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兔年话兔之五:兰州城外清代名将猎获神奇兔,蒲松龄44字揭秘缘由

兔年话兔之五:兰州城外清代名将猎获神奇兔,蒲松龄44字揭秘缘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陇史荟王文元 访问量:4355 更新时间:2024/1/21 21:29:34

兰州有个靖逆侯

在金庸笔下,他是骁勇善战的名将,坐着轿子指挥战斗;在蒲松龄笔下,他带着传奇,发现了神奇化石——土化兔。

他就是,清代名将靖逆侯张勇,一个曾经在兰州生活过的名将。

1.脚受伤,不能穿鞋,坐着轿子指挥

兰州繁华闹市区,张掖路和通渭路的交界处。正是张掖路步行街的东头,它的南面,则是新世界商厦。从这里,穿过一个门洞,可以通到武都路。

多年以前,这里有一座皋兰县文庙。如今文庙早已搬到了山上,此地只剩下,人来人往的喧嚣,车停车走的起伏。

这座皋兰县文庙,就是利用清初,靖逆侯张勇的府邸改建的。

靖逆侯张勇,清初名将,一生数百战,克复五府,五十个州县,可谓是战功赫赫。张勇字非熊,陕西咸宁人,善骑射,晚明时为副将。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进军至长江边。张勇前来投降,就让他传令招抚周围的散兵游勇。于是,张勇招到700多人,成为陕西总督孟乔芳的一名游击将军。

随后,张勇跟随孟乔芳平定西北。这时,李自成的部将贺珍、贺弘器、李明义等分据汉中、兴安、固原等地,他们计划下一步夺取西安。顺治四年,宁夏叛将马德勾结贺弘器,攻占了安定。张勇跟随总兵刘芳名前往增援,张勇攻克固原,抓获贺弘器、李明义。也就在这一年,米喇印、丁国栋在甘州起兵,先后夺取了兰州等地,张勇参加多次大战,最后攻取了肃州,超授甘肃总兵。

张勇智勇兼备,所部兵精马足,受到顺治皇帝嘉奖。随后,跟随洪承畴平定西南,最后任云南提督。

金庸在《鹿鼎记》中,张勇任云南提督后,因不是吴三桂嫡系,被派到京城闲置,与韦小宝、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结为兄弟。后为韦小宝送信时,被归辛树拍了一掌,受了内伤。从此,不能站立、骑马。

实际上,张勇在作战中,右脚中箭,伤到了骨头,不能穿鞋,故而常以肩舆督战。肩舆就是类似于滑竿的轿子。

2.张勇请来李渔修花园

康熙二年,朝廷以张勇久在甘肃,威名素著,游牧部族向来信服的缘故,命张勇还镇甘肃。张勇为第一任甘肃提督。甘肃提督为从一品,受总督、巡抚节制,“典领甲卒,节制镇协,保卫边防,镇慑地方”。下辖凉州(今武威)、肃州(今酒泉)、西宁(今属青海)、宁夏(今宁夏银川)4镇,统帅2.8万人。

张勇任提督不久,加太子太保衔。张勇在河西走廊的大草滩,修建了永固,同时修建了八座营寨。又对甘肃各地兵员进行了调整,为防范事端,在西宁增兵四千五百二十。这部新增加的兵,后来成为平定响应吴三桂的王辅臣的重要力量,王进宝由西宁进军兰州。

康熙十四年,驻扎在平凉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反。为迅速处理河西军情,康熙命张勇便宜行事,授靖逆将军,仍领提督,总兵以下听张勇指挥。这时,王辅臣派人,试图招降张勇,他斩了王辅臣的人,康熙封张勇为靖逆侯。

  张勇调遣,各路人马平乱。西宁总兵王进宝率师攻兰州,孙思克进军靖远。随后,他们逐步剪除王辅臣羽翼。宁夏兵变,戕提督陈福,张勇推荐天津总兵赵良栋接任宁夏提督。后来,张勇率部击败吴之茂,收复平凉、庆阳、巩昌各地。

张勇在兰州和张掖都有府邸。当时,张掖为甘肃提督所在地,张勇长期生活在张掖。他还邀请著名文人、戏曲家李渔到张掖游历。

李渔(1611年——1680年),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

李渔曾设家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创立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成为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列入世界文化名人。

清康熙五年(1666年)夏,五十六岁的李渔应甘肃巡抚刘斗、提督张勇的邀请,带着家庭戏班,乘船沿运河到达北京,在张勇大公子张云翼的安排下,经山西、陕西前来甘肃。

康熙六年(1667年)初,李渔一行抵达兰州。此时,甘肃巡抚刚刚迁到兰州,称为甘宁巡抚。甘宁巡抚刘斗等人,热烈欢迎这位文化名人的到来。人们还选拔一个有演出天赋的女孩,送给李渔培养,作为戏班角色。这个女孩姓王,是兰州人,李渔称她为“兰姊”,后取名再来。在兰州李渔还设计了一个园林。

李渔在去甘州途中,经凉州(今武威)时,写诗道:“似此才称汗漫游,今人忽到古凉州。笛中几句关山曲,四季吹来总是秋。”到了张掖后,李渔为张勇设计了花园和五凤楼,五凤楼是张掖知名建筑。

李渔还写了《赠张大将军飞熊》一诗,诗前有序:“大将军礼贤下士,为当代一人。予自皋兰应召至甘泉,谒见之始,大将军遣使致声,勿行揖让之礼,因其数经血战,体带疮痍,势难磬折故也。昔汲黯为大将军揖客,千古称荣,予并一揖而捐之,此等异数,胡不可传?惜当之者非其人也。”

其诗云:“将军揖客重前儒,我见将军揖也无。才许分庭行抗礼,更收磬折免亲扶。授餐不虑侏儒记饱,下榻还愁旅梦孤。知己感恩难并得,于今始作一人呼。”

李渔在张掖暂居一年后,返回江南,将丝绸古道上音乐也带到了江南,形成了汉剧和京剧的‘西皮调’。

3.兰州城外,张勇发现了土化兔

张勇身为甘肃提督,应该驻扎在张掖啊!为何兰州还有靖逆侯府呢?这事说起来就简单了,当时甘肃巡抚迁到兰州后,张勇到兰州办理公务,总不能天天住宾馆,总有住的地方,或者说办事处之类的地方。自然,就在距离陕甘总督衙门很近的地方,修建了靖逆侯府。

乾隆五年(1740年),甘肃巡抚元展成将靖逆侯府改建为皋兰县文庙。皋兰县文庙也称县儒学,在城关区延寿巷4号——6号,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异地重建,搬迁到了九州台下,成为现在的国学馆。

皋兰县文庙由三组建筑组成:中为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东为崇圣祠、教谕署;西为明伦堂、尊经阁、训导署等建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皋兰县知县康基渊等在县文庙倡设兴文社,以捐银发商生利,以利息为皋兰县士子乡试、会试旅费。50年代以来为延寿巷幼儿园等驻地。

皋兰县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21.5米(含出檐),进深15.20米(含出檐)。建筑制式为清代大木结构大式做法,九架抹角梁系,九脊歇山顶,琉璃瓦屋顶。檐下施五踩品字科斗拱计四十二攒。平板枋下为五间木装修,二十扇福扇门样式己去古为今。从残迹观察,大成殿木构绘青绿云子彩画。吻兽到滴水、瓦当,均施龙纹,甚是珍贵。

张勇在兰州时,曾多次打猎,收获不小。还发生了一件非常离奇的故事——土化兔。这个故事,还传到了山东,被蒲松龄听到了,写入了《聊斋志异》的第十二卷,全文仅44个字。

“靖逆侯张勇镇兰州时,出猎获兔甚多,中有半身或两股尚为土质。一时秦中争传土能化兔。此物理之不可解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这是古代兔化石的遗存,有人说兔子尸体没有风化完的结果。还有人认为,这是对张勇卖身投靠满清的讽刺,以“土化兔”的闲话,来隐喻靖逆侯张勇是“两截人”。

张勇死后,其子张云翼,袭爵,官至江南提督。乾隆四十七年,下诏褒奖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功绩,乾隆皇帝称赞,张勇有古名将之风。

标签: 蒲松龄兰州王辅臣康熙巡抚

更多文章

  • 自己没有做过官,却要教人去做个好官,说的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蒲松龄,好官,县官,文学家,科举

    众所周知,蒲松龄是我国清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不仅当时风行天下,而且后来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其影响极其深远,并且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非常遗憾的是,蒲松龄一生追求功名,却一直没能如愿,造成他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官

  • 历史的今天:2月25日蒲松龄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书生,举人,万历,山东,清朝,蒲松龄,小说家,科学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1715年2月25号蒲松龄在山东病逝,蒲松龄,字留仙,世称就是聊斋先生。他最著名的著作是《聊斋志异》,很多人研究他的作品,在这个作品当中,其实我们也能看到他个人经历的映射,比如说很多作品里面有一个落魄书生上京赶考有这个情节,然后有什么古寺有什么破败的院落借宿一夜,然后夜里有女鬼什么的来相会这个落魄书

  • 从“幻游小人国”说起: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有一定的科学幻想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蒲松龄,马介甫,嵇康,科学幻想,聊斋志异

    先来说一段古代的记载,《小官人》是《聊斋志异》中一则有趣的故事。说从前有位太史,也记不清他姓氏名字,一天白昼,在书斋中躺着休息,忽然看到有一小队仪仗队从屋角走出来。马就像青蛙,人只有手指大。约有数十人,簇拥着一位官人,头戴纱帽,身穿绣服,端坐轿上,纷纷出门而去。太史感到十分奇怪,以为自己睡眼昏花,看

  • 现今能看到蒲松龄留下的《聊斋志异》原稿,还得感谢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知道君的投食日记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考城隍,李娃传,聊斋

    说到狐鬼故事,自然首推《聊斋志异》。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于魏晋,如东晋的《搜神记》等。那时道、佛两教开始流行,时代又是处于一个非常不安的动荡状态,玄学风气更弥漫于文人之间,这时大家就开始注意各种传奇及鬼怪故事了。不过,蒲松龄的聊斋还是跟六朝时期的志怪

  • 为“五一”蒲松龄文博馆开放 周雁翔再次审查陈列形式和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时讯时播标签:文物,清朝,蒲松龄,文博馆,周雁翔,小说家,科学家,聊斋志异,醒世姻缘传,中国古文献

    为“五一”蒲松龄文博馆开放周雁翔再次审查陈列形式和内容韩家氺 绿屏源为了弘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更为了把淄博独一无二的蒲松龄文化的瑰宝这张淄博含金量极高的文化名片擦亮,为此,以淄博中华文化促进会聊斋文化专业委员会近几年研究的学术成果和蒲松龄文献与文物广泛的征集,都集于五一佳节即将开放的“蒲松龄文博馆”

  • 蒲松龄巧对妙联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麻子,下联,上联,即景,清朝,蒲松龄,文学家,小说家,科学家,中国古文献

    ◎王淼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老年定居淄川,读书写作,不问世事。新年期间,新来一位淄县长官姓乌,是当朝新贵,据说很有学问。新年团拜时,邀请县内乡绅父老名人雅士,蒲松龄也在邀请之列。乌县官知道蒲松龄著作等身,却是个从未有过一官半职的不第秀才,于是决定要考考他。酒过三巡之后,乌县官乘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二人

  • 一代文豪蒲松龄摆茶摊的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促织,苏轼,皇帝,茶摊,清朝,蒲松龄,科学家,音乐家,小说家,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蒲松龄回到家乡以后,为了谋生,当了一名教书先生。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然一连教了四十年书。但是,他最大的乐趣,还是写故事。蒲松龄在富人家里坐馆(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在山东淄川东城的蒲家庄大路口上,每天金鸡唱晓,炊烟四起之后,经常可以看到在路旁一棵大树底下,三十多岁的蒲松龄粗布短衫坐

  • 蒲松龄的后人住这里,为推广《聊斋俚曲》费尽心力,但却后继乏人

    历史解密编辑:秦巴阿松标签:山东,康熙,清朝,蒲松龄,玉娥郎,小说家,科学家,聊斋俚曲,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我们都知道,《聊斋》是古代著名文学作品,作者叫做蒲松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蒲松龄还有另外一部作品,即《聊斋俚曲》,直到现在他的后人都在大力推广。然而,知道《聊斋俚曲》,懂得《聊斋俚曲》,传承《聊斋俚曲》的人都太少了,也让蒲松龄的后人十分忧愁。究竟《聊斋俚曲》是什么呢?如果您也感兴趣,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

  • 戚继光怕老婆?蒲松龄将其扩展到全国,玩笑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纵拥千千晚星标签:戚继光,蒲松龄,野史,萧宝卷,醒世姻缘传,清朝

    聊戚继光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谈及戚继光惧内的内容。那么,戚继光如何怕老怕呢?老婆让他站着他不敢跪着,老婆让他跪着他不敢站着。戚继光怕老婆的主体内容讲述手下众将撺掇戚继光按照打仗的样子儿,顶盔掼甲罩袍束带、喊杀阵阵、刀光剑影。走到内室刀剑一亮,大喝一声“你这老娘们儿(没有恶意,女性读者勿怪!)还敢横吗?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中天易学标签:风水,山东,蒲松龄,李自成,聊斋志异,雍正皇帝,神秘题材电视剧,传说生物题材电视剧,聊斋(2005年电视剧)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伟大作家。蒲松龄生于1640年明朝末期的古般阳城东七里的蒲家庄,即今山东淄川地区。1991年10月,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在蒲松龄故乡的山东淄博召开。蒲松龄为什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