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广记之李绅,写“锄禾日当午”的悯农诗人,曾有一段奇遇

太平广记之李绅,写“锄禾日当午”的悯农诗人,曾有一段奇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2194 更新时间:2024/1/22 10:27:06

唐朝宰相绅,就是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那位悯农诗人,因身材矮小精悍,人称他“矮李”。(不知是否有讽刺之意)。他写的《悯农二首》千古传诵,本人也因此被誉为悯农诗人,可惜后来却变成了一个骄奢淫逸的贪官酷吏。

这里讲的是他年轻时候的一桩异事。

李绅年少时,与两位友人一起进京赶考,暂住在华阴县西山外的店舍中。一天晚上,附近村子有赛神会,两位友人便相约去看热闹。正好李绅身体不舒服,就一个人留在住处休息。

华山双龙斗

到了半夜时分,忽然电闪雷鸣,天降大雷雨。李绅还没睡下,便起身去检查窗户有没有关紧。等他走回客厅,忽然听见里面有人说话。李绅挑帘一看,只见东床上坐着一位白发白胡的老者,旁边还站着一个青衣童子,手捧香炉,侍立在旁。

李绅很奇怪,便知道这恐怕不是妖怪就是神仙了。他大着胆子,整理衣着,走出来拜见这位突然出现的老者。那老者就问他:“你认识我吗?”李绅答:“不认识。”老者是:“我是唐若山。你听说过我的名字吗?”李绅闻言大惊,说:“我曾经在《国史》中看到过您得道成仙的事,非景仰您。”

唐若山笑着说:“我久居北海,今晚南海群仙在罗浮山聚会,邀我前去。我路过华山的时候,正好天上有两条龙在争斗,大雨倾盆。我怕弄脏了衣服,所以来你这里避避雨。你可是姓李名绅,字公垂?” 李绅答:“正是。您也认识我吗?”唐若山说:“我与你的前世有过一段交情,只不过你已经不记得了。正好遇见,不随我到罗浮仙会一游?” 有这样的奇遇,李绅自然是求之不得,欣然答应了。

很快外面就风停雨止,可以程了。唐若山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竹简来,很像是官员们上朝时拿的笏板。唐若山把那竹简横着一拽,竹简就变得一丈多长;再竖着一拽,竹简就变得有五尺多宽。小小的竹简于是就变成了一个船形的帆板。

神仙的飞行器

唐若山自己坐着前头,让李绅坐在中间,童子坐在后面。并告诫李绅说:“请闭上眼睛,千万不要偷看。” 李绅刚闭眼,就觉得竹板瞬间飞了起来,耳边都是呼啸的风声,就像乘着快船在江河中疾驰一般。

不一会儿,船就停下来了。唐若山说:“可以睁眼了”。李绅一看,已经身在一座清幽的大山之中,周围亭台楼阁林立,全浮在半空之中,显然已不是人间的景色了。

有十几位道风仙骨的神人过来迎接唐若山,见李绅在旁,就问他是何人?

唐若山说:“这位就是李绅李公垂。因与他前世有交,所以带他来看看。”众仙纷纷说:“原来是李公垂啊,他未来也是仙榜有名之人。”唐若山命李绅给众仙行礼。群仙就问他:“既然已经来了,你干脆就留在此处,跟我们一起修行吧。”

李绅热衷功名,对成仙之事其实没什么兴趣,当下就委婉地说:“我来得比较仓促,一点准备都没有。虽然还没有成家,没有家室之累。只是怕像黄初平那样,让兄弟担心。”

黄初平就是香港家喻户晓的「黄大仙」,是晋代浙江金华人。黄初平十五岁得道士指引,到赤松山金华洞修仙。他的哥哥黄初起非常悲伤,四处寻找,一直到四十多年后才在一位道士的指示下,找到了黄初平。

李绅说这个典故,其实就是说自己还不想留在这里呢。

群仙自然是七窍玲珑,李绅还没说完,就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说:“既然你想家思归,那就不适合留在这里了。你虽然已经仙榜有名,但凡心尚重。这一生还要在红尘幻界里沉浮一番。高官厚禄,都很容易得到;但守正修静,就没那么容易了。希望你好自为之,来生弱冠之时,还会回到这里来的。勉之勉之!”

罗浮仙山

李绅于是拜别了唐若山和众仙,打算回去。这次唐若山不跟他同行了。仙人牵来一头似牛非牛、似驴非驴的坐骑,让李绅骑上去,告诉他只需闭上眼睛,等停下来的时候再睁眼,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还是跟来时一样,李绅只觉得身子腾空而起,像是走在云涛之上。李绅一时好奇,偷偷地睁开了眼睛。谁知他刚一睁眼,就瞬间从空中掉了下来。等他落地,身体倒是毫发无损,但那坐骑却消失不见了。

其时天还没亮,李绅仰观天象,发现还不到五更天呢。再观察周围的地形,自己似乎是落在了华山的北面。他走了好几里,才碰到一个道边旅舍。进去一打听,这里距离自己的住处有二十多里路呢。

山中旅店

李绅一直走到中午才走回去。两位友人正到处找他呢,见他回来大喜。问他到哪儿去了?

李绅没说实话,欺骗他们说:“昨晚一个人住,被妖狐迷惑,跟她一起到狐仙的住处去了,到天亮了才醒悟过来。”

后来,李绅果然中了进士,历任郡守,出将入相,最后病逝于淮南节度使任上。确如仙人所说,高官厚禄都得到了。只是不知来生究竟成仙了没有。(出自《续玄怪录》)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了解更多中国传统化故事!

标签: 李绅诗人锄禾道士奇遇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写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最终却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李绅,粒粒皆辛苦,李德裕,元稹,悯农,白居易,百姓,贪官,唐朝,艺术家

    李绅唐朝诗人,大家可能不是多么熟悉,但是对于他写的“粒粒皆辛苦”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粒粒皆辛苦”一句出自《悯农》,而《悯农》是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诗歌,它的作者就是李绅。时间飞逝,转眼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想想自己是小学生时,老师让我们背语文课文时那张愁眉苦脸的表情,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做。在早上

  • 李绅:后代被朝廷封杀的悯农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绅,悯农,李德裕,刘禹锡,白居易,元稹

    昔为高古士,缘变猥琐人 据统计,唐诗普及排名前三的是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和李绅的《悯农》,但这《悯农》在《全唐诗》中,聂夷中和李绅的名下都收录了这首诗,只是聂夷中的诗后,有一个附注称“一作李绅诗”,看来还是小有争议的哈。 我是比较相信这诗是聂夷中所作。因为唐五代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

  • 看大唐李绅是如何从悯农文人变成一代酷吏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绅,李德裕,刘禹锡,酷吏,刺史

    一、出身单亲家庭,李绅年轻时期在温饱边缘挣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的年轻文人李绅,是一位才华横溢仪表堂堂的的有志青年,少年时期忧国忧民,极具爱国思想。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生于公元772年。在公元778年,年仅六岁的李绅丧父,随母迁居无锡娘家。在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盛行。特别是唐朝时期,那个看重出身与

  • 从“粒粒皆辛苦”到一餐杀死300只鸡,是什么改变了李绅

    历史解密编辑:不做梦的人标签:李绅,韩愈,宰相,唐朝,诗人,李德裕,刘禹锡,唐宣宗,御史中丞

    唐德宗贞元15年,屡试不中的李绅站在毫州的观稼台上,目之所及的是农民们在烈日炎炎之下,浑汗如雨的场景。回想起自己年幼时随母亲颠沛流离时吃过的苦,有感而发,随口吟诵两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盆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诗跨越了时空,

  • 读诗|“悯农诗人”李绅的奢华家宴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李绅,悯农,李德裕,诗人,韩愈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承载有教化功能的。文以载道,这是古人都懂的道理,所以,这样的课文编排也无可厚非。只是,很多文章的编选,编者只让你知其一,却掩去其二,这让我们对人性的复杂少了思考。《悯农》 (唐 李绅)记不清是小学几年级的课本,里面选有一首名为《悯农》(又名《古风》)的诗,相信大家都能

  • 悯农李绅心怀天下,入仕后却穷奢极侈,为何前后那么“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李绅,悯农,刘禹锡,韩愈,悯农二首,杜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的这首《悯农》,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很多人都会通过这个作品,先入为主的认为李绅是一个心系天下的善人。其实,不然他做的很多事情都与“善”无关,而且吃穿用度极为奢靡,根本不会去体谅农民疾苦。也不会悲悯百姓的辛苦劳作,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双面人”。所以说,评判一个人

  • 曾写下“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原来是贪官酷吏?骄奢生活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绅,白居易,元稹,悯农,酷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悯农》,将农民劳作的艰辛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了教育孩子珍惜粮食的典范之作。而作为这首诗的作者,李绅也永远地活在了小学课本之中。人人皆感叹:能写出如此诗句的人,必然是一位贫苦出身,深知百姓疾苦的好官,亦或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士,然而,真实

  • 远看悲天悯人,近看鱼肉乡里,李绅是如何做到两极分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九门提督章鱼哥标签:李绅,李德裕,宰相,刘禹锡,白居易,节度使

    还记得我们小学课本里面的诗句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种句子但凡是吃过生活的苦,都会有所感触,让人不仅会感慨到底是如此慈悲心肠的人物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呢,他一个是个爱民如子,才高八斗,风度翩翩......不,其实他是一个贪

  • 写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为何当官后,却性情大变,祸害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李绅,李德裕,粒粒皆辛苦,百姓,诗作

    在古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现在也是人们教育后代的观念,毕竟不论何时温饱问题都是大问题,温饱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试想一番如若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那么生存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大问题,也正因为生存之于人类极度重要,所以才使得老一辈人很注重劳动成果,比如农民顶着极

  • 写下《悯农》的李绅,后来成为了怎样的人?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绅,悯农,李德裕,韩愈,刘禹锡,宰相

    《悯农二首》是我们学生时代,在课本里最早接触到的古诗之一。它描绘古代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田间,辛勤劳作的情形,告诉大家,应当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是少数把目光从田园山水、军旅伤怀,转移到现实的田间,描绘人民生活的疾苦的优秀唐诗。其诗作内容体现了中唐诗人对种田者,难能可贵的同情。但是后来却长时间卷入了“牛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