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3岁的汤和交出兵权,厚着脸皮提出一个要求,朱元璋听后很无语

63岁的汤和交出兵权,厚着脸皮提出一个要求,朱元璋听后很无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乱世意梦 访问量:3415 更新时间:2024/1/20 8:55:05

都说帝王的心思犹如海底的针,深不可测,而且捉摸不透。就算这位帝王曾经是一个心思单纯的男人,当他成为皇帝之后,他那份单纯也必定会被完全消磨掉。伴君如伴虎,其实说的也就是同样的道理,臣子的命运是完全由皇帝左右的,生杀予夺的大权不是开玩笑的。而帝王之所以成为帝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疑心病特别重。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当中,朱元璋此人是出了名的疑心病重。他可以丝毫不顾及情面,把那些陪伴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统统都杀掉。不过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汤和

63岁的汤和主动向朱元璋交出了兵权,而且还厚着脸皮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没想到朱元璋听了之后觉得无语,却非常高兴,而且立马就答应了他。汤和为什么会主动讲出兵权?他提出的要求又是什么?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少年相识,共打天下汤和和朱元璋的缘分开始在大家都是少年的时候,那时候朱元璋家里非常穷,也没有什么小伙伴愿意跟他一起玩儿。但是汤和不介意,每一次出门疯闹的时候,都会记得叫上朱元璋一起。那时候汤和是一种孩子当中的孩子王,基本上属于说一不二的状态。

但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他因为自卑而非常内向,跟大家一起玩儿的时候也放不开,所以有些人会排挤他,孤立他。而此时此刻的汤和,给了朱元璋非常大的鼓励。一直到朱元璋去当了乞丐之后,两个人才慢慢断了联系。可是后来,朱元璋突然又接到了一封汤和写过来的书信。原来这些年,他带着一些兄弟们去参加了起义军,而且遇到了非常好的头儿。他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还有一个兄弟,就是朱元璋,于是就给他写了信,邀请他一起加入到起义军队伍当中来。

朱元璋自然是欣然应允,并且在汤和的照顾下过得很顺利。没过多久,起义军的首领就看中了朱元璋的才能。朱元璋不仅能打,而且还有脑子有谋略,在军事上也挺有天赋。于是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任务被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上。朱元璋的职位也是一升再升,到后面直接就超过了汤和。不过汤和是一个心胸很大度的人,他明白朱元璋比自己能干,也诚心诚意的认可朱元璋的才华,所以对于职位这样的变化,汤和自己是心服口服的。

而且到后面朱元璋成为了起义军首领之后,汤和也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随在朱元璋的身边。朱元璋指哪儿,汤和就打哪儿,两个人这么多年的兄弟,配合也是非常默契的。可以说在朱元璋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汤和也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的。后来朱元璋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他也没有忘记犒赏这些跟自己一路打天下的兄弟。作为穿开裆裤的交情的兄弟,汤和自然也受到了重赏。

疑心病重,放弃兵权原本的朱元璋是一个与兄弟们肝胆相照的人,可是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的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力也不是昔日的权力能够比拟的。所以他肯定是会变的,而且变得越来越刚愎自用。面对朱元璋的变化,兄弟们其实都有怨言,但毕竟现在一个统治秩序稳定的王朝已经建立了,朱元璋作为这个王朝的主人,他们就是再有怨言,也没有办法直白的抒发出去。与兄弟们只能在背后互相吐槽,也没想过要在背叛朱元璋。

但朱元璋不相信,他的疑心病本来就重,当了皇帝的这些年就越来越重了。他明白自己可以白手起家,把前朝皇帝干掉,那这些兄弟们也同样可以团结在一起,把自己给干掉。于是朱元璋决定先下手为强,把这些兄弟们都给杀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也有所耳闻,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们,有人身上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有人因为办事不利被狠狠处罚,有人甚至莫名其妙就命丧家中。看到大家一个个倒下去,就连徐达都没能幸免,汤和的心里也开始慌了。

其实汤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他对整个朝廷局势也看得很透彻,对朱元璋当然也是很了解的。于是他主动求见朱元璋,告诉对方自己愿意主动上交手中的兵权。面对朱元璋的询问,他只是说自己年岁已高,想要告老还乡了。提出要求,欣然应允汤和的这一步路是走对了的,因为朱元璋听到他这个主动交兵权的要求之后,是非常开心的。龙颜大悦的朱元璋,甚至主动提出要重重赏赐汤和。什么黄金,白银,布匹,土地,就跟不要钱似的,被送进了汤和的家门。

当朱元璋客客气气的询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汤和说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要求,那就是请求朱元璋赏赐他100个美人。这个要求着实让朱元璋感到十分无语,毕竟此时的汤和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过朱元璋非常高兴,还是答应了。其实汤和这么做,就是故意的。他要故意在朱元璋的面前塑造自己年老体衰和贪才好色的形象,只有这样,朱元璋才会对他彻底放心。因为如此一来,他对朱元璋就没有任何威胁了,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结语急流勇退,是一个英雄必备的品质。因为英雄在最巅峰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不少人的眼红,甚至会引起上位者的怀疑。而急流勇退,其实就是在保全自己。汤和就是这么做的,他明白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要做什么事情,所以才能在一众兄弟都被朱元璋打压之后,还能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结局。

标签: 朱元璋汤和兵权明王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关于汤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搞笑不标签:汤和,洪武,郭子兴,红巾军,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登基扫除障碍,利用洪武四大案,扫除了一大半的开国功臣,可是汤和却没有位列其中。汤和病逝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夏天,终年七十岁。朱元璋还特地下诏书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襄武。史书上还记载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的时候,汤和病重。朱元璋十分想念发小汤和,于是命人用车载着汤和

  • 国外宝妈催奶,不喝猪蹄汤和鲫鱼汤,每天吃这些就不愁母乳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母婴说事标签:催奶,下奶,产妇,酸奶,鲫鱼

    其实很多女人在坐月子的时候都会抱怨,因为这些女人觉得每天都会特别累,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还需要喝一些下奶汤。譬如有一些老人就非常喜欢给产妇准备猪蹄汤或者是鲫鱼汤。而外国人从来都不喝这些汤,那么他们到底是吃什么下奶呢?其实每天吃这些也不愁母乳不足。这些食物也能够下奶如果真的说到这件事情的话,那么我们首

  • 63岁时汤和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他要何赏赐,汤和:100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元璋,汤和,兵权,红巾军,胡惟庸,皇帝

    功高盖主,君臣相忌,在历朝历代的轮回中已不知上演了多少回。而要说历代君王中对功臣最狠的,莫过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这个人为了后代儿孙的政权稳固,不惜对当年的功臣痛下杀手,其中最出名的案子当属胡惟庸一案,牵连者达三万余人,可见朱元璋的心狠程度。但是开国的诸位功臣内,朱元璋却对汤和格外开恩一般,不但

  • 汤和不愿帮朱元璋猎黑熊,亲信们不解,汤和:把熊字拆开看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朱元璋,汤和,郭子兴,元军,明朝,张士诚

    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这一说法,皇帝身为九五至尊,一句话可以让人鸡犬升天,一句话也能让人株连九族。待在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虽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一不小心也会丢了性命。因此,要想保住性命就要学会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他身为乞丐,最终靠着自己非凡的才能夺取政权,建立大明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朱元璋,李韩公,胡惟庸,丞相,胡惟庸案,马皇后

    简而言之,从李善长来看,是他长于谋人,拙于谋己。从朱元璋来看,兔死狗烹是巩固皇权专制的一个手段。李善长,字百室,濠州人,少读书有智谋,投奔朱元璋后提出了“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战略思想,使朱元璋在明末群雄中迅速站稳脚跟,他在朱元璋扫平天下时负责出谋划策及粮草供应,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洪武朝

  • 朱元璋为何非杀李善长不可?只因多年以前刘伯温的一番话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朱元璋,李韩公,刘伯温,丞相,宰相

    洪武二十三年,大明宣国公李善长被洪武大帝朱元璋赐死,罪名是伙同胡唯庸谋反,时年七十六岁。毫无疑问,李善长死的冤枉,且先不说他是最早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特等功臣,就说他在风烛残年以朽败之躯谋反是为哪般?事实上李善长从洪武四年便赋闲在家,可以说对朱元璋毫无威胁,为什么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却非杀他不可呢

  • 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登基前要先除掉谁?刘伯温:此人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树人闲谈标签:李韩公,刘伯温,朱元璋,郭子兴

    河工们在清理河道时,从河底的淤泥中挖出了一具石刻人像,上面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几个大字。这具独眼石人的出现,成功搅动了元末的乱世风云,不堪忍受欺压的河工们组成了义军,打算推翻元朝的统治,由此揭开了元末乱世的篇章。那么,好好的河底下,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具独眼石人的存在呢?难道真是上天降

  • 真没想到,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竟死于这件小事!

    历史解密编辑:忘川风华渡标签:丞相,皇帝,李韩公,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明朝开国,中国古文献

    洪武23年深夜,钦天监向朱元璋奏报,星象出现异变,恐怕将有祸患降临。解决方法是,祸起大臣,除之即可。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沉默片刻,突然下令:速速准备好酒好菜,摆驾天牢!此刻,朱元璋要去见一个故人,一个自他起义便跟随他的故人。那一年,正值胡惟庸案的第十个年头,可还是陆陆续续有人因为涉及此案而人头落

  • 朱元璋问李善长:何时才能安定?李善长的回答决定了他的重要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刘邦,元朝,明朝,李韩公,胡惟庸,刘伯温,李善长,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跟随他的文臣武将有6位被封公,其中5位是征战沙场的武将:大将徐达、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百战骁将冯胜和名将邓愈,唯一的一位文臣就是李善长。虽然李善长是唯一的文臣,但是偏偏朱元璋对他特别看重,朱元璋说道:“善长虽然没有汗马功劳,但是跟随我时间很长,我在前线作

  • 刘伯温让驸马把两个黑白棋子转交李丞相,李善长:我侄子命不保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皇帝,元朝,刘伯温,李韩公,朱元璋,胡惟庸,李丞相,李善长,艺术家,天文学家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明朝开国功勋朱元璋曾把李善长比喻为自己的萧何把刘伯温比喻成自己的张良建国后李善长被封为中书省左丞相刘伯温被封为御史中丞然而两人之间的关系却不像西汉的萧何和张良李善长和刘伯温是貌合神离明朝初年发生的一件大案又把俩人的关系降到冰点也为刘伯温和李善长的最终结局埋下伏笔李善长(左)和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