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尚可喜的两位夫人为争皮袍吵了起来,最后他用一“妙”招解决

尚可喜的两位夫人为争皮袍吵了起来,最后他用一“妙”招解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案故事本 访问量:2739 更新时间:2024/1/24 0:48:24

尚可喜是个有争议的人,对他的评价基本上冰火两重天。

正面的评价是:尚可喜在明朝末期,顺应形势,他不仅没有走袁崇焕的老路,反而把握机会,与时俱进,成为清朝的封疆大吏,并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成了能掌握自己命运的铁腕人物。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负面的评价的:尚可喜吃得是大明的俸禄,可是因为上司要除掉他,他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尚可喜在降清后,他不仅帮助清朝剿灭了李自成等起义军,他还率领手下,干了诸如“广州大屠杀”这样的暴力之事。他在广东驻兵期间,部队的军纪并不佳,还出现了士兵们骚扰百姓的事情。

尚可喜对清政府是有功的,他从一开始的“智顺王”到“平南王”再到“平南亲王”,官职可谓一路高升……尚可喜功功过过,是是非非,相信读者朋友们自有公论,小编在这里暂且不说了。

咱们今天单从尚可喜投降说起:尚可喜投降,皇太极真的没有想到,为什么没有想到,因为尚可喜的家族,是忠君报国的世家。

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兄弟尚可义全都战死和清军交战的沙场,正因为满门忠烈“根红苗正”,他才能被任命为广鹿岛统领,他在任统领期间,他将家人留在了抚顺,抚顺城被皇太极的手下攻破之后,尚家一百多口人,竟都投海殉城。

毛文龙去世后,沈世奎新任的东江总兵,他与尚可喜有间隙,一到任就想置尚可喜于死地,消息走漏,尚可喜一怒之下,向盛京的皇太极投降,皇太极听到尚可喜携带者五岛军资器械,以及全部手下将士来投奔,他不仅亲自接出了城,而且欣喜若狂地讲:“天助我也!”

尚可喜的这只军队,也被皇太极称之为“天助军”!

尚可喜镇守广东后,朝廷觉得广东之乱未除,还需要尚可喜为清朝廷效力,故此,对他封赏不断。当时清廷的一位老太后,为了显示朝廷的皇恩浩荡,赏赐给了尚可喜夫人一件紫貂皮的袍子。

可是这位老太后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尚可喜先后娶过23位夫人,除了正妻刘氏,还有杨氏、舒氏、胡氏等等一干夫人。

这些夫人中,有两位最受宠,这两位夫人,都对这件紫貂皮的袍子非常心仪,便你争我夺地吵了起来。

尚可喜别看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平南王,可是在夫人面前,不免有些英雄气短,为了家庭的和睦,他决定将这件紫貂皮的袍子,原封不动,送回京城,并修书一份,写上了因为两位夫人“争吵不断”而退还皮袍子的理由。

可是他手下的谋士却认为不妥,尚可喜是封疆大吏,自己的家事都处理不好,怎么能够替朝廷守土?便将“争吵不断”改为了“礼让不止”。

北京的老太后一见这封信,不由得大受感动,当即又命内务府做了一件紫貂皮的皮袍子,然后将这两件皮袍子,全都送给了尚可喜,他的两位夫人这才破涕为笑,不再搞家庭战争了。

后来,吴三桂叛变,尚可喜却始终没有对清朝落井下石……从他退回清廷赏赐的皮袍子的这件事,可以洞见,他很“实在”,并不是一个聪明如“吴三桂”的人。

更多文章

  • 「太原楼评」2022年6月太原楼市“尚可喜”!实则"虚症"——

    历史解密编辑:太原楼评参考标签:楼评,尚可喜,太原,楼市,二手房,商品住宅

    #太原头条##太原身边事##太原##媒体:买房还需看清大势##太原楼评#太原楼评参考太原楼评☞ | 业内视角323篇/文1980字/阅读10分导读大病如初愈,楼市尚可喜。药效有余力,拿地看国企!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见字如面,大家好,我是太原楼评君!(一)2022年6月,全国百城商品

  • 三藩作乱,为什么康熙还要赐尚可喜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尚可喜,康熙,吴三桂,清朝,皇太极,明朝

    三藩作乱相信大家不论是在影视剧还是书中都大体了解过,清朝时期南方的三位藩王起兵反叛,差一点就把清朝这个刚刚诞生的朝代扼杀在摇篮里。最终三藩失败,面对这样的乱臣贼子,肯定是要处以重刑的,诛九族都不在话下。可是偏偏有一个藩王却被康熙皇帝赐了谥号并大加褒奖,并且因此他的家人没有被牵连,这位就是割据广东的平

  • 吴三桂起兵时,尚可喜没有响应他,为何儿子尚之信却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康熙,顺治,明朝,清朝,吴三桂,尚可喜,尚之信,小说家,慈禧太后

    康熙即位之后,便决定削藩,当削藩命令正式下达后,平西王吴三桂随即决定起兵反清。为了成事,吴三桂还联系了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然而,尚可喜却不愿响应他,最后是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响应了吴三桂。吴三桂起兵,尚可喜没有响应他,为何其儿子尚之信却选择支持呢?或许有人会说,尚可喜父子俩关系一定不好,所以两

  • 一满族男子在尚可喜墓前撒尿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清朝,亲王,满族,明朝,尚可喜,李成栋,吴三桂,多尔衮,慈禧太后

    尚可喜老老实实当个汉奸埋在土里最多被人嘴上骂骂,偏偏后人非要给他戴个爱民辅国的高帽,结果被人尿了……无耻莫过"文人"。尚可喜都能歌功颂德,还是一本正经洗,也真是应了那句话有奶便是娘。还有人把尚可喜说得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堂而皇之上了学术刊物。要知道,当年满清大屠杀的实际操盘手和谋臣,大多都是吴三桂,

  • 大清最残暴的侩子手尚可喜,让广州沦为屠宰场,70万百姓仅剩7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即标签:尚可喜,清军,明军,毛文龙,广州城,百姓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贰心臣”,是大清最为残暴的刽子手,手握大刀 刀刀斩向同胞,他就是为满清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平南王尚可喜,广州城因尚可喜而沦为屠宰场,生活在“屠宰场”里的70万百姓将何去何从?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公元1649年,尚可喜被册封为平南王,开启了南征广东之路,尚可喜一路势如破竹攻至

  • 老爹兄弟老婆儿子族人都死于后金之手,尚可喜为啥还投了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汉周读书标签:尚可喜,皇太极,后金,毛文龙,孔有德,明朝,族人,大清,清朝

    01崇祯六年(1633年),明金第三次旅顺之战爆发。皮岛的当家大佬黄龙死于此战;副将尚可喜全家数百口也死于此战。但,短短几个月之后,尚可喜就投奔了血海深仇的后金。为什么呢?那就得从头捋一下皮岛和后金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02皮岛地界儿是毛文龙在后金大后方搞出的一个抗金根据地,给后金制造了不

  • 尚可喜:清初在广东屠杀上百万人的屠夫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尚可喜,屠夫,皇太极,李自成,崇祯,明朝

    “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广州东郊乌龙冈的山上,真修和尚的手冻得发紫,不忍颤抖着,而这份寒冷不仅是源于那凛冽的寒风,更是源于七十万百姓惨死在乱世之中,血泊横流。如果说世间有一种东西可以代表历史,那便是巨石了。当辉煌和悲痛的刻刀从它的身上划过之时,那坚韧的石板便会成为最坚固的史书,将

  • 三藩之乱中,尚可喜为何坚持效忠清朝,而不是跟随吴三桂起兵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吴三桂,尚可喜,三藩之乱,清朝,明朝,康熙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但是,实际上,在三藩之乱中,平南王尚可喜并没有参加,也即跟随吴三桂一起造反的是,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长子尚可信。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信在广州危急之下发兵围困其父府邸,投降吴三桂叛军。不久又悔罪自归,袭

  • 尚可喜的投降故事:皇太极封他为王,三藩叛乱时他坚持不反清

    历史解密编辑:岁月沉淀墨语标签:尚可喜,皇太极,孔有德,吴三桂,毛文龙,后金

    前几天开了个坑,计划聊聊清初封的“三顺王”的降清故事和他们的最终结局。结果只写了耿仲明和孔有德。尚可喜这个坑就一直没有填上。今天就来填这个坑吧。尚可喜和耿仲明、孔有德一样,都是毛文龙的部下。耿仲明祖籍山西洪洞,但是爷爷辈迁徙到辽东,尚可喜就出生在辽东。当时辽东地区战乱频繁,尚家为了躲避战乱,又迁徙到

  • 1786年,台湾彰化“天地会”首领林爽文,举兵叛乱号称50万众响应

    历史解密编辑:小怡的愉快旅行标签:林爽,清军,福康安,彰化,乾隆

    1786年,台湾彰化“天地会”首领林爽文,举兵叛乱,号称有50万众响应,同年冬月攻下彰化,并杀死清廷台湾知府孙景燧,自称“盟主大元帅”,所到之处,各县望风而降。乾隆皇帝最初接到奏报,以为只是一般山贼叛乱,于是派闽浙总督“常青”处理此事,没想到常青手下的清军,很快就被打败了。乾隆大怒,于是重新派遣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