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顺丞相牛金星,李自成用这样的丞相注定败亡的命运

大顺丞相牛金星,李自成用这样的丞相注定败亡的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唠唠冷知识啊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4/1/13 4:30:58

身处乱世,有人精忠报国为国守节,有人浑水摸鱼,叛国投敌。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明末清初时期的牛金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在乱世中浑水摸鱼的人。他本是明朝的举人,却辅佐李自成灭掉了大明,后来又投靠了满清。他临死时叮嘱儿子的一句话,也足见其为人。

牛金星,河南卢氏县人,他的父亲牛垧是是亲王府的一名讲官,由于父亲是讲官,所以牛金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二十岁中秀才,天七年,中举人。牛金星从小喜欢读书,通晓天官,懂兵法,而且家中有不少的良田,平时还开了一家学馆。可以说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这样安逸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后来,牛金星和亲戚发生了矛盾。亲戚就诬陷他漏交赋税和强占妇女,结果牛金星就被官府取消了举人资格,并将其充军到卢氏县衙做差役。在县衙做了三年苦差役以后,在崇祯十三年,经李岩引荐,牛金星进入李自成的帐下做幕僚。牛金星的才学在李自成的军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牛金星为李自成制定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策略和战略。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刘金星被任命为天祐殿大学士。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大明王朝,牛金星被任命为丞相,牛金星极力劝阻李自成在北京举行登基仪式。1644年4月26日,李自成在山海关大败后撤回北京城,在牛金星的全权策划下,李自成仓促的举行了登基仪式。随后便撤离了北京城。在撤退的途中,牛金星又进谗言,使李自成杀了李岩,导致军心涣散。

顺治二年,牛金星见李自成大势已去,于是带着儿子牛佺,又投靠了满清。满清朝廷觉得牛金星的人品不好属于小人类型的,就不愿受其为官,只是给他的儿子牛佺封了一个黄州知县。顺治九年,牛金星老死于家中,牛金星临死时苦口婆心的叮嘱儿子说:“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大致意思是:咱们现在还能过着正常的生活,完全是靠着你爹我的能力和运气,才把一堆破事儿给摆平了,这真是很值得庆幸的了。但是运气这玩意儿虽然重要,但太不稳定,保不齐明天就走背字儿...所以,等我死了,你乖乖在家教育孩子,别再出去当官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吴三桂,崇祯

    牛金星和宋献策之前,应该再加上一个李岩,因为李岩是李自成起义军的灵魂人物,而牛金星和宋献策则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李自成一生有过两次创业,第一次是在崇祯二年,他因为人生的诸多不顺而造反,前后搞了八九年,也得到了刘宗敏、李过和刘芳亮等优秀的武将,但奈何起义军只知道野蛮斗争,没有自己的灵魂,所以最后只能被

  • 清史:牛金星设宴处死李岩,李自成无法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牛金星,李岩,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清史,军事制度,明朝

    牛金星,“大顺”王朝丞相。1644年,牛金星在营中设宴款待李岩,将其处死,导致军心涣散,加快了李自成败亡的进程。1630年,李自成在陕西起兵,广纳人才,李岩前来投奔,为他出谋划策。李岩善于治理识别人才,处理政务,被誉为萧何、李善长、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李岩推荐,牛金星、宋献策相继前来投奔,李自

  • 李自成失败后其谋士牛金星投降清朝,另一谋士宋献策则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吴三桂,清廷

    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都是大顺政权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古代读书人把名节看的特别重,可是这两人,一个投靠了清廷,另一个却颇有骨气,只是最后不知下落。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有三大谋臣,分别是牛金星、宋献策和李岩。这三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牛金星嫉妒心很强,与宋献策不合,两人在政治上分歧较大。李岩是大顺政权难得的

  • 从陈祖义到郑芝龙,明朝276年之中,为何大海盗层出不穷?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名人堂标签:明朝,汪直,陈祖义,郑一官,大海盗,郑芝龙,科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天子守国门

    无论从海盗数量,还是海盗能量来看,在中国历代王朝之中,明朝都可以称为第一。从明初的陈祖义到明末的郑芝龙,在明朝276年之中,为何大海盗层出不穷?更为重要的是,在大海盗层出不穷的背后,又展现了怎样一副社会图景?明朝海盗实力之强,让人叹为观止,纵横东南亚,无论是“土著国家”,还是西方列强,都要俯首拜倒在

  • 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什么明朝就垮了?王承恩说的话很中肯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崇祯,魏忠贤,王承恩,朱由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对明朝最具有代表性的总结,如果说前者是对永乐帝励精图治开创盛世的一个最大肯定,那么后者则说的是崇祯皇帝呕心沥血守护江山的最后挣扎。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崇祯皇帝运气不好摊上了“小冰河时期”,连年天灾让他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除去天灾,只从皇帝的角度来评价崇祯皇帝确实是个

  • 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何明朝就亡了?太监王承恩的一句话很中肯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崇祯,明朝,宦官,魏忠贤,王承恩

    李自成率大军攻破北京后,在位十七年的崇祯皇帝中兴明朝失败,自缢煤山,明朝两百多年的国运就此终结。而当时崇祯帝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的一句话,道尽了明朝末期朝政的昏暗。“忠贤若在,世事必不至此”,魏忠贤在明朝后期掌控朝政,而崇祯帝即位之初就诛杀了魏忠贤,破坏了明廷内部的平衡,大明江山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 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啥大明却垮了?王承恩:若忠贤在,何至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崇祯,魏忠贤,王承恩,宦官,太监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谈论起中国最有名的宦官,必然要说起有着“九千九百岁”称号的魏忠贤。明朝末期,魏忠贤专政,人多势众的东林党派也深受其打压。直到明崇祯继位,才结束了魏忠贤只手遮天的狂妄局面。但让明崇祯没想到的是,魏忠贤一死非但没让自己睡过一个安稳觉,反而还

  • 崇祯帝:殉国时不仅王承恩相随,死后还有千余人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帝史标签:太监,自杀,王承恩,崇祯帝,慈禧太后

    漫漫丝绸路,黄沙翩翩舞。在历史的长廊里,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瞬间,恍惚了多少爱恨情仇的遗愿?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历史瞬间,走进这些故事的时空感受不一样的恩爱仇怨,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来聊一聊和明朝崇祯皇帝一起殉国的人。明朝的崇祯帝,虽然是亡国之君,却得到了后世史学家的较高的评价。他在位的17年里,既不像他

  • 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啥大明却垮了?王承恩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崇祯,魏忠贤,王承恩,宦官,朱由校

    “魏阉煽虐时,士夫太无耻。宰相为家奴,九卿作义子。”提到魏忠贤,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作为明朝末年权势最大的宦官,在朝堂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由魏忠贤所领导的阉党集团,更是权势滔天,其爪牙不仅蔓延在朝堂的内政,连军事领域也波及甚广。按理来说,魏忠贤应该是影响整个明朝发展的“毒瘤”,可为什么到后来崇

  • 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何大明朝就垮了?王承恩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居居同学标签:崇祯,宦官,魏忠贤,王承恩,大明朝,慈禧太后

    在我国历史上,宦官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谓宦官就是指专门侍候皇帝和皇室成员的太监。他们虽然地位低下、受人歧视,但因为常伴皇帝左右,很容易受到皇帝的青睐。在东汉、唐朝、明朝时期,经常有宦官权高一时、把持朝政。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人朝代,那时候皇帝专制、集权力于一身,他们都非常担心大臣们想要篡夺权力,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