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中,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斗不过没有实权的洪秀全?

太平天国中,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斗不过没有实权的洪秀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2942 更新时间:2023/12/8 23:40:03

公元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对于太平天国来说,鼎盛时期一度攻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也即完全可以和清朝分庭抗礼,甚至存在取代清朝的可能。但是,因为内讧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利。而说到太平天国的内讧,天京事变显然是不能略过的。在天京事变中,本来掌握天平天国实权,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杨秀清,反而败给了当时没有实权的洪秀全,这是为什么呢?也即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洪秀全呢?

首先,根据《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等史料的记载,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公元1851年,杨秀清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由此,如果将天平天国比较一家公司的话,那么,杨秀清和洪秀全一样,都是早期的创始人。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成为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与此相对应的是,此时的洪秀全,反而没有什么实权了。特别是在1856年8月,在指挥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以此大功为由,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

不过,在随后的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完成了对杨秀清的反击,而且是彻底解决了杨秀清所在的势力。对此,在笔者看来,杨秀清在掌握大权的背景下败给洪秀全,直接原因就是他的傲慢自大,促使其在天平天国树敌太多。在天京事变中,杨秀清及其手下,基本上是被韦昌辉所杀的。根据《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等史料的记载,1856年9月2日,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乘夜率三千兵众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在官职上,天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无疑是杨秀清的手下。按理来说,韦昌辉是不敢这么以下犯上。这里面,除了洪秀全的支持,还和杨秀清存在直接的关系。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由于权力之争,韦昌辉与杨秀清的矛盾不断发展。杨秀清又目中无人,对韦昌辉极不尊重,常以小事而任意折辱韦昌辉。这对于已经身居高位的韦昌辉,无疑是奇耻大辱,比如杨秀清曾将其杖打几百至不能起。但是,对于自己三番五次羞辱的韦昌辉,杨秀清又缺乏足够的防范,依然让其握有兵权。对此,在笔者看来,杨秀清应该很少读历史,至少没有看过三国猛将张飞的故事。在三国时期,刘备曾经劝谏张飞:你经常边打自己的手下,还让这些士卒护卫自己,不是平添风险吗?对此,张飞不听刘备的劝告,结果真的被手下杀害了。所以,就杨秀清来说,三番五次地羞辱韦昌辉,已经是错误了,然后还让韦昌辉握有重兵,不对其有所防范,显然就是错上加错了。

最后,正是因为对于杨秀清的怨恨,加上对于太平天国权力的觊觎,北王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支持下,对东王杨秀清痛下杀手,而且是斩草除根。除了得罪北王韦昌辉之外,东王杨秀清还和燕王秦日纲、丞相陈承瑢等太平天国的重臣结怨。但是,在名义上,杨秀清又不是天平天国的首领,所以,在洪秀清的支持下,这些杨秀清的仇家,自然迅速和他划清界限,至少不会在天京事变中帮助杨秀清了。因此,杨秀清斗不过没有实权的洪秀全,显然是自己的问题。总的来说,天王洪秀全下诏韦昌辉勤王,秦日纲半路入伙,陈承瑢给勤王兵开门,杨秀清还没来得及反应,人头已落地。也即杨秀清,最终为自己的傲慢自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放到太平天国的历史上来看,天京事变这一内讧,无疑是影响深远的,这造成了天平天国凝聚力的下滑,为清朝最终平定天平天国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多文章

  • 掌握太平天国大权的杨秀清,为什么会被洪秀全轻易扳倒?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朱元璋,冯云山

    清朝咸丰六年,西元 1856 年。这一年的中国很不太平。这一年的中国,虽然名义上还处于咸丰帝的统治之下,但是实际上,太平天国已经割据清朝很大的一块版图。这一年,对南北双方来说,都不太平。对于清朝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一年爆发;对于太平天国来说, “天京事变”也对太平天国的事业造成深远影响。不过,很

  • 杨秀清手握实权,权倾朝野,为何就斗不过“不务正业”的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冯云山,太平天国,韦昌辉,萧朝贵

    这里先来解释下杨秀清的权力到底大不大。简而意赅的说,杨秀清的权力很大,借助“天父”的身份,其已经完全凌驾于洪秀全之上。“太平天国”这个政权并非是一个单纯的世俗政权,而是类似于现如今伊朗这样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它的统治者既是世俗的国家元首,也是教派的宗教领袖,在太平天国中,洪秀全既是太平天国这个政权的天

  • 被架空的洪秀全,为什么能灭掉实力派的杨秀清和韦昌辉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亚达,太平天国

    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发生了一场血腥政变,北王韦昌辉诛杀太平天国中的实力派成员东王杨秀清,之后洪秀全又借机除掉了韦昌辉,太平天国的首脑人物经历了一场大换血。自此洪秀全独揽大权,但太平天国的实力大损,已经显露出灭亡的迹象。太平天国实际统治者东王杨秀清相比于太平天国的创立者洪秀全,杨秀清才是

  • 太平天国史:杨秀清没读过兵书,却用兵如神

    历史解密编辑:教育占略标签:杨秀清,胡林翼,曾国藩,太平军,太平天国史,左宗棠收复新疆

    无坚不摧的八旗铁骑,在“烧炭工人”杨秀清面前不堪一击,东王的军事能力可以与胡林翼、左宗棠掰手腕,比曾国藩厉害,是时代成就了杨秀清。一、摧毁两大营之战,见证杨秀清卓越的军事能力1851年,金田一个小村庄,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不到2万的太平军在杨秀清率领下,很快就杀向南京,用时2年2月。3年时

  •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为何能扳倒实际掌握军政大权的杨秀清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韦昌辉,石亚达

    太平天国政权的内部结构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特例:中世纪的欧洲、哈里发时代的阿拉伯帝国以及我国西藏地区旧时代的达赖政权都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结构,然而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宗教对国家政治生活其实几乎是没什么影响的,不过太平天国政权恰恰就是一个例外——太平天国的政权构建是依赖于拜上帝教这一意识形态的。太

  • 太平天国东乡封王时,天王以下为何是东王杨秀清的权力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杨秀清,东王,太平天国,洪秀全,冯云山,韦昌辉

    在清朝末年年间,我国拥有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它经历了清朝和同治两个朝代,全盛时期它也坐拥了半壁江山,甚至还动摇了清朝的通知,它的影响非常的深远。除了天王洪秀全以外,权力最大的就是杨秀清,它属于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状态。那么太平天国东乡封王时,天王以下为何是东王杨秀清的权力最大?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萧朝贵,冯云山,石亚达

    众所周知,天京事变的爆发使得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落,为何会爆发这次内讧事件?这次事件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特别是东王杨秀清当时掌管军政大权,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全家和部属共计两万余人,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上图_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首先,我们要

  • 太平天国北伐鲜为人知的一面:杨秀清用来将军的一枚弃车

    历史解密编辑:少左史标签:清军,北伐,杨秀清,太平军,林凤祥,古装片,历史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1853年春,一支奉命“扫北”的太平军精锐自扬州出发,目的地直指满洲妖的老巢“妖穴”京师。但事与愿违,这场跋涉三千多公里的斩首行动以援军和主力军的先后覆灭而宣告惨败。时隔多年却仍有诸多谜团:东王授意北伐的时机是否妥当;北伐为何最终失败;北伐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本文笔者就以东王战略布局的几个疑点作引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杨秀清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天国,咸丰,杨秀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又名嗣龙,广西桂平人,祖籍广东嘉应州,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杨秀清出身贫农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不识文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加入上帝会,翌年假托“天父”下凡,逐渐取得了上帝会的主导权。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参

  • 天京事变:杨秀清输在“时间”上,洪秀全技高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石亚达,太平天国,事变

    1856年9月,杨秀清如往常一样入睡,梦中想着“万岁”称号,露出得意的笑容。此时,北王韦昌辉3000精兵从江西瑞州赶回京师,并联合东王麾下大将许宗扬,准备向杨秀清发难。许宗扬,东王杨秀清亲信,因增援北伐失败被投入大牢(后放出),故而痛恨杨秀清,与韦昌辉联合。许宗扬熟悉东王府情况,为人也勇猛,他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