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官至副相,苏轼官路又跌宕起伏,网上盛传,苏辙是为了救哥哥,才这么努力,当官当到了副宰相。事实真是如此吗?
为此,我整理了大小苏两兄弟的官职表,并简单绘制了官品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对下图说明一下,官品依据的是本官官品,在元丰改制前,表现为寄禄官阶,元丰改制后,变现为差遣品级(即职事官品级);红点、黑色线代表苏轼,蓝点、蓝色线代表苏辙,紫色点代表两兄弟同一年官品一样。
从上图可以看出,苏轼的级别长期高于苏辙,两人最高级别都是正二品,苏轼在中间阶段,起伏比较大,是因为厌烦了朝廷里的尔虞我诈,多次上书,自愿外出任职,苏辙在此阶段能够稳步向上,有高太后补偿苏轼的原因在里面(二苏能够在此阶段得到重用,全依赖高太后)。不过每次苏辙倒的确是因为苏轼贬官的。因为苏轼才华横溢又“性不忍事”,容易遭人嫉妒又容易得罪人,两人是亲兄弟,感情又是出奇的好。苏轼有事,苏辙必上书为兄辩护,结果就是两人都有事。
所以,苏轼的级别长期高于苏辙,基本上都是苏轼升了,苏辙也升,苏轼降了,苏辙也降。苏辙救不了苏轼,总被兄长拉着忽高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