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征服的版图如今有哪些国家

成吉思汗征服的版图如今有哪些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06 更新时间:2024/1/23 16:54:57

回看历史长河,只要一说起成吉思汗所打下的疆域,领土面积高达三千多万平方公里,古往今来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成吉思汗成为“世界第一征服者”当之无愧。成吉思汗打下这个国家的世纪让人敬佩,不仅创建了世界上叛徒最庞大的帝国,而且还先后率领着蒙古铁骑席卷了欧亚非三块大陆,前前后后有40多个归家归附于蒙古帝国。

看到这里就会好奇,到底成吉思汗是怎么打的天下,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可不是那么容易打下的,从历史上来看,成吉思汗他只用了五天就攻下了花刺子这座都城,攻克期间,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军队迅速的抓住花剌子的缺点,攻占成功,蒙古的军队也是战斗力很强,攻进城内就快速的拿下了整座城池,随后成吉思汗进行了部队形式的优化,分为两个战队,继续他的领土扩计划。

其实一支队伍主要是击败钦察骑兵消灭花刺子的残力量,第二支队伍同时就继续西开始扩张,就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该队伍就顺利打败十几个国家,30多的城池,灭敌17万人之多,而这些领土全部归成吉思汗麾下,向西一直到如今的克里米亚半岛。但成吉思汗的野心并没有因此收敛,随着蒙古军实力的提升,蒙古大军开始扩张,实力提升,士气也高涨起来,成吉思汗的领土的最西边扩张到了如今的伊拉克。

成吉思汗的国土现在数来,有蒙古,朝鲜,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朗,伊拉克,沙特,土耳其,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且如今成吉思汗的绝大部分领土都归俄罗斯所有。

标签: 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古代同姓不能结婚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

    关于古代结婚这个事情,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父母来做主的,毕竟在古代封建思想还是很强的,不过也会有一些人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过在古代结婚还是有一些规矩的,就比如说,这个同姓的男女之间是不能结婚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有这种说法,现如今早就没有了。《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五代后周北宋职官:殿前都点检历史介绍 殿前都点检权力大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殿前都点检

    殿前都点检,五代时周世宗所置,主管殿前亲军,禁军统帅之一。建制沿革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太祖郭威以外甥李重进为殿前都指挥使[1]、女婿张永德为殿前都虞候[2],殿前司设立或自此始。显德元年(954年),世宗柴荣将李重进调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3],而以张永德为殿前都指挥使[4],韩令坤为殿前都

  • 中国古代“枢密院”官职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枢密院

    枢密院,中国历史上,唐代、五代、宋代、辽代、元代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功能,但大抵主管军事。中唐即设之,本为沟通中外出纳帝命的皇帝秘书机构,多以宦者充任,德宗以后以枢密院所属内使为神策军护军中尉与地方监军等军事职务后,开始逐渐转化为军事管理机构。五代后梁有心革唐代宦寺弄权

  • 宋朝“濮议之争”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濮议之争

    说到濮议事件,相信很多人肯定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吧?这个濮议事件其实是宋英宗时代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但是这个事件还是反映了很多的问题。那么这个“濮议”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濮议之争事件是怎么回事由于宋仁宗赵祯的三个儿子先后夭折,膝下无子,于是濮王赵

  • 西周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从古到今,历史上一直都是存在等级差异的,毕竟这种等级能够清楚的划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那么在西周,五等爵制度是不是真的呢?这个五等爵制度为什么会这么称呼呢?其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西周五等爵制度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分别是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度。

  • 朱元璋称帝建国后为何实行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分封制

    洪武三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开设科举,制定王府官制,制定五等勋爵,设立钦天监等。其中还有一项举措特别重要,因为它影响了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那就是分封诸皇子为藩王。其实分封制自古有之,但历朝历代以来,古代分封一再出现问题,比较出名的就是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

  • “节度使”称号的历史由来 节度使权力多大?节度使怎么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节度使

    节度使,中国古代军事将领,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系地方军政长官,简称节度、节使、节帅。唐代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和安抚使等为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唐初沿北周及隋

  • 唐朝“藩镇割据”历史事件介绍 藩镇割据的危害性及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持续百余年直至唐朝灭亡,但存在争议,因为藩镇不在中央政府控制之下的时期严格来讲只能算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前后各30年,合计约60年,而非持续百余年直至唐朝灭亡。其发生的直接原因为安史之乱。

  • 五代十国前蜀历史介绍 AD907-AD925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由王建建立的政权,十国之一。前蜀疆域辽阔,东控荆襄,南通南诏,西达维州(今四川理县),北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占领了今天四川、湖北、陕西以及甘肃大部,重庆、贵州以及云南部分地区,方圆数千里。前蜀是唐朝的“蜀王”、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

  • 五代十国后蜀历史介绍 AD934-AD965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蜀

    后蜀(934年-965年,又称孟蜀)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国之一,其疆域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后蜀的疆域东线和北线最为显著。东由襄阳退至重庆一带,北也由甘陕退到广元。后因中原变乱得到一些中原节度使的归附,鼎盛时期达到前蜀的疆域。同光三年(925年)后唐灭前蜀,孟知祥(874年-934年)被任为西川节度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