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62年,曾国藩的曾孙曝光重磅史料,这才揭开李秀成被俘真相

1962年,曾国藩的曾孙曝光重磅史料,这才揭开李秀成被俘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猫眼观史 访问量:1567 更新时间:2024/1/15 20:23:10

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麾下猛将众多,其中还包括较为优秀的李秀成陈玉成等。而当年,清军欲破天京之际,将军李秀成则选择了投降。但其中原因一直不得而知,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事情已过去了二百余年。

直到建国后,1962年,中国台北的世界书局迎来一个年迈的老人,他干皱的手上拿着一张破旧的纸,激动的说:“这是李秀成投诚的真迹”当下书局局长立马重视起来,通过鉴定,发现老人所言非虚,从而引出一个历史真相!

李秀成的真迹文章现世,让当时中国历史界激起热烈的讨论。对于太平天国历史深有研究的罗尔纲就因此推翻自己花费几十年精力攥写的《李秀成自述》。而这一切将要从李秀成被抓的过程谈起。

1822年,猛将李秀成降生在广西藤县,当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成功后,他热血沸腾迅速加入了太平军,由于敢打敢杀,战斗力爆表,很快就成为了太平军的将领之一。

建国后,李秀成因功论赏,受赐为忠王。但这个封号在后来,他投诚清兵后,被世人取笑成忠王不忠。

1864年,太平天国因内斗,军队战力每况日下,各大将领都各怀异心,明争暗斗。而清兵则顺势进攻,不断攻城略地,直逼天京。

不久,天京沦陷,清军进行屠城行为,导致城内人心惶惶,哀嚎满城。迫于形势,作为忠王的李秀成把座下最能跑的良马赐给洪天贵,让他各自安生,自己则骑着普通马夺路而走。但很快就被老百姓擒获,押给了曾国潘指挥的湘军。

由于李秀成早些时候,曾带兵数次大败湘军,还斩杀掉湘军一批大将,这让曾国潘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非除掉不可。

当李秀成被押到曾国潘面前后,曾国潘当即眼露红丝,叫嚷着要斩了李秀成,这时旁边的赵文烈却站了出来,极力劝说曾国潘。最终,曾国潘冷静下来,方才以大局为重,留住李秀成一命,并且命他把对太平天国所知道的一切进行供述,用笔写下来。

李秀成为了生存,前后花了十五天时间,写下近3.6万字的自述,其中还记录下个人加入太平军的全部经历,和各个将领的弱点。

原以为认真供述完,曾国潘就放他一马,可惜曾国潘参考了“前车之鉴”,当初湘军抓住石达开之后,逼他写的个人供述,并没有半点价值,无法体现出湘军的战绩,于是就用酷刑把石达开杀了。但李秀成是比较有说服力的高级将领,他的自述显然有用,于是曾国潘也没想留李秀成的命,转身就把他斩了。

事后,曾国潘曾却对自己的儿子,李秀成之前写有五万余字,有一些被自己抹除了。并且在得到李秀成的供述稿后,曾国潘也没有第一时间上交朝廷。

其中原因,多少涉及到名誉方面,据说当日,在获得李秀成的亲笔供述后,曾国潘就与湘军将领赵烈文进行了研究,并且删改了一部分,把原来的5万字改成了2.7万字,且分成两份,一份发送安庆进行复刻,来一份送回京城交给皇帝。

而曾国潘删掉的内容,皆和他相关,包含了曾国潘承诺李秀成供出实情,就不杀他,承诺的一些好处等,而且表示会上奏朝廷给李秀成求情等等。

然而这些内容,无疑会对曾国潘不利,若是被满朝文武看到,当中必有官员指指点点,认为曾国潘不择手段,背信弃义,甚至斩草不除根,有养虎为患的行为,方方面面都处曾国潘于不利地位,故此他就尽行删减掉了。

李秀成还谈到太平军的纪律很好,不是外人抹黑的那样腐败淫乱,将士们作战勇猛团结,洪秀全深得民心等,这些话无疑会让清廷感到不爽,故此又删减之。

其中,李秀成还表露出对李鸿章统领的淮军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一支打不了硬仗的清军,然而曾国潘和李鸿章本是同一阵营,自是听不得这种“实话”故然也留不得。

另外一点,李秀成自述中指出,天京的兵力已严重不足,没有过多的防御,大家都知守不下去了,已打算放弃,但来不及撤退,湘军就兵临城下了。

对此,曾国潘甚为不满,若是此话传出去,说明湘军战胜的只是一支准备溃逃,没有战力的太平军,这样反而令湘军的威名受影响。

最后,李秀成写下洪秀全是因病而死,而史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当时的曾国潘或许改上头了,直接就篡改洪秀全的死因,改成是洪秀全因受到清朝的压力,而选择了服毒自杀。

其余则是,李秀成曾劝曾国潘多买洋枪洋炮,自封为王,该说法后来,在曾国潘的孙女曾广姗口中得到了证实。

到了60年代,曾国潘的曾孙曾约农又献出了李秀成的真迹,人们才以此还原出当年李秀成自述的真相。不过曾先生所提供的李秀成真迹,仅有3万余字,也非全部的内容。

更多文章

  • 三万湘军围困天京,为什么李秀成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却解救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秀成,大军,太平军,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天国,三万

    1862年3月,曾国荃率湘军由安庆沿江东下,一路攻克巢县、芜湖等地,于5月30日逼近雨花台,距离天京城内仅四五里。不过,由于曾国荃贪功心切,孤军进犯天京,因为曾国荃部加彭玉麟水师一共不到三万人,而且还有不少伤病员,如果太平军乘曾国荃部一路征战,立足未稳之际,发动攻击,完全有可能打败来犯湘军。但是,就

  • 曾国藩孙子公开李秀成供词真迹,100年前真相暴露:忠王还是忠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清军,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艺术家,太平天国,军事制度

    他出生草根,横刀立马,百战沙场,从普通士兵一路做到太平天国总司令。他赤胆忠心,独撑天国危局,最后却被俘处死。曾国藩公布的《忠王李秀成自述》,把他推向一个被质疑的焦点,让世人怀疑他对太平天国的忠诚。曾国藩曾孙公布的李秀成供词真迹,告诉世人忠王还是忠王。李秀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让大名鼎鼎的曾氏家族如此重

  •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赵烈文,太平天国

    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比较具有权威的史料是张德坚编写的《贼情汇纂》,以及忠王李秀成写下数万言的《自述书》。其中,张德坚只记录天京事变爆发前,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李秀成则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过程,对诸侯王进行点评的同时,还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李秀成的《自述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以解释许

  • 曾国藩为何没让李秀成受凌迟之刑?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凌迟之,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

    对于李秀成,曾国藩还是怂了,他不敢让李秀成接受“凌迟之刑”,因为后果很严重,严重到影响整个家族。为何如此说?我们了解了凌迟这个刑法,了解了李秀成被捕后的经历,就会明白了。1、凌迟之刑(1)哪些人会被处以凌迟之刑法?凌迟者,一定是罪大恶极之人。采取凌迟之刑,就是对当时人千刀万剐,让其慢慢地死,一句话:

  • 李秀成供词为何到1963年才敢公布?如果过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手绘的头像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石亚达

    “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能够说出这样慷慨激扬,却又充满温润味的话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句话的“作者”叫李秀成。了解清朝历史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是清朝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的一位绝对“男主角”,这个名字曾是清朝统治者黑名单上的“打红圈”的危险人物。这个名字曾让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夜不能寐”。

  • 天国最后一战异常惨烈,天京沦陷,手握重兵的主帅李秀成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秀成,洪秀全,曾国荃,太平军,清军

    天京之围清同治元年到三年(1862——1864年),湘、淮军在相继廓清天京(今南京)外围所有军事堡垒后,九帅曾国荃率湘军吉字营3万精锐开始围攻天京城。太平军为保卫王都天京与凶悍善战、志在必得的湘军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战斗。1862年5月底,时任江苏布政使得 (湘系)九帅曾国荃率所部吉字营陆

  • 进退维谷: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的艰难处境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清军,陈玉成

    1861年9月,安庆陷落,英王陈玉成退守庐州,因意气用事,在寿州被苗沛霖诱捕,受凌迟处死。陈玉成寿州遇难,对李秀成而言是沉重打击,没有英王在西部牵制湘军主力,李秀成要独自面对强敌,压力非常大。即便如此,李秀成依然东征江浙,开拓基地,为太平天国续命3年。李秀成的努力,大伙有目共睹,东王杨秀清无法夺取的

  • 决战雨花台,太平军最后的反扑:九帅曾国荃和忠王李秀成极限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小糖历史标签:曾国荃,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彭玉麟,雨花台,太平天国,左宗棠收复新疆

    雁阵惊寒秋凉渐至,北燕南归。冰冷的雨水从暗沉的天幕倾泻而下,浑浊的空气夹杂着销烟和莫名的腐臭,在湘军大营飘荡,远处枪炮的轰鸣和士兵的哀嚎此起彼伏,九帅曾国荃站在营门之外,鲜血和着雨水从左颊的伤口冲刷而下,望着身旁潮湿而泥泞的土地上那些已经僵硬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冷雨之中,这个“不怕死、霸得蛮”的湖南汉

  • 李秀成为何被急匆匆杀掉?因为再不杀,曾国藩恐遭灭门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纪事标签:诗人,清朝,曾国藩,李秀成,曾国荃,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1864年7月,湘军在曾国荃的带领下终于打开了“金陵”城门,随着湘军蜂涌而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失败了。由于洪、杨等开创天国的一干首领全都不在人世,因而当时的天国主要依靠后起之秀李秀成等人,而李秀成也成为了天国覆灭后被“活捉”的最高统帅。本来俘获李秀成这个级别的“贼首”,那是一定要“献俘阙下

  • 清军押忠王李秀成回营,一百多个穿黄马褂的清将,跪地连呼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清军,清廷,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军,直隶总督

    1864年正月,太平天国京都金陵被合围。忠王李秀成负责守卫全城。四月十九日,洪秀全逝世。为稳定军心,五日后,李秀成扶立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即天王位。这时的城中,仅有的一万多军兵,能作战的只有三四千名了。粮草已断绝,曾国藩的湘军围城更紧,虽然,在李秀成指挥下,顽强抵抗了一个多月后,京城终于失守。部分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