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话杨门(二十三)名将狄青为何被人抹黑为奸臣,成为故事反派

大话杨门(二十三)名将狄青为何被人抹黑为奸臣,成为故事反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1085 更新时间:2023/12/10 16:35:21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喜欢在打仗的时候戴面具的将领,一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兰陵王高长恭,另一位便是北宋的"面涅将军"狄青。兰陵王高长恭是因为长得太帅,为了战场上不受轻视,所以才戴上面具的。面涅将军狄青也是宋朝数一数二的大帅哥,可是戴上面具却是迫不得已,因为他脸上被破相了。狄青是贼配军出身,按照宋朝的规矩脸上刺有充军时的烙印,所以有些难看。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林冲、宋江、武松等人都有充军的经历,他们狄青一样脸上也有烙印。而狄青在打仗中为了不让人看见这种侮辱性的标志,所以戴上了面具。

在历史上杨文广和狄青几乎是同时代的人物,而杨文广比狄青大九岁。他们活跃在宋真宗后期和宋仁宗时期的北宋战场上,为了抵抗西夏的侵略为逐渐声名鹊起,成为宋朝西北边军最著名的两位将领。在檀渊之盟后,宋朝的主要作战对手从北方的辽国,转向了西北的西夏国。在对抗西夏的侵略中,朝廷派驻了重臣和大量军队驻防,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范韩"二人,即范仲淹韩琦。这两位经略西夏期间,宋军对西夏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将李元昊立国后从宋朝侵吞的土地都夺了回来。而狄青和杨文广则是这场大战的直接执行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其实要从宋朝文贵武贱和以文驭武的政治传统说起。世人皆知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历代宋朝皇帝都致力于文官政治的建设和军队将领权力的削弱,于是逐渐形成了文贵武贱和以文驭武的政治传统。到了宋仁宗时期这种传统趋于成熟,军队将领在政治方面基本上失去了话语权,成了文官集团的附庸和工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范韩"两位文官统帅西北边军,与西夏军作战的事情。这次战争中范仲淹和韩琦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颠覆了以往前线指挥只能靠武将的传统,让文官集团冒出了不该有的想法。

于是文官集团的大臣们认为,在治国的事情上"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逐渐的文贵武贱的风气在当时政治环境中占有了绝大多数人的思维。当这种的想法充斥了整个朝廷后,韩琦、文彦博等文臣变得相当自大。韩琦曾经侮辱性的对狄青说"只有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这句话看表面似乎没有侮辱人的意思,但知道他的历史背景后就让人出离愤怒了。狄青和韩琦的关系不仅仅是上司和下属,文臣和武将,而且他们都是范仲淹的弟子。在对抗西夏的战争中,两人也算得上是生死之交。

由于两人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狄青在韩琦面前就比较随便。在对西夏的战争结束后,两人都被调回东京汴梁升了官。韩琦跟着师傅范仲淹去了政事堂当副宰相,狄青去了枢密院当枢密副使。两人此时地位相当,一个是文官二把手,一个是武官二把手,算是平起平坐了。此时狄青就有些得意,在酒宴上借着热络的机会就说,你一直看不起我们当兵出身的,现在我立下这么多战功,地位上与你平起平坐,也算好男儿了吧。可是韩琦从骨子里看不起当兵的,自然不肯服输,于是有了上面的回答,而"东华门外唱名"指的就是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

两人是如此密切的关系韩琦却丝毫不顾及对方脸面,以"面涅将军"的侮辱性称号称呼对方,而且自认为进士出身的文官高对方一头。这对于已经坐到军方第二人狄青无疑是莫大的侮辱,也说明了文贵武贱的风气是多么的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善于在朝局中做政治平衡,而且希望以平稳的政局来推动国家发展的宋仁宗就看不下去了。再加上他又在宋夏战争中尝到了军事胜利的甜头,希望在军事方面做出点成就。于是他开始扶持军方的势力,逐步把狄青往军方第一人的位置上推。甚至对狄青的家人生活,儿子做官等各方面都诸多照顾。

狄青在政治上的崛起触动了文官集团的根本利益,于是狄青就成了文官集团迫害的对象。狄青这人打仗很厉害,搞阴谋诡计却不行。宋仁宗在平定侬智高叛乱后将其扶到了枢密使的位置,却也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灾难。文彦博和韩琦等人编造各种谣言舆论攻讦狄青,在朝中孤立狄青,采用的手段比现在拆迁办对付钉子户还恶心。后来狄青终于在政治迫害下被逼离开了枢密使的位置,被贬谪到陈州。到了陈州不久,狄青便染上重病郁郁而终。狄青死后朝廷赐予了他极尽哀荣,但文官集团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仍旧在民间大肆造谣泼脏水。

狄青的上位是让文官集团颇为恐惧的,他们怕狄青推翻了宋朝文官政治的基本环境,伤害了他们所谓士大夫文官集团的利益。韩琦和文彦博这种自私自利的伪君子,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人喊出了将狄青满门抄斩的口号。好在宋仁宗四个仁慈开明的好皇帝,尽全力保全了狄青后代一家的安全,让文彦博韩琦这样的卑鄙无耻之徒没有得逞。然而文官集团的谣言却也对狄青的名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其在民间被不明真相的百姓误认为奸臣。而这一形象也随着杨家将等小说和戏剧的流行传播开来,对宋朝这位战神般的名将及其家族产生了巨大的伤害。

标签: 狄青韩琦宋仁宗杨文广范仲淹奸臣

更多文章

  • 狄青惊惧而亡,实际上就是死于士大夫的集团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狄青,韩琦,宰相,岳飞,宋朝,宋仁宗,士大夫

    北宋名将狄青,征战沙场无一败绩,最后却被活活吓死,只能说是北宋的士大夫不能允许有这样的名将存在,用韩琦的话说就是:“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为好儿”。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北宋皇帝对于武将从灵魂里的不信任,以及大宋王朝士大夫群体对武将和军人的蔑视与警惕。“贼配军”是当时社会对职业军官的正常称谓,这也是狄青与岳

  • 狄青是北宋的左宗棠,没有他,两广可能不会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狄青,左宗棠,李元昊,西夏,韩世忠,岳飞

    【狄青可以说是北宋的左宗棠,没有他,两广可能不会在中国的版图之内!】狄青之所以成为北宋战神,因为他战胜了两个厉害的战将,让他们没当成皇帝,并且收复了两广地区,让两广重回中国的版图。第一个厉害的男人就是西夏的李元昊,李元昊可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但是在狄青的军事打击下,硬生生地把皇帝的名号给去掉了。李元昊

  • 大家错怪了欧阳修!欧阳修总弹劾狄青不是心胸狭隘,而是一种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欧阳修,狄青,宰相,韩信,刘邦

    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他们一个才华横溢、文章冠绝天下,一个骁勇善战、打仗所向披靡,看似毫不相干,却因忠君爱国的情怀而惺惺相惜,结为挚友。狄青出身行伍,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太会留余地。一次,狄青打了胜仗归来,宰相陈执中为拉拢他而率百官前来祝贺。狄青很高兴,忙摆盛宴款待大家,但并没特别恭维

  • 瀚大黎众|河北版狄青大败番兵故事连环画《风雪夺昆仑》汪玉山绘

    历史解密编辑:瀚大黎众连环画标签:风雪夺昆仑,汪玉山,连环画,印数

    连环画《风雪夺昆仑》汪玉山绘画,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定价:0.19元,印数:1——125500册。

  • 大臣:狄青欲谋反!皇帝:有何证据?大臣:他家狗头上长出了龙角

    历史解密编辑:半夏微澜史标签:狄青,皇帝,宋仁宗,范仲淹,韩琦

    论经济,宋朝是古中国封建王朝有史以来最为强盛的一个,但若论军事实力,它又是最疲软的一个。由于宋朝的重文抑制武,也使得宋代“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但凡是生在宋朝的有实力的武将,其一生也就这么被毁了。与生在乱世的岳飞一样,出生于盛世的狄青也没能逃过“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命运。狄青出生于1008年,年轻

  • 从狄青的军事活动来分析,拥有这3点,北宋第一名将就名副其实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狄青,张忠,将领,军事,智高,西夏军

    狄青(公元1008年一公元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是宋仁宗时期由一名青年农民成长起来的著名将领。狄青一生戎马,北战西夏军,南征依智高,有力地维护了宋的统治,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对巩固我国多民族的统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平定依智高后班师回京不久,狄青被提升为枢密使。一个只

  • 欧阳修陷害过名将狄青,致其死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欧阳修,狄青,宋太祖,宰相,范仲淹,宋仁宗

    说到陷害忠良,最著名的要数秦桧了,要说欧阳修这样德高望重的文坛领袖、士人表率,也干过这么龌龊的勾当,你一定会问:真的吗?怎么回事?欧阳修确实曾经连打三份报告,状告当时的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长(枢密使)狄青,导致狄青被降职外放,最后郁郁而终。狄青,北宋时期著名将领,出身贫寒,小时候在家里,因为与乡人发生冲

  • 大臣:狄青要造反!皇帝:有何凭证?大臣:他家狗的头上长了龙角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狄青,宋仁宗,皇帝,宦官,朱温

    宋代是个极端“重文轻武”的王朝,武将在社会上地位极低,经常要受文官的制约、嘲笑和诋毁。在文官们看来,武官就是不能身居高位,一旦让他们得势,就会像五代十国那些骄兵悍将一样,热衷于用武力颠覆政权。毕竟,大宋王朝就是通过武将政变而建立的。所以在宋朝,众多有才能的武将惨遭文官们的排挤和陷害,从而终生郁郁不得

  • 宋朝崇文抑武使狄青担任枢密使颇受非议,外放后抑郁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狄青,宰相,韩琦,仁宗,宋朝,枢密使

    狄青是北宋的名将,并一度担任枢密使,但是最终却抑郁而亡。狄青的悲剧在于宋朝“抑武崇文”的国策,使得整个社会乃至于官场从来就对武将有非议,所以就有宰执几乎从来没有从武将中选的惯例。而狄青的枢密使自然是众矢之的。官场的排挤让狄青郁郁不得志,抑郁成疾,终病死于任上。狄青的功绩狄青(1008年——1057年

  • 宋朝的武将有多惨?狄青与包拯齐名,素有武曲星之美誉却无人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狄青,包拯,宋朝,皇帝,宋军,宋仁宗,武曲星,中国传统音乐

    说起包拯,那可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说起狄青,认识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他也是宋朝的名将地位不输卫青霍去病,但是为何这位将领却很少被世人知晓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生活在重文抑武的宋朝,他的光辉已经被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掩盖了?今天呢我们就来看一下大英雄狄青的悲剧命运。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