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的身世成谜,他是哪个民族的人?是胡人还是汉人?

白居易的身世成谜,他是哪个民族的人?是胡人还是汉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1485 更新时间:2024/1/27 14:42:19

白居易诗才盖世,有诗王的美称

大唐的标签就是诗,在大唐诗人虽然多,但当得起这个称号、并能流芳百世的人,却还是有数的,这其中,白居易就是特别醒目的一位。

白居易是中晚唐时期的诗人,这个时候,大唐的国势已经无可奈何地走下坡路了,并且已经完全看不到复兴的希望。

虽然国运不昌,但诗歌的发展却没有如同国运那样无可挽救,中晚唐时期的诗人,以白居易为代表,在大唐诗坛依然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这个时候,虽然在诗人和诗歌的数量上不能与盛唐时期相比,但在诗歌创作的手法和内容上,却出现了转折,为大唐诗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白居易就是其中做出贡献较大的一位。

白居易之所以出名,不仅在于他的诗歌质量高,还在于数量多,从目前保存的数量看,白居易是大唐诗人作品最多的一位,更难能可贵的是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涉及面广、绝句、律诗、古风等题材都有涉猎,而且都有代表作,因此,白居易被称作诗王,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驾齐驱,成为大唐诗坛的代表人物。

性格柔顺,人生之苦平稳

白居易人虽然聪明,但却非常刻苦,从不以聪明自居,更不曾因此而荒废学业。据说白居易满月时,就被保姆抱着认屏风上的字,保姆惊奇地发现,第一天在他面前读的字,第二天再读时,白居易的目光竟然能准确地落在读出的字上面。

消息传开后,白家人都庆幸自己家有了一位神童和读书的种子,在未来,或许能依靠读书而广大门楣。

果然,白居易长大后,没有辜负家人的厚望,在参加大唐最难的进士考试时,白居易第一次参加,就高中进士。

那一年,大唐进士只录取了17人,而白居易却是这17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这也足见他读书的天赋了。

白居易考取了进士,有了做官的资格,也就正式进入了官场,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但是,与考试的顺风顺水相比,白居易在仕途上的发展,却非常不顺。在前期,白居易基本上都是当的一些小官,而且还遭遇了多次贬署。好容易盼到有皇帝欣赏他,但却因为他喜欢提意见,惹得皇帝不高兴,被赶出了中央。

有了这些经历,白居易算是彻底丧失了向上爬的兴趣,开始随波逐流,也因此迎来了官场上的转机,并在晚年成为朝廷的封疆大吏,但却从没有掌握实权,只有荣光和荣华。

好在白居易性格恬淡,也不以为意,开始安心在诗歌创作上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一转变,大唐诗坛上才出现了一位诗王。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写实为主,而最出名的就是他的诗歌形式。与过去追求气魄宏大和华丽的唐诗不一样,白居易开创了通俗诗风,即便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在读和听白居易的诗歌时,也不会有什么障碍。这种新鲜的诗歌形式,让白居易得以出名。

当然,如果说白居易是名通俗诗人,那就是贬低了他。白居易的诗歌中,流传千古的名句可以说比比皆是,这也足见他写诗的功底。

白居易到底是胡人还是汉人?

白居易的民族身份到底是汉人还是胡人,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白居易因为是高官,所以有资格为自己立传。按道理,这问题应该很好解决。但恰恰是他自己的传记,把自己的民族身份弄得非常复杂。

白居易在自己写的家谱传记中,强调自己是汉人,而且还是不一般的汉人,是山西望族,其祖先可以追溯到战国楚国公族白公胜白乙丙,一直延续到秦国战神武安君白起

单看这些人名,就应该肃然起敬了。可以说,白居易的家谱是让人非常羡慕的。

但家谱不是说你把历史上的名人放进去,这些名人就是你的祖先了,这需要明确的考据来证明。

在这方面,白居易却做得不认真,他没有交待这些名人和自己的关系来源,仿佛这些人之所以是自己的祖先,就是因为大家都姓白,都住在山西。

这样的说辞,自然很难让人信服。以至于在白居易去世后,一些有心要为他扬名的人,在为他做传时,在考据门风方面,都觉得难以下笔把他和古人联系起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和白居易同时代的名人,如李商隐等,都认为白居易自己写的家谱不可信。

白居易是胡人的理由可信吗?

白居易的家族不是一个小家族,白家有出息的人也不止白居易一个,他的堂弟白敏中在官场上的出息比他还要大,最高职位是宰相。在大唐的政府中,宰相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和白敏中一起当宰相的人,在上班时,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办公,原因就是他是一个胡人,而白敏中也从没有反驳这种说法。既然白敏中是胡人,那么,白居易作为他的堂哥,自然也是胡人无疑了。

还有记载表明,白居易对自己的胡人身份是心知肚明的,因为在他亲笔写的家谱里,他不光把先秦时代的姓白的人当作自己的祖先,还把当时的名人,一位来自天竺的僧人白寂然当作自己的本家。

这位僧人是当然的胡人了,白居易和他攀亲,自然就在表明自己不是汉人,而是胡人了。如果白居易不知道自己的民族身份,是断然不会以大唐官员的身份去和一位来自天竺的和尚结亲的。

这样一来,有关白居易民族属性的争论就难以下结论了。白居易一会说自己是名正言顺的汉人,但又有胡人的堂弟和远亲,这又是为什么呢?白居易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民族身份上有前后不一的说辞呢?他到底要掩藏什么?这其中的谜图还需要继续研究。

更多文章

  • 大诗人白居易才华横溢,晚年却成了好色老头?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白居易,诗人,唐宪宗,元稹,琵琶行,长安

    白居易本是心怀天下的‘五好少年’,到了晚年却嗜色如命,姬妾成群,频繁买卖,堪称真正的大唐‘渣男’,是什么让他彻底黑化?白居易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白居易作为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有着‘诗魔’和‘诗王’的称号,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文豪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位

  • 白居易《琴茶》: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琴茶,渌水,诗作,联写,唐朝,诗人,白居易,刘禹锡

    写在前面:“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惩恶劝善,补察时政。”,则是他诗歌创作的初衷。“唯歌生民病,但得天子知。”,虽说贬官江州是他由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的转折点,但“葵枝尤向日”,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春,57岁的白居易因病辞官,改授

  • 当李白遇上白居易:一颗强大的内心,能够超越所有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将进酒,问刘十九,长恨歌

    且行且忘且随风,且停且看且从容。作者:洞见CC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的才情,足以支撑盛唐诗作的半壁江山。更可贵的,是他骨子里的潇洒豪迈,倾洒在笔墨间,给了无数人泅渡苦海的力量。此后出生的白居易,也是深受李白影响。白居易,字乐天

  • “延迟退休”引发的政坛地震,让白居易和杜牧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诗人,延迟退休,白居易,杜牧,张祜,唐宪宗,唐朝,千古名句,政坛地震,散文家,元稹,苏轼

    夫80后,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见高等学校之分配。但房价的高杠杆你没躲过,还和诸多90后一起迎来了“延迟退休”的时代。本身,35岁焦虑期已经越发严重,还要继续苟到65岁。一想到我们过60大寿,还要跟领导请假,就不由自主苦笑了起来。01古人也有延迟退休其实,延迟退休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不过,事先说明一下

  • “京漂”白居易穷尽一生只为买房,首套房靠老妈,结婚住出租房

    历史解密编辑:紫芸情感小故事标签: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柳宗元,李白,长安

    白居易一生买了三套房。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说,一套比一套大,一套比一套更豪华。少年坎坷,穷的和我很像白居易出生在河南官宦人家,由于战乱,12岁时投靠南京的叔父,十四五岁时在叔父的资助下,只身游历人间天堂——苏杭,而那时,跟他同岁的刘禹锡已名震天下了。16岁时,白居易鉴于自己的窘况,前去长安谋取功名。其父

  • 冬至, 白居易写下一首诗, 千年来脍炙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丹妮讲体育标签:白居易,杜甫,月夜,王维,诗词,诗人

    别离,是古典文学中永恒而常新的主题。驿站馆舍,连同它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因为其独有的功能,而被百代文人写入诗句,笼罩着挥之不去的离情别绪。倘若那些迁客骚人在羁旅途中又恰逢佳节,尤其是岁末除夕,独居孤馆的那份滋味,更是可想而知矣。白居易宦游河北,时值冬至,正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和节气之一,年根儿临近,自己

  • 白居易《村夜》: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村夜,李煜,诗人,唐朝,白居易,望野田,荞麦花

    前言:“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上沙沙振羽,至有情味。”,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仿佛情景再现,又想起了小时候初秋的夜晚。灯下,和妈妈一起把早熟的芸豆角穿成串,挂在窗外的屋檐上,那是妈妈为来年播种留下的种子,窗外月色如水,秋虫在草丛里此起彼伏地鸣唱。可是,这样恬淡的秋夜,在妈妈过世后,却

  • 晚年白居易:贪恋好色、姬妾成群、放荡不羁?

    历史解密编辑:年代回忆标签:白居易,元稹,李白,刘禹锡,杜甫,长恨歌

    晚年的白居易最喜欢15岁的小女孩,姬妾养到18岁就要换一批。年少时,白居易是个痴情人,与邻家女孩青梅竹马,却没有结果;中年时,娶了同事的妹妹,却还在惦记着心头的白月光;到了晚年,白居易更是放浪形骸,不断纳妾,成了后人眼中的好色老头。这个写出《长恨歌》的男人,了解了他那场烂俗且虐心的初恋,也许会改变你

  • 白居易梦见死去的好友,起床后写下一诗,不料竟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元稹,诗人,颈联,尾联,梦中,唐朝,白居易,千古名句

    友谊,是一种珍贵的情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它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滋润我们的心田;如同一束永不散去的阳光,温暖人生的寒冬;如同一座永不倒塌的城堡,慰藉失意的人们……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谊就是如此,以至于元稹去世多年后,白居易经常梦到他。有一次,白居易又梦见死去的元稹,起床后写下一首诗,不料竟成

  • 白居易一首《大林寺桃花》表现了对春天的无限留恋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盛开,唐人,春天,诗人,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四十六岁那年,当时他因越职言事,受到朝廷当权者的迫害,被贬为江州司马。所谓司马大概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的辅佐或者副手,但是被贬官员往往是有职无权。所以,这个时期的白居易应该是有志难伸,英雄无用武之地,生活相对是比较苦闷的。好在,他有乐天性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在生活中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