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和清朝领土面积对比 清朝面积和现代中国有什么区别?

明朝和清朝领土面积对比 清朝面积和现代中国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40 更新时间:2024/2/16 11:40:03

实际上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要比现代中国还要大,虽然清朝末期签署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导致割地赔款,但清朝的总面积还是各朝代最大的。明朝依然统一的是中原,并没有拿下草原。而清朝是首次将中原和草原进行了完整的统一,所以大家在看清朝和明朝地图对比的时候,能清楚的发现,清朝要比明朝大出许多。当然现在中国领土面积就是从清朝时期给延续下来的,从这方面来看清朝算是功不可没。

1.明朝领土面积变化

如今有许多人一说起清朝的历史贡献,必然会提到清朝给中国留下了更多的领土。不过,很多“明粉”(明朝历史爱好者)却对这个说法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明朝时期的版图和今天中国的版图已经非接近了,怎么能算作清朝的历史贡献呢?有鉴于此,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明朝和清朝,到底是谁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明朝前期地图

明朝前期疆域,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西至新疆哈密,西南靠近孟加拉湾。不过,这些领土却并非全部都处于大明朝的实际统治之下。明朝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西藏设立了乌思藏都司,对这两处地广人稀的地区实施行政管理,但这仅仅是明朝对这两处领土拥有名义上的主权,实际上的控制力却很弱。

比如在东北,女真各部的首领才是真正的统治者。他们接受明朝皇帝的任命,担任名义上的明朝官员,并定期朝廷进献贡品(朝廷会赏赐更多礼物以表彰他们的“忠心”)。但这些女真首领也经常是“一言不合”就反叛。明朝在辽东地区设有驻军,但在更远的黑龙江、外兴安岭,则完全处于权力真空地带。至于西藏,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明朝的控制力就更加薄弱了。

至于蒙古和新疆大部分地区,明朝一直未能成功将其收复,所以也就谈不上控制力了。

明朝鼎盛期地图

2.清朝领土面积变化

到了清朝时期,东北作为满清的“龙兴之地”,自然就成了毫无争议的中国固有领土。而清朝对西藏的控制力,也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强的。清朝设有驻藏办事大臣(从一品)一职,专门负责总揽西藏诸方面要务。同时清朝还在拉萨派遣了驻军,进一步强化了对西藏的统治。

此外,清朝对蒙古的政策也处理得非常成功。满清统治者通过双向联姻的方式,让蒙古人彻底消除了敌意。因为清朝皇帝身上也流淌着蒙古人的血液。同时,清廷还采用分旗制度将原本从属于一位首领的大部落,被划分为好几个旗,每个旗都有各自的札萨克(执政官),直接向清政府负责,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原来那些大部落首领的实力。所以终清一朝,蒙古地区的情况一直非常稳定。

清朝鼎盛期地图

最后再来说说新疆。新疆地区原本由多个蒙古部落控制,清朝建立后,这些蒙古部落联名归顺清朝,从名义上成为了清朝领土。不过,此时只是名义上的领土,和明朝对东北、西藏等地的控制形势差不多。

到了十七世纪后期,一名叫噶尔丹的蒙古首领异军突起,相继征服了新疆地区的蒙古各部,建立了准噶尔汗国。为了惩治这种反叛行为,从清朝的康熙乾隆三代皇帝连续对准噶尔汗国用兵,最终成功平定准噶尔汗国,将整个新疆都重新纳入了中国版图。

清朝末期地图

3.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版图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清朝后期不断地割地赔款,丢失了许多领土。但事实上,清朝所保留下来的领土,却是历史上任一个封建王朝中最多的。

1912年2月12日,清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其中有一句话非常关键:“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将清朝所辖的全部领土和人民,都交付于中华民国。在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终结之时,国家都会出现一段长短不一的四分五裂时期,唯独清朝结束时,中国版图基本保持了原样。所以,到底是谁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其实答案毋庸置疑。

标签: 明朝清朝

更多文章

  • 东吴为什么军师比武将出名?东吴四英将全出自谋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吴

    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全是蜀魏知名的将领,虽然他们也有非常厉害的军师团队,带这种名号还是给了带兵打仗的人。但反观东吴这边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东吴四英将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基本上都是偏谋臣的人,所以也导致东吴的军师好像都比武将要出名一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四位严格来说就是东吴最厉害

  • 明孝宗“弘治中兴”介绍 弘治中兴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孝宗

    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生传奇色彩浓厚,而他的儿子朱祐樘的经历,也可以写成一部生动曲折的小说。因为宪宗宠幸万贵妃,而万贵妃心胸狭窄,容不下其他妃子为宪宗生下一儿半女,宪宗一直无后。宪宗对万贵妃感情特殊,既爱她又怕她,但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宪宗作为堂堂一国之君,为子嗣之事忧心忡忡。成化五年(1469年

  • 秦国兵役制度是怎样的?秦王靠兵役改革走向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变的富强,而兵役制度让秦国的兵力也突飞猛进。当时秦王靠着兵役制度改革,不仅让参军人数提升了胜多,而且战斗力和士气也上升了好几个台阶。其实历朝历代都没人想去当兵打仗,还不如在家种田,但只要给出的条件足够吸引人,还是能招到年轻士兵的。不过秦国的兵役虽然前期成效不错,但后期没有及时改变,亡

  • 历史上匈奴被打败之后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匈奴

    匈奴,在古代一直以来都属于一种游牧状态,最活跃的时期应该是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出兵攻灭匈奴,给汉武帝的功绩添上了重重的一笔。不过,匈奴被汉武帝打败之后,他们又去了什么地方呢?匈奴属于游牧民族,即便是到了他们经常活跃的地方,也不见得就能够找到他们,那么在被打败之后,他们能去哪里呢?公元前3世纪兴起于

  • 南宋为何定都杭州?南宋为什么不选择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

    在现代的城市当中,有一些是古代很多朝代定都的地方,我们称其为古都。而研究朝代定都地点,我们会发现,一些地方偏向南方的朝代,定都地点很多都会选择在南京,然而南宋时期,选择的并非是大部分朝代选择的南京,而是杭州,这是怎么一回事?杭州与南京相比有什么优势,以至于南宋朝廷会选择在杭州呢?历史上南宋是唯一一个

  • 中山国简介_中山国的历史_中山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山国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一起伐晋,获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地图。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争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刻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收到新占据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

  • 清朝八旗制度是什么意思_八旗制度是怎么来的_清朝八旗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最重要的制度。在八旗制度建立的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后金能够崛起,清朝能够推翻明朝,八旗制度功不可没。这种组织,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原来牛录制的基础产生的。牛录制也是一种生活和军事合一的组织。满族人原来出去打仗或者打猎,按照一定组织进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为一

  • 明朝中期短暂盛世:明孝宗“弘治中兴”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孝宗,弘治中兴

    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生传奇色彩浓厚,而他的儿子朱祐樘的经历,也可以写成一部生动曲折的小说。因为宪宗宠幸万贵妃,而万贵妃心胸狭窄,容不下其他妃子为宪宗生下一儿半女,宪宗一直无后。宪宗对万贵妃感情特殊,既爱她又怕她,但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宪宗作为堂堂一国之君,为子嗣之事忧心忡忡。成化五年(1469年

  • 商朝九世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朝,九世之乱

    商朝的国都最早设在亳,但之后的三百年里,商朝却在不停地迁都。迁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王朝早期还是一个游牧国家,放牧“逐水草而居”是很正常的;他们的农业也还处于游耕农业阶段,在一个地方耕种数次,地力耗尽之后就要寻找新的肥沃的土地;而且自商代第十一位君王中丁开始,北方的鬼方、土方

  • 清朝文字狱的影响 文字狱杀害了多少读书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字狱

    在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都有因文字而获罪的人,这是历代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统治者从文人的作品中断章取义地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所造成的冤狱被称为“文字狱”。由文字狱而引发的冤狱,轻的下狱、流放,严重的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株连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