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把李善长比喻为自己的萧何
把刘伯温比喻成自己的张良
建国后李善长被封为中书省左丞相
刘伯温被封为御史中丞
然而两人之间的关系却不像西汉的萧何和张良
李善长和刘伯温是貌合神离
明朝初年发生的一件大案
又把俩人的关系降到冰点
也为刘伯温和李善长的最终结局埋下伏笔
李善长(左)和刘伯温(右)
李善长侄子受贿
明朝初年
朱元璋曾向全国下了一道“求贤令”
向全国各郡县征召贤能智士
此事是由中书省承办的
“求贤令”到了浙江长洲县时
县里的富豪韩复礼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当官
于是拿钱买通了县令吴泽
向中书省推荐他的儿子韩通
韩复礼又跑到京城
找了李善长的侄子李彬
贿赂给李彬白银三千俩
安排了一个在吏部的差事
韩复礼还计划明年再使把劲
花重金把儿子买成知府
结果此事被人告到刘伯温那里
要说韩通如果是个人才也就罢了
韩复礼还积了德
可韩通却是个智商有缺陷的人
不但不通文墨
而且还愚钝无比
刘伯温看了状纸后
双目似闭非闭
陷入沉思
此案证词凿凿
应该确有此事
可李善长所总领的中书省一向以
“清廉务实,勤政优绩”为朝野称好
朱元璋还亲笔御书“清正廉明”的金字大匾
挂在中书省堂门之上
如果让皇上知道开国不到半年就出现贪污大案
这让朱元璋和中书省的颜面往哪放
何况李彬还是李善长的亲侄子
李善长剧照
可是纵容李彬之贪官污吏徇私枉法
上下贪墨、政以贿成
又会危及明朝国本
此风一开
岂可小视
刘伯温身为御史中丞怎能坐视
明朝不能重走元朝的覆辙
深思后
刘伯温决定受理此案
一查到底
绝不手软
吴县令和韩氏父子被抓
刘伯温派御史台高正贤等人去了长洲县
此刻吴泽县令正在他的后院忙着呢
他在干嘛呢
原来他正准备把得来的脏银
埋在后院的地下
当吴县令看见高正贤等人时
瘫倒在地
事情已经暴露了
话说韩氏父子此刻正在韩氏祠堂前放鞭炮
宣告韩通进了仕途当了官
韩氏宗祠周围都是看热闹的村民
韩复礼仰视列祖列宗的牌位道
“祖先在上,小儿韩通跳出农商之门
进京当员外郎了,你们在天上保佑他
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韩通歪着脸问道
“爹,啥是“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韩复礼刚要回答
就有下人跑来说应天府来了人
韩复礼以为是送委任状的
赶紧出去迎接
韩复礼接到的不是委任状
而是逮捕令
韩复礼“啊呀”一声
便抽筋似的瘫倒了
有道是挖空心思来买官,现在是脱不了身了
抓捕李彬
吴县令和韩复礼很快就招供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状纸所说如出一辙
下一步就是逮捕李彬
在这里交待一下
朱元璋为了给北伐的徐达鼓舞士气
御驾亲征在开封
南京是太子朱标监国
李善长为监国首辅大臣
刘伯温是监国次辅大臣
协助太子治国
这天,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正在处理公函
忙的团团转
厅门通事郎进来轻轻道
相国大人,御史台来人求见
李善长头也没抬,说道
“御史台来人做甚
本相正忙着
让他们下午再来”
通事郎不敢离开,继续说道
“他们说,请相国大人务必接见”
李善长抬头说道
“好吧!让他们进来,说完事情赶紧走”
李善长剧照
高正贤进来彬彬有礼道
“相国大人,奉刘伯温中丞手令
来提中书省一名都事问话”
李善长顿时脸胀红了
难道中书省有人犯了罪
自四年前中书省成立到现在
还没有一个人敢贪赃枉法
李善长冷冷说道
“中书省没有人犯错
用不着你们御史台喊去问话”
高正贤见李善长发怒,心里也惶恐
说道
“大人 ,有人告中书省五品都事李彬贪赃枉法
我们来提他的
并且太子殿下也知道了”
李善长本想护短
胡惟庸在李善长耳边低声说道
“相国大人,太子殿下已经知晓
暂且让他们把李彬带走吧
过去也只是问个话”
李善长一挥手,仰视屋顶
再也不理高正贤
李彬被御史台的人带走了
李彬剧照
李善长夜半登门求情
第二天,李善长来到牢房
见到侄子李彬
心如刀绞
李彬是李善长大哥李善元的唯一一个儿子
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
李善长奉命到老家筹集粮饷
李彬的父亲李善元正身患重病
急需用钱治疗
为了支持弟弟李善长和朱元璋
仍卖掉了家里三十亩地和房子
李善元因缺钱买药而死
临死前,把李彬交于李善长
所以李善长视李彬为己出
如果李彬被杀
让大哥李善元落得“杀子绝后”
怎对得起死去的大哥
回过神来后,李善长问李彬
“你真乱收别人三千两银子”
李彬点点头
李善长气的跺着脚道
“你糊涂啊
按照《大明律》
贪污六十两就杀头
三千两够砍你五十次脑袋了”
李彬匍匐爬到叔父面前说道
“叔父,你知道我娘背上长有痈疮的病
天一热,就痛苦的很
西夷有药能治疗此病
为了能救我娘
才收了韩复礼的钱来买药的”
李善长听罢也怔住了
抱着李彬的头,泪流满面
夜已深,刘伯温还在书房看书
管家进来禀报李相国来了
刘伯温赶紧迎接
俩人一阵寒暄后,分宾主坐下
李善长从一木匣中拿出鸡蛋大小的玛瑙
通体殷红如血、晶莹生光
李善长说道
“这玛瑙是国外使臣进贡给陛下的
本相听说刘中丞患有肝目之疾
医书上讲
玛瑙味辛、性寒、无毒
可以治理中丞的病
我便说服太子殿下将这玛瑙赐给刘中丞
以体恤元老为念
本相做事“当日之事,当日必了”
不喜欢延误,就连夜给刘中丞送来了”
刘伯温听罢,深深一笑,说道
“相国大人和太子殿下对老夫的美意
老夫谢过了
只是无功不受禄
还请相国大人见谅”
李善长惭愧,叹道
“本相这个不争气的侄子
犯下罪行
自行死路
早知如此
就应该让他在乡下种田
也能为祖宗延续个香火”
李善长还诉说了他兄长的事情
刘伯温见李善长老泪纵横
哽咽的不能说话了
刘伯温的内心也十分难受
他深知李善长为了这个帝国不辞辛劳
鞠躬尽瘁
他何尝不想高抬贵手
况且此时徐达和皇帝都在北伐
大军所需粮草
都靠着李善长来筹措
可是《大明律》刚刚颁布全国
如果以情废私
大明便会法纪废驰
对社稷的危害不可估量
刘伯温随即站起身来,向李善长深鞠一躬
说道
“国泰于法正,民安于律清
如果相国大人选择对的
皇帝和天下百姓都会感激你
满朝的大臣更加尊重您
九泉之下的兄长也会理解你的”
李善长一怔,向刘伯温拱了拱手
告辞了
驸马爷求见刘伯温
刘伯温在家里正在下围棋
管家来报
李相国的长子李祺求见
这李祺虽不是朝廷命官
但他有个特殊身份
未来的驸马
朱元璋和李善长订了孩子婚约
因北伐的事情给耽搁了
待朱元璋回来后
就给李祺他们举办婚礼
刘伯温听罢赶紧说道
“速速有请”
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来到后院
见到刘伯温立马跪倒,说道
“世叔,侄儿李祺深夜来访叨扰,望见谅”
刘伯温伸手把他扶起来
李祺恭敬在旁站立道
“世叔,我是替我父亲向你陪不是的
前几天我父亲来此
回家后,感觉非常唐突
便派侄儿来道歉
希望世叔不要介怀”
李祺剧照
刘伯温道
“相国大人宽宏大量,反是我愚钝守拙
让相国见笑了”
李祺道
“世叔,侄儿斗胆说些话
还望世叔先恕侄儿的不敬
李彬是我堂兄
父亲视他如自己的孩子
这次李彬有罪
父亲也是恨他,几乎大病一场
父亲念在死去大伯的份上
不得不救他
世叔还须体谅
今夜父亲对侄儿说了
明年父亲就退休
到时会全力推荐世叔为相国人选”
良久,刘伯温叹道
“贤侄,你父亲的美意,我心领了
李彬的事情
不是老夫不肯放过他
是你父亲和我亲手制定的《大明律》
不饶他呀”
只听“噗通”声响
李祺跪倒在地,泪如泉涌道
“世叔可知,为了李彬
父亲在李氏家里已经抬不起头来
个个骂他卖侄换荣、不认亲戚
同僚也嘲笑他
身为宰相,却救不了亲侄子
求世叔看在李祺的面上
饶了李彬
我们李氏世代记得您大恩大德”
刘伯温也泪光闪烁,扶起李祺道
“相国心里情最重
老夫心里法最重
情和法都是固国安民的基石
但让老夫护情而枉法
老夫不敢呀”
说着,从棋钵里拿出一白一黑两个棋子
交给李祺道
“你把这个给他你父亲
他自然就明白了”
李祺紧紧攥着棋子回了家
李善长看到这两个棋子后
知道这是刘伯温明确告诉他要黑白分明
李善长就愿意放弃吗
赌约
朱元璋从开封回到南京
他也早已知道李彬的案子
刘伯温书信汇报过此事
朱元璋没给任何意见
只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今日早朝
文武大臣两边站列完毕
朱元璋道
“从二月底到现在近三个月没下雨
稻田干枯
召集各位臣工,为救大旱献计献策”
胡惟庸进谏道
“陛下应举办祈雨盛典
感动上天
降下甘霖
泽被苍生
效仿唐太宗义释诸囚
大赦天下
以谢苍天”
刘伯温听罢
知道这是李善长、胡惟庸他们借此来释放李彬
也进谏道
“当年唐太宗本就是破坏了法律
若我朝开此先例
那《大明律》就成了一纸空文
天道赏罚分明,最是公道
老臣断言
在祈雨盛典上如果以奸邪人头祭献上天
则必降甘霖”
李善长气的浑身发抖
然而朱元璋居然同意了刘伯温的谏言
李善长几乎要晕了过去
胡惟庸问道
“既然刘中丞这样说
那几天内下雨呢”
原来刘伯温不单是御史中丞
还掌管着钦天监
相当于今天的气象台
刘伯温于是说道
“十天内必下雨
若未下雨
老夫从此告老还乡
情愿辞官”
就这样朱元璋在祈雨的同时
李彬、吴县令、韩氏父子被问斩了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因为赌约还没有兑现
李善长和胡惟庸的淮西帮天天在算日子
如果到时没下雨
那就要弹劾刘伯温了
而刘伯温却一直泰然处之
结果第十天没有下雨
而是第十一天下雨了
刘伯温输了
果然很多大臣上奏弹劾刘伯温
说他欺君之罪
于是朱元璋一道圣旨下来
让刘伯温回了青田老家
刘伯温真的是失败了吗
不,当然不是
刘伯温用李彬一案为《大明律》的顺利推行
筑下坚固基石
《大明律》的威信树立起来了
皇帝朱元璋聪明睿智
当然知道这里面所有的弯弯绕
此时让刘伯温抽身离开
也是一种保护
李彬一案是大明开国惩贪第一案
对明朝后期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刘伯温和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党的较量
更加的激烈了
最终刘伯温没有善终
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党也垮了台
获益的是朱元璋和他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