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定都为什么不选择洛阳而选长安?

刘邦定都为什么不选择洛阳而选长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25 更新时间:2024/2/10 5:32:01

在汜水称帝这天,刘邦按众人意愿暂时定都洛阳。但就在他准备带领手下的文武大臣们去洛阳时,一个人的出现让定都之事再起波澜。

这个人的名字叫娄敬

娄敬是齐国人,此时不远千里赶到汜水来,只是为了刘邦建都的事。这等没身份、没地位的人,本来要见真龙天子刘邦一面很难,但是娄敬因为有老乡将军在朝廷为官,因此,很快就见到了刘邦。

娄敬一进门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作风来。首先他的打扮太吸引人眼球了:身上穿着破棉袄,脚上穿着烂草鞋,头发上扎一个马尾辫,手里拉着一根破竹竿,手里就差没拿一个破瓷碗了。

如果不是虞将军的推荐,刘邦早就叫人把这“准乞丐”给轰出去了。不过他毕竟见多识广,他知道越是这样有“个性”的人越是不可小觑。

于是他二话不说,先安排了一顿丰盛的美餐为他接风洗尘。这个娄敬果真非同常人,也不推托,大大咧咧坐下就是一阵大快朵颐。

等这个“准乞丐”酒足饭饱后,刘邦才恭敬地问他有什么事要找他。娄敬对刘邦的待人态度很是满意,于是也就不再客气,开始直奔主题了。

“陛下想建都洛阳?”娄敬问。

刘邦点了点头。

“臣以为不妥。”娄敬直言不讳地说道。

刘邦自然是洗耳恭听了。

娄敬就接着说建都洛阳不如建都咸阳的原因。他说洛阳地区狭小,地贫物稀,经济不够发达,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是一个弹丸之地。

而秦地的咸阳东靠华山,南临黄河,四面都有险要关隘,是个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在那里建都远远比在洛阳建都要好。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当年项羽选都的事儿。项羽当初选彭城作为自己称王的首都时,也有个书生拼死相谏,也是劝说项羽在有着咽喉之称的秦地汉中称王。

但固执的项羽选择“荣归故里”,定都彭城。后来的事实证明,项羽选择彭城为都的确是一大败笔。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刘邦对他的意见高度重视起来。于是他第二天就召集朝中大臣来商量定都这件事。刘邦刚说出娄敬的想法,马上就被淹没在一片反对声中。

“秦地晦气啊,大秦王朝在那里才多少年就灭亡了。”

“是啊,定都洛阳的周王一统天下好几百年呢!”

“娄敬是个什么人物,他完全是书生意气,信口开河。”

“洛阳,清晨看日出,黄昏看日落,绝对是一个风水宝地!”

“洛阳……”

刘邦想不到众人的反对意见如此坚决。于是在定都洛阳还是咸阳的问题上就摇摆不定了,最后,刘邦决定去问自从楚汉之争结束后就一直闭门不出的张良

数日不见,张良虽然清瘦了许多,但精神依然矍铄,面对刘邦的询问,他是这样说的,他说众臣之所以都反对建都咸阳,是因为洛阳离众大臣的家乡比较近,这是思乡之情的缘故。

听君一席话,堪解百日忧。众臣们原来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才反对迁都的。刘邦茅塞顿开,大呼:“原来如此,险被众臣所误也!”

于是刘邦立即下令:迁都咸阳。

但迁都咸阳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自从当初项羽到达咸阳后,一把大火把那里的宫殿烧成了一片废墟,如果迁都此地,必须重新修建宫殿。

于是乎,后勤部部长萧何又有活干了,修建宫殿的事就交他来办了。

鉴于修复宫殿的工程巨大,时间跨度也长。为了断绝众臣定都洛阳的念头,刘邦当即就决定实行迁都工程,先把首都搬到了离咸阳不远的栎阳。

众臣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乖乖跟着刘邦走了。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娄敬因为进言有功被封为郎中令,赐姓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与刘邦决裂: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令项羽始料未及的是,处理掉那二十来万累赘的秦军后,他们前进的速度并没有因此而变快,相反变得更加裹足不前了。因为当时坑杀二十万秦军的事还处于瞒报阶段,关中一带的人还很少有人知道。面对这样一支威武雄壮之师,天下百姓无不翘首以待,项军所到之处,闻风来投的人络绎不绝。于是坑杀了二十多万人,很快在路上又捡到二

  • 田横五百壮士:五百壮士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称帝后的刘邦并没有就此开始享受清福,作为一国之主,他自然有理不完的国事和家事。先来看看国事吧,毕竟家事也就是刘邦后宫的那些事儿,都是女人们争宠吃醋的事,可以缓缓,而国事可是关系到江山社稷啊,马虎不得。韩信兵权被夺,被降为楚王后,刘邦潜藏在心里最大的危机感没有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相反,他时刻关

  • 鸿门宴刘邦大难不死,多亏项伯胳膊肘往外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深夜派人来访项羽,定下了里应外合的绝妙之计。再加上当时项羽和刘邦的军事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刘邦兵力十多万,项羽有四十多万),结果似乎毫无悬念了。然而,正在这个关键时刻,站出来一个人,他的出现不经意间改变了这一切。他的名字叫项伯。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现任左尹一职。曹无伤来项羽这里

  • 刘邦为什么不杀季布而杀掉丁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被围垓下时,钟离昧和季布在韩信的“四面楚歌”的感召下,不得已只好跟着无心恋战的楚军们逃走了,当时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情非得已。楚军们大部分都逃走了,他们两个作为主帅不走也不行了,否则就当个“光杆司令”,死无葬身之地了。项羽在乌江自刎后,钟离昧和季布成了刘邦重点追捕的对象。毕竟刘邦知道他们两个是项

  • 项羽为什么没杀了刘邦:亲叔叔项伯是祸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饕餮这个词在书本上是中性词,说的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带有点粗鲁豪放的意思。项羽和刘邦这场鸿门宴想必不少人有所耳闻,在范增的搅和下,后人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权力与阴谋的盛宴。参加宴会的两位主角之一项羽,因为是主人公的关系,无束无缚吃得倒是很开心。而另一位主角刘邦却是索然无味,如坐针毡,根本就无心体会那美

  • 钟离眛简介:钟离眛最后为什么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季布很幸运地免除一死,还当了个小小的芝麻官,虽然这个郎中令和当年在项羽手下的“右臂”相比相差太远,但好歹算是保全了性命。要知道他是一个败军之将,一个亡国之臣,一个不折不扣的甲级战犯,能被赦免死罪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还能继续当个一官半职就更是祖上积德了。同为甲级战犯的钟离昧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此时说起

  • 臧荼生平简介:臧荼谋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刘邦通缉要犯、消除一切不安的因素时,此时已是燕王的臧荼居安思危,不等刘邦找上门来,就自己先造反了。他造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刘邦对项羽残余势力的追杀过于凶狠。他当年毕竟是项羽一手提拔为燕王的,后来他虽然无奈之下投靠了刘邦,但还是心怀疚意的。而韩信被抓后虽然没有处死,但一贬再贬,这让他这个项羽的“老

  • 张良为什么能够活到最后:功成身退的留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摘自《孟子》相对于韩信的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了。据说张良闭门不出原因是因为练武功去了,他练的是养气辟谷之术。按理说他都一大

  • 刘邦从轻儒到尊儒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从当了皇帝,刘邦可谓是日理万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就在他不断地考核部下对他忠不忠诚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宫中礼仪问题。他手下这些功臣们,倚仗打江山时的劳苦功高,每次入朝宴会,个个都是放纵不羁,场面闹哄哄的像赶集,有时候谈功论战,有时候说朋道友,更有甚者当众脱鞋挠脚……后经人提

  • 楚汉争霸: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盛宴结束三天后,项羽带领四十万革命军浩浩荡荡地闯进了咸阳。也许是对暴秦的痛恨,也许是为项梁复仇,也许是习惯性屠杀的使然,总之,他一进城放纵手下杀人放火,强取掠夺。他还冲进宫中杀了公子婴和秦诸公子宗族。收取货宝美女,然后点燃了皇宫,这座无数百姓用血泪铸成的阿房宫就这样毁于一旦。阿房宫的大火烧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