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最牛的人是他!仅活了34岁却没人敢不服

隋朝最牛的人是他!仅活了34岁却没人敢不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59 更新时间:2023/12/26 21:56:52

对今天的人来说,在历史上,他的名气可能并不是很大,但要在隋唐时期,最让人佩服、影响最为深远的,估计还真没有人敢说超过他了。

他就是王通,字仲淹,人称“文中子”。“文中子”,就是他的门人按孔子的地位,给他的私谥。

据《文中子·世家》载:“开皇四年,文中子始生。”也就是说,584年,王通生于山西河汾。祖上乃儒学世家。王通出生于书香门第,刻苦学习《五经》,又得到名师的指导,“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遂成为一代大儒。据说他年仅15岁就开始授徒。

603年,18岁的王通中秀才,曾得到隋文帝的召见,上奏《太平十二策》,有治国平天下之理想。无奈被大臣们冷落排挤,不得不悻悻离开长安,返回故乡。

隋朝失望的王通,遂以着作教学为业。

604年,王通开始写作《续六经》。九年后,《续六经》完成,天下震动,四方学子纷纷前来求学。于是,他便设教于黄颊山、白牛溪,当时号称门下千人,门人也以孔子视之。王通主张君主要保护百姓,爱惜民力。

王通教学,因材施教,"门人窦威、贾琼、姚义受《礼》,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受《乐》、杜淹、房乔、魏征受《书》,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受《诗》,叔恬受《元经》,董常、仇璋、薛收、程元备闻《六经》之义"。

因为他教书的地方临近河汾,人称“教授河汾”,王通的学问思想也被称为“河汾之学”。

要说王通有多厉害,看看他教出来的学生有哪些人便一目了然。

在门人中,特别有名的包括魏征、薛收、温彦博、杜淹、杜如晦、陈叔达,这些人都是唐初开国的元勋。魏征先为尚书右丞后又执掌门下省,杜淹为御史大夫,杜如晦为右仆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向王通请教过,包括房玄龄、李靖、李密等人。

正因为他的门生遍天下,才有人说“贞观之治全出于河汾门墙”。

在王通33岁时,隋炀帝被杀死,天下大乱。隐居河汾十余年的王通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建功立业的时机来了,可惜他却一病不起。不得不痛心疾首地说:“生民厌乱久矣,天其或者将、舜之运,吾不与焉,命也。”意思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来了,却不想命运如此不佳。

617年五月,王通卧病身亡,年仅34岁。

王通死后,门人按孔子《论语》体例将其言行修成《文中子中说》。其着作《续六经》包括《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共八十卷,可惜今已佚失。

王通死人,除门人显着外,其孙子也极为有名,那就是天才横溢的王勃。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及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文坛故事,早已闻名天下。可惜这个孙子比爷爷活的还短,只有27岁。

标签: 的人

更多文章

  • 隋朝政治管理的出色:新时代的开创者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开创者

    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杨坚虽不能说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称职的皇帝,但却被公认为是才智最高的皇帝。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他所建立的统一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版图东起大海,西到新疆,南抵云广,北至大漠,东西4600余公里,南北7400余公里,基本上奠定了中国今后王朝的

  • 惊天巨变——玄武门杀兄夺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巨变

    经过一番精心谋划,杀兄夺位的计划终于商量妥当了,诸人分头准备行动。为了能把李建成和李元吉按计划引入自己的阴谋圈内,李世民恶人先告状,以难以一时说清的罪过告发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以激化父皇与二人的矛盾。李渊果然中计,大惊道:“竟然有这样的事?”李世民又道:“儿臣

  • 北周将领贺若敦生平简介,其子贺若弼为隋初着名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将领

    贺若敦(517-565)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其子贺若弼为隋初着名将领。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南朝陈太尉侯瑱等领兵进攻湘州(今湖南长沙),北周马上派遣军司马贺若敦渡江援救。贺若

  • 大隋朝的建立——国丈登基,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

    南北朝末年,中国经历了270年长期的南北分裂后,人民普遍渴望统一。但北周和南陈的皇帝都没有统一南北的能力;到了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隋朝以后,这一任务才由隋文帝杨坚予以完成。1.国丈登基东汉政治糜烂,激起了社会大动荡,引出了群雄逐鹿,逐鹿的结果是魏、蜀、吴鼎足三分,最终三家归晋。建立统一大业的西

  • 平定边患——节节胜利助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节节胜利

    到贞观四年(630年)春,太宗接到北征军的捷报:颉利被李靖打得落荒而逃。颉利被李靖突破后,一口气奔往碛石,正想在此重整旗鼓,将来东山再起。万万不料并州都督李世勣,不知从何处杀了出来,颉利可汗如临大敌,立即调兵作最后一搏。但是他的队伍已是不堪一击,交战不久就溃不成军。颉利估计碛石也守不住了,又窜入铁山

  • 计灭南陈:名将贺若弼瞒天过海渡长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瞒天过海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消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伟业。这一年是陈祯明二年,在位的皇帝是大家熟悉的陈后主陈叔宝。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出师伐陈,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太庙祭祖后,隋军在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的率领下,兵分多路,直取江南。大敌当前,荒淫骄侈的陈叔宝没有

  • 第五节 日落白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围攻平壤的唐军撤退之后,在百济的唐军几乎到了坐困愁城的地步,所控制的地方只剩下了一座泗*城,完全达不到原本的以百济为基地对高丽实施两面夹击的目的,而且处境困难,很有可能全军覆没。面对如此情况,唐高宗下诏,让驻守百济的唐军入新罗,如果新罗王要求,则留下帮助新罗,如果不需要,就乘船回国。此时唐军的兵力是

  • 隋代的乱亡:压倒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代

    西方世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骆驼最能负重,但这最能负重的动物也有一个承受的极限。当你不断地往骆驼背上加东西的时候,就慢慢地接近骆驼承受的极限,最后哪怕只加上一根稻草也可能把骆驼压垮。隋炀帝从上台那一天开始,就想建立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代帝王的丰功伟绩,于是建东都、控长堑、修运河、北巡、西狩,他所做的每一件

  • 隋朝文化科技的辉煌(1):李春与赵州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州桥

    桥梁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百姓生活以及商业往来的通道,甚至是古代文人所向往美好生活的图卷中的一个部分,即所谓的小桥流水。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一座桥,让后人始终铭记并为之骄傲不已,这便是迄今仍旧矗立在河北的赵州桥。关于赵州桥,我国还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并进一步被演绎为京剧里的一个着

  • 李春简介: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石桥赵州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州桥

    赵州桥李春(生卒年不详),隋代工匠。曾于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建造赵州桥。唐中书令张嘉贞《安济桥铭》:“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河北省的赵县在隋朝的时候叫赵州。城的南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xiáo)河。每逢雨季来临,水势凶猛,汶水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