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坚不摧的八旗铁骑,在“烧炭工人”杨秀清面前不堪一击,东王的军事能力可以与胡林翼、左宗棠掰手腕,比曾国藩厉害,是时代成就了杨秀清。
一、摧毁两大营之战,见证杨秀清卓越的军事能力
1851年,金田一个小村庄,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不到2万的太平军在杨秀清率领下,很快就杀向南京,用时2年2月。3年时间不到,清朝80万大军,居然让杨秀清杀到南京,夺取帝国半壁江山,着实不可思议。
杨秀清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李秀成自述:“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曾国藩则说他是“少有的贼寇,乌合之众可以燎原”,也是惊叹万分。在此,我们以连克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之战,了解下杨秀清的军事才华。
1853年3月,太平军杀入南京,清朝旋即在南京、镇江、扬州郊外组建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围困太平天国。那么,这“两大营”究竟有多厉害呢?清朝的精锐士兵,都集中在这里。
时代成就了杨秀清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杨秀清,一个烧炭工人出身的贫民,上山砍柴时还弄伤了一只眼睛,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纵观太平天国战争,能和杨秀清掰手腕的,估计只有胡林翼、左宗棠。
曾国藩也很厉害,但几乎都是被杨秀清压着打,几次投水自尽未遂。胡林翼重新改组湘军后,以步兵、骑兵、水师协同作战,执行“堡垒战术”,才能跟杨秀清掰手腕。可惜,杨秀清死于天京事变,双方没分出胜负。
那么,杨秀清的军事才华,究竟从哪里来呢?他是跟谁学习呢?杨秀清没上过军事院校,也没追随“名将”作战,他没读过书,连《孙子兵法》都看不懂,却能总结出《行军总要》理论著作,只能说是天才。
杨秀清成长的环境,是诞生军事家、名将的土壤。土客之争、天地会起义,这是培养将领的天然场所。广西贫穷落后,但土客矛盾尖锐,双方经常相互厮杀,为了保护自己财产、生命,他们组建队伍,一致对外。
杨秀清是客家人,经常跟本地人打斗,对作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客家人,就是一个“准军事组织”,对抗本地人的同时,也要应付官府,故而每个人都练就一身本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韦俊等猛人,都是客家人出身,在土客械斗中成长起来。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