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为何会被曾国藩火速处决?看看他的供词中都说了什么!

李秀成为何会被曾国藩火速处决?看看他的供词中都说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啦啦萌小宠 访问量:993 更新时间:2024/1/25 8:51:49

1864年可以说是太平军最为惨烈的一年,不仅战事节节败退,首都天京被清军包围了,就连天王洪秀全也在这一年病逝了,太平天国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势已去了。但后太平天国时代太平军的中流砥柱李秀成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他在办完洪秀全丧事之后,立马扶持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即位,即便是天京城中只剩下老弱病残,粮食也断绝了,李秀成仍旧要和清军碰一碰。

但面对气势如虹的清军,身为忠王的李秀成终究还是没能够创造奇迹,在天京城彻底沦陷那一刻,他带着小天王撤退,后来在保护小天王撤退的过程中力竭不幸被俘。而在被俘虏之后,李秀成并没有被送往北京城,而是还没到一个月就被曾国藩给处死了,年仅42岁。有资料称,当年李秀成被抓之后给曾国藩写了5万多字的供词,但最后曾国藩删减的只剩不到三万五千字的时候才交给了朝廷,其中有1万多字的东西被删除了。有人认为李秀成的原稿被曾国藩的后人所收藏,也有人说被焚毁了,不过目前曾国藩的后人在1963年中公示的那份李秀成供罪书里面也只有33000多字。而在这33000多字的原稿中有很多的修改痕迹,最终交给朝廷的肯定是修改后的版本。

从目前所存在的原稿文件中,我们可以十分直观的看出来有很多修改的痕迹,而且这修改后的版本显然是更能彰显出曾国藩自己的功劳。——比如李秀成交代自己被俘的原因是因为“心有私忌,两家并争,因此我而藏不住,是以被两个奸民获拿,解送前来。”这段话交代出李秀成是被两个老百姓在山洞之中发现,抓获之后为了邀功领赏而交给曾国藩军队的。而曾国藩在抓获李秀成之后给朝廷写了一个奏折,奏折中所写的内容为“忠王一犯,城破受伤,匿于山内民房,十九夜萧孚泗亲自搜出。”

奏折中所讲则是说官兵奋力破城之后,李秀成受伤藏在了民房家中,然后被一个叫做萧孚泗亲自搜寻并且抓获了,奏折和李秀成的供词有着明显的出入。在曾国藩的奏折里是为了彰显这个叫做萧孚泗的功劳,但李秀成的供词却否定了这一点。由于曾国藩前期攻打天京的时候损伤惨重久攻不下,曾国藩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就在奏折中表示:“太平天国是集结了所有的军队守着天京,号称有数十万之众;天京城被攻破之,曾国藩的军队一共击杀了10万太平军。”但是在李秀成的供词里面则交代的是,当时在天京城里面的军民一共不过3万人,真正的士兵不到1万人,除去一些老弱病残真正具有战斗力的不到5000人,但曾国藩攻破天京所出现的伤亡远超这个数字。

如果要是将李秀成的供词原版交给朝廷,曾国藩的奏折自然就有几分欺君的嫌疑,尽管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很有功劳,但是还是不敢背上这个罪名的。因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秀成的供词并不利于曾国藩向慈禧太后邀功,不仅功劳要大降,还有可能会让自己背上某些欺君之罪,这显然是曾国藩很不愿意见到的。再者,在李秀成的原稿公示中有这样一句:“罪将谢中堂大人不杀厚恩,愿招集大江南北数十万旧部归中堂统率,为光复我汉家河山效力”。

若李秀成不说最后一句,李秀成还不会被杀死。因为在清朝朝廷还是挺避讳汉人掌权的,不论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乱还是乾隆皇帝的文字狱,其目的就是为了打消汉人推翻满清统治的念头。而李秀成的这句话则是直接挑明了自己愿意带领着之前数十万的太平军跟随着曾国藩恢复汉人的天下,这明显就有一些要反清复明的味道,如果曾国藩有了这个想法这其实比欺君之罪还要严重的多。——更何况当时以曾国藩的实力也确实有这个可能,毕竟自己在大败太平军之后已经算的上能够割据南方半壁江山的军阀了。

而满清朝廷也的确有些对其有所提防。倘若李秀成还活着,哪一天他向其他人突然抖出这样的一句话,即便不是真的,也相当于会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之地。曾国藩为了安全起见,不得不立马杀了李秀成。而李秀成所说的“某些话”自然也让曾国藩不敢完整的上交给朝廷。

更多文章

  • 李秀成打苏州多威猛?连破三城,歼灭数万清军,四个清廷重臣毙命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秀成,张国梁,清廷,苏州,陈玉成

    1860年2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按计划率大军从安徽南部进入浙江,在清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昼伏夜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攻占浙江省会杭州,使清廷震恐不安。正在围困天京的清军江南大营,不得不分兵增援杭州。实际上,太平军的作战目标并非杭州。捣入浙江各地及省城杭州的太平军见分散清军力量的目的已经达到,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太平天国,洪秀全,石亚达

    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李寿成,汉族,生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幼时种地耕山,帮工就食,曾随舅父读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加入拜上帝会。辛开元年(1851年)参加太平军后,随太平军转战至天京,历任

  • 部将李昭寿降清,李秀成没追究责任,还将家属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李昭寿,太平军,太平天国,部将,石亚达

    如果部下叛变投降,你会如何处理呢?一般来说,都是追杀到底,出兵剿灭之同时,对其家人也不放过:要么直接杀掉,要么发配边疆、充军,或者是扣押为人质,逼迫叛将就范。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太平天天国悍将李昭寿投降,李秀成不但没追究责任,还将家属送给他。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到:“自李昭寿在我部下,扰乱民间,与

  • 天京事变李秀成自述:说好只杀3人,结果杀2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事变,韦昌辉,杨秀清,洪秀全,石亚达,天京事变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在清朝时期,前期的发展是不错的,但是到了后期,清朝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晚清时期,出现了太平天国,正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出现,差一点让清朝走向灭亡,假如没有曾国藩组建的湘军,恐怕清朝就走向灭亡了。曾国藩的湘军对太平天国的灭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湘军的战斗力肯定是毋庸置疑

  • 为何李秀成供词直到1963年才敢公开?他在隐瞒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秀成,曾国藩,赵烈文,彭玉麟,太平天国

    曾国藩于1811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六岁就开始读书,八岁已经能背诵《四书》《五经》了,1833年考中进士来到翰林院学习,中国翻译深情简洁,曾国藩从不因为自己是朝廷官员而骄傲,他爱工作、爱百姓,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曾国藩对整个清王朝的发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63年,他在台湾

  • 李秀成部下失败后归隐,儿子成推翻清朝的领导人,后来成国军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李秀成,李烈钧,蒋介石,孙中山,唐继尧,袁世凯

    “二十年革命辛勤,排满倒袁,百战相依惟一李;四万万人民愿望,兴邦建国,千秋遗憾在三陈。”这是孙中山先生去世时,有人写的一副挽联,这赞颂了孙先生的革命历程,也吐露出些许心酸。不过从内容可知,除了孙先生外,送挽联的人对“一李”的评价也非常高,相当于一直追随孙先生的心腹臂膀。这“一李”就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

  • 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揭开李秀成被俘真相:李秀成不容被污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洪秀全,太平天国,石亚达

    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型的农民起义,当属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起义的规模,甚至可以称为两千年之最。在太平泰国的冲击之下,清政府再也无法让自己恢复到太平天国之前,从此以后走向败落的道路。虽然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其反抗精神却一直为人称赞,尤其是太平天国之中出现的优秀将领,李秀成便是其中之一。天京事变,

  • 网开一面、免让李秀成受凌迟之刑,是慈禧还是曾国藩的宽仁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清廷,诗人,李秀成,曾国藩,科学家,太平天国,慈禧太后,军事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

    都说曾国藩有权处置李秀成,那是抬举他了,也低估他了。曾国藩何许人也,政治家中的战斗机,权谋家里的佼佼者,考虑事情深谋远虑,滴水不漏,古往今来无人能比,为千古第一完人。也就是说,中国几千年的阴谋家,没有一个人能跟曾国藩相比。梁启超先生曾这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曾国藩心里

  • 1962年曾国藩后人发声,澄清李秀成被俘真相,洗清千古奇冤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洪秀全

    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可谓是经天纬地之才,尤其是在军事上立下汗马功劳,奠定了太平天国的中兴基础,打得湘军望风披靡,一度让曾国藩寝食难安。可惜的是洪秀全气数已尽,不听李秀成的正确意见,导致天京城被攻破,即使李秀成使出全身解数也无力回天。虽然李秀成一世英名,可是在战败被俘之后,写过"自供书",引起了很多人的质

  • 忠王李秀成:太平天国最后的中流砥柱,其功过是非却令人一言难尽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陈玉成

    李秀成(1823——1864),亦名李寿成 。原名李以文 。广西梧州府藤县人。家境贫寒,约在道光28、9年(1848——1849)间加入拜上帝会。咸丰元年(1851)初,金田起义爆发。李秀成于当年9月参加太平军。后随太平军北上,先后参加过桂林、全州、衡州、长沙、武昌之役,在战火硝烟中得到锻炼,逐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