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3岁廖永忠回到府中后随即赐死,朱元璋感叹:骄傲自满,咎由自取

53岁廖永忠回到府中后随即赐死,朱元璋感叹:骄傲自满,咎由自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4/1/16 12:41:27

1366年12月,廖永忠溺杀小明王韩林儿于瓜州江中。收到消息后,朱元璋极为震怒,当众斥其悖逆。在说到廖永忠时,已经称帝的朱元璋仍愤愤难平:

“廖永忠指使儒生窥探我的心思,为了封爵擅杀小明王,可恶至极。”

自1355年,廖永忠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之后的多场大战中,廖永忠曾数次救过朱元璋的命。然而,溺死韩林儿八年后,天下初定,廖永忠却成为首个被朱元璋赐死的功臣宿将。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救命恩人”廖永忠?他在这八年中都做了什么?他的死又是否与韩林儿有关呢?

朱元璋的“救命恩人”

廖永忠是巢湖上的水匪。元末大乱时,廖永忠、廖永安兄弟与赵普胜、俞廷玉三分巢湖,靠打劫来往船只为生。

1355年,徐寿辉麾下左君弼占领庐州,威逼巢湖。赵普胜投奔左君弼后,助他攻打廖永忠兄弟,二人不敌,转而投靠左君弼的对头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刚刚脱离郭子兴,羽翼未丰,尤其缺乏擅长水战的将领,廖永忠兄弟的到来,令他极为高兴。

1358年,朱元璋麾下水军第一人廖永安在与张士诚作战过程中不幸被俘。与失去冯国用后重用他的弟弟冯胜一样,朱元璋将35岁的廖永忠提拔为枢密佥院,统领水军。

三年来,廖永忠一直担任哥哥廖永安的副手,能够表现的机会不多。然而,独掌水军后,廖永忠先是轻而易举地击溃死敌赵普胜,后在龙湾之战中大败陈友谅的水军,将他赶至太平府,夺取重镇安庆。

此战后,廖永忠跟随朱元璋绕道陈友谅身后,围攻徐寿辉老巢江州。当时,江州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廖永忠急中生智,利用江水优势,在船尾设置一高台,将其与江州城墙连在一起,从而顺利攻下江州。

龙湾之战中,廖永忠身受多处箭伤不下火线,足以看出他的勇猛;而围攻江州时,廖永忠又展现出骁将少有的谋略。在明初开国将领中,能够做到智勇兼备的,除廖永忠外,没有几人。

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决战。作为水军将领,廖永忠参与了鄱阳湖大战中的所有战事,而且救了朱元璋一命。当时,陈友谅麾下大将张定边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到朱元璋所在船只旁,威胁到朱元璋的安全。由于船小人少,朱元璋危在旦夕时,廖永忠与常遇春驾舟及时赶到,廖永忠更是连发百余支箭,逼退张定边。

数日后,廖永忠率水军神出鬼没,火烧陈友谅的战船,多次杀入敌军身后。而在陈友谅死后,廖永忠又在江中设置栅栏,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围困,迫使他缴械投降。

鄱阳湖大战后,廖永忠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青睐。在朱元璋麾下诸将中,论水上能力,无人能出廖永忠左右。当时,朱元璋为了表彰廖永忠的功绩,亲自手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赏赐给他。

溺死韩林儿

然而,廖永忠的智慧多为小聪明,在平常的战斗中或许能够收获奇效,可在为人处事中,却足以致命。

1366年,廖永忠奉朱元璋的命令前往滁州迎回小明王韩林儿。昔年,韩山童建立红巾军,举起抗元大旗。韩山童死后,部将刘福通等人拥护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尊,继续对抗蒙元。而在朱元璋离开郭子兴后,虽自立门户,却在名义上仍归属韩林儿领导。因此,当韩林儿的势力被王保保击溃后,朱元璋将他迎回应天供奉,“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廖永忠却自作聪明,护送韩林儿至应天附近的瓜步时,擅自将他溺死。廖永忠此举为朱元璋除去了心腹之患,可也让他背上了不仁不义的骂名。纵然朱元璋不会将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交给一个不相干的韩林儿,但执行此次任务的不应该是廖永忠,他更不应该擅自妄为。

朱元璋表面上因韩林儿的死而责怪廖永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廖永忠揣摩他的心思。

韩林儿死后,朱元璋并未重责廖永忠。当时,张士诚、方国珍等仍盘踞于江浙一带,占地极广,威胁极大,作为水军将领,廖永忠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1366年,徐达讨伐张士诚久攻不下,正是廖永忠自淮东突入,方才剿灭了张士诚,而他也凭借此战,重新回到朱元璋的视野中。

张士诚灭亡后,朱元璋以徐达为帅北伐蒙元,而廖永忠则跟随汤和征讨方国珍、何真。汤和虽然为帅,但在南方广袤的水上战斗中,起到主导作用的仍是廖永忠。方国珍在海上被廖永忠劝降,陈友定在福建兵败自杀,何真在广州出城投降。剿灭南方三大割据势力中,廖永忠出力最多,功劳也最大。

因此,在明初封赏诸将时,朱元璋毫不吝啬地说道:

“以廖永忠的功劳,完全可以跟徐达等人一样封为公爵。可他指使儒生擅自揣摩我的心思,为了封爵而杀害韩林儿,本该成为公爵的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当个侯爵吧。”

可见,在朱元璋的心中,他仍旧对韩林儿之死一事耿耿于怀。然而,朱元璋虽未册封廖永忠为公爵,却在他平定何真,班师回朝后,特命太子朱标出城迎接,给足了廖永忠面子。

赐死府中

一年后,廖永忠又跟随汤和前往蜀地征讨明玉珍之子明升。习惯水战的二人自长江逆流而上,却在抵达瞿塘峡时,遭遇明升阻拦。当时,汤和与廖永忠分兵前进,廖永忠自带数百精锐乘坐小船翻山而过,杀了明升一个出其不意。在傅友德的配合下,最终迫使明升投降。

当廖永忠平蜀归来后,战功卓著的他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犒赏。他也逐渐沉迷在富贵中,不可自拔。从廖永忠的早年经历来看,当过水匪的他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南征北战,却仍视财物为最大的追求。

因此,廖永忠广修豪宅,在朱元璋赏赐良田后仍旧霸占平民田地,只顾自己享受。朱元璋虽然厌恶官员欺压百姓,但对于明初功臣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苛责几句。

然而,廖永忠的毛病远远不止于此。在朱元璋重用杨宪后,廖永忠就投靠杨宪,与杨宪一起结党营私,力求保住荣华富贵。可好景不长,杨宪因罪被杀,廖永忠若非依赖先前功劳,早已身首异处。

1375年2月,53岁的廖永忠被人揭发僭越使用龙凤装饰,朱元璋极为愤怒,在廖永忠外出回到府中后随即赐死。廖永忠死后,朱元璋曾感叹:“廖永忠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落得如今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

廖永忠死于大明开国六年,当时朱元璋春秋正盛,太子朱标更是意气风发。因此,廖永忠的死与几十年后冯胜、傅友德等人的原因完全不同。朱元璋是一个严格到苛刻的执法者,为了践行皇权至上的威严,朱元璋几十年的时间里,完全做到了六亲不认。

朱元璋唯一的侄子、守卫洪都城的朱文正,正是在南昌僭越使用龙凤装饰而遭到囚禁,随后被鞭杀。朱元璋的女婿,走私捞钱,被发现后,也立即遭到处死。他的五子周橚仅仅是擅离封国,就被宣至应天圈禁三年。这些皇亲贵胄都难逃一死,更何况区区廖永忠呢。

因此,廖永忠并非因韩林儿之死而被杀,更不是死于“狡兔死,走狗烹”,廖永忠的死只不过触犯了皇权至上的尊严而已。

更多文章

  • 名将廖永忠: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还救过他一命,最后却难逃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大将,明朝,元朝,廖永忠,朱元璋,红巾军,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分寸,处事谨慎,为人低调,这些道理要时刻记在心间,如果太狂妄,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廖永忠,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此人在开国时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由于后来自己做了很多出格的荒唐事,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天意

  • 鄱阳湖水战中勇救朱元璋的廖永忠为何会成为第一个被诛杀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徐达,元朝,明朝,廖永忠,陈友谅,张士诚,常遇春,鄱阳湖,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曾在鄱阳湖水战中勇救朱元璋的明朝开国大将德庆侯廖永忠因僭用带有龙凤图案的东西触犯律法,被朱元璋下旨赐死。廖永忠也是属于第一批被朱元璋诛戮的开国功臣,廖永忠善于水战,还能治军理民,属于大明建国初期不可多得的稀缺型人才,况且还救过朱元璋性命,为何他会成为朱元璋第一批处死的功臣

  • 第一个血祭朱元璋屠刀的为什么是廖永忠?只因他做了:瓜步沉舟!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朱元璋,廖永忠,平定,汤和,常遇春

    在北方残元、南方倭寇的不时骚扰,大的武装割据势力基本清扫完毕。朱元璋腹里的逐步稳固,边疆的渐次平定,武人勋臣问题的解决提上日程。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时机已经到来。朱元璋决定用最严厉的手段对付这些新贵,这些跋扈将帅。可是谁也不曾想到,第一个以自己的血祭元璋屠刀的,竟是德庆侯廖永忠。巢湖水师统帅廖永

  • 廖永忠:猛如虎的武将,救过朱元璋的命,却被朱元璋第一个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勇敢他标签:廖永忠,朱元璋,陈友谅,徐达,常遇春

    古代的名将,大多数却是“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英雄见白头”,很多名将等不住他们老去、凋零的那一天,就因功高盖主而被皇帝杀了。我国历史上,朱元璋是杀功臣最多的一位皇帝,他称帝之后,通过制造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案件,杀掉了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在内的数十位开国功臣,牵连其中被杀的人,更是多达

  • 驳明初廖永忠资历功劳不够封公爵的七大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淮下书生标签:公爵,平定,沐英,蓝玉,廖永忠,傅友德,常遇春

    廖永忠的资历够不够封公爵呢?上期主要讨论了廖永忠自身的功劳,今天淮下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把他的功劳和资历结合起来与其功臣进行对比讨论,也是顺便回应之前一位朋友的质疑。大家点点赞,支持一下!廖永忠第一,他说廖永忠不是淮西的,是半路加入的,所以不能封公爵。首先,这个淮西指的是两宋的淮南西路。在这个行政

  • 明初鄱阳湖之战第一功臣廖永忠,为什么没能封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淮下书生标签:公爵,曹操,廖永忠,陈友谅,常遇春,小明王,鄱阳湖之战

    廖永忠自身内在的功劳够封公爵吗?廖永忠是谁,廖永忠就是电视剧里大虎的原型。电视剧大虎剧照前面淮下书生讨论小明王韩林儿之死时提到过廖永忠,很多朋友对书生关于廖永忠原本能够封公爵的观点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廖永忠功劳不够、资历不够,因此没有资格封公爵,那么今天淮下书生就用三期视频和文章专门来聊聊廖永忠!小

  • 曹端妃是被方皇后假传圣旨所杀?不,是嘉靖亲自送爱妃升天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圣旨,妃嫔,宫女,方皇后,曹端妃,嘉靖皇帝,孝烈皇后,乾隆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宫中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壬寅宫变,地位卑微的宫女因为被性格残暴的嘉靖奴役,导致几百人同时病倒,她们忍无可忍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嘉靖,但最后将绳子打了死结,有人又因为害怕而跑去将事情告诉了方皇后,导致行动失败,宫女们全部被抓获,而主谋则被定为王宁嫔和曹端妃,所有人全部凌迟处死。但是根据王子林先

  • 宫女暗杀嘉靖帝,曹端妃毫不知情,为何却被定为主犯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宫女,太监,曹端妃,方皇后,嘉靖帝,嘉靖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深受皇帝宠爱的曹端妃,被处以凌迟极刑。相信大家也看出问题了,曹端妃深受宠爱,怎么会被凌迟处死呢?她被处死的罪名也很奇怪,竟然是“谋害皇帝”。她都如此受宠了,为何又要去谋害皇帝呢?所以这件事,怎么想都有问题。其实,这件事是这样的。由于嘉靖皇帝宠爱曹端妃,所以这天如常来到其居住的翊坤宫休息

  • 明朝后宫残酷事件:曹端妃躺着中枪,方皇后被活活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方皇后,嘉靖皇帝,曹端妃,宫女,明朝,后宫

    作者:关如是我一直对明朝有好感,认为在朝代更迭中,他算得难得的铁血王权。网络中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说的就是明朝。天子守国门,指的是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末代崇祯帝吊死在煤山。可是这样的明朝,免不了有几个涂抹家族的,我一直认为嘉靖帝就是明朝的黑历史。(一)

  • 美貌过人的曹端妃,被诬陷参与宫女杀害嘉靖皇帝,惨遭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嘉靖皇帝,曹端妃,宫女,方皇后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这一事件被称为“壬寅宫变”。然而,嘉靖帝命大,没死成,最后还是活了过来,捡了一条命,这些参与杀害皇帝的宫女却下场极其凄惨,都被凌迟处死。而嘉靖皇帝的宠妃,美貌过人的曹端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