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史杂谈——韩世忠:唯一敢为岳飞鸣不平的人

宋史杂谈——韩世忠:唯一敢为岳飞鸣不平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求知所 访问量:4827 更新时间:2024/1/21 3:22:09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的大名家喻户晓,但是在同一时期,还有一位不容忽视的名将,也为南宋朝廷立下过大功,他的名字叫韩世忠

在岳飞遭难之际,韩世忠是唯一出言支持岳飞的人。他的勇武和军事能力,并不比鼎鼎大名的岳飞差多少。而且他的妻子,也是著名的巾帼英雄,名叫梁红玉

韩世忠与梁红玉雕像

后世的研究中,充满悲情色彩的岳飞,要比韩世忠更加受人关注。但是在南宋那个朝代,韩世忠的经历也十分丰富,他曾多次在战争中力挽狂澜,屡立奇功。

韩世忠之所以敢为岳飞发言,因为他与岳飞的感情十分要好,这也与他的实力和地位有很大的关系。在后世的史料记载中,他也有着很多值得赞叹的事迹。

韩世忠的崛起之路

宋朝统治阶级,一直都存在着重文轻武的理念。从建国时期的“杯酒释兵权”开始,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武将,便一直被皇权所忌惮着。

武将社会地位低下,想要晋升更是非常困难。而韩世忠在这个时代,是从最低级别的小兵一路走来,最终成了主管军政的最高级别官员。

据史料记载,韩世忠生于1090年,卒于1151年。在后世的研究中,他的籍贯一般被认定为是当今的延安地区。

韩世忠在小的时候就喜欢打抱不平,见义勇为。他出身贫苦,但是志向却非常远大。他自幼习武,擅长弓马,成年以后,他便在家乡应召,成为一名士兵。

真正让韩世忠崛起,成为有名的战将时,还是在宋夏战争期间。西夏建国以后,便经常派兵进攻宋国。为了抵抗西夏的军事行动,双方持续了将近百年的战争。

在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曾经把韩世忠列为首位,而岳飞还要排在他的后面很多。

西北地区常年战乱,韩世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历经了很多场战争,军事能力和武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成长。

银州战役可以称为韩世忠初次扬名之战,他单枪匹马,勇猛无比,在战场上立下了大功。

可是因为武人地位的原因,当时的最高统帅并没有认可韩世忠的功劳。他甚至没有得到什么赏赐,还遭到了怀疑和压制。

虽然最高统帅没有认可,但是韩世忠的表现,却得到了士兵们和将领们的尊重。战事过后,韩世忠又跟随其他将领作战,因为出色的表现,逐渐获得了提拔。

《忠武王碑》中记载道:“从刘延庆筑天降山寨,敌据有之。延庆令王守北门,王夜缝城而上,斩二级割护城毡以献。继逢敌于佛口寨,斩首数级,始补守闭进义副尉。至减底河,又斩三级,转进武副尉。”

这里面描绘了韩世忠地位的一个变化,他因为功劳的累积,已经成长为一名军官了

等到1120年,方腊起义爆发后,韩世忠又被调往了东南地区作战,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韩世忠的军事生涯

方腊起义时期,也是北宋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岁月。方腊起义的势头很猛,将北宋朝廷都变得惶恐不安。

为了抵抗方腊,朝廷派出了十五万大军,而韩世忠也在这支部队当中。说起方腊,也会让人联想到水浒传后期,宋江带领着梁山好汉去征伐他的故事。

水浒传中曾经有武松单臂擒方腊的传说,里面描写得十分细致。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擒住方腊的人,正是在此次战役中崭露锋芒的韩世忠。

由此可见,韩世忠的武力和军事能力,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抓住了敌军的最高首领,这份功劳可以说是巨大的。

但是韩世忠受到的待遇很不公平,他的功劳被大将辛兴宗抢去,而他的上司王禀也没有为他出头。

多亏了另一位和韩世忠关系好的将领说情,这才让韩世忠分得了一些功劳,没有被彻底地压制下去。

韩世忠经过了很多被抢夺战功的事情,但是他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走到了最高的位置。

而让韩世忠的军事生涯登上顶峰的时代,还是在宋金战争时期。南宋朝廷建立初期,政治局势十分不稳定。

金朝一直想要将南宋政权摧毁,更是在边境疯狂地挑动战争。宋高宗即位以后,一直是以“摇尾乞怜”为主要政策。

但是想要求和,不证明一下南宋的军事实力,是没有办法让金朝退让的。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宋高宗便利用抗金派的势力,开始与金朝进行交战。

在长期的战斗中,岳飞和韩世忠等名将都逐渐崛起。南宋在最开始的颓势中,逐渐和金朝势均力敌起来。

到了后期,金朝也认识到,想要消灭南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韩世忠和岳飞等名将在战场的表现,更是让金朝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著名的“黄天荡之战”中,韩世忠表现得更为出彩,梁红玉擂鼓助战,夫妻两人齐力抗金,宋军战士们士气高昂,作战非常勇猛。

一场血战下来,金兵死伤无数,金军大将被活捉,残余军队被韩世忠围困在了黄天荡之中。金军主将想要撤军,便提出要与韩世忠谈判,但是被韩世忠拒绝了。

大战黄天荡

史料记载中,韩世忠曾说道:“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金军统帅当然不会答应,便开始寻找其他的办法突围。

可是韩世忠的军事能力很强,金军的阴谋诡计,几乎都被韩世忠给破坏掉了。

战役进行到后期时,宋军因为兵马过少,支援不足等诸多原因,还是没能消灭金军,使他们逃出了黄天荡。

但是这场战役,韩世忠用了八千人马,硬是挡住了十万金军,并且给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黄天荡之战,是南宋政权建立以来,政府军队第一次在战场上,给金兵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在战略层面上来讲,这场战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极大鼓舞了南宋的士气,也让主战派坚定了决心。

浅谈韩世忠与岳飞

韩世忠在战斗中的表现,不仅让朝廷挽回了一些颜面,还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黄天荡使得韩世忠名气大振,一举成为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但这也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在后期的战斗中,韩世忠更是屡立战功,在地位上几乎与秦桧相等。

在南宋时期,岳飞的从军历程也是和韩世忠有些类似的。两人的年龄相差了十四岁,岳飞成名的道路,要比韩世忠快上很多。

因为岳飞立下过很多大功,十几年间便被提拔为将相。在资历上,岳飞要比韩世忠差上很多,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岳飞提拔过快,韩世忠甚至是有些嫉妒他的。

但是相处之下,岳飞的品德却打动了韩世忠。他十分谦虚,从来不居功自傲,还经常把韩世忠当成长辈一样去尊敬。

韩世忠也是一个性格豪爽之人,两人的抗金立场和治军理念很相近。岳家军作战勇猛,韩家军也不落下风。

在岳飞主动示好的情况下,韩世忠也不计前嫌,两人很快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南宋政局的动荡期间,韩世忠也曾遇到过很多危险,而岳飞每次都会尽力维护韩世忠,与他并肩站在一起。

而韩世忠也非常支持岳飞,经常为岳飞打抱不平。当秦桧等人阴谋暗害岳飞的时候,他也一直在尽力去维护岳飞的名誉。

岳飞蒙冤被害之际,朝堂上的文武大臣,没有一个敢与秦桧作对,几乎连话都不敢说。

而韩世忠却不计安危,挺身而出,当面与秦桧进行对峙,为岳飞进行辩护和开脱。

只可惜以韩世忠一人之力,还是没能挽救岳飞于危难之中。岳飞之死的原因很复杂,这和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也有很大的关系。

最高统治者宋高宗,为了打压武将的权势,也在心里默认了这种行为。这是一场政治悲剧,单凭韩世忠是无法挽回局势的。

而且在议和以后,南宋也进入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没有了频繁的战事,武将的地位自然也下降了许多。

宋朝又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岳飞的性格,要比韩世忠要坚韧许多。在奸臣当道的时代,他的悲惨结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岳飞被害以后,韩世忠表现出来的深情态度,也十分让人感动。他在西子湖畔建立一座“翠微亭”,这便是以岳飞所写诗文命名的。

韩世忠时常表达对岳飞的思念之情,而他的后人,也为了岳飞平反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回顾韩世忠的戎马一生,他所立下的功劳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为了岳飞出头以后,也遭到了秦桧的记恨,最终被免除了军职。

韩世忠心灰意冷,从此不再过问军事,而是开始休闲避难,安享自己的余生。他的下场虽然比较凄凉,但是在南宋的时代背景下,韩世忠也算是得到一个善终了。

参考资料:

1. 南宋名将韩世忠研究{知网}

标签: 韩世忠岳飞秦桧赵构

更多文章

  • 采石之战虞允文是最不应该指挥此战的人;他本来是别人的挡箭牌!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宋军,金人,赵构,颜亮,宋朝,虞允文,李显忠,采石之战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的采石之战是奠定此后宋金格局的一战,虽然在总体上,南宋军力在很长时间依然难以和金人相抗,不过金人也没有了大举南下灭宋的能力,而这场关键战役,也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那个文人,虞允文,这个最不应该由他指挥此战的人,却成为了当时最正确的,力挽狂澜的人。说道采石之战,就不得不说此战金军主将,御

  • 虞允文:以少胜多击退敌军,毛主席称赞虞允文为千古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虞允文,毛主席,金人,赵构,西夏

    宋朝在华夏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朝代,因为宋朝无疑是华夏历史上的一个高光时代,他的经济实力属实是华夏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制度上也是开创了华夏的一个新时代,宋朝收归地方权力,一扫唐代以来“武人以强自立”的颓唐散乱之风,中央禁军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也是激励无数人

  •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辈已经看守八百年,还有不一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皇帝,丞相,墓穴,名臣,宋朝,虞允文

    古往今来的达官贵人皆重视下葬风俗,而身份越尊贵的人,墓穴中陪葬的贵重物品越多。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墓穴都被“盗墓贼”光顾,留给后人的研究价值所剩无几。不过南宋名臣虞允文的墓穴已经流传800多年了,却一直没有被盗过。这是因为虞允文有一个流传了十几代的家族为他守墓,哪怕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他们都没

  • 虞允文:他是慰问团长,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取得南宋最大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虞允文,金人,岳飞,宋军,金军

    温峤征战地,虞公北拒时要说南宋名将,岳飞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不仅在南宋,怕在整个中国都是第一名将,但在南宋抗击金人的战争中,有所谓南宋抗金八大战役之说,都是以少胜多,重创或全歼数倍、数十倍于我之敌,在南宋抗金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这八大战役总计败敌160余万,而岳飞指挥的郾城之战位列最后。在此我并无贬低

  • 毛泽东为什么说虞允文是“千古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毛泽东,虞允文,金人,秦桧,宋军,李显忠

    虞允文,字彬父,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他是南宋初年的名臣,据说是唐代名臣虞世南之后。根据史书记载,虞世南的七世孙虞殷,曾任仁寿郡守,虞氏遂定居于此,虞允文就是这一支的后代。虞允文的父亲虞祺一直在蜀地为官,先是任潼川路转运判官,后出任梓州知州。南宋初年,金兵南侵,蜀地与南宋中央政权的联

  • 采石矶大捷——虞允文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虞允文,采石矶,宋军,李显忠,金国,金兵

    “伟哉虞公,千古一人”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对虞允文的盛赞。虞允文成名于采石矶大捷。不过或许很多人都想不到,采石矶大捷对虞允文来说,却是一个阴差阳错而导致的杰作。在两宋所有抗金名人里,虞允文简直就是一段意想不到的传奇。采石矶一战,不仅赢了战争,还让文采斐然目中无人的海陵王完颜亮因此而命丧黄泉,至今来读这

  • 2万打垮60万,宋金采石矶大战:虞允文巧妙指挥“书生退敌”

    历史解密编辑:周丽娱乐秀标签:

    #头条创作挑战赛#公元1149年,北方的金朝出现了内讧,金朝右丞相完颜亮杀了金国皇帝金熙宗,自立为帝,史称海陵王。战争阴云密布完颜亮野心很大,对南宋是坚定的主战派,坚决主张消灭南宋,尽享江南繁华。他对内整顿了内政,或杀或罢免了一大批主和派,并将当年金兀术的余党后人几乎杀光。公元1153年,完颜亮下令

  • 虞允文:南宋一介书生,为何能在采石之战中大败几十万金兵?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虞允文,金人,岳飞,韩世忠,秦桧,宋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危难之际时,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会站出来,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国家。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和金人进行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枉死狱中,岳飞死后,韩世忠被解除兵权。南宋无一名良将可用,金人来犯时,他站出来了,他本是一介书生,不受重视,却用自己的力量打败了六十万

  • 佘家人自称17代人守袁崇焕墓,何家人13代人守虞允文墓守了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虞允文,袁崇焕,佘家人,丞相,乾隆,宋军

    说起为历史名人守墓的守墓人,最著名的应该是住在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号院的佘老太太一家。传说,袁崇焕因为犯下了“斩帅以践约,市米以资盗粮”等十项大罪,被凌迟处死后,一位姓佘的贴身侍卫不顾朝廷下的死命令,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冒着被灭门的危险将袁崇焕的头颅偷了回来,埋在了自家的院子里。跪拜完后立下三个

  • 虞允文以18000人破敌15万导致金主被杀按此节奏南宋能否灭金?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军,大军,赵构,金兵,宋廷,南宋,宋朝,虞允文,李显忠

    南宋虽弱,但也是人才济济,在岳飞之后,仍有不少英勇善战之人,力保大宋江山不失,至少保住了华夏半壁河山。今天讲的这位虞允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本是文官出身,在金朝皇帝完颜亮率数十万大军侵宋时,他在国家生死存亡之时,力挽狂澜,以18000人,以绝对的弱势大破强敌金国15万大军,并且还间接导致了金主完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