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词真正的开山祖师,仅五首词存世,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也只能仰望

宋词真正的开山祖师,仅五首词存世,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也只能仰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2216 更新时间:2023/12/4 15:03:33

范仲淹是宋代历史上一位文武全才,不可多得的名相。因为一篇《岳阳楼记》,许多人都记住了他政治家的身份,但是却忽略了他在宋词上展现出来的惊人才华。

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边塞词人”,他一生只留下五首词,三首为“豪放派先声”,另两首为宋词由“花间”向“婉约”转型的“代表作”。

并且这五首词中,至少有一半还是他在与西夏人作战的同时写下的。范仲淹就这样在镇守延州、抗击西夏之余,左手“豪放”,右手“婉约”,以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打破了宋初词坛死水般的沉寂,并以五首词影响了后世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多位“词宗”。

同时,也奠定了他自身在宋词发展史上“承前后”、当仁不让的“开山祖师”地位。

唐朝时期诗歌异常兴盛,而宋朝则是词的天下。不过,宋词并非像我们想象中那样,一开始就非常发达。

直到宋仁宗年间,范仲淹闪亮登场才唤醒了这一潭死水,让宋词开始焕发出光芒。首先打头阵的就是范仲淹最著名的代表作《渔家傲·秋思》。

这一首词的风格,完全不同于唐末五代的“花间”和“南唐”两派,因为第一次有人用唐代边塞诗的创作手法来填词。据考证,第一个在词中提到边塞相关意象的人是唐朝韦应物

不过韦应物只是提了一句“边草无穷日暮”,没有展开写。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全词都是写边塞军旅生活,开了宋词写边塞之先河。

另外,范仲淹的这一首词里面还有很多的千古名句。除了第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之外,还有“四面边声连角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长烟落日孤城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

范仲淹同一时期写下的《苏幕遮·碧云天》,喜欢《西厢记》的朋友,看了开头的人一定会觉得非常眼熟。是的,你们没有看错。王实甫长亭送别一段的开头四句,其实就是直接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和《苏幕遮·碧云天》的开头捏到了一起。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开头:碧云天,黄叶地。《渔家傲·秋思》开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王实甫《端正好》开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范仲淹这首《苏幕遮·碧云天》,表面上看已经有了“婉约”词的影子,但是它和“花间”“婉约”还不太一样。《渔家傲·秋思》前些日子我们已经聊过了,这里就不再细说了。下面重点聊一下这首《苏幕遮·碧云天》,原词内容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一首词描述的图画异常开阔、大气,从“碧云天”这句开始写,写到“波上寒烟寸”,再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词的上半阙,把“天、地、江、山”全部囊括到了词中。用雄健之笔,写出了柔美之景,刚柔并济,浑然天成。到了下半阙以后,才开始诉说儿女情长。用“黯乡魂,追旅夜”点破了词中主角的身份,原来他是一位异乡游子。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前半阙描写的那一幅锦绣江山图,并不是他当时眼中看到的实景,而是出于他怀旧的想象。所以,这首词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叫《苏幕遮·怀旧》。

这一首词可以说是句句珠玑,除了开篇的八句之外,最后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肯定也有很多人听过。

二、“婉约派”正宗的“开山祖师”

范仲淹留传下来的这五首词作,《渔家傲·秋思》、《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是典型的边塞词和咏史词。

而《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和《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表现出来的疏狂、散淡风格,以及口语化的书写,已经和后世苏轼的风格非常接近了。

《苏幕遮·怀旧》是写风景,大气唯美之中又带有儿女情长,这是一首宋词向着“婉约”转型的作品。不过,《御街行·秋日怀旧》则是典型的“艳情词”了。

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视文人的朝代,在宋朝建国之初,因为朝廷厚待文臣,并且还给了他们极高薪水,以及公平的取仕制度。所以,当时天下的读书人都是一门儿心思只想求功名,没有时间跑去“喝花酒”。

因此,宋词在一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关注。前面我们提到的那11个词作家,在八十年的时间里,一共才留下来了34首词,而其中还只有8首是写爱情的。

然后,范仲淹加入了写“言情”词的队伍,创作出了《御街行·秋日怀旧》。由于他在政治与文坛上的双重领袖地位,所以“言情”类词的创作,就遍地开花了。

《御街行·秋日怀旧》在现代其实不算是很有名,因为以今人的角度看,它不如《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是它在宋词史上,却有不可动摇的开创性地位。试问,在哪个讲究“文以载道”,言必称圣的宋初;在将词视为“诗余”的时代,假如不是丞相范仲淹大人带头写“艳词”,谁又敢跟风呢?

当然,《御街行·秋日怀旧》除了创作的时间比较早之外,它本身也还是一首非常成熟优秀的作品。而词末最后的一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更是意境深远。

这一句,后来还直接启发了南宋的第一女词人李清照,被她成功地化用到了《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当中,打造成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千古名句。

结语

在宋词的草创之初,“豪放”与“婉约”尚未分流。范仲淹第一个写出了“边塞军旅词”,又用《剔银灯》散淡疏狂的姿态,游戏词坛,以《苏幕遮·怀旧》作为转折,成功地写下了北宋的第一首“艳词”——《御街行·秋日怀旧》。

左手豪放,右手婉约,范仲淹站在宋词两大流派滚滚源头的最上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却很少听到,有人对他的成就进行褒奖。

这主要是因为他除了词,散文也写得很好,《岳阳楼记》就是他经典之作。除了散文,他在军事指挥上的表现也非常地突出,但是他更加突出的,还是他在政治方面的才能。

更多文章

  • 辛弃疾故地重游,见不到旧日红颜,写下一首词,凄美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苏轼,晏殊,全词,金朝,宋朝,诗人,辛弃疾,念奴娇,白居易,古典乐,千古名句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宋代〕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开头三句,“野棠花落,又匆匆

  • 论辛弃疾词意象的创新性和交融性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辛弃疾,李清照,苏轼,词作,豪放派,诗人

    在中国古诗词的创作和欣赏中,意象既是独特的中国审美,作者也藉此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段,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系的一座桥梁。而古诗词中的意象极其丰富,有景有物,有事有人,逐渐具备其固定性和特有内涵。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中,有着很多方向的开拓,而在意象的运用中,更是极具巧思且大胆创新,常常突破以往

  • 辛弃疾闲居多年,重新被起用,激奋中写下一词,成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辛弃疾,刘裕,孙权,宋文帝

    1204年,长期闲居铅山的辛弃疾被重新起用,朝廷任命他为镇江知府,希望他在北伐中能发挥作用。而辛弃疾,对这次的北伐也充满希望,情绪十分高涨,激动兴奋之中,他写下了一首词,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成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首词吧!那一天,辛弃疾登上北固亭远眺,看着眼前的“千古江山”,不由

  • 辛弃疾写《鹧鸪天》,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九句话用五个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辛弃疾,李白,典故,书生,功名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了,作为过来人和长辈,你对你的朋友、晚辈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呢?在这种时候,有人会运用成语和警句,向他们表达鼓励和祝福;也有人会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告诉他们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求学过程。在八百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有一位门生要去参加“高考”。作为先生,辛弃疾满怀热情地送上了一首

  • 读诗|辛弃疾的酒风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辛弃疾,破阵子,壮志,豪放派,诗友

    辛弃疾的酒风:不仅醉里挑灯看剑,亦可醉里贪欢!辛弃疾之所以名垂后世,除了他是著名的抗金将领外,还因为他是两宋的杰出词人。辛弃疾是山东历城人,是隋唐名将秦叔宝的同乡。辛弃疾出生靖康之难后的第十三年,其时的山东已沦落金人之手。少年辛弃疾即以恢复为志,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声名远播

  • 辛弃疾一首《满江红》,开头这四个字绝了,至今被世人嫌弃太出色

    历史解密编辑:东哥谈猛兽标签:词牌,荼蘼,词坛,诗人,宋朝,南宋,辛弃疾,满江红,周邦彦

    《满江红》这个词牌名是北宋词人柳永所创,然而真正让《满江红》传唱大江南北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一曲“怒发冲冠”,这首《满江红》千百年来也激励着国人的爱国之心。《满江红》这个词牌名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高。之后《满江红·中秋》、《满江红·暮春》等诗词相继出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首辛弃疾的《满江红》,这首

  • 辛弃疾最好的一首词,非这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辛弃疾,孙权,刘裕,信平君,曹魏

    辛弃疾的一生,就是一部南宋抗金史。21岁时,辛弃疾便集结了2000多人起义,并加入了耿京的起义大军。22岁时,当他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七义军溃散的消息后,只率领50余人,袭击拥有几万人的敌营,亲手将叛徒张安国擒拿,交由南宋皇帝处置。可是,他的人生并没有因为这种豪壮之举而有多少变化,他的抗金之路

  • 辛弃疾失意时写的一首词,最为悲壮,道尽满腔热血、壮志难酬!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辛弃疾,陈同甫,抗金,刘备,破阵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院长读书今天请您一起来品读辛弃疾一首经典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是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首词大概是辛弃疾在失意闲居信州(今上饶)期间写的,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和金朝军事冲突不断,南宋江山风雨飘摇。辛弃疾是汉人,却出生在被金国占领的地区,他和祖辈都期待着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妻妾成群,庄园豪宅,中二、自恋的老男孩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辛弃疾,妻妾成群,李清照,诗人,才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一定都不陌生,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中的一句。他的事迹被无数后人传唱,他的诗词为无数后人所敬仰,他的气概被无数世人所称赞。辛弃疾本人字幼安、号稼轩,出生于山东的东路济南府下的历城县,也就

  •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临终前为何大喊“杀贼、杀贼”?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辛弃疾,南宋,张浚,豪放派,义军

    辛弃疾,字幼安,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我们所熟知的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但我们所不知的,他还是一位抗金英雄。辛弃疾到底有怎样的传奇人生,烂柯人君带领大家走进辛弃疾的一生。一、意气风发、英雄少年辛弃疾出生之时,距离北宋的靖康之耻(1127年)已经13年,他的家乡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