不灭生存的意志,便是真的勇士。

3

读卢照邻的文字,始终有种潇洒的酣畅感,无论是情志高扬的前期,还是艰难凄苦的后期。他始终有一颗饱满而任真的灵魂,他的情感始终鲜明而浓烈。尽管前路渺茫,但他对自己依然不离不弃。

《行路难》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花娇春,青鸟双双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这一首《行路难》从容舒展,徐缓不迫,读来依然有酣畅淋漓之感。

它从渭桥边桔木横槎所引发的联想写起,备言世事艰辛和离别伤悲,蕴含着强烈的历史兴亡之叹。其眼光已不局限于宫廷而转向市井,其情怀已不局限于个人生活而进入沧海桑田,进而思索人生的哲理。

4

此诗的后半部以“人生贵贱无始终,倏忽须臾难久持”的议论为转折,跨越古今,思索历史和人生,夹以强烈的抒情。将世事无常和人生有限的伤悲,抒写得淋漓尽致。不仅诗格胸怀开阔,且气势壮大。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铢两相称,平分秋色,结构匀称堪称妙作。

从开头一句“长安城北渭桥边”即物起兴,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有黄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这是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这截“枯木”曾经的辉煌。

在烈火烹油的热闹场景下,却又有着冷眼旁观苍凉底调,是不是很有《红楼梦》里红尘一梦的悲凉宿命之感?

5

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成人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是他的主题诉求。后半段里他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

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黄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乃至放浪形骸,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着的追求,因此结末两句他写“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但愿”“长作”可见情辞恳切。

这首诗表达了探索人生本质的强烈愿望。它作为比较直接的死亡警告,较缺少思想意义,却具有极大的诗歌和文学史的意义,这也是初唐四杰在初唐诗风转换之时最突出的贡献。他们扩大了诗歌的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独具哲理意义。

6

不过志向的热烈最终难抵肉体的消亡,卢照邻沉疴南愈,到最后他已如行尸走肉。对于自己的一生,他始终没有勉强,即便是末路也是他主动的选择。据传他在具茨山下,买了几十亩田地,引颍水环绕住宅,又事先为自己造好坟墓,然后就睡在墓中。而后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在与亲属诀别之后,投颍水而死,当时年仅四十岁。

常常在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场意外,但是在意外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我们都需要努力做自己的舵手,将自己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活要活的精彩,死也要死的潇洒。

这便是生而为人最大的自由吧!

【参考文献】

《唐诗流变论要》作者:葛晓音 商务印书馆 2017年

《唐诗杂论》作者:闻一多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年

《蒋勋说唐诗》作者:蒋勋 中信出版社 2012年

《词学十讲》作者:龙榆生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

《乐府大地之歌》 九州出版社 2019年

《初唐乐府诗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

标签: 卢照邻诗歌行路难闻一多初唐自怜

更多文章

  • 卢照邻:被病魔缠身,虽拜药王为师,却不堪忍受折磨,终投水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卢照邻,王勃,骆宾王,杨炯,杜甫,李商隐

    唐诗的盛行,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唐朝近三百年的时光,从赫赫有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到后来盛唐时期李白、杜甫,再到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最后是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或许是命运的捉弄,这些万丈光芒的唐代诗人,却往往没有好的结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仕途不顺,屡遭贬谪,最后一个沉殁采石矶,

  • 卢照邻究竟得了什么病,居然连神医孙思邈都治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神医,扁鹊,唐朝,诗人,卢照邻,孙十常,李世民,释疾文,孙思邈,医学家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7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1常言说祸不单行,出狱没多久,正值壮年的卢照邻却被确诊患上了风疾。高宗李治也是风疾。史料记载风眩、风痹、脑廱是高宗风疾的不同发展阶段,用现代的医学术语说就是血栓形成导致头晕目眩,然后发展到脑栓塞致肢体麻痹僵化,最后会形成脑瘤终致全身瘫痪。风疾实质上就是

  • 卢照邻:曾名动京华,终自投颍水,半生病魔缠身,却写下最美情诗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卢照邻,长安古意,情诗,病魔缠身,司马相如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那一日卢照邻仰望窗外,感慨不已。曾经他犹如横空出世的天才,站在顶端光彩夺目,如今却黯淡无光,终日流连无望。自他出狱以来,便窝疾空山,久病不愈。怀想那三秋北地历经风霜而来的大雁,不远万里,南渡而来。此时的他便犹如一只大雁,曾经翱翔,如今沉沦病魔。曾经的朝阳地、凤凰池

  • 论心大,谁能比得过卢照邻,关在牢里居然还不忘研究骚体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杨炯,唐朝,诗人,卢照邻,武则天,武三思,徐敬业,骆宾王,长安古意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6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01后人将王、杨、卢、骆四人称为“四杰”,除了四个人都才气彪炳之外,想必和他们四个十分相似的人生轨迹也有关系。他们四个都是少年成名,也一样的命运多舛。王勃先是被高宗怒赞,然后又被无情驱赶,后来还因为杀人吃了牢饭。出狱后到广西看望被他牵连贬黜的父亲

  •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一个被病魔击倒的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白说宠物标签:杨炯,王勃,刘彻,唐朝,诗人,卢照邻,武则天,唐才子传,司马相如,初唐四杰

    卢照邻的少年时期的表现并没有像王勃,杨炯那样。一直不温不火,只是他出身在范阳卢氏。如果关注世家大族的朋友一听到范阳卢氏马上就会感叹,这是一个人才辈出,传承久远的大族。最久远的就要追到引发秦始皇坑儒的始作俑者卢生,后有刘备的老师卢植,有八相佐唐。从汉代到唐朝被记载到正史中的人有几百人。卢照邻的出生注定

  • 卢照邻为何力压骆宾王排四杰第三?读读他17岁这篇神作,妙不可言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卢照邻,骆宾王,滕王阁序,王勃,杨炯

    初唐四杰的排名“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是诗圣杜甫也认可的。所以虽然杨炯曾有“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得不服气之语,但千年来这个排名却并没变过。而4人中存在感似乎并不高的卢照邻凭什么能力压骆宾王排在第3,却曾引起过不少人的争论。骆宾王7岁时就曾写下《咏鹅》,在当时有神童之名;长大后更

  • 卢照邻究竟写了怎样一首诗,会让闻一多先生也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诗作,杜甫,闻一多,卢照邻,骆宾王,帝京篇,科学家,战争法,长安古意,民国诗人,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5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0133岁的卢照邻遭遇了职场瓶颈,他将自己放飞两年,游历蜀中的名川大山。就像现代社会千千万万的社畜,厌倦职场,但又无法躺平,只能让脚步暂停。不过卢照邻只做了两年背包客就又重新上路了,这一次他前往洛阳重新开始。他大约于666年前后到新都做县尉,任期3年,之

  • 都说王勃是奇才,重阳节登高飚诗,他却输给了卢照邻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杜甫,高适,岑参,奇才,唐朝,诗人,卢照邻,骆宾王,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4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01卢照邻跟随邓王李元裕十年。公元665年,李元裕英年早逝,因为他无儿无女,邓王府也随之不存。从邓王府解职之后,卢照邻很快就找到了新工作,出任益州新都尉。益州新都位于今成都附近,卢照邻在这个职务上干了3年。在蜀中的这段岁月大概是卢照邻这一生的转折。唐太宗

  • 二十岁的卢照邻初露锋芒,为何却甘愿蹉跎,做了十年王府典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李渊,高祖,诗人,唐朝,卢照邻,李世民,王府典签,千古名句,十五夜观灯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1卢照邻出仕的年限大约是在高宗朝初年。此时大唐王朝已有太平盛世气象。长安作为帝国的权力中心,理所当然成为全国人才的集中地,卢照邻学有所成后也跟随时代潮流做了一名“京漂”。唐朝的科举制度与后世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嬗变于魏、晋九品中正制的隋唐科举制,实则是兼具

  • 《待储光羲不至》王维 |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待储光羲不至,晚钟,颈联

    待储光羲不至作者: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译文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原来自己弄错了;晚钟响在皇家的园林里,细雨从春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