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秦国“渭水大刑”历史事件介绍

战国时期秦国“渭水大刑”历史事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44 更新时间:2024/1/18 15:31:26

很多人都知道,秦朝之所以能兼并六国建立史上第一个封建朝,全是因为商鞅变法和秦国六代国君的辛勤努力。那么你知道商鞅变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入人心的,是从什么开始彻底改变秦国的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国的变法精神难道不是从徙木立信开始的吗?诚然,徙木立信确实是一个被大家都认可的答案。但笔者想说,我们扪心自问,在消息并不发达的古代,一个搬运木头的故事能传多远呢?而且,秦国的变法是从上至下的,徙木立信针对的只是普通阶级,也就是百姓,因为只有他们才认可变法的本质。

但一个国家不是只有百姓,他还有上层阶级,他还有立于所有人之上的生活习惯等。因此,徙木立信不可能是商鞅变法的真正开始,也不会是秦国法治的真正开始。所以,笔者提出了一个想法,秦国是从渭水大刑开始,才将商鞅的法治精神作为了自己的唯一国策。

可能又有朋友想,渭水大刑是个东西,他凭什么能作为秦国崛起的开始,秦朝统一的起点?渭水大刑是指两千多年前所发生在渭河(黄河的最大支流)边上的一场血腥屠杀,这场屠杀的直接过程就是,商鞅以违抗新法为理由,将秦国两个氏族共计七百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全部斩首。

渭水大刑的出现让秦国从上至下都看清楚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当时的秦孝公对商鞅有多么倚重,对新法的实施有多么坚决。法不责众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听过,但笔者想告诉大家,这句话其实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朝)是根本不存在的,渭水大刑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例子。

的主题既然是渭水大刑,那自然会为大家介绍这件事儿的前前后后。公元前356年,刚刚被任命为左庶长(秦国的一种爵位)的商鞅正式颁布了《垦草令》一书,而此书也是商鞅第一次变法(后面还有一次)的核心。其意义就在于先告诉秦国子民,从此以后秦国的一切都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渭水大刑恰好发生在此时。

那会儿《垦草令》颁布还没多久,因此秦国百姓都对新法没什么概念,原因是之前的国君也颁布过法令,但效果不大,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次也一样。当时秦国比较贫苦,所以各氏族之间为了争夺适宜耕种的土地经常会大打出手,而秦国上至国君下到百姓也都对此习以为常。

一天清晨,两伙氏族按照之前的约定来到一处空旷之地,他们准备通过械斗的方式来争夺一块相对肥美的耕地。但可惜的是还没等他们动手,商鞅便带着一群甲士将他们团团包围,随后就被全部押送至渭水边上,再往后的故事前文就已经提到了。

这块儿笔者有必要提一下,渭水大刑当日秦孝公虽然不在,但他却是令近臣亲自带人前往商鞅身边保护,原因是当时秦风彪悍,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兵变。但事情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商鞅在宣布判决结果后竟无一人喊冤,所有的人犯家属也只是恳求能为家人收尸而已。更令人惊讶的是,事后商鞅亲自坐镇县城三日,且府门大开,但依然无一人报复无一人喊冤。

自渭水大刑后商鞅新法深入人心,秦国上上下下更是无一人敢不从,因为就连当时的秦国太子(后来的秦惠文王)犯法,也照样被商鞅以新法处理。虽然这个刑罚是施加在太子的师傅身上,但依然让众人看到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宗族犯法与庶民同罪。

我们都知道,秦国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天下,而这六世的第一世就是用商鞅新法的秦孝公。另外,我们也都知道,商鞅后来被秦惠文王公报私仇以车裂处死,但他的新法却被秦国保留了下来。同样,也正是因为新法的保留,才让秦国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最终横扫八荒统一六国。

文章最后,笔者之说以说渭水大刑是秦国崛起的开始,秦朝统一的起点。完全是因为,如果没有渭水大刑来让秦国百姓知道新法的存在,那秦国就永远是一个只能寄居在关中的蛮夷之地(秦国与楚国都被视为蛮夷),也永远不可能成为那个能定鼎中原的大秦帝国。商鞅变法,大国崛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标签: 渭水大刑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燕国“乐毅伐齐”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燕国

    公元前314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太子平与将军市被起兵讨伐子之,燕国于是陷入内乱之中,而与此同时,齐宣王亦决定出兵助太子平夺回君位。然而齐国集“五都之兵,北地之众”浩浩荡荡进入燕国,名义上是帮助太子平即位,实则行灭燕之举。齐军入蓟,攻城略地,不久燕王哙、子之、太子平均死于齐军

  • 刘备称帝后攻打东吴的目的:为关羽报仇还是夺地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到底是一个无情无义两面派虚伪之人,还是一个仁德兼备的君主?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了!为什么世人会对刘备的人品这么感兴趣呢?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的罗贯中!这位老先生在他写的小说中,过于捧刘备、贬低曹操了,以至于捧刘备的力度有些过头了,在小说中很多场景都把刘备描绘成一个哭哭啼啼且整日

  • 唐朝宦官为什么能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宦官

    说到唐朝的宦官,大家应该都知道,从古至今,宦官横行的朝代比比皆是,虽然宦官只是太监,但是却能够在朝政上气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能够掌管朝政。最重要的是,唐朝的宦官为什么能弑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大家应该都知道,社会等级分的非常明白,而且帝王统治的过程中,臣子是必须服从

  • 明朝的权力构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相较于此前朝代,明朝的权利架构和朝廷运作可谓别具一格,且实际效果极为明显,即使皇帝不理朝政,凭借成熟的运作体系,朝廷仍能持续良好运作。弊端则是皇帝一定程度上被架空,这也

  • 秦二世胡亥登基3年都做了哪些荒唐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胡亥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病逝,胡亥继承帝位,是为秦二世。此时的秦国其实并算不上一手好牌,秦国的内部矛盾仍然极为严重,统治其实并不稳固

  • 美国废除奴隶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奴隶制

    美国人的“废奴主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估计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一种思想。用为像美国这种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地方,怎么就会出现有人会主张废除奴隶制呢?同一时期,一边在肆无忌惮的血腥屠杀印第安人,一边却有人在主张着人人平等,两个完全互相矛盾的事情同时出现了,简直是难以理解这样

  • 战国时期“徐州相王”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徐州相王

    战国时期,齐魏马陵之战,魏国大败,为对付秦国,魏惠王与齐威王于公元前334年在徐州相会,互称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下面由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为何这个历史事件如此重要呢?有种说法是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真正的划分,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作为标志。

  • 连坐制的历史由来 秦国连坐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连坐制

    连坐制度不同状态下的起伏,实际上源自以君主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为政变化。这实际上是法制和君权的动态博弈。连坐作为法家重刑思想与其他治国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一旦有变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意味着既要保证其稳定性,也要顺应潮流与时则俱进。一种法律制度的优劣,要看它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任务。历

  • 西汉为何多次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外戚

    西汉是我国古代封建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国家,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西汉的历史上,外戚专权的现象一直屡禁不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汉历经初期的“文景之治”后,在汉武帝执政时期发展到巅峰,史称“汉武之治”。后来又经历了&ld

  • 汉朝的契约分为哪三种?汉朝契约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

    契约,古代又称为劵书,即现代的合同,是当事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契约自我国古代起便已有之,从西周中期的铜器铭文是有文字可证、有实物可考大的最早的契约。直至汉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发展,契约发展的已是相当规范,这些规范涉及了百姓在交往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个领域,而且他的保证制度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