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魏创始人宇文泰的上位之路

西魏创始人宇文泰的上位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828 更新时间:2023/12/7 13:11:52

鲜卑民族从北方草原走来,其实也分好多个部落,而处于头部位置的毋庸置疑是慕容鲜卑(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祖上),建立了前燕。处于第二梯队的就是拓拔鲜卑,建立了北魏,顺手灭了后燕(前燕国的延续),统一了北方大地。第三梯队的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宇文鲜卑了,建立了西魏,后来一个华丽转身成了北周,接下来又灭了死对头北齐,而当时的皇帝老丈人杨坚这时候又跳了出来,取代了北周,挥兵南下吞并南陈,统一全国,开了隋唐盛世。

而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西魏的创立者宇文泰。北魏末年,因为长期的不受北魏朝廷的待见,北部的六镇发动起义,宇文泰的父兄都在战乱中阵亡。年轻的宇文泰跟了葛荣部队,哪曾想,葛荣部这么不经打,被军阀尔朱荣给灭了,就这样,宇文泰又成了尔朱荣的部下,由于宇文泰善于骑射,作战勇猛,又善于出谋划策,所以很快在军队站稳了脚跟。而这时候尔朱荣看着这颗冉冉之星,多疑病又犯了,想宰了宇文泰。这时宇文泰的贵人出现了,作为尔朱荣得力干将贺拔岳,和宇文泰家是世交,所以在这紧要关头就把宇文泰给保了下来,为防止尔朱荣再次加害他,流让宇文泰跟着自己干,就这么地,宇文泰成了贺拔岳的左手右臂。(就如古惑仔里面的大哥罩住陈浩南的桥段一样)

公元528年,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屠杀满朝文武大臣,控制朝纲,不满作为傀儡的孝庄帝元子攸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亲手设计杀了尔朱荣,但紧接着又被暴走的尔朱兆给收拾了。尔朱荣昔日的小弟高欢一看形势不对,立马另立山头,拥立元晔为帝,号令天下,转身反手一个回马枪,挑落了尔朱家大小喽啰,另立新的傀儡皇帝孝武帝元修。这时候的贺拔岳和宇文泰正在关拢一带,一看孝武帝已登记,所以就归顺了朝廷,但仍然牢牢控制着关拢一带。

贺拔岳为了试探试探高欢,便派宇文泰去高欢场子里走一遭看看。高欢与宇文泰相见后,觉得这小伙子气宇轩昂,出类拔萃,看了很是喜欢,就想留下他。但碍不过宇文泰执意要回去,所以就同意了。但事后又感到特别后悔,立马派人去追,结果跑死了马也没追到。或许从那一刻高欢就隐约的感觉到这个年轻人会是他未来的劲敌。(宇文泰比高欢小11岁)回去后宇文泰告诉大佬贺拔岳说:高欢迟早会篡位,只是现在忌惮我们关中势力,所以我们只要积聚力量,招募周边各个割据势力,到时候进军长安,匡扶皇室,一定可以成功。贺拔岳听了很是开心。并派遣宇文泰作为使者,秘密前往觐见孝武帝,歃血为盟,共同对付高欢。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高欢一看这哪能行,而且贺拔岳又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所以便起了杀心。公元534年,高欢派人说服了另一个堂口大佬侯莫陈悦,借他之手设计杀害了贺拔岳。

而此时的宇文泰正在镇守夏州(陕西省靖边县),面对大佬被杀,三军军心涣散,随时都可能崩盘,此时的宇文泰展现了他大将气概,迅速出兵赶赴平凉城,安抚人心,收归贺拔岳的小弟们,孝武帝顺势任命宇文泰为大都督,统率贺拔岳旧部,就这样宇文泰成了关拢堂口新的大佬。面对高欢派来的使者假惺惺的慰问,宇文泰是怒目而斥。并且起兵追杀侯莫陈悦,打得侯莫陈悦丢盔卸甲,最后找棵书了结了自己。(这一幕像极了古惑仔里面乌鸦杀了大佬骆驼,陈浩南又反杀乌鸦,最后成为新的堂口大佬,果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腥风血雨)

公元534年7月,被老丈人高欢打的狼狈不堪的孝武帝,一路火花带闪电投入了宇文泰的怀抱,而此时已经是一方大佬的宇文泰也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但是孝武帝却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不甘于做个傀儡,在人家的地盘上颐指气使,生活作风上嘛又胡搞瞎搞,乱伦自己的堂姐,宇文泰一看这还哪有皇帝的样子,索性找了个借口就毒杀了他,另立元宝炬为帝。

而东边的高欢迁都邺城,立元善见为帝,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两个堂口开始了不间断的火拼,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谁也不服谁,起初东魏不管是堂口面积还是小弟人数都要远胜于西魏,但是西魏凭借地理优势易守难攻,硬生生的扛住了打击。而宇文泰通过重用汉人士族,进行政治进行革新,奖励农桑,大力发展经济,军事上推行府兵制,极大的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冲突,使得综合实力在急剧的上升。并且通过沙苑之战和邙山大战,极大的消耗了东魏的有生力量,并且斩杀高欢的头号战将高敖曹

公元546年,西魏韦孝宽守卫的玉璧迎来了东魏高欢的包围,双方斗智斗勇,又是挖地道,又是架高楼,又是用火攻,真的是好不热闹,而韦孝宽本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宗旨,把这些一一化解了,而东魏经过此役损失了七八万小弟,东魏大佬高欢也因此给气病了,并于第二年逝世。经此一役,双方的力量对比开始逐步发生反转。

而随着高欢的逝世,手下头号打手侯景跃跃欲试,要出去创业,碰了一头血之后,投入了南梁梁武帝的怀抱。但注定这是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侯景叛乱,攻陷南梁国都建康,囚禁梁武帝,把南朝百姓拉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而宇文泰也没闲着。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宗旨,出兵夺取了南梁的四川大部分领土。为后来的北周攻灭北齐奠定了基础。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托孤大侄儿宇文护。但是宇文护可不是伊尹霍光诸葛亮之辈,兢兢业业的辅佐少主,而是虎视眈眈,随时打算篡位,这便有了后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卧薪尝胆,一块板砖解决宇文护,吞并了北齐的故事。

标签: 宇文泰西魏高欢尔朱荣宇文护北魏

更多文章

  • 宇文泰是如何一步步拥有纵横天下的实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旺旺旺标签:高欢,皇帝,将领,宇文泰,贺拔岳,南北朝

    当今社会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都会考虑一个问题——要如何才可以逆袭人生?想要从草根逆袭成为某一个行业的大佬,不仅仅需要自己付出很大努力,还需要一定的人脉和策略。南北朝的宇文泰也许可以给他们答案,草根出身一步步成为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是如何一步步开启自己的霸业呢?收拢人心宇文泰起初只是在平凉军首领贺

  • 北朝双骄大决战:宇文泰如何以弱胜强,让高欢含恨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高欢,北魏,丞相,西魏,宇文泰,尔朱荣,独孤信,南北朝,北朝双骄

    532年秋,北魏丞相高欢送走了一个来自关中的使者。使者英俊的面容和雄壮的谈吐,给高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即发出了“这小子真不是一般人”的赞叹。一步之差,使者踏上了归途,高欢命人在返程路上强行截留,但为时已晚。日后的十余年中,高欢每每想起此事,都必定无比悔恨——他亲手送走了自己的一生死敌,并最终看着

  • 最惨皇帝,被迫给柔然公主侍寝的北齐高欢

    历史解密编辑:远方青木标签:高欢,皇帝,高澄,宇文泰,北魏,匈奴

    公元535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由丞相高欢和军阀宇文泰两位权臣掌控,并最终以此成立了北齐和北周。在高欢和宇文泰的北边,有一个强大的柔然。很明显,柔然支持谁,另一个人就得遭殃。公元545年,为维系和柔然的关系,北齐神武帝高欢派遣使者前往柔然,为儿子高澄求亲。柔然王同意和北齐联姻,但拒绝将女儿嫁

  • 535年,北魏丞相高欢刚回家,侍女告密:世子与郑氏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世子,高欢,高澄,逆子,娄昭君,南北朝,北魏丞相

    535年,北魏丞相高欢凯旋回朝。侍女却神秘兮兮:“世子高澄与郑氏私通。”高欢勃然大怒:“逆子,连我的女人也敢动,看我不剐了你!”高澄,10岁单人匹马,招降敌军首领;11岁单独面圣,且对答如流,是颇有名气的少年将军,深受老爹高欢的喜爱。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宝贝儿子,竟然15岁时无师自通,学会

  • 檀道济:南朝第一名将,刘宋的万里长城,战功赫赫为何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刘宋,刘裕,北魏,桓玄,南朝,晋朝,檀道济,南北朝,史说三国

    檀道济(?~436),刘宋名将,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道济少孤,与兄、姊共居,以谦让和睦著称。东晋元兴三年(404年),道济与其叔父檀凭之,兄檀韶、檀祗、檀隆等,从宋武帝刘裕举义师讨伐桓玄。道济随刘裕攻占京口,为刘裕参军。后随冠军将军刘毅攻克桓玄余党盘据的鲁山(今湖北武

  • 檀道济“唱筹量沙”闻名于世,据说沙来自“白泉”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白泉,檀道济,宋军,北魏,魏军

    记者 李培乐在济南,提起趵突泉无人不知,可是要提起白泉,恐怕很多人会挠头了。据济南历城当地人介绍,白泉曾被称为“三间屋”,不但水量大,还与历史上檀道济“唱筹量沙”相关,名列济南72名泉之列。名泉“三间屋”白泉的位置在济南历城区鲍山街道纸房村附近。在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

  • 殷景仁走后,檀道济暴死于建康,刘义隆大骂:我死后,他必反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建康,刘裕,晋朝,殷景仁,刘义隆,檀道济,刘义康,南北朝

    建康城中传言,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之后,司马氏还会出现两个皇帝,此时的刘裕已经年近六十了,不知道能够活到什么时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称帝,于是命令王韶之将晋安帝缢杀,琅琊王司马德文成为最后一个东晋国主。司马德文是晋安帝的弟弟,二十年来陪伴着自己的傻子哥哥,看遍了世态炎凉,饱尝了人情冷暖,也见识到了一个一

  • 两朝风云(十一)檀道济功勋赫赫,为何遭到刘义隆猜忌而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赫赫,刘裕,刘宋,晋朝,刘义隆,檀道济,徐羡之,宋文帝,南北朝,两朝风云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名将辈出的,在南北朝这种战火连天的时代,更为名将处世创造了充分的环境条件。南朝刘宋的名将檀道济便是这个时代名将中的佼佼者,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兵法中“三十六计”的说法就是源于他。然而这位名将在为刘宋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在宋文帝刘义隆执政时期,遭到皇帝的猜忌,最终被

  • 刘裕北伐后是如何自毁长城的?七员北伐大将只剩下了个檀道济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刘裕,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太守,刘穆之

    作为中国历史上个人武力值最高的帝王,刘裕北伐一直被视作南北朝时期最可惜的一次,当时的他不仅灭亡了后秦,还收复了长安,东晋在他的带领下,领土已经扩展到四川、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其他的胡人政权在刘裕的连番打击下也已摇摇欲坠,史称“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然而就在世人以为刘裕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挥师北

  • 檀道济唱筹量沙迷惑魏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成功保住刘宋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魏军,檀道济,刘宋,宋军,北魏,魏国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下半年,到彦之撤退之后,宋军并没有因此而一泻千里,他们还在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坚守,与魏军胶着。因为,他们在等待着希望。他们知道,宋文帝刘义隆已经命令都督征讨诸军事檀道济率军北上,展开第二次北伐;而檀道济在接到命令之后,也已率部日夜兼程北上,目的地就是驻有大量宋军的黄河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