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自己没有做过官,却要教人去做个好官,说的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自己没有做过官,却要教人去做个好官,说的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4371 更新时间:2024/1/29 13:13:32

众所周知,蒲松龄是我国清代杰出的学家,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不仅当时风行天下,而且后来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其影响极其深远,并且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遗憾的是,蒲松龄一生追求功名,却一直没能如愿,造成他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官,但是,这不影响他教导别人做个好官,要知详情,请聆听下面的故事。

一.五十年科考未中举,只得教书维持生活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蒲松龄出生在山东淄川县的一户没落的商人家庭,父亲蒲盘曾经也是读书之人,但因在科举上未取得任功名,之后为养家糊口走上了经商这条道路。

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年仅五六岁的蒲松龄开始跟随父亲研读儒家经典书籍,父亲也寄希望于儿子身上,希望其完成自己所未能完成的科举及第的梦想。

年少的蒲松龄聪明好学,遍读儒家经典;且思维敏捷,文笔也是非常了得,颇受当地文人称赞。他不到二十岁,就拿了县、府、道三个第一,可称的上是“顶尖级秀才”。但自此之后,无论怎么考,他就是中不了举。

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已经72岁高龄的蒲松龄继续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因为年纪大,又考了多次都没能中举的缘故,朝廷念及其艰辛,就给了其一个“岁贡生”头衔,地位比秀才高一点。至此,蒲松龄结束长达五十年的科举之路。

始终没有取得功名、没能混得一官半职的蒲松龄,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只能通过教书来获取微薄的收入,直至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他来到同县西浦村的毕际有家做馆,总算有了稳定的场所,他这一干就是30年。一直到近70岁之时,才以年老为由,辞去了在毕家的西宾生涯。

虽然科举及第、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不能很好地实现,但蒲松龄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他在年仅23岁时找到了人生的又一大追求,立志要写一部纪录天地间所有奇闻异事的书籍。

于是,蒲松龄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收集各种奇闻异事,并且应用写作的形式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这才有了他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学作品。

蒲松龄虽然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官,但是,他却会教导别人如何做个好官?详情请来听下面的故事。

二.赴宴教导人做个好官

蒲松龄中了贡生回来心里很高兴,虽没有中举,也算是个“候补举人”了。亲戚都来贺喜的时候,他接到了新上任的当地县官的请帖,请他明天去赴新官上任的喜宴。

几十年来,蒲松龄从不赴新官上任的宴请,由于心情好,今日一见喜帖倒是欢喜起来,也就答应明日准时赴宴。这新上任的县官是两榜进士出身,也是苦熬了几十年才考中进士当上这个官的。五十岁出头的年纪,比蒲松龄小了20岁。

第二天,蒲松龄到了宴会厅一看:在座的全是当地的财主和秀才,也有稀稀朗朗的几个举人,足有30来号人。在大家斟满主人提供的名贵酒“状元红”后,县官起身拱手道:“列位,下官来此,请多行方便。今日特备水酒一怀,不成敬意,请共干一怀!”

宾客们也都起身,端起“状元红”一饮而尽,并且拱手说:“蒙大人恩典,好酒!好酒!”,主人看大家尽兴,心里也挺高兴。可转眼再看蒲松龄却只咂了一小口儿,就把酒怀放下了,也不拱手致谢,只是低头沉吟。

县官看此情景,猜到其中定有隐情,便自己另斟一怀,端着走到蒲松龄的面前说:“蒲兄,这酒如何?”“苦涩!”“这状元红是天下名酒,人人都说好,怎么苦涩呢?”“这酒是富人家送的吧?”“不错,下官上任,本地富户祝贺,送酒两坛,特请大家来一起享用。”

蒲松龄郑重地说:“大人应知无功不受禄,无功受禄则为贿赂。吃人家的嘴短,将来若行贿者谋私犯法,大人将怎样处置?如顺其自然则歪理不法。这样百姓冤不能伸、理不能直,如何治天下?大人岂不成了赃官了?做官不为民做主,满腹才学总是零。所以,我说这酒味儿是苦涩的!”

县官顿时醒悟了,他随即从衣袋里摸出一锭银子,给一个衙役说:“这是我的一点俸禄,到街上打点白酒,请客人们再尽欢吧!”不大功夫,进来了三坛白酒。等揭盖一饮,就不是状元红的味道了。众人们为了不抹面子,只得小口饮些,也不拱手相谢了。

此时的蒲松龄到来了劲。他大叫:“拿大碗来!”,只见他一连喝了三大碗,喝完把胡子一摸哈哈大笑:“真好酒,天下第一美酒!”接着又秀才们拱拱手:“列位知道这酒的名吗?”半天没人出声。“这叫清明酒,是咱的县太爷用自己的俸禄买来招待列位的,它可不是大家刚才喝的那种贿赂酒:状元红。”他的话音刚落,富户们纷纷离场,秀才、举人们倒是痛痛快快又喝了三坛酒。

此事过后,这名县官闭起门来琢磨蒲松龄的话,终于彻底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最后他果然当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清官。当他升职要离开本地时,蒲松龄恰巧过世,县官号啕大哭,挂冠出城门,百姓们相送时,不解地问道:“大人升官是好事,为何失声痛哭啊?”他擦擦泪回答道:“官职大小是小事,失去恩师指导是大事啊?”“谁是您的恩师?”“本县蒲圣人,松龄先生!”

总之,我国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蒲松龄,虽然一辈子没有做官,但是他没有消沉,不仅将民间故事写成小说,创作出深受民众欢迎的小说等作品,而且能认清做官要为民做主的道理,教导他人做个好官。他的艺术才华令人尊敬,他的良好品德更加值得我们欣赏。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标签: 蒲松龄好官县官文学家科举

更多文章

  • 历史的今天:2月25日蒲松龄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书生,举人,万历,山东,清朝,蒲松龄,小说家,科学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1715年2月25号蒲松龄在山东病逝,蒲松龄,字留仙,世称就是聊斋先生。他最著名的著作是《聊斋志异》,很多人研究他的作品,在这个作品当中,其实我们也能看到他个人经历的映射,比如说很多作品里面有一个落魄书生上京赶考有这个情节,然后有什么古寺有什么破败的院落借宿一夜,然后夜里有女鬼什么的来相会这个落魄书

  • 从“幻游小人国”说起: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有一定的科学幻想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蒲松龄,马介甫,嵇康,科学幻想,聊斋志异

    先来说一段古代的记载,《小官人》是《聊斋志异》中一则有趣的故事。说从前有位太史,也记不清他姓氏名字,一天白昼,在书斋中躺着休息,忽然看到有一小队仪仗队从屋角走出来。马就像青蛙,人只有手指大。约有数十人,簇拥着一位官人,头戴纱帽,身穿绣服,端坐轿上,纷纷出门而去。太史感到十分奇怪,以为自己睡眼昏花,看

  • 现今能看到蒲松龄留下的《聊斋志异》原稿,还得感谢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知道君的投食日记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考城隍,李娃传,聊斋

    说到狐鬼故事,自然首推《聊斋志异》。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于魏晋,如东晋的《搜神记》等。那时道、佛两教开始流行,时代又是处于一个非常不安的动荡状态,玄学风气更弥漫于文人之间,这时大家就开始注意各种传奇及鬼怪故事了。不过,蒲松龄的聊斋还是跟六朝时期的志怪

  • 为“五一”蒲松龄文博馆开放 周雁翔再次审查陈列形式和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时讯时播标签:文物,清朝,蒲松龄,文博馆,周雁翔,小说家,科学家,聊斋志异,醒世姻缘传,中国古文献

    为“五一”蒲松龄文博馆开放周雁翔再次审查陈列形式和内容韩家氺 绿屏源为了弘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更为了把淄博独一无二的蒲松龄文化的瑰宝这张淄博含金量极高的文化名片擦亮,为此,以淄博中华文化促进会聊斋文化专业委员会近几年研究的学术成果和蒲松龄文献与文物广泛的征集,都集于五一佳节即将开放的“蒲松龄文博馆”

  • 蒲松龄巧对妙联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麻子,下联,上联,即景,清朝,蒲松龄,文学家,小说家,科学家,中国古文献

    ◎王淼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老年定居淄川,读书写作,不问世事。新年期间,新来一位淄县长官姓乌,是当朝新贵,据说很有学问。新年团拜时,邀请县内乡绅父老名人雅士,蒲松龄也在邀请之列。乌县官知道蒲松龄著作等身,却是个从未有过一官半职的不第秀才,于是决定要考考他。酒过三巡之后,乌县官乘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二人

  • 一代文豪蒲松龄摆茶摊的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促织,苏轼,皇帝,茶摊,清朝,蒲松龄,科学家,音乐家,小说家,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蒲松龄回到家乡以后,为了谋生,当了一名教书先生。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然一连教了四十年书。但是,他最大的乐趣,还是写故事。蒲松龄在富人家里坐馆(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在山东淄川东城的蒲家庄大路口上,每天金鸡唱晓,炊烟四起之后,经常可以看到在路旁一棵大树底下,三十多岁的蒲松龄粗布短衫坐

  • 蒲松龄的后人住这里,为推广《聊斋俚曲》费尽心力,但却后继乏人

    历史解密编辑:秦巴阿松标签:山东,康熙,清朝,蒲松龄,玉娥郎,小说家,科学家,聊斋俚曲,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我们都知道,《聊斋》是古代著名文学作品,作者叫做蒲松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蒲松龄还有另外一部作品,即《聊斋俚曲》,直到现在他的后人都在大力推广。然而,知道《聊斋俚曲》,懂得《聊斋俚曲》,传承《聊斋俚曲》的人都太少了,也让蒲松龄的后人十分忧愁。究竟《聊斋俚曲》是什么呢?如果您也感兴趣,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

  • 戚继光怕老婆?蒲松龄将其扩展到全国,玩笑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纵拥千千晚星标签:戚继光,蒲松龄,野史,萧宝卷,醒世姻缘传,清朝

    聊戚继光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谈及戚继光惧内的内容。那么,戚继光如何怕老怕呢?老婆让他站着他不敢跪着,老婆让他跪着他不敢站着。戚继光怕老婆的主体内容讲述手下众将撺掇戚继光按照打仗的样子儿,顶盔掼甲罩袍束带、喊杀阵阵、刀光剑影。走到内室刀剑一亮,大喝一声“你这老娘们儿(没有恶意,女性读者勿怪!)还敢横吗?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中天易学标签:风水,山东,蒲松龄,李自成,聊斋志异,雍正皇帝,神秘题材电视剧,传说生物题材电视剧,聊斋(2005年电视剧)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伟大作家。蒲松龄生于1640年明朝末期的古般阳城东七里的蒲家庄,即今山东淄川地区。1991年10月,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在蒲松龄故乡的山东淄博召开。蒲松龄为什么一生

  • 蒲松龄与叶生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交大黎荔标签:叶生,举人,书生,科举,清朝,蒲松龄,小说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蒲松龄与叶生故事黎荔蒲松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卷一第三十一篇《叶生》,讲述了一个姓叶的书生怀才不遇,突遇知己丁公而生死相从的故事。小说情节千回百转,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河南淮阳有一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文章词赋,冠绝一时,但无奈每次考科举,却总是一再落榜,屡试不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