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师道在冬日里写下的这一首诗,尽显豁达情怀,不愧为苏门学士

陈师道在冬日里写下的这一首诗,尽显豁达情怀,不愧为苏门学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端书馆 访问量:2235 更新时间:2023/12/30 17:45:05

季节摇落繁华,岁月渐行渐远,时光带着我们走进了深邃沉稳的冬季。菊暗荷枯,北风猎猎,清霜飞雪,季节深处,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寒凉萦绕心间。很喜欢北诗人陈师道在冬日里写的一首诗,“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写尽了冬日的温暖宁静。

陈师道三十八岁时,由州教授改任颖州教授。这次调动,是由于他私送被贬杭州的苏轼,为朝中党人上书弹劾。他因此断送了晋升的机会。诗人这此泛淮赴颍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泛淮》

陈师道 〔宋代〕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

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

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

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

诗人这次淮上之行,正赶上冬晴,天气本来暖,加上初日照临,又遇退潮,顺水顺风。诗的开篇描写的旅途气象,是平和、宁静、温暖,诗人的心情也是畅适的。

次联“鸟飞”、“人语”,更是一幅江淮水国图。鸟飞碧云中,与云彩共映于淮水,犹如在水中飞翔。“鸟 飞云水里”五字,不仅说尽顺水行舟,明丽清逸的意境。对句“人语橹声中”,更是佳句。诗人高坐船上,橹声哑哑,人语嘈杂。本来局促的小船,寂寞的旅行,因此平添了无限意趣。

这一联,上句绘形,富于画意,下句写声, 富于人情。两相融合,使诗情从第一联.的“温暖畅适变得更加明丽开朗。

“平野容回顾” ,说楚地平阔,四野无山,使诗人得以伸展视线,回顾故乡彭城。乡愁淡淡,尽在一顾之中。这里虽非故土,但平野亦自多情,容他恣意回望。

“无山会有终”,说江淮平原虽然“无山”,好像没有林泉胜景,但他必将有终老故乡之日,不至于毕生奔走天涯。十字写回顾之情,终老之愿,总是从“平野”、“无山”的眼前景逗出,句句不离泛淮所见。

一点淡淡的乡愁,一缕终老的心愿,刚刚给画面投上一小片阴云,马上又被一声长啸驱开了。

“倚樯聊自逸, 吟啸不须工。”作者坦荡的胸怀,驱散了薄雾轻愁。他靠着船桅,吟啸自得,心地顿宽,自有一种超迈的逸气。如此心境,如此风光,正可任情吟啸,不必计较诗句的工拙了。

这首诗从风和日暖一路写来,便有一股温暖平顺之气;到“鸟飞”、“人语”,更有一种怡然之乐,颈联偶然点了一下乡愁及平生之愿,也随即排遣。表面上,这位失意而执着的诗人,对仕途坎坷已是欣然自适,毫无遗憾的了。其实不然。诗人那种不平之气,全在尾联一一个“聊”字中透出。聊,姑且之意。原来,被朝中小人的中伤,他终究未能完全置之度外;只是“姑且”以旷达超迈之气,驱散心头的浊雾。但他既说“姑且”,一肚子不平之意自在言外。

这首诗所写的水上风光,固然鲜明清丽;写不平静的情怀,也十分含蓄。其运思之幽深,意境之超脱,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美。陈师道的诗,好在一个深字。其心与神俱,排遣俗虑之处,有一种傲岸之气激荡于字里行间。

标签: 陈师道平野一首诗人人语乡愁

更多文章

  • 苏门四学士张耒的十首诗词,其诗词平易流丽明快,语言香浓婉约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张耒,苏门,苏轼,诗词,白居易,黄庭坚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和秦观、黄庭坚、晁补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他的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他就是张耒(lěi)。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进士出身,他的外祖父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

  • 张耒:他是苏东坡的弟子,诗文洋洋大观,为何现在竟没几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张耒,苏轼,黄庭坚,白居易,苏辙,苏东坡,弦乐器,王安石,书法家

    张耒:淹留君莫叹,荣辱竟虚空要说文学史上被低估的人物,张耒绝对位列其中,按说他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老师和学友们都故亡后,一人独撑苏门旗帜,以闻道苏轼自负,仍作为文坛中流砥柱,传道受业,光大文风。故《宋史》称其:“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被低估或被忽视也很正常,先生东坡就不用说了,那秦观有“两情

  • 《千家诗》116《夏日》张耒 |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夏日,千家诗,月影,燕雀,诗人

    夏 日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译文: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

  • 晁补之:心中有梅,眼中方得见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边边标签:晁补,中香,梅香,梅花,桃花

    「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图文原创:人生边边欢迎转载,谢绝抄袭01骨相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这段论述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世间皮相美者不多见,骨相美者更是罕有。皮囊与灵魂,就这样清晰地被界定出来,一语惊醒梦中人。用同样的准

  • 经典古文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晁补,新城游北山记,苏轼,宋神宗,诗词,鸡肋集

    每天读一篇古文试试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畅读经典,莹目怡心。 天清而明: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地深而幽: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这篇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画面感极强,景物幽深之处,如同身临其境。语言简洁精炼,恐怖氛围烘托得尤其突

  • 晁补之一首《忆少年·别历下》,在不舍中感叹世事无常,年华易逝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诗词,苏轼,宋朝,唐朝,刘禹锡,陶渊明,晁补之,古典乐,世事无常,唐宋八大家,忆少年·别历下

    对于“苏门四学士”的诗词,前段时间陆续学习了不少,但唯独没有学习过晁补之的诗词。究其原因,大概就是从众心理所致。现如今,网络上流传很多秦观、黄庭坚的诗词,张耒稍微逊色,但也有一部分拥趸,唯独晁补之显得悄无声息。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晁补之竟然是我们山东老乡,今山东菏泽巨野人。他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

  • 吴越王写给妻子的信,被晁补之写进诗里,七个字堪称情书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吴王,唐朝,朝代,宋朝,吴越国,吴越王,晁补之,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问起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顺序,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这朝代歌。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朝代历史,就这么简单概括了。其实每个朝代更迭之间,都有一段过程。尤其是唐宋之间,更为错综复杂。907年唐朝灭亡到960年宋朝建立,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五代轮番上阵,十国也跃跃欲试。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如此快

  • 晁补之的一首游子伤别之作,此词篇幅虽小,但感情的份量却很沉重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杨柳,苏轼,离别,陈迹,唐朝,刘禹锡,晁补之,王安石,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归来子,祖籍济州巨野。宋神宗元丰二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著作佐郎等职。崇宁二年罢官归隐。晁补之少年得志,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羁宦生活与田园景物,颇有苏轼遗风。有《鸡肋集》,词集《晁氏琴趣外篇》。哲宗绍圣二年,晁补之被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他告别

  • 本周38篇作品上榜,晁补之《踏莎行》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打卡,诗人,唐朝,踏莎行,钢笔字,晁补之,古典乐,诗歌精神

    上一期的钢笔字练字打卡的作业,是晁补之的《喜朝天·踏莎行》,这里顺便提两个知识点,首先作者的晁补之,这个字发音是chao2,水浒里有个晁盖。第二,词牌名,踏莎行,不是sha是suo...喜朝天・踏莎行/宋・晁补之 众芳残。海棠正轻盈,绿鬓朱颜。碎锦繁绣,更柔柯映碧,纤搊匀殷。谁与将红间白,采熏笼、仙

  • 马植与宋辽金关系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钦点历史标签:辽朝,金国,金朝,宋辽金,燕云地区,五代十国,马植(唐朝)

    马植是宋辽金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灭燕之策”引起了宋辽关系的巨变,为后来的宋金战争埋下了伏笔。通过研究马植的生平经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北宋末年宋金、宋辽关系的概况。马植与宋辽关系的变动1 辽朝对燕云地区汉人的统治燕云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带,但在辽朝时期,燕云地区的汉人并不受到重视。辽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