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党锢之祸什么意思 党锢之祸的起因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党锢之祸什么意思 党锢之祸的起因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56 更新时间:2024/1/22 10:24:09

延熹九年(166),李膺又办了一个案子,成为政治风暴的导火索。河内有一名善于预测吉凶的术士,靠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和许多宦官都套上了交情,甚至一度被引见给汉桓帝。

他从宦官们口中得知,朝廷不久就会颁布大赦令,于是就怂恿儿子趁机去杀死了仇人。案件被送到司隶校尉李膺处,李膺核实无误,正准备判决,朝廷的大赦令准时下达了。

本来李膺是打算释放张成的儿子的,但谁想对方口风不言,泄露出事先知道大赦令的消息。李膺闻言大怒,立刻毫不留情地处死了这个气焰嚣张的犯人。

张成痛哭流涕之余,去向宦官们讨教报仇的方法。宦官们认为这是个极佳的机会,于是指使张成的弟子、一个名叫牢修的朝臣上书弹劾李膺,说他“豢养太学生和游士,勾结地方上的学生、士人,结为一党,诽谤朝廷,混乱风俗,甚至不遵朝廷诏命,滥杀已经被赦免的平民。”

在宦官们的添油加醋下,桓帝震怒,立刻下诏逮捕李膺,并且在各地收捕所谓的与其同党之人。

逮捕命令的执行者是大宦官、中常侍王甫,他趁机捏造了一份“党人”名单,其中几乎包括了全部敢明着与宦官为敌的人,有朝廷重臣、地方官员,也有太学生。通缉令下到各地,某些党人闻风而逃,更多的则主动投案,以证明自己问心无愧。

太丘长陈寔听到通缉令中有自己的名字,激动地说:“我不入狱,众人无所依靠。”冀州功曹范滂下狱后,狱吏请他按惯例祭祀狱神皋陶,他却回答说:“皋陶本是古代正直的大臣,他如果真的有灵,知道我并无罪过,一定会保佑我的。如果我确实有罪,祭祀他又有什么用呢?”

宦官们捉顺了手,党人的名单越来越长,最后干脆通令各地,都要按期上报本地党人或与党人有所牵连者之名,甚至分派了名额。

平原相史弼顶着不办,对雒阳派来的宦官说:“各地水土、风俗都不相同,别的地方有党人,平原偏偏没有,有什么办法?如果偏要秉承上司的意图,诬陷良民,那么平原户户都有党人。定要如此,我只有一死而已。”于是史弼和他的属官全部都被逮捕。

以太尉陈蕃为首的重臣们,纷纷上书为党人辩诬,可是桓帝根本不加理睬,最后甚至于第二年、延熹十年(167)六月罢免了陈蕃的职务。新息长贾彪听说此事,对朋友们说:“我不西行,大祸不解。”他明智地选择了新皇后的父亲窦武,以及桓帝宠臣霍谞两人作为突破口,说动他们上书为党人求情。

窦武作出挂印辞官的姿态,上了一封措辞激烈的奏书,开头就说:“陛下继位以来,未闻善政。”霍谞的言辞则较为委婉。在外戚和宠臣的劝说下,桓帝终于有所动摇,命令王甫去妥善审结此案。

王甫来到狱中,看到大对头李膺、范滂等人已被拷打得奄奄一息,可是询问之下,他们依旧言辞激烈,气概轩昂,丝毫也不肯让步。王甫知道这些人名声都很响亮,全部杀掉后果难以预测,可再这么关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准备释放他们。

正巧这个时候,许多被关的党人改变了斗争策略,愿意招供,随即供出许多宦官们的亲属、朋友也是同党。宦官们慌了,就怂恿桓帝改元,延熹十年,改为永康元年。按照惯例,改变年号就要大赦天下,于是党人们全部都被释放。

宦官们当然不可能允许对头再回到他们过去的岗位上,继续和自己作对,党人虽然不再遭中央监狱关押,却被遣送回乡,交地方官员监视,其中最重要的200余人永远失去当官的资格——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党指党人,锢就是禁锢的意思。

改元后仅6个月,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汉桓帝就一命呜呼了。桓帝先后有过三个皇后,梁皇后之后,是邓猛女做皇后,因为和桓帝宠爱的郭贵人闹矛盾而被废黜;第三个皇后名叫窦妙,是汉章帝窦皇后的同族。

三个皇后,包括后宫无数嫔妃,都没能生下儿子,桓帝因此相信了方士们的胡话,服用春药,夜夜欢娱,结果不但毫无成效,还把自己身体给搞坏了。等到桓帝去世,皇后窦妙升格为窦太后,临朝称制,择定解渎亭侯刘宏继位,就是汉灵帝。

窦妙所以被立为皇后,是因为她的家世高贵——东汉历代皇帝,往往从窦氏、邓氏等开国功臣,同时也是世家大族中选择皇后——而并非她深得桓帝的宠爱。桓帝真正宠爱的,是以田圣为首的9名嫔妃,他辗转在病榻上,眼看就要咽气的时候,还特意下诏封9女都做贵人。

但这一封赏,却直接燃起窦妙熊熊的妒焰,险些要了诸女的性命。桓帝还没下葬,窦妙就处死了田圣,还想把其他受宠的嫔妃全部杀掉,宦官管霸、苏康苦苦劝谏,她才被迫收手。

汉灵帝继位时也没有成年,年仅12岁,在这种情况下,太后临朝,外戚辅佐已经成为惯例。于是在窦太后任命其父亲、城门校尉窦武为大将军,执掌朝政,而前此罢免的太尉陈蕃也被重新起用,任为太傅。

陈蕃、窦武通过不懈努力,逐渐解除了各地对党人的禁锢,党人中的许多重要人物,比如李膺等,甚至重新得以入朝为官。但在宦官们的压力下,朝廷并未能下达正式的诏命解除党禁——更大的风暴开始酝酿。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与匈奴:汉武帝是如何开始反击匈奴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从建国以来一直受匈奴的欺负,因为打不过人家,所以一直都是和人家笑脸相迎和亲送东西。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这个局面终于要改变了。汉武帝先是在马邑城设下伏兵要全歼匈奴主力,虽然匈奴人机灵逃走了,可汉匈之间也算是真正宣战了。后来汉武帝几次派兵攻打匈奴,在战斗中卫青成长了起来。公元前127年,卫青率领汉军一

  • 东汉统一战争:东汉什么时候完成了天下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眉军的主要成员都是失去土地的贫民,他们虽然拥立刘盆子做皇帝,却根本没有建立一个完整而巩固的政权的能力,进入长安城后更是重蹈更始帝的覆辙,将领内讧,士卒抢掠,搞得一团糟。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豪强、地主们只得联合起来,建筑坞堡自保,以对抗赤眉军。赤眉数十万大军很快就消耗光了城中的粮草,于是放一把火烧光了

  • 汉桓帝时期为什么宦官可以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政变就发生在梁皇后去世的当年(159)。虽是厕中密谋,梁冀也很快就探查到了蛛丝马迹,他立刻派中黄门张恽统率禁军,把守宫廷。具瑗指责张恽“擅自入殿,图谋不轨”,派人把他捉了起来。看到时机紧迫,桓帝就亲到前殿坐镇,把内朝的尚书们都召集起来,分派士兵守卫皇宫。然后派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一起率领羽林军和虎贲军

  • 外戚是什么意思 东汉外戚势力是什么时候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炟是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生母贾贵人,是明帝马皇后的表姐妹。因为马皇后没有生子,明帝就把小刘炟托付给她抚养,并且说:“人不一定要自己生孩子,但一定要自己来抚养孩子。”刘炟19岁继位,是为东汉孝章皇帝,尊马氏为皇太后。他一直把马氏当作亲生母亲一般孝顺,把马氏的娘家人当作自己关系最近的亲戚,给予无微不

  • 第二次党锢之祸是怎么回事 和黄巾起义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二次党锢之祸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所牵扯到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年仅14岁的灵帝看了宦官们传递上来的奏章,疑惑地问道:“什么叫钩党?”宦官们回答说:“就是指的党人。”皇帝问:“党人做了些什么,而必须严惩?”宦官们回答说:“他们互相举荐联络,欲图不轨,必须清除!”于是灵帝准奏。大搜捕开始了。逮捕令下达到汝

  • 一代明君汉武帝为什么杀太子太子被冤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刚继位就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而且很想干出一番事业。他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汉朝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了稳步发展。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子,大臣们和他都很着急,在封建社会,国君如果无子,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汉武帝心里也很焦急,但是妻妾就是

  • 刘秀“光武中兴”的另一面 刘秀为什么废皇后改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政权的重要支柱是豪强地主。光武帝刘秀本人就是南阳大族,南阳郡和河北诸郡响应他起兵的,也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门势力。这些豪族们为了在新莽动乱中保住自己的产业,很多都建筑坞堡,搜集装备,豢养自己的武装。动乱年代,这些坞堡还能起到保护部分百姓的作用,天下太平以后,却变成了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的恶

  • 大将军窦武最终为何命丧宦官之手?遇事不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羌族是居住在东汉西北边陲的古老的游牧民族。羌人最早称为西戎,据说周人的祖先就曾与西戎杂处甚至婚配,周文王、周武王都很有可能带有西戎的血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周人根本就是西戎的一支。不管怎么说,周人最终东进击败商朝,控制了中原地区,而仍留在青海、甘肃一带的西戎,和中央政权时战时和,最终大部分都被秦国

  • 匈奴为什么要迁徙 匈奴迁徙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晚期,匈奴分裂,北匈奴继续与汉朝为敌。公元73年至91年,东汉联合南匈奴持续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将北匈奴逐出漠北高原。北匈奴则逐渐向西后退,直至顿河、多瑙河流域,并以南俄罗斯大草原为基地,对罗马帝国发动战争,是致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伤了匈奴的元气。到西汉

  • 宦官是什么意思 邓太后是如何利用宦官和外戚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宦官,是指因为失去生殖能力而被送入内宫服侍君主及其嫔妃的男性,原本以天阉或遭受宫刑(割去生殖器的刑罚)者为多,后来则几乎全是从小故意阉割,然后被送入宫中的。许多皇帝都认为这些宦官没有子女,家在宫中,既便于控制,也不会想要谋反篡位,比外面的大臣们要可靠多了,往往把自己懒得处理的政务都交付给宦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