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同宝玉关系亲密的五个女孩,她们的结局都怎么样了?

《红楼梦》:同宝玉关系亲密的五个女孩,她们的结局都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32 更新时间:2024/2/27 18:58:39

含玉而生的贾宝玉,又是荣国府的宝二爷,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他一出生便带着金钥匙。自然,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许多女子都会争相恐后的同她亲近。

在原文中,便有五个女子,同他关系亲密,但她们最终的结局如何呢?下面,让我们一一来回顾一下。

第一:金钏儿。

作为王夫人身边的四大丫鬟之一,金钏儿本是贾府之中有体面的丫鬟。她同鸳鸯、平儿、袭人,这些贾府的顶级丫鬟,都有很深的情意。

作为一个丫鬟,她同样有着自己的打算,或许,选择贾宝玉,就是她最直接的打算。

在《红楼梦》中,对金钏儿的描写并不多,但仅仅从这不多的描述中,我们也能看出,她同宝玉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

元春省亲后,让三春、黛玉等人入住大观园,贾政特意将宝玉叫来叮嘱,在这一节,便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宝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父亲的书房外时,金钏儿突然来到他的面前,拉着他调笑到,我嘴上刚抹的胭脂,你吃不吃?最后,还是在彩云的打断下,他才进入了房间。

从这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他们平日里关系是非常融洽的,或许,宝玉也没少吃她嘴上的胭脂,因此才会如此的自然。

到后来,宝玉大中午的不睡觉,四处闲逛,来到王夫人的房间,独对打盹的金钏儿打闹,也能看出,他们二人的关系,同其他的丫鬟不同。

等到宝玉许诺要向王夫人说,让她同自己一块到怡红院过,金钏儿更是想出了一个巧宗儿,让宝玉去拿彩云和贾环去。

也许,正是因为她看到了彩云与贾环二人,才更加坚定了亲近宝玉的心。但显然,金钏儿的结局非常不幸。因为这句话,王夫人不念旧情,公然羞辱她随后将她赶出了贾府,没几天,她便跳井自尽了。

第二:晴雯

晴雯,是贾母喜欢的丫鬟之一,她漂亮、外向、有一手好的针线活。符合“贤妻美妾”的标准,因此,将她派到宝玉身边,多少包含着贾母对她的认可和栽培。

晴雯对贾母的用意,也非常明显,因此,袭人的母亲去世袭人回家去后,她面对麝月,会说道:有你们在一日,我闲一日,等你们走了,我在动不迟。

漂亮的晴雯,非常自信,也非常高傲。在她的认知中,似乎并没有尊卑之分,尤其与宝玉,为了一把扇子,她可以同主子大吵大闹;平日里,还经常打趣宝玉,袭人就曾说过宝玉:一天不挨她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

当然,对宝玉,晴雯也是全心全意地服侍,比如为宝玉贴斗方,不过是宝玉的一句无心之言,她便冒着严寒亲自爬上了梯子将宝玉所写的三个字帖到了门上。比如,被贾政毒打的宝玉,因为不放心林妹妹,即便是让她给林妹妹送旧手帕,她也丝毫没有觉得不妥。

再比如,身处于病中的她,面对宝玉因为雀金裘烧了一个洞而不快时,她可以拼了性命的为宝玉修补衣服。

然而,同宝玉如此亲近的晴雯,最终同样受到了王夫人的侮辱,在宝玉的面前被赶出了贾府,没几天,也死去了。

第三:袭人。

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袭人服侍宝玉,可谓尽心尽责。不仅对他的饮食起居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还心甘情愿地,奉献了自己的身体;同时,对宝玉的名声,也是时刻关注着。

因为无意间听到了宝玉对黛玉的肺腑之言,她担心他们二人会发生不才之事,因此,特意在回王夫人话的时候,提出了将宝玉搬出大观园的想法。

对宝玉讨厌仕途经济学、爱女红、爱吃胭脂;毁僧谤道,她也以离开贾府为借口,规劝宝玉。

也是因此,袭人得到了王夫人的认可,成为了宝玉未来的准小妾。只是这个准,在未成为正式之前,都浮云。

袭人最终,没能成为宝玉的小妾,而是嫁给了戏子琪官,并在宝玉落魄之时,继续照顾着他。

第四:林黛玉。

在这五个女子之中,唯有林黛玉,同宝玉的情意最深。他们二人一块长大,感情深厚。

宝黛二人同读《西厢记》,似乎是他们二人交心的开始。贾宝玉借着《西厢记》中的话对林妹妹说:我就是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倾国倾城的貌。说的林妹妹耳根子都红了,假装要去告诉舅舅舅妈,吓得宝玉赶忙求饶,她又再一次用了《西厢记》中的话,打趣贾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贾宝玉闲逛到潇湘馆,在窗外听见林妹妹发幽情: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进入黛玉房间他,见服侍黛玉的丫鬟紫鹃会来事,直言道:若同你多情小姐共鸳帐,怎舍得你叠被铺床?

宝玉被马道婆做法,胡言乱语,几天滴水不沾,下人连后事都准备好了,好在道士突然出现,救过了宝玉。林妹妹得知他好转了,忙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宝玉被贾政毒打,林妹妹为此,眼睛哭肿的如桃子一般。

紫鹃情试宝玉,听信林妹妹即将要离开贾府的宝玉,变得又痴有傻,死了大半;林妹妹闻言,将刚喝下去的药全吐了出来,面对紫鹃的服侍,她直接说道:不用捶我,拿根绳子来嘞死我是正经。

这样的细节太多太多,他们二人,真的是彼此情深,让人羡慕。但即使如此,林妹妹也终究没能陪同黛玉走到最后,而是泪尽而亡,遗憾收场。

或许,在晴雯死后,他们二人围绕宝玉为晴雯所写的祭文《芙蓉女儿诔》中的诗交流时,但林妹妹听见宝玉所说的: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她已经明白了他们二人的有缘无分。

第五:薛宝钗。

年龄大宝玉两岁的宝钗,从入住荣国府的第一天,便打起了“金玉良缘”的主意。她对宝玉的亲近,更多的是出于家族的重担不得已而为之。

在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宝钗对宝玉的追求是极其主动的。

宝玉前往梨香院看望她,她同丫鬟莺儿主仆二人,一唱一和,让宝玉得知了“金玉良缘”一事。

大中午的,宝钗不睡觉,独自一人,来到宝玉的房间,还为宝玉绣起了肚兜,场面一度暧昧不已。

贾宝玉生日时,众人玩起了母战的游戏,轮到宝钗、宝玉二人时,她特意说了一个“玉”字,其迎合“金玉良缘”之心,分外明显。

宝钗对宝玉,或许并没有多少真感情,但却用尽了全力。最终,她也如愿成为了宝二奶奶。

只是,虽然得到了宝玉的人,却终究没有得到宝玉的心,因为世外仙珠,贾宝玉终究还是分手了她,选择了出嫁。正应了那句: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薛宝钗最终,终究还是成为了不幸的女子。

更多文章

  • 李惠仙:给了梁启超她的一切,四处漂泊不离不弃,55岁因癌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梁启超和李蕙仙,梁启超与李蕙仙的关系,李蕙仙与梁启超是哪年结婚的

    林徽因林徽因是有名的才女,但是她感情的事一直被很多人诟病。但是林徽因的婆婆李蕙仙虽然低调不为世人所知,但是她对感情之事的处理堪称完美。以至于她死后,她丈夫梁启超和梁家的后代都写了很多的文章悼念她,可见她在他们心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那李蕙仙究竟是如何处理感情之事的呢?慧眼识人,与梁启超喜结良缘李蕙仙在

  • 乾隆挖坑,问秦桧后人他的祖宗是谁,秦大士没跳,被钦点为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和秦桧的后人,秦桧子孙考上状元,秦桧的个人历史

    朱元璋当时还有追加规定,宋末状元留梦吉和泉洲蒲寿庚的后代,也被禁止参与科考,原因就是这两个人是朱元璋痛恨的投元大“汉奸”。前者投元后仍然当了宰相,还恬不知耻的劝说文天祥投降;后者剿灭南宋不遗余力,完全不留后路。就“历史污点”来说,秦桧比他们哥俩有名的多。蒲寿庚们可能纵兵杀害了千万汉民,可秦桧单只杀害

  • 顺治执意废掉自己的表妹皇后,为何对满朝文武的劝说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生平简介,顺治看破红尘的一首诗,顺治出家之谜完整版

    皇后扮演的身份不容小视,也代表了朝政的安定,因此在历朝历代,皇后被废黜的事迹很少,然而在清朝刚入关以后,却产生了清朝历史上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一位废后,也就是顺治帝的第一任妻子--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当时的顺治登基不久,因此在顺治帝打算废掉自己的皇后时,不仅孝庄太后阻止,满朝文武大臣都纷纷上奏折阻止,然

  • 《红楼梦》袭人尽心尽力对待宝玉,为何很多人并不喜欢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袭人比贾宝玉年龄稍大,行为处事也比较沉稳,服侍贾宝玉时也尽心尽力。袭人对待旁人都十分和气,也比较有大局观。所以在贾府的大丫头里面,也是比较得脸的。按理说袭人应该是一个比较沉稳,讨人喜欢的丫鬟角色。可是古往今来,读者却大都不喜欢袭人,这又是为何呢?在红楼梦第六回中,贾宝玉因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拉袭人

  • 此人是清末唯一上战场的王爷,打败英法联军,却被一无名小兵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末王爷,清末最能打仗的王爷,晚清打仗最厉害的大臣

    僧格林沁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蒙古科尔沁旗(今内蒙古境内)人,成吉思汗同母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26世孙,到父辈那代已家世中落,年幼时过继给科尔沁旗郡王为子,习骑射、修军事,公元1825年(道光五年),承袭科尔沁旗郡王,并在道光年间,历任朝廷要职。僧格林沁公元185

  • 李鸿章宠爱独女,却把她嫁给40多岁的三婚男人,生下外孙女闻名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鸿章婚姻简介,李鸿章晚年有几个子女,李鸿章一生的子女

    作为晚清名臣的李鸿章,后世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虽然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对外国列强的欺辱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内悦昏君,外御列强"的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建立起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竭尽全力的保卫国家。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曾外

  • 解读大清王朝历代皇帝的年号寓意,多为国家繁荣富强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清帝王年号顺序表,大清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大清历代皇帝资料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天命,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历十一年,中国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都认为自己登基为帝都是受命于天,所以建元“天命”,因为努尔哈赤也深受汉文化影响,有这种思想就很容易说得通了。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二、天聪,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历十年,“聪”是聪慧,睿智的意思,可能是跟天命

  • 康雍乾三朝重臣张廷玉,做了哪些事激怒了乾隆?太庙优待失而复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大清是满族人政权,汉人要想当大官是很不容易的。大清历史上哪个汉人当的官最大呢?吴三桂,袁世凯,李鸿章,曾国藩都曾是大清顶梁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特别是吴三桂还是亲王级别,手握兵权。要说死后哀荣比较圆满的,当属康雍乾三朝重臣张廷玉,他是唯一享用太庙待遇的汉人。张廷玉出身于书香世家,官二代

  • 清朝内务府的盐商真的赚钱吗?为何部分家族还会因此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八大盐商,盐商的兴衰史,清代真实的盐商

    王惠民家族是长芦著名的盐商家族,横跨康熙至乾隆年间,其出身内务府,在引地的获得和盐买卖的经营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其引地与引额的数量在长芦盐商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王惠民家族作为富甲一方的盐商,通过正规的经营所赚取的利润并不能应对其繁重的支出,于是其不得不走上了贩卖私盐等违法犯罪道路,被发现后其又不得

  • 太平天国第二创始人,却屈居杨秀清之下,若非早死,灭清极有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秀清死后太平天国衰落,杨秀清简介,曾国藩和杨秀清谁厉害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雕像冯云山(1815年-1852年),汉族,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出身富裕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来当了私塾老师,因他很关心和同情贫苦农民,所以深得周边邻里的尊敬,他与洪秀全是邻村人,两人志趣相投。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是最早入教