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5年,洪武朝第六名将,朱元璋的救命恩人廖永忠被处死,因为他没有活着的必要,只有廖永忠死了,朱元璋才能放下心中的包袱,安心地当皇帝。廖永忠,安徽人,明朝开国第六名将,地位仅次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册封德庆侯。《明史》记载:“廖永忠智勇超迈,功亚宋、颍,皆不得以功名终,身死爵除,为可慨矣。”
大明开国,有六大名将册封“公爵”,但廖永忠只是“侯爵”,主要原因不是他战功不行,而是战功太过显赫。廖永忠最大的战绩,不是在鄱阳湖追着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吊打,救出朱元璋,也不是带兵平定福建、广东、广西,并出海猎杀倭寇,击败日本武士。对朱元璋和大明帝国而言,廖永忠最大的战功,就是在瓜州淹死“大宋”皇帝韩林儿,让朱元璋可以名正言顺地继位。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廖永忠无法受封公爵,也是他最终被处死的根本原因。因为,廖永忠没有活着的必要,他知道太多东西了。“开局一个碗,建立大明帝国”,这是后代对朱元璋的评价。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不堪忍受压迫的农民纷纷起义,韩山童、刘福通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韩林儿,就是韩山童的儿子,虽说没啥能力,但地位太过特殊。
韩山童、刘福通率先起义,建立大宋政权,因为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的后代,如今要恢复宋朝的江山。“宋朝”建立,天下云集响应,徐寿辉、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郭子兴、朱元璋等纷纷起兵,都接受“宋朝”的封赏,是大宋的一分子。从法理上来看,韩林儿是君,朱元璋是臣,这点无法改变。在“宋朝”旗帜下,朱元璋快速成长,击败各路兵马,基本统一了南方,具备推翻元朝的资本。这就有点麻烦了,朱元璋灭了元朝,天下究竟是谁的?主动放弃权力,回凤阳老家务农,让韩林儿当皇帝,恢复大宋王朝,朱元璋肯定不愿意。天下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凭什么让韩林儿当皇帝,坐江山呢?所以,韩林儿必须得死,否则朱元璋没有理由称帝,因为他是臣,不能犯上作乱。
1366年,朱元璋廖永忠去安丰迎接韩林儿来南京,说是保护他安全,让宋政权有个落脚点。韩林儿不想去南京,廖永忠威逼利诱,他只能上船,结果在瓜洲不幸翻船,溺水而亡。韩林儿溺水而死,这并不意外,他要是不是才奇怪。韩林儿溺水而亡,朱元璋非常伤心,还哭了很久。1368年,大明建立,朱元璋论功行赏,给麾下将领封侯拜将。此时,朱元璋对廖永忠说,你功劳很大,可以封“公爵”,但你“护驾”不给力,让韩林儿溺水而亡,只能是“侯爵”,封为德庆侯。韩林儿溺水,自然是朱元璋的意思,廖永忠只是执行者而已,这点谁都知道。可以说,廖永忠是背锅侠,为朱元璋背锅。廖永忠知道太多信息,知道朱元璋不光彩的一面,他没有活着的必要。在朱元璋看来,廖永忠只有死去,才能守住韩林儿之死的秘密。
1375年,锦衣卫在廖永忠家里发现几件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并上报朱元璋。这还了得,廖永忠居然敢在衣服上绣龙、凤图案,这不就是造反的节奏吗?如此,朱元璋非常恼火,直接处死廖永忠,就算他有免死铁券,也不能免死。知道朱元璋的秘密,是廖永忠被处死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怪廖永忠不够聪明,若是大明建立后,廖永忠能急流勇退,说自己身体不好,然后辞官回家,归隐山林,从此低调做人,也可以善终,并荫及子孙后代。参考书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