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宇文泰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宇文护,而不给自己儿子?

宇文泰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宇文护,而不给自己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618 更新时间:2023/12/7 2:43:50

宇文护是北周时期著名的权臣,也是北周初期的实际主宰者,他位高权重,为了权力杀死了三位皇帝,分别是西魏废帝拓跋廓,以及北周建立之初的两位皇帝宇文觉宇文毓

他甚至还准备除掉北周武帝宇文邕,只可惜宇文邕够隐忍、够强悍,所以反过来除掉了宇文护,北周时期的皇权才真正掌握在宇文泰的后代手中。

有意思的是,宇文护正是宇文泰的侄子,而且他手中的权力原本就是宇文泰给他的。宇文泰在临终之际,将权力都给了宇文护,然后才有了北周。而北周建立之后,宇文护却为了手中的权力对自己的堂弟们动手。

那么问题来了,宇文泰自己有十几个儿子,为什么在临终之际将权力都交给了宇文护而不直接给儿子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人物,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大的,他原本是北魏时期贺拔岳的部下,在贺拔岳去世之后继承了他的兵力,南征北战,在北魏末年与高欢争权,扶植北魏皇室成员新立西魏政权。

宇文泰建立府兵制,设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这就有了后来著名的关陇贵族集团,后来北周、隋朝和唐朝的建立者都是出自这个贵族集团。

宇文泰虽然没有做皇帝,但他是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把持着整个西魏的朝政,只不过条件不成熟,他一直没有称帝,556年,宇文泰在北巡途中染病,病情严重,他派人将侄子宇文护叫到身边,对他说:

“吾诸子皆幼,外寇方强,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努力以成吾志。”

这就是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宇文护,为的就是将来宇文护能够辅佐宇文泰的儿子。而宇文泰之所以舍近求远,将权力先交给宇文护,很大程度是考虑一个年龄的问题。

根据史籍记载,宇文泰一生有是十三个儿子,其中庶长子宇文毓生于534年,庶次子宇文震出生时间没有记载,但他在550年就去世了,属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宇文泰的嫡长子也就是第三个儿子宇文觉生于542年。

从这里来看,宇文泰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中,最大的宇文毓是23岁,当时被封为宁都郡公,镇守陇右,能力很难说,毕竟尚年轻。而宇文泰的第一继承人,也就是嫡长子宇文觉当时只有十五岁,年幼。

这样的年龄很难在宇文泰去世后坐稳宇文泰原本的位子,所以宇文泰不会傻到直接将权力给宇文觉,毕竟他还没有称帝,西魏政权并不稳固,对外更是多个政权虎视眈眈,可谓内忧外患。

在这样的形势下,宇文泰只能托孤,他让自己的侄子宇文护做托孤大臣,先接过他的权力,然后辅佐宇文觉。

宇文护是宇文泰大哥的儿子,仅仅比宇文泰小六岁,一直跟随宇文泰南征北战,是他的得力助手,宇文泰去世的时候,宇文护四十四岁,正值壮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都是最佳的顾命大臣。

当然, 宇文泰也确实没有看错宇文护,至少就能力来说,宇文护确实是宇文泰事业的最佳接班人,只不过,宇文护有了更大的权力之后,尤其是辅佐宇文觉建立北周之后,逐渐有了更大的野心。

他想要登基称帝,但他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他虽然位高权重,拥护者众多,但宇文泰的影响更大,且还有十几个儿子在那里。

因此,短时间内,宇文护是不可能将北周政权完全握在自己手中的,他只能将宇文泰的儿子弄成傀儡,最好是完全受制于他。但宇文觉并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皇帝,他想亲政,与宇文护发生冲突,被宇文护幽禁废黜,不久被杀。

宇文觉死后,宇文护又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接进宫中继位,宇文毓的命运和弟弟宇文觉差不多,也没当几天皇帝就被宇文护解决了。

宇文毓死后,宇文护又将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扶上位。宇文邕就是后来的北周武帝,他出生于543年,正好比宇文护小了三十岁,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八岁。

他虽然年龄大,但极为聪慧隐忍,他看到了两个哥哥的结局,知道自己绝不是堂兄的对手,所以他登基之后从不与宇文护发生冲突,甚至非常倚重宇文护,而暗中发展自己的力量,只等到时机成熟除掉宇文护,这一等就是十二年,等到572年,三十岁的宇文邕设计杀死了六十岁的宇文护。

宇文护的一生也算是波澜壮阔了,连续除掉了三个皇帝,原本有机会登基为帝的,可惜遇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他成了被杀的那一个。

更多文章

  • 邙山之战,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如何败于东魏高欢?有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高欢,西魏,高澄,豫州,黑獭,邙山,宇文泰,南北朝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邙山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对东魏发动的战役。公元543年二月,东魏的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虎牢叛变,宇文泰率军接应。三月,两军在邙山决战,西魏军大败。宇文泰在退兵之後,上表自贬,但魏帝元宝炬没有接受。宇文泰画像此次战争的导火索是由于高敖曹的哥哥

  • 魏孝武帝元修:我以为高欢不算是好人,没想到宇文泰连坏人都不算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宇文泰,高欢,武帝,尔朱荣,元修,北魏

    永安三年,公元530年。这一年,北魏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孝庄帝元子攸干了一件十分轰动的大事儿。帝王手持利刃,在朝堂之上亲手除掉了为祸人间,擅权专政的大臣尔朱荣。这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历来,封建帝制时代的权谋之争,似乎都是十分复杂的。用谋的得与失,用权的道与路,隐秘交错,而帝王和权臣之间的较量,更如一

  • 江陵之变:宇文泰的灭梁之战,使南梁变成了无主状态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宇文泰,萧绎,梁之战,江陵,梁元帝,太守

    西魏文帝元宝炬病死后,废帝元钦继位。元钦继位后,西魏攻取了汉中地区,继而又占领了益州。元钦不甘心像他父亲那样一直当一个傀儡皇帝,就在南梁元帝承圣二年十一月间,西魏尚书元烈密谋刺杀宇文泰,事情败露后,元烈为宇文泰所杀。元烈被杀后,废帝元钦一直耿耿于怀,口出怨言,淮安王元育、广平王元赞等人一齐垂泪劝谏,

  • 宇文泰死前托孤于宇文护,西魏恭帝禅位于北周宇文觉

    历史解密编辑:黑夜慢慢熬标签:高洋,宇文泰,宇文护,宇文觉,南北朝,西魏恭帝,周孝闵帝

    #历史开讲#读书笔记—《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六下之下》梁纪二十二敬皇帝公元555年到公元556年资治通鉴北齐开府参军裴谓之上书进谏陈述北齐主高洋过失,高洋对杨愔说,这种蠢人,他怎么敢这样做的?杨愔回复说,他是想让陛下杀他,以成全他的名节流芳后世。高洋说,那我就不杀了,不让他成名。高洋与左右侍从饮酒

  • 高欢与宇文泰争霸,高欢败多胜少,为何始终能压住宇文泰一头?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宇文泰,高欢,北魏,独孤信,侯景,西魏

    曾有人说,中国出现过两个南北朝时代。这第一个南北朝时代,指的当然是魏晋五胡十六国之后、杨坚篡周代隋完成天下大一统之前,南北两方阵营相对峙的时代。第二个南北朝时代,指的则是靖康奇祸之后,南宋与金帝国相对峙时期。但是,我们比较一下,所谓的“第二个南北朝时代”,南宋与金帝国之间虽然时有杀伐,但彼此内部政权

  • 尔朱荣、高欢、宇文泰为啥能取代强大的北魏王朝,他们谁更优秀?

    历史解密编辑:正史漫谈标签:尔朱荣,宇文泰,高欢,北魏,北魏孝文帝,侯景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曾经是一个横行天下的存在,拓跋珪、拓跋焘雄才大略、威名远播,厉行汉化改革的孝文帝拓跋宏被视为“有舜、文王之姿。”然而,就在孝文帝去世24年之后,北魏王朝就陷入了崩溃,随后陆续沦入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人手中。这一变故是怎么产生的?为啥会诞生尔朱、高、宇文这几个军事集团?南北朝时

  • 文武分途,宇文泰手下“服服帖帖”的武川军阀,为何关陇却失控?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宇文泰,武川,关陇,北魏,军阀,杨坚

    北魏末四海鼎沸,军阀混战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少数民族首领在中国北方再次崛起,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泰有政治军事实践的机会,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宇文泰宇文泰由北魏永安三年随和拔岳西征关中的将领至永熙三年底短时期内能够称霸关陇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宇文泰掌握了当时关陇

  • 宇文泰为啥让侄子宇文护掌权?想打造一个周公旦,却只实现了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正史漫谈标签:宇文泰,周公旦,宇文护,高欢,宇文邕,周王朝

    宇文泰让侄子宇文护接掌国政,本意是想造就另一个周公旦、重演“周公辅政”的佳话。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后来改名“周”,史称北周。古代的王朝取名绝非毫无依据、空穴来风。顾名思义,宇文鲜卑之所以拿“周”为国号,不仅因为他的统治中心——关中是先秦时期周王朝的龙兴之地,更因为它向周王朝寻求自己的政治理论依据,那就

  • 与高欢决裂投靠宇文泰,是孝武帝元修自作孽?再来一次他也这个命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高欢,宇文泰,元修,北魏,孝武帝,元宝炬

    元修投奔宇文泰时,就有人断言,他这是“避汤入火”,从“清蒸”到“烧烤”,逃不掉被“端上餐桌”的下场。果不其然,元修七月份从洛阳西迁长安,十二月份就被宇文泰一杯毒酒,送上西天。堂堂的皇帝,怎么就这么惨?哪儿都容不下他呢?孝武帝元修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孙子,本是一个藩王,被权臣高欢推上了皇位,还

  • 西魏创始人宇文泰的上位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宇文泰,西魏,高欢,尔朱荣,宇文护,北魏

    鲜卑民族从北方草原走来,其实也分好多个部落,而处于头部位置的毋庸置疑是慕容鲜卑(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祖上),建立了前燕。处于第二梯队的就是拓拔鲜卑,建立了北魏,顺手灭了后燕(前燕国的延续),统一了北方大地。第三梯队的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宇文鲜卑了,建立了西魏,后来一个华丽转身成了北周,接下来又灭了死对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