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老妇自称太平军遗孤,是杨秀清洪秀全共同后裔,学者:有可能

南京老妇自称太平军遗孤,是杨秀清洪秀全共同后裔,学者:有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档案笔记 访问量:2498 更新时间:2023/12/8 19:39:45

南京老妇自称太平军遗孤,是杨秀洪秀全共同后裔,学者:有可能

1864年,曾国荃率领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就此沦亡,而城中绝大部分太平军将士皆壮烈殉国。而太平天国的高层,也几乎被清朝诛杀殆尽。那么,太平天国的高层,如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还有后代存活吗?这是长期困扰专家的一大谜题。

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朝时,常被称为“洪杨之乱”,这是因为在太平军中,以这两人地位最高。在宗教上,洪秀全是拜上帝教绝对的教主,是太平军的宗教领袖;而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执掌天国的军政大权,是实际的领袖。

在天京事变之前,洪秀全和杨秀清曾紧密配合,最终横扫了满清的半壁江山。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杨秀清的野心逐渐膨胀,乃至于发生“逼封万岁”事件。最终,洪秀全先下手为强,他联络北王韦昌辉,直接杀入东王府,将杨秀清上下一百余口人尽数屠戮,其中包括杨秀清的两位幼子。

与杨秀清相比,洪秀全的儿子要多一些,一共五个儿子。天京城破后,洪秀全自杀而死,而他的儿子皆遭诛杀。因此按照常理来说,洪秀全和杨秀清应当已经绝后了。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日报》发布了一则惊人消息:

南京秦淮区一位名叫杨桂易的老年妇女向有关部门披露说,她就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嫡亲曾孙女,同时也是天王洪秀全的后代,而这些都是祖父和父亲对她说的。

既是杨秀清的后代,又是洪秀全的后代,这句话或许会让普通人感到摸不着头脑。洪杨皆为男性,男男怎能生子?何来共同后裔?然而学者们却认为,杨桂易老人所言,或许是真的。

实际在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就已经为杨秀清平反了。洪秀全在诛杀韦昌辉后,认为他杀害杨秀清的行为是“造下大罪”。洪秀全还特地定下八月六日这天为“东王升天节”。为了纪念战功赫赫的东王,洪秀全给他送了份大礼。

在洪秀全看来,杨秀清已经绝后,因此他将自己的第五子——洪天佑过继到故东王名下,改名洪杨隆光,称幼东王。实际从心理上,洪秀全自然恨杨秀清入骨。但若不追封杨秀清,太平天国就将陷入宣传上的困境。毕竟,杨秀清曾是天父的代言人,若他是居心叵测的野心家,岂不是说明天父并不存在?

就这样,洪秀全就将自己的血脉过继到杨秀清名下。若杨秀清在天有灵,不知是欣慰光荣而是感到恶心。

1860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洪秀全颁下诏书,命幼东王“预作正九重天庭”,而尚属孩童的洪杨隆光终于能够开府治事。1864年夏,久遭清军围困的天京城破后,幼东王、幼西王萧有何(西王萧朝贵之子)等人和幼天王洪天贵福,在一支太平军精锐部队保护下突围出城,仓皇南逃。

然而很不幸,出城不久后,这支太平军就遭到清军的截击,几乎全军覆没,幼天王被擒,幼西王被杀,唯独幼东王不见踪影。湘军大将肖孚泗巡视战地,曾让被俘的太平军男兵、女兵现场辨认,亦只认出萧有何等王爵的尸体。

因此,清末大量史料、笔记、野史均说,幼东王隐蔽于民间,不知所踪。洪杨隆光逃脱之地,到处是山林、水网密布,若他能够获得太平天国同情者的援助,隐姓埋名藏于民间并非没有可能。如今,杨桂易老人自称自己是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共同后裔,或许就能解开洪杨隆光的失踪之谜。试问,编造这样的家世,对于一个普通南京市民并无好处,事情绝不会空穴来风。

不过学者张承忠认为,即使杨桂易真是洪杨隆光后裔,这只能说洪秀全留下了后代,毕竟洪杨隆光与杨秀清并无血缘关系。但到了1998年,一位名叫屠天恩的杭州市民突然宣称,自己是杨秀清的后裔。天京事变时,尚在襁褓中的杨秀清幼子被人救出东王府,逃过了一劫,最终被一户屠姓人家收养,最终繁衍到现代。

若杨桂易和屠天恩所说为真,那么洪秀全和杨秀清的血脉或许还真的流传到今天,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中,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斗不过没有实权的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东王,太平军,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公元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对于太平天国来说,鼎盛时期一度攻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也即完全可以和清朝分庭抗礼,甚至存在取代清朝的可能。

  • 掌握太平天国大权的杨秀清,为什么会被洪秀全轻易扳倒?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朱元璋,冯云山

    清朝咸丰六年,西元 1856 年。这一年的中国很不太平。这一年的中国,虽然名义上还处于咸丰帝的统治之下,但是实际上,太平天国已经割据清朝很大的一块版图。这一年,对南北双方来说,都不太平。对于清朝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一年爆发;对于太平天国来说, “天京事变”也对太平天国的事业造成深远影响。不过,很

  • 杨秀清手握实权,权倾朝野,为何就斗不过“不务正业”的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冯云山,太平天国,韦昌辉,萧朝贵

    这里先来解释下杨秀清的权力到底大不大。简而意赅的说,杨秀清的权力很大,借助“天父”的身份,其已经完全凌驾于洪秀全之上。“太平天国”这个政权并非是一个单纯的世俗政权,而是类似于现如今伊朗这样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它的统治者既是世俗的国家元首,也是教派的宗教领袖,在太平天国中,洪秀全既是太平天国这个政权的天

  • 被架空的洪秀全,为什么能灭掉实力派的杨秀清和韦昌辉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亚达,太平天国

    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发生了一场血腥政变,北王韦昌辉诛杀太平天国中的实力派成员东王杨秀清,之后洪秀全又借机除掉了韦昌辉,太平天国的首脑人物经历了一场大换血。自此洪秀全独揽大权,但太平天国的实力大损,已经显露出灭亡的迹象。太平天国实际统治者东王杨秀清相比于太平天国的创立者洪秀全,杨秀清才是

  • 太平天国史:杨秀清没读过兵书,却用兵如神

    历史解密编辑:教育占略标签:杨秀清,胡林翼,曾国藩,太平军,太平天国史,左宗棠收复新疆

    无坚不摧的八旗铁骑,在“烧炭工人”杨秀清面前不堪一击,东王的军事能力可以与胡林翼、左宗棠掰手腕,比曾国藩厉害,是时代成就了杨秀清。一、摧毁两大营之战,见证杨秀清卓越的军事能力1851年,金田一个小村庄,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不到2万的太平军在杨秀清率领下,很快就杀向南京,用时2年2月。3年时

  •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为何能扳倒实际掌握军政大权的杨秀清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韦昌辉,石亚达

    太平天国政权的内部结构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特例:中世纪的欧洲、哈里发时代的阿拉伯帝国以及我国西藏地区旧时代的达赖政权都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结构,然而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宗教对国家政治生活其实几乎是没什么影响的,不过太平天国政权恰恰就是一个例外——太平天国的政权构建是依赖于拜上帝教这一意识形态的。太

  • 太平天国东乡封王时,天王以下为何是东王杨秀清的权力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杨秀清,东王,太平天国,洪秀全,冯云山,韦昌辉

    在清朝末年年间,我国拥有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它经历了清朝和同治两个朝代,全盛时期它也坐拥了半壁江山,甚至还动摇了清朝的通知,它的影响非常的深远。除了天王洪秀全以外,权力最大的就是杨秀清,它属于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状态。那么太平天国东乡封王时,天王以下为何是东王杨秀清的权力最大?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 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萧朝贵,冯云山,石亚达

    众所周知,天京事变的爆发使得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落,为何会爆发这次内讧事件?这次事件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特别是东王杨秀清当时掌管军政大权,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全家和部属共计两万余人,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上图_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首先,我们要

  • 太平天国北伐鲜为人知的一面:杨秀清用来将军的一枚弃车

    历史解密编辑:少左史标签:清军,北伐,杨秀清,太平军,林凤祥,古装片,历史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1853年春,一支奉命“扫北”的太平军精锐自扬州出发,目的地直指满洲妖的老巢“妖穴”京师。但事与愿违,这场跋涉三千多公里的斩首行动以援军和主力军的先后覆灭而宣告惨败。时隔多年却仍有诸多谜团:东王授意北伐的时机是否妥当;北伐为何最终失败;北伐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本文笔者就以东王战略布局的几个疑点作引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杨秀清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天国,咸丰,杨秀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又名嗣龙,广西桂平人,祖籍广东嘉应州,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杨秀清出身贫农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不识文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加入上帝会,翌年假托“天父”下凡,逐渐取得了上帝会的主导权。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