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修投奔宇文泰时,就有人断言,他这是“避汤入火”,从“清蒸”到“烧烤”,逃不掉被“端上餐桌”的下场。果不其然,元修七月份从洛阳西迁长安,十二月份就被宇文泰一杯毒酒,送上西天。
堂堂的皇帝,怎么就这么惨?哪儿都容不下他呢?
孝武帝元修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孙子,本是一个藩王,被权臣高欢推上了皇位,还娶了高欢的女儿做皇后。
不过,这位老岳丈一点不可爱,元修屁股在龙椅上,手却够不到兵符,被高欢玩成了傀儡。元修想想前两任傀儡皇帝,闵帝元恭和明帝元子攸的下场,不禁后脑勺嗖嗖冒凉风。
为了自救,他想起了另一位盘踞在关西的大佬贺拔岳,只有他能抗衡高欢。巧得很,贺拔岳也正有心干掉高欢,他派宇文泰为使者,进京密会元修。
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元修激动得浑身颤抖,随即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都督雍、华等二十州诸军事。
高欢这条老狐狸,嗅觉非常灵敏,他立刻做出了应对,下手稳准狠。他悄悄策反了贺拔岳的部下侯莫陈悦,暗杀了贺拔岳。
贺拔岳死后,宇文泰接管了他的政治遗产,并上书元修,发誓效忠王室,还煞有其事地举行了杀马盟誓的仪式。元修感动之下,官方承认了宇文泰接管贺拔岳的合法性。
第二年,元修以南征为借口,正式举兵征讨高欢。高欢虽然长期居住晋阳,但是朝中党羽众多,元修的小动作根本瞒不住他。大军刚刚走到邙山,元修就被高欢轻轻一巴掌,打得稀里哗啦。
这下挡在翁婿俩之间的遮羞布被扯掉了,遮羞布虽不好看,但至少也是防护层,没了它,元修暴露在岳丈的屠刀下,怎么办?
朝中的大臣们主张:高欢篡逆之心昭然若揭,洛阳这地方又不具备防守优势,咱去关中投宇文泰吧。
能和高欢掰手腕的,也仅有宇文泰,元修思来想去,决定举朝西迁。宇文泰早就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元修的到来热烈欢迎。
元修抵达长安后,加授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为了不再当女婿,元修将自己的妹子嫁给了宇文泰,升级为大哥。宇文泰笑了,哥,兵权还是我替你掌着,您垂拱而治就行。
元修木雕了,咋都这样呢?不是说好拥护王室的呢?宇文泰一拍剑鞘:没办法,兄弟们都听我的,如果您觉得龙椅不舒服,给您换个地方?
为了警告元修,宇文泰先拿一个人开刀——平原公主元明月。元明月就是后来元修的继任者,西魏第一任皇帝元宝炬的妹妹,她还有一个身份——元修的情妇。是的,你没看错,元修与自己的堂妹,保持着不伦之恋。
搞不清楚元修贵为皇帝,为何那么重口味,除了元明月,还有两位堂妹被他收纳旗下,一个叫安德公主,一个叫元蒺藜。元修离开洛阳时,没带走安德公主和元蒺藜,元蒺藜一气之下自杀。安德公主则惨透了,她以及她的侄女冯翊公主元仲华(高湛之妻,高洋之嫂),惨遭高洋和一群胡人轮J!
元明月的死,没让元修清醒,反而激化了他与宇文泰的矛盾。在一个寒冷的午夜,元修被一杯毒酒送上了西天。
元修死后,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洛阳那边,高欢已经拥立元善见为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可以说,孝武帝元修的西迁,是北魏政权分裂的直接原因。对元修个人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元修的西迁举动呢?
首先,元修西迁暴露了他个人能力的严重不足。
作为政治家,元修应该有能力认清一个问题:宇文泰和高欢,包括之前的尔朱荣、贺拔岳,其实都是“一丘之貉”,都是军阀势力,不可能做到对皇权的忠诚。因此,选边站的策略,本身就是战略失误,时人说他“避汤入火”,可谓入木三分。
元修虽是傀儡,但他毕竟是皇帝,无论宇文泰还是高欢,都需要他来为他们背书。元修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条件,想办法让军阀们互殴,他自己当裁判。比如讨伐高欢,这种事就应该让宇文泰干,自己装糊涂,他却放着大哥不当当小弟,选择赤膊上阵。
就算要亲自上阵,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吧?朝中就那么一点护卫,将领们还跟各路军阀抛媚眼。这种情况下元修敢出兵,只能说他有自杀的勇气。刚到长安,就与宇文泰争权,也暴露了元修的无知。
私德嘛,就不用说了。总之一句话,元修个人素质不高,根本没有与高欢、宇文泰扳手腕的资格。
其次,北魏分裂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为人力左右。
假如元修能力足够强,会不会改变历史呢?我个人认为,也许元修可以避免个人的悲剧下场,但是改变不了北魏灭亡的结局。因为那是一个门阀君临天下的时代,皇权是他们的玩物!
元修之前的元子攸、元恭,之后的元宝炬,以及北周的宇文毓、宇文觉都是傀儡。总之那就是一个皇权被门阀士族架空的时代,以八柱国十二将军为代表的门阀集团,把弑杀君王、改朝换代的游戏,玩得跟换衣服一样轻松。
门阀士族集团集军权和政权于一身,他们以家族为单位,构建了一张庞大的网络,皇帝就像被网住的猎物,随时可以变成他们餐盘中美食。
其实跟北朝对应,南朝也是门阀的天下,比如王氏、谢氏、庾氏、桓氏等。这种格局的形成,不是偶然因素,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士族阶级从西汉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西汉末年开始向豪门化迈进,直到东汉形成豪门士族与皇权共治天下的模式。魏晋之后,豪门士族集团继续升级,战乱给了他们掌握军权的机会,从而“进化”到士族集团的巅峰——门阀集团。
这个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所以,元修即便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根钉,能实现自保,就是他人生最大的“辉煌”,北魏被分裂,被取代就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我们也没必要太苛责或嘲笑元修。
在历史滚滚洪流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