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文广当了驸马爷?挂帅征南的他是如何单枪破双枪战胜吕万年的?

杨文广当了驸马爷?挂帅征南的他是如何单枪破双枪战胜吕万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侠歌快看 访问量:2845 更新时间:2023/12/7 13:56:50

在《杨家将》相关评书中,天波杨府有两位皇亲国戚,他们一个是南清宫八王赵德芳的御妹丈杨六郎,另一个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仁宗皇帝女儿赵百花公主的老公,当朝的驸马,天朝的帝婿杨文广

在评书《杨家将》中,杨文广是少帅杨宗保和浑天侯穆桂英的长子,是三关大元帅杨六郎的孙子。他还有个胞妹叫杨金花(在老版的杨家将中,他的妹妹叫杨宣娘),有个弟弟叫杨文举,皆有不凡的本事。

在评书中,少令公杨文广曾在鹅头寺随张家后人张方(彼时已经出家当了和尚叫慧圆长老)二次学艺,历经八年,他不仅学到了刚猛利落的张家枪法,还在师傅张方的指导之下,将杨家枪法里的精华部分和张家枪法的精华部分融合贯通到了一起。故此,杨文广的枪招那是柔中带刚,刚中带巧;既有巧枪的那种灵巧多变,又有狠枪的刚猛狠辣,在阵前的较量中既有先祖杨六郎枪法阴柔巧妙的一面,又有杨七郎刚猛豪气的一面,是《杨文广征南》里枪法最好的一个。

杨文广学艺有成,奉师命下山为国报效。下山后,他有一场奇遇,探地穴,得到了三国时曹丕命人制造的阴阳宝枪,因此,得了个“宝枪将”的称号。

时逢南唐后裔李青造反、称王于安徽寿州。杨文广为了报效国家,便前去参加京城的武科场比武,并凭借其高超的武艺,战胜了连续29天没有人能打败的擂主狄龙,夺得了帅印。

按照事先的约定,谁最后夺得帅印,就封谁为征南大元帅!仁宗皇上一看现在帅印在杨文广手上,心里还挺高兴的。毕竟帅印交到杨家将手里,比交给那做事大咧咧的狄太保让人心里更踏实一些,所以,便叫内侍把他宣了进来!

“杨文广,快快,快进来!”仁宗一见杨文走了进来,笑着朝他招手道 ,“朕要封你一个大官!”

“什么官呀?”跟着杨文广一起进来的是他的妹妹杨金花,杨金花心急口快,一听皇上说要封哥哥一个大官,便问道。

“大大的官!”皇上笑着说道。

杨文广赶忙瞪了一眼妹妹,意思是对她说,也不看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这个是当今天子,他如果因此怪罪下来,那可是说要杀头就杀头的。瞪完,他连忙拉着她快走几步,来到离皇上两三米前的地方,“扑通”一声跪在地下。

皇上今天心情大好,连忙叫他们平身。他们谢恩之后,便分别站在了两侧。

“你是杨文广胞妹杨金花吧?听说你也上台打擂了,还打败了二太保狄虎,果然是位巾帼小英雄!”皇上笑着对杨金花道。

杨金花听得很高兴,连忙站出来道:“小臣正是杨金花,多谢皇上夸奖!”

“哈哈,好好,果然是杨门女将,朕甚感欣慰,等一下一并加封!”

杨金花连忙道:“谢皇上!”

“杨文广!”

“微臣在!”杨文广听到皇上在叫自己,忙出班答道。

“朕要封你为当朝驸马,你可愿意?”

“啊?”杨文广一听,大出意外,还以为说要封自己为征南元帅,没想到是要招自己为帝婿,他是皇上,我能说不同意吗?想到这里,只好接着说,“微臣愿意!”

“原来你说的大大的官,就是新郎官啊?”杨金花一听皇上要招哥哥为驸马十分高兴,一高兴又把细节给忽略了,话到嘴边,拦也拦不住。

“哈哈哈,正是!”仁宗皇帝听杨文广说愿意,心情十分愉悦,笑着对杨金花说,“你说,朕的驸马,天朝的帝婿!这是不是大大的官?”

杨金花说:“是,不过,你不封他当元帅了吗?”

“哈哈,你个小姑娘,帅印在他手,还用朕封吗?他已经是征南大元帅了!”

杨文广在旁边一听,赶忙又站出班前,说道:“谢主隆恩!”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没想到仁宗皇上看驸马,也是越看越顺眼,他看着面前长得英俊无比又武艺超凡的杨文广,心里十分的满意,他说:“不必多谢,他日带兵征南,还要驸马你劳心费力呢!”

杨金花看皇上这么客气和哥哥说话,心想趁皇上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那我再问一下是哪个公主要嫁给我哥吧?想到这里,她便出班奏道:“皇上,小臣心里有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问?”

“但问无妨!”

“说错了可不要怪罪我哦!”

皇上今天心情确实较平日更好,就说:“不怪!”

杨金花见皇上这样说了,就问:“我想问,皇上是要把哪一位公主许配给我哥哥呢?”

皇上一听,笑着回道:“哦,我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问题?这个你不问我也是要说的,那我就提前和大家公布了吧,朕要将百花公主许配给杨文广,即日起,杨文广就是朕的驸马,天朝的帝婿!”说着,皇上又用眼睛扫了一眼群臣,“大家以后,记得多多关照他啊!”

文武百官赶紧一起出列,大家异口同声地道:“臣等遵旨,有用之处,能力所及,必竭尽所能!”

“好、好、好!如此甚好!”一想到自己最贴心的小棉袄赵百花终于觅得了佳婿,皇上的心情怎能不好,所以,他今天说出的话也是“好”字连篇。

大太保狄龙为人直爽,他想:自己当擂主连赢29天,还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呢!直到碰到杨文广才知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竟有比自己厉害那么多的高手存在!因此,对于让杨文广挂帅,他是一点意见也没有,他只想为大宋出一份力!所以,他见皇上心情好,也出班奏道:“万岁!您只封了征南大元帅,还有先锋、监军和押粮官这些没有封呢?”

“啊哈,狄爱卿莫急,朕这便遂一封来!”

狄龙没有退回去,他想,我向皇上求一份差事吧。故此,他说:“皇上,微臣遵照万岁旨意摆擂,除了杨文广,其他之人皆莫能敌也,对杨元帅臣甘心拜服!臣愿在杨元帅帐下效微薄之力,望万岁成全!”

皇上其实也还挺喜欢狄太保的,要不然也不会同意让他当擂主,所以,一见他这样说,便问他:“那爱卿想当个什么职位,监军还是先锋?”

狄龙心眼实诚,如果皇上直接封他为先锋,这是他所愿也。但你这样问他,他就不好这样子说了,毕竟刚刚才败在杨文广的手下。所以,他想了一下,说:“我想当那押粮官!”

皇帝一听,对咯,我如果直接封你这个职位,你心里可能会怨我给你的职位小,按你那实诚的心眼,当这个最合适,所以,他说:“好,那朕就照你的意思,封你为押粮官!”

杨金花掂起脚尖,不断往皇上这看。皇上明白,刚才自己说给她也封个官,见这么久还没到她,小姑娘心眼急了。

“杨金花!”

杨金花见终于叫到自己了,开心的跳了出来:“小臣在!”

“朕封你为先锋官!你可愿意?”

杨金花一听让自己当先锋,可高兴了,说:“我可愿意了,多谢皇上!”

还差个监军了,不要小看了这个监军,在宋朝重文抑武的时代,武人是最不被信任的。你想宋朝赵匡胤原来也是武将出身,后来通过陈桥兵变成为开国皇帝的,所以,老赵家一直也防着军队里威望甚高的武将,每次派大将出征,都设有监军一职,就是防止武人谋反或者谋利的。

不过,这次由杨文广挂帅,派谁当监军就无所谓了。为什么啊?因为杨文广已经是老赵家的帝婿了,是有姻亲关系的人了,也就是说是自己人了,那就不用防了。

但制度不能破,怎么也得派一个啊。有了,寇准的孙子寇成刚刚点了榜眼,这小子玩脑筋急转弯玩得特别溜,不如让他当个监军,或许关键的时候,还能给驸马出出主意什么的。对,就这么办!皇上想到这里,便加封寇成为监军兼认军师,说让他辅佐杨文广征南。

寇成这小子多机灵啊,一听让自己辅佐杨文广征南,就知道自己这个监军只是个闲职,不然,依监军的权力,那是监督杨文广打仗的,现在变成了辅佐杨文广打仗,那不是闲职是什么?好在,寇成是个好人,他也不计较有无实权,能为国家出力就好。

仁宗皇帝一看加封完了,心想,如果不是军情紧急,应该让杨文广和百花公主完了婚再去前敌。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便对杨文广说:“驸马和有出征任务的各位,下朝后宜回家准备一下,明天就带兵出发!朕在这里祝大家旗开得胜,早日凯旋,早日班师回朝!到那时,朕再行论功行赏。特别是驸马,在外面一定要保重身体,等你征南回来,我们好喝你和百花公主的喜酒!”

后面寒暄之话,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不再多提。

且说杨文广挂帅出征,大军士气十分高涨,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连破数关后,更是势如破竹。后面到了朱茶关,杨文广又率军不仅夺得了关口的胜利,还降服了守将吴琨,连他的女儿吴金定也被杨文广收服,成为了他的贤内助(妻子),真是可喜可贺也。

再说南唐那边,经过这一段时日里的连失数关,他们都知道了杨文广兵马的厉害了,于是,赶紧加快了招兵买马的步伐,大量招收武艺高强的人士,号称双枪无敌将丁彦平传人的吕万年也前去应征。

寿州演武厅,吕万年左右手各持一杆铁枪,同时使开,便将那双枪绝技演练了起来。但见其两杆双头四尖枪恍若一对蛟龙,枪招动作十分娴熟,招与招之间衔接的行云流水;枪招之变化多端,时若游龙、时若疾兔,虚虚实实有快有慢,指东打西,高深莫测。

他的双枪绝技共有三十六路,每一路两招,共有七十二招,当双龙出海、双管齐下、双宿双飞、双豆塞耳、二龙戏珠与盘肘枪这些绝技一一演练出来时,负责招兵考试的洪飞老道不住地点头称赞。因为,他已经看出吕万年要比秦天民、吴琨那些人物高出太多,就封吕万年为镇殿大将军。起初还有人不服,洪飞便让他们和吕万年比试,一连三天,前来挑战的没有一个能够战胜吕万年的,于是,吕万年在南唐军中从此被称为“双枪无敌将”。

这天,探子来服,说宋军已经攻到了朱茶关,吕万年便被南唐封为先锋官前去营救,当时,他们还不知道朱茶关已被杨文广他们拿下了。等吕万年到了朱茶关时,才知守将吴琨已经降宋,女将吴金定也嫁给了杨文广了。盛怒之下的吕万年便到关前叫阵,指名叫杨文广出来受死!

杨文广率军出城迎敌,两军阵前,杨文广一挺手中枪,示意大家摆好阵势。自己一催战马,就要准备出阵会敌。

“元帅,南唐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末将不才,愿前去会他!”说话者正是先锋官杨金花。

“金花,且莫轻玫。”

“元帅放心。”杨金花提刀跃马,杀向前去,高声喝道:“反贼,通上名来,送你一死。”

“好匹夫!某家乃南唐镇殿大将军、征宋先锋官吕万年是也,你是哪位?”

“哈哈,你是先锋,我也是先锋,我乃征南大元帅杨文广之妹杨金花。看刀!”

杨金花将绣绒刀一举,使一招“力劈华山”向吕万年面门劈了过去。眼看就要被劈到之时,吕万年才挥左手用枪往上一挡,右手持另一杆枪直奔杨金花的心窝。

杨金花不甘示弱,侧身一闪,反手又一刀“砍死你个扑街”向吕万年胸口砍去。吕万年快速的用双手将两把银枪并拢,用力向外一挡,“当”的一声,就把杨金花的刀给震开了。

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七八个回合,技高一筹的吕万年趁着两马错蹬之际,一枪打到了杨金花的后背之上。杨金花口吐鲜血,败回本阵。随后出阵的狄龙和狄虎,也先后败下阵来。

杨文广在阵前观阵多时,此时,他不再同意手下说对方是“鸡”,刚刚狄龙和狄虎还说什么“杀鸡不用宰牛刀”的,结果接连败退了回来,一个伤得比一个重!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杨文广想着,一催战马来到了阵前。

吕万年一瞧,马鞍上坐的这个人,头戴银盔,身穿银甲,外披一件白袍,细腰粗臂,座下一匹白龙马,手中一杆黑白分明的长枪。再往脸上瞧,面如冠玉,目如星朗。天庭满,地格衬,牙白似玉红嘴唇。好比罗成再世,又像赵云重生!

他心想,这个人应该就是杨文广了,便问:“来人可是杨文广,杨元帅?”

杨文广道:“正是本帅,你是双枪无敌吕万年?”

“正是本将军!你连夺我南唐关口,连伤我南唐战将,今日本将军就叫你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吕将军所言极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怎么自称双枪无敌?”

“这……我说不过你!”吕万年一时语塞,心想,斗嘴已先输一场,只能从交战中赢回来了!便说,“你进招吧!”

杨文广是穆桂英的大儿子,他自小熟读各种兵书,知道双枪是克制单枪的利器。他记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枪谱》里说过:“双枪不出手,单枪莫先动,双枪一出手,单枪抢先手”。所以,只要吕万年不出招,他的阴阳枪是绝对先不会出手的。

“你远来是客,还是你先请吧!”杨文广说。

双枪无敌将吕万年更是深知不能先出手的道理,所以,两人阵前各自报号之后,又闲聊了好一会,谁都不率先出招。

杨文广手托阴阳宝枪,不慌不忙,两眼瞪得铜铃一般大,看着吕万年的双枪。吕万年等杨文广先出手,杨文广等吕万年先出手,两匹马在阵前团团打转,一共转了七七四十九圈。

吕万年先憋不住了,他一勒战马,大嘴一撇,叫道:“杨元帅,你为何不敢出手,莫非是怕了某家不成?”

杨文广心想:这姓两个口的,不仅嘴多,心眼儿也不少,还想用激将法,我才不会上你的当!想罢,杨文广哈哈大笑:“哈哈!本帅武艺了得,与人交手,向来都是先让别人先出手的,何况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先锋官,不让你先出手,我怕人家说我欺负你啊!”

这几句话说得吕万年火往上冒,他一想自己刚刚阵前连赢三场,难道第四场会输?定是杨文广在阵前见识了自己的厉害怯阵,不敢出招了。想到这里,他一催战马,手挺双枪直奔杨文广的左右胸口刺来。

吕万年这一发招,杨文广可高兴坏了,他就等着他出招呢!所以,他既不慌也不忙,心头牢记《枪谱》里单枪破双枪的方法,胸有成竹。

不信,你看!杨文广一看吕万年双枪往自己的两边胸口扎来,他便将阴阳宝枪一横,一咬牙双手一起用力猛得一下由下往上一格便同时震开了吕万年的双枪,然后,又急急将枪当棍使出五分力气由右向左朝吕万年拦腰打了过去。

吕万年想躲,躲闪不及了,左肋被阴阳宝枪的枪杆重重得打了一下,疼得他差点没背过气去!好不容易才缓过劲来,一看,杨文广那寒光逼人的阴阳宝枪,枪尖正抵在他的脖颈之上。

杨文广见吕万年缓过劲来了,便把阴阳宝枪一收,抱拳道:“吕将军,本帅多有冒犯,尚请见谅!将军若有不服,可拨马再战!”

吕万年一摸自己肋下痛处,知道杨文广之前已经手下留情了,不然,自己不要说殒命不殒命,至少肋骨是保不住了。刚刚自己肋部遭到重击,一时炫晕过去,他本可以趁机杀了自己,但是他却没有趁机痛下毒手,现在还说可以拨马再战,真是大仁大义也!想到这里,吕万年把双枪并在左手,对杨文广深深作了一揖,道:“战场无父子,杨元帅为何刀下容人?”

杨文广道:“我与吕将军并无深仇大恨,如今阵前厮杀也是各为其主,我见吕将军枪法超群,想之前学武不易,实不忍心伤害将军也!然,南唐李青起兵造反,实不得人心,若将军不再助纣为虐,不枉你我相识一场也!”

吕万年听杨文广如此一说,当下抱拳道:“杨元帅所言甚是,吕某感谢元帅的不杀之恩,从今日始,南唐再无双枪吕万年矣!”说完,一拨战马,往北而去。

经此一战,杨文广单枪破双枪之名在当时便四下传扬,闻听者无不竖起大拇指暗暗赞叹!而吕万年也是信守承诺之人,他这一去,再也没有回归南唐,南唐从此再无双枪无敌将。

更多文章

  • 张舜民一首题咏岳阳楼之作,意蕴悠长,动人心魄,极具艺术感染力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张舜民,岳阳楼,阳关曲,王维,洞庭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多年后,崔颢登临黄鹤楼的乡愁,使得彼时岳阳楼上的张舜民是如此的感同身受。只是,而于张舜民而言,这去国离乡的贬谪之愁,更甚于崔颢的羁旅之愁。八百里洞庭湖,横无际涯,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最壮丽的景观。可是,它对于蒙冤遭贬的张舜民来说,却又承载着那么多的离愁别恨。山高水远,

  • 宋代诗人张舜民的30首绝句,此行却在樊川尾,稻熟鱼肥柿子黄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张舜民,樊川尾,诗人,柿子,西风,绝句

    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

  • 北宋文学家张舜民十首诗词,词作风格与苏轼相近,常被人误为苏词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张舜民,苏轼,诗词,苏词,诗作

    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陕西路邠州人。他是"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的姐夫。他是宋神宗年间的进士,他为人正直,敢直言,善于书画。公元1081年,张舜民曾随高遵裕西征西夏灵州,最终无功而还。他还作诗嘲讽此次战役,如"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

  • 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再提升丨宝丰县园林绿化中心顺利接管程颢广场、汝瓷公园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程颢,园林,宝丰县,公园,绿化,汝瓷

    近期,宝丰县园林绿化中心严格按照城市工程基础设施移交工程要求,全力做好汝瓷公园、程颢广场的接收工作,形成界限清晰、权限明晰、管理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便民服务作用。一、现场查看,掌握公园实际情况。中心业务科室联合交通局、施工建设方对移交的汝瓷公园、程颢广场实地查看,明确工

  • 《千家诗》120《秋日偶成·其二》程颢 |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程颢,秋日偶成·其二,千家诗,王安石,大儒

    秋日偶成·其二【宋】程颢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译文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都是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

  • 千家诗108《郊行即事》宋·程颢 |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程颢,郊行即事,游衍,好天气,王安石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注释①恣行:尽情游赏。②遥山:远山。③兴:乘兴,随兴。④乱红:指落花。⑤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译文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

  • 《千家诗》65《题淮南寺》程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程颢,题淮南寺,千家诗,诗人,悲秋

    题淮南寺宋•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译文】南去北来没有羁扰我想休息就休息, 西风吹尽楚江上的白草蘋煞是悲戚。我们修道人可不是见秋生悲的骚客, 任凭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相对愁悲。【注释】⑴淮南寺:寺名,在今江苏扬州。淮南,道名。治所在扬州(今属江苏)。⑵休便

  • 《千家诗》121《游月陂》程颢 |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程颢,游月陂,水心云,林下泉,千家诗,王安石

    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译文】在月陂岸堤上东西南北来回行走,北面拥有高耸入云的百尺高台。一切事物已随秋天节气而发生变化,显出萧条的迹象,暂且趁着水边傍晚的凉意,畅饮几杯。水中云影

  • 职场小故事:学做君子,不妨从学习程颢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视觉说标签:程颢,王安石,宋明,职场

    (历史人物)程颢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追随他三十余年的门生刘立之常跟朋友说:“与老师相处这么久,从来没见他发过火、动过怒,一般人很难有这种修养。”职场小故事:学做君子,不妨从学习程颢开始学生们每天听从程颢的谆谆教导,又从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儒者风范,大家都说:“与程老师相处,真有

  • 宋朝道士自称活了1700岁,见过孔子和刘邦,程颢:我不想认识他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孔子,刘邦,程颢,宋朝,道士

    自古听说长生不老、人死复生、鬼神之说的一系列故事,大都出现在影视剧当中。但现实生活之中真会存在此现象吗?科学无法解说,只留玄学定论。生老病死是世间定律。在现实生活之中,人活百岁是正常之事,但活到100岁的人少之又少会让人惊奇,那千岁更不用说了,谁会信?若现实之中真有活过千岁之人想必是有阴谋论,千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