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是对明王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的形容。也是对于民族气节细致入微的刻画,有一个民族若无气节,那么这个民族是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盗墓贼”是世人对于盗掘别人家的祖坟的一种“职业”的称呼。在中国,盗挖别人的坟墓是一种缺德的做法。由于文化的差异,外国人对这一行为却不以为然,甚至经常到我国做出盗墓行为。清末民初,正值清朝势力衰微,民国势力崛起,新思想与旧势力相互碰撞,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就在这一局面下,外国人乘虚而入,雇佣大量人力物力盗取我国大量的墓穴。
正是因为外国人这一疯狂的行为,在遥远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竟然出现了一座完整的中国古代陵墓。让世人好奇的是,这座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经相关人员远赴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发现,这位“远赴重洋”的墓穴主人就是明末清初有名的将领——祖大寿。
这个祖大寿是明朝的一员猛将,先后两次投靠清朝,最后成为清朝的一员虎将。我国对于背叛国家的人通常是嗤之以鼻的,祖大寿虽然背弃了明朝,投靠了清朝,却没有背负骂名。或许是他的明哲保身,亦或者是他为国家创建了无数功勋?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让人不得不猜想这位身上有着神秘色彩的大将为何不在中国的大地上长眠,却漂洋过海到美洲大陆?这一切的开端都是源于一个叫克罗茨英的英国皮货商商人。1918年,克罗茨英跨越大西洋去往加拿大,私下购买文物,准备倒卖文物大赚一笔。不料,文物还未装箱完成,克罗茨英的美梦就破碎了。
在等待过程中,这些文物就被加拿大警方发现扣留,克罗茨英就因为倒卖文物的罪名被扣留,面临英国政府的调查和起诉。克罗茨英深知倒卖文物的罪名,已经做好了后半生在监牢中度过的准备。不过,事情的转机却出现在他的面前。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的威廉副馆长找到克罗茨英,希望得到克罗茨英帮助。克罗茨英觉得奇怪,一个博物馆的馆长找上他这个罪犯干什么?
他便问威廉有何事必须要他这个倒卖文物的去做,威廉让克罗茨金前往中国,从中国原封不动地弄一座完整古代陵墓到加拿大,并承诺一切费用都安大略博物馆负责。克罗茨金一听,这件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倒卖文物了,而是盗墓,风险巨大。
这是克罗茨金想都不敢想的,倒卖文物也许坐几年牢就出来了,至少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盗墓罪在中国以及加拿大都会被判处重刑,弄不好自己一辈子都完了,甚至会将自己的性命搭上,便直接拒绝了。面对克罗茨金的拒绝,威廉并没有惊讶,耐心地向克罗茨金解释承诺:将来一定会为克罗茨金作证,买回来的古墓不仅合法,还会再给克罗茨金两万加元作为酬谢费。
已经身无分文的克罗茨金,有人主动找他,能够摆脱自己的罪名,并且能够挣上一大笔劳务费,其中的危险他也顾不得考虑了,便答应了下来。为何威廉要从遥远的中国大费周章运来一座古墓?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因为彼时中国社会动荡,动乱不止,盗墓案频发,大量珍贵的文物流出。
二是因为安大略博物馆没有镇馆之宝,无人问津,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安大略博物馆馆长威廉便注意到动乱的中国,中国有着“叶落归根”的文化传统,当亲人逝世后,会将许多珍贵的工艺品和珠宝陪葬进墓穴中。对于中国,克罗茨金并不陌生,清末时,克罗茨金就来过中国,他认为那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度。
克罗茨金在中国还有些认识的朋友,于是克罗茨金踏上了盗墓之旅。他坐轮船到了塘沽港,他从天津找了一个熟悉当地历史和周边地形的向导,开始研究盗取哪座墓穴。如何找到一座完整的墓?是摆在克罗茨金眼前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清朝皇陵庞大无比,不便于运输,自然无法盗取。思考再三,克罗茨金最终确定好了一个陵墓,准备盗走。
克罗茨金确定盗走的墓地,是祖氏的陵墓,墓主人是明清名将祖大寿。克罗茨金在墓前拍了很多陵墓不同方位的照片,然后邮寄给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他还把祖大寿的生平介绍也通过书信一并告诉了安大略博物馆。收到克罗茨金的照片和书信后,安大略博物馆的馆长与副馆长仔细斟酌,认为这座古墓各方面都非常适合,于是回信告诉克罗茨金,要想尽办法这座陵墓完整的运到加拿大。
克罗茨金与安大略博物馆都认为祖大寿的墓地能轻松盗走。克罗茨金也想得简单,雇人把陵墓的砖瓦块打包运走就行了。向导警告他,盗墓在中国是死罪,弄不好要掉脑袋的。面对即将到手的两万加元和自由身,克罗茨金不想放弃。他经过多方寻找,他找一个姓祖的人家,其实这户人家与即将被盗墓的祖家没什么关系,克罗茨金给他们五百大洋,让他们以修缮祖宗陵墓的名义,开始拆墓。
京城清河县的县长听说此事后,就派人来查问。克罗茨金知道如何对付这些贪得无厌的官场之人,准备好一千块大洋送给了县长,迅速把官府摆平,就这样,拆墓的名义有了,也没有官府的人来阻挠,事情开始进入正轨。
克罗茨金很轻松地就把祖大寿的墓地打包装成几百个箱子,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这座墓地重约150多吨。把整座墓打包装箱,搬迁到异国,在世界上都很少见。打包分类装箱完成后,祖大寿墓地中所有物品和陪葬品便从天津塘沽装船飘洋过海运往了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墓地到了加拿大后,根据克罗茨金的照片开始根据原样复原,就这样,祖大寿的陵墓就迁到了异国他乡。
陈列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的祖大寿墓地,被后世无数人参观后,也有不少考古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在博物馆中得墓穴不是清朝将领祖大寿的墓,是其养子祖泽润的陵墓。据说祖泽润随祖大寿降清后,被封为子爵,最后死在湖南,葬在了京城附近的永泰村,也就是前文所提的清河县永泰庄一带。
如果安大略博物馆陈列的是祖泽润的墓地,那么祖大寿的墓地在哪里?从史料记载来看,祖大寿死后,没有葬在北京清河永泰庄一带,至于葬在了何处,后人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说被葬在辽宁宁远(今兴城)西河右岸的“镇国将军祖公茔”,也有人说的确是葬在了清河县,但不是永泰庄一带。那这座被运到加拿大的陵墓究竟谁是墓主人,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安大略博物馆的墓主人我们已经无法确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座规模巨大,装饰恢弘的陵墓的确埋葬着我们中国人的先辈。对于安大略博物馆指使他人盗墓的行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除了这方面,我们也痛心彼时的落后。如今,祖国的越发强大,相信属于我国的,都将被归还。
参考资料:
《正说清朝十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