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瀛奎律髓107·卷42寄赠类,陈师道寄岳父五律,方回评价学杜逼真

瀛奎律髓107·卷42寄赠类,陈师道寄岳父五律,方回评价学杜逼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2218 更新时间:2023/12/30 19:54:20

前言

方回在瀛奎律髓第42卷中,选录了38首五言律诗,唐人五律有23首,宋人五律有15首。

在宋人的这些作品中,最受好评的是陈师道写给岳父的一首诗。

一、穷人陈师道

陈师道《寄外舅郭大夫》: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陈师道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苏门六君子之一,平生时乖运蹇,穷困得甚至养不活妻儿。冬季外出参加朝廷大典,妻子甚至要出去借棉衣给他穿。

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陈师道的外舅(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陈师道把妻子和一女二子托付给了岳父一起入川。

在送别时,陈师道还做了《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送内》和《别三子》三首诗,不过这三首诗都是古体诗,所以不会被方回收录在《瀛奎律髓》中。

独自在长安的陈师道,收到了从成都来的消息,于是作了这首五律。

此诗通篇言情叙事,没有景物的描写。只写情不写景,在律诗中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方式,缺少景物的律诗佳作不多。

不过,陈师道这首诗颇受历朝文人的好评。

二、反接法与学杜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从四川回来了一个朋友,送来一封信(或是口信),告诉我妻子儿女还在岳父那里居住。

颔联很有特点: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我非常明白,这是来传送家人消息的,但是我却不忍心问家人的情况如何。言外之意是担心有不好的消息。

这首诗被方回评价说:

“后山学杜,此其逼真者。枯淡瘦劲,情味深幽。”

颔联即学杜甫的言情方式,杜甫在《述怀》中提到,自己和妻子隔绝很久,于是寄了一封信给妻子,但是接下来却说自己害怕收到回信:

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述怀》

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中评价说:

杜诗)又有反接法,《述怀》篇云:“自寄一封节,今已十月后。”若云“不见消息来”,平平语耳。今云:“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斗觉惊心动魄矣。

直接,就是“不见消息来、殷勤问何如 ”,反接,即:“反畏消息来、不忍问何如“。

更早一些,初唐的宋之问用此法: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如果是一个心无挂碍的孩子,一定会“近乡情更切,欢喜问来人”。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忍疏。颔联与颈联之间跳跃过了解家人消息的过程。颈联是得知家人安好后,作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好歹身体健康‘,一家人相亲相爱,更不会疏远。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尾联叹息,想到自己老病而无功名,忍不住泪洒书信。

三、关于景语和白战体

方回点评这首诗的时候,还指出这首诗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景语:

晚唐人非风、花、雪、月、禽、鸟、虫、鱼、竹、树,则一字不能作。九僧者流,为人所禁,诗不能成,曷不观此作乎?

晚唐人作诗,总离不开写景。否则就不会作诗。宋朝的九僧,亦如此, 假如被人禁用这些常见的风花雪月等写景词语(白战体),就做不出诗来了。方回说,为何大家不好好看一下陈师道是怎样作诗呢?

纪晓岚认为,如此评判作诗写景有些太过:

晚唐人点缀景物,诚为琐屑陈因。然前代诗人亦未尝不寓情于景。此语虽切中晚唐之病,然必欲一举而空之 ,则主持太过。

纪晓岚说,晚唐人过于纠结描写琐碎的景色,但是优秀的诗人创作时往往情景交融、景中寓情。方回虽然点出了晚唐诗人的短处,但是未免有些纠枉过正。

其实方回举例的景语,是常见的写景套路。了解白战体(也叫禁体诗)的人,都知道欧阳修《六一诗话》中记载九僧的故事:

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辞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阁笔。《六一诗话》

白战体,不是不让写景,只是不让用常用词语来写景。方回以白战体举例,评论陈师道这首不写景只言情的诗,并不太恰当。

结束语

近体诗,往往有景语、情语之分,特别是中间二联,惯例是一联写景,一联抒情。不过,也有通篇写景或者通篇抒情议论的律诗。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往往寄托有情思,情感通过写景表现出来。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五律习作107寄赠类《赠学子》:

十载寒窗苦,骄矜敢自夸。蟾宫定折桂,星汉任乘槎。

破卷题如海,悬梁眼欲花。明朝天地阔,悲喜更无涯。

@老街味道

更多文章

  • 陈师道在冬日里写下的这一首诗,尽显豁达情怀,不愧为苏门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陈师道,平野,一首,诗人,人语,乡愁

    季节摇落繁华,岁月渐行渐远,时光带着我们走进了深邃沉稳的冬季。菊暗荷枯,北风猎猎,清霜飞雪,季节深处,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寒凉萦绕心间。很喜欢北宋诗人陈师道在冬日里写的一首诗,“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写尽了冬日的温暖宁静。陈师道三十八岁时,由徐州教授改任颖州教授。这次调动,是由于他私送被贬杭州的苏轼

  • 苏门四学士张耒的十首诗词,其诗词平易流丽明快,语言香浓婉约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张耒,苏门,苏轼,诗词,白居易,黄庭坚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和秦观、黄庭坚、晁补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他的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他就是张耒(lěi)。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进士出身,他的外祖父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

  • 张耒:他是苏东坡的弟子,诗文洋洋大观,为何现在竟没几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张耒,苏轼,黄庭坚,白居易,苏辙,苏东坡,弦乐器,王安石,书法家

    张耒:淹留君莫叹,荣辱竟虚空要说文学史上被低估的人物,张耒绝对位列其中,按说他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老师和学友们都故亡后,一人独撑苏门旗帜,以闻道苏轼自负,仍作为文坛中流砥柱,传道受业,光大文风。故《宋史》称其:“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被低估或被忽视也很正常,先生东坡就不用说了,那秦观有“两情

  • 《千家诗》116《夏日》张耒 |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夏日,千家诗,月影,燕雀,诗人

    夏 日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译文: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

  • 晁补之:心中有梅,眼中方得见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边边标签:晁补,中香,梅香,梅花,桃花

    「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图文原创:人生边边欢迎转载,谢绝抄袭01骨相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这段论述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世间皮相美者不多见,骨相美者更是罕有。皮囊与灵魂,就这样清晰地被界定出来,一语惊醒梦中人。用同样的准

  • 经典古文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晁补,新城游北山记,苏轼,宋神宗,诗词,鸡肋集

    每天读一篇古文试试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畅读经典,莹目怡心。 天清而明: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地深而幽: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这篇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画面感极强,景物幽深之处,如同身临其境。语言简洁精炼,恐怖氛围烘托得尤其突

  • 晁补之一首《忆少年·别历下》,在不舍中感叹世事无常,年华易逝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诗词,苏轼,宋朝,唐朝,刘禹锡,陶渊明,晁补之,古典乐,世事无常,唐宋八大家,忆少年·别历下

    对于“苏门四学士”的诗词,前段时间陆续学习了不少,但唯独没有学习过晁补之的诗词。究其原因,大概就是从众心理所致。现如今,网络上流传很多秦观、黄庭坚的诗词,张耒稍微逊色,但也有一部分拥趸,唯独晁补之显得悄无声息。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晁补之竟然是我们山东老乡,今山东菏泽巨野人。他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

  • 吴越王写给妻子的信,被晁补之写进诗里,七个字堪称情书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吴王,唐朝,朝代,宋朝,吴越国,吴越王,晁补之,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问起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顺序,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这朝代歌。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朝代历史,就这么简单概括了。其实每个朝代更迭之间,都有一段过程。尤其是唐宋之间,更为错综复杂。907年唐朝灭亡到960年宋朝建立,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五代轮番上阵,十国也跃跃欲试。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如此快

  • 晁补之的一首游子伤别之作,此词篇幅虽小,但感情的份量却很沉重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杨柳,苏轼,离别,陈迹,唐朝,刘禹锡,晁补之,王安石,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归来子,祖籍济州巨野。宋神宗元丰二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著作佐郎等职。崇宁二年罢官归隐。晁补之少年得志,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羁宦生活与田园景物,颇有苏轼遗风。有《鸡肋集》,词集《晁氏琴趣外篇》。哲宗绍圣二年,晁补之被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他告别

  • 本周38篇作品上榜,晁补之《踏莎行》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打卡,诗人,唐朝,踏莎行,钢笔字,晁补之,古典乐,诗歌精神

    上一期的钢笔字练字打卡的作业,是晁补之的《喜朝天·踏莎行》,这里顺便提两个知识点,首先作者的晁补之,这个字发音是chao2,水浒里有个晁盖。第二,词牌名,踏莎行,不是sha是suo...喜朝天・踏莎行/宋・晁补之 众芳残。海棠正轻盈,绿鬓朱颜。碎锦繁绣,更柔柯映碧,纤搊匀殷。谁与将红间白,采熏笼、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